到底是粑粑柑,还是耙耙柑?其实都不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耕耙耱怎么读 到底是粑粑柑,还是耙耙柑?其实都不对!

到底是粑粑柑,还是耙耙柑?其实都不对!

2022-12-28 07: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标题里又是“粑粑柑”又是“耙耙柑”,

到底哪一个写法是对的?

这种水果本来叫“春见”,是日本1979年杂交培育出来的品种,2001年引进到中国,广泛种植于四川、重庆、湖南、江西等地,但最主要的产区还是四川和重庆,结果它在四川又得了个小名“pā pā 柑”。

四川话里“pā”就是“食物熟透而变软”的意思,而春见柑的特点是果肉松软、脆嫩多汁,于是就借了“pā”来形容,再卖个萌,就成了“pā pā 柑”。

这个“pā”写出来,应该用火字旁的“ 𤆵”,本义是把食物放在火上煮到熟透而变软,比如“𤆵猪脚”、“𤆵牛肉”、“𤆵𤆵菜”,慢慢也泛指软。有个全国人民都知道的四川方言词——“𤆵耳朵”,就是说丈夫耳朵软怕老婆,对老婆言听计从。

𤆵

所以,春见柑在四川得的小名,应该写作“ 𤆵𤆵柑”。

不是“粑粑柑”,因为“粑”是饼类食物,不一定柔软,比如长沙的“糖油粑粑”。也不是“耙耙柑”,虽然“耙”读pá,跟四川话的“pā”比较接近,但“耙”为“耒”字旁,指翻地的农具,没有“软”的意思。

大概是因为“𤆵”这个字一般的字库没收录,很多输入法打不出来,大家就选了拼音“pa”里字形和字音都比较接近的字“耙”;又因为“粑”长得跟“耙”也挺像,有的人一不小心就写成了“粑粑柑”……这里向百度呀、搜狗呀这些输入法开发公司呼吁一下,赶紧把“𤆵”字加进来,给好吃的“𤆵𤆵柑”正正名吧。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