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是寻真,记录也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考古记录表 考古是寻真,记录也是

考古是寻真,记录也是

2024-07-15 08: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创 戴诚娴工作室 纪实人文频道

总导演手记

文 | 戴诚娴

昨晚,纪录片《江海遗珍·长江口二号》终于播出了。

从2022年3月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与保护工程正式启动算起,恰巧两年。很多结论,现在看起来好像是一切尽在掌握的事情,当时却全然不是。

两年前,我和团队伙伴面对的是:

长江口的水下根本不可见,古船长什么样,怎么交待?

150多年前发生的沉船事件,毫无头绪,现在能拍些什么?

水上木帆船已经基本绝迹了,3D打印、船模都有技术缺憾,怎么给实感?

文史调研的延宕要走多远,这部分和打捞现场的纪实叙事怎么调和?

有“新闻”热度的时候,船上全是媒体,哪里有机位,能记录到什么不一样的?

很多问题当时都没有结论,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古船捞不捞得起来,都是不确定的。是亦步亦趋的事件跟拍,还是找到独立的视点?

为了能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我和团队伙伴发生过不少争论,也常常自我怀疑。

项目团队召开策划会

但是,出海打捞一艘古代的沉船,这件事情太酷了。我很好奇,为什么会有人愿意花十几年的时间去找一艘不明价值的老船?我想这值得我花费一些时间去找这个答案。

考古是寻真的过程,记录也是。

被挖掘的

有了这个想法和方向后,就需要很多时间去探索。

我们和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长江口二号”项目组的研究员们请教过很多次,考古讲究的是“有一份证据说一分话”,记录也讲求真实客观。为了寻找并展现考古研究结论的“真”,我们决定通过考古团队的视角去拍,而不仅仅是通过历史素材去表现。我们跟拍他们去到不同的高校、科研机构,去到不同的档案馆、博物馆、合作机构去研究,有时会有一些很精彩的、大家都没有看过的历史素材和资料。但这毕竟有限。我们就成立了自己的调研团队,研究员们来自不同的学科背景,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怀有好奇和耐心。起初我们只设定了四个调研题材:造船历史线、航运历史线、海上丝绸之路线和历史人物线,后来课题延展到河口海岸学、上海港发展史、陶瓷史研究等等。

调研团队分头拜访专家顾问,钻进了书籍、文献和学术资料的世界,整理了100多篇专项调研报告。有的成果还给“长江口二号”项目提供了新的研究材料。我们时而为找到新线索兴奋,时而也因为珍贵资料的遗散惋惜。比如,在船史研究上,我们发现有三位前辈的研究颇为卓著,一位是日本的松浦章,一位是英国的夏士德,一位是中国的辛元欧。可惜的是,辛元欧教授的不少研究成果,现下多已找不见了。这也让我们觉得,古船之外,对这些研究资料的挖掘和保存,也是抢救性的。

除了藏在各种故纸边角、民间记录中的历史真相,一同被挖掘的还有甘于寂寞厘清真相的考古人,和埋头于不同专业领域的学者。复旦大学的吴松弟教授,花了近四年的时间,到美国寻找、整理,把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史料带回国内出版;上海打捞局已故潜水员储永林,他生前的最后一次潜水,就是为长江口二号项目进行的探摸;还有福州市文物考古队的朱滨,干水下考古物探工作20多年,中国水域内的不少沉船都是他率先发现的。许多不同学科、不同背景的专家探究汇集到一起,成就了“长江口二号”的考古。

储永林

朱滨

崔剑锋

吴松弟

长江口二号沉船曾经不为人知,这些职业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是不被公众所知的。我想,“长江口二号”和他们是相互成就的。

因为纪录片,很多原本被“忽视”的人再一次被看见,这既是一个有关古代的沉船的故事,也是一个现代的关于水下考古研究者的故事,还是一个关于上海领开放融合学术之风的故事。

被讲述的

如果说,我们寻找并展现考古研究结论的“真”,好似一个抽丝剥茧探案的过程。那么,在长江口的“大力号”工程船上的拍摄,对每一个出海拍摄的成员来说,是体验并记录另一种人生的“真”。

打捞作业船上,现代化的计时工具是没有作用的,潜水员和工程师们的工作随着潮汐而定。按照佘山天文台传递的平潮信息,一天的24小时被切分成了四个6小时。这四个阶段中间的平潮期,就是打捞和潜水队员们最佳的水下作业时间。因为这样,我们的拍摄也是不分白天黑夜的。

“大力号”上的双人间

古船整体打捞的技术方案是全球首创,没有人能预判结果。为了不错过打捞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可能发生的“不易”,拍摄团队在“大力号”上累计待了两个多月,和工程的同事们同生活、同劳动。如何捕捉镜头下的不确定性是当时面临的最大的难题。纪录片拍摄的前提就是一定要真实,我们无法预测或干预拍摄的内容,能做的无非就是对人物、场景的选择,并且尽可能地保持开机。

摄像田光甫在“大力号”上拍摄

拍摄环境所限,打捞局只给我们提供了两个登船名额,导演也要拿起机器拍摄记录。

戴诚娴在“大力号”上拍摄

有趣的是,打捞现场的叙事是实时的,极具金属硬感和现场张力的;而考古人的工作又是相当静态的,有时候一两个月的时间在实验室里做研究,遇到重大发现的时刻却是凤毛麟角。当这两种叙事被交叉讲述,水上岸边的交错,片子反倒呈现出一种“透气感”。

“长江口二号”给了我们一个叙事的背景,去展现参与项目的不同职业人的另一种人生,也展示中国人科技助力考古的智慧、突破自己直面未知的勇气、以及长期坚守的韧性。

被连接的

考古是综合多学科多工种的复杂工作。纪录片则是对多重信息的破解和重构。

在工程和考古现场,我们记录事件,跟随人物行动,感受不同职业和从业者的生活日常。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触碰新线索,不断发问,不断深入理解,不断修正问题本身,再发问。这既是一个面向社会公众的工作,又无法不代入主观的理解、感情、志趣和限制,寻找所得与自我的连接,寻找历史和未来的连接,并最终完成和大众的连接。

我们如何寻找到考古故事和观众“真情实感”的连接呢?我想,还是要回到观众对于这座城市的情感记忆上。长江口二号古船的代表性很大,它是上海因水而生、以港而兴的一个时代的比喻和缩影。

我就和同事蕴凌讨论,如果我们用一个老上海人的口吻来写旁白,讲述这个故事如何?这个想法成为我邀请林栋甫老师担任纪录片旁白配音的“种子”。当时,林老师正在筹备他个人的画展,但他看了文稿,喜欢这个记录的人味儿,为此,我等了他一个月的时间。他忙完画展开幕就来帮我们配音了。不得不说,他的讲述和古船与城市的故事,产生了奇妙的连接。《江海遗珍·长江口二号》讲述的是我们去了解历史、认识自己的故事。

考古和记录,这两项工作或许都没有标准的答案,但都贵在寻真。

“长江口二号”考古的寻真之旅还在继续,记录也将继续。

纪录片《江海遗珍 · 长江口二号》下集

3月5日 22:00

东方卫视新纪实时段

百视通IPTV / 互联网电视 / 有线电视大屏

同步播出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

戴诚娴工作室

原标题:《考古是寻真,记录也是 | 《江海遗珍 · 长江口二号》创制中的考古记录》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