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基本知识通用12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考古相关知识 考古基本知识通用12篇

考古基本知识通用12篇

2024-07-11 07: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考古基本知识

时间:2023-10-30 10:33:15

第1篇

《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一门传统核心课程,在多年教学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但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形势和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及学科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太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以问卷调查分析为基础,深入分析了《古代文学》教学过程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古代文学》教学的具体情况以及学生对待《古代文学》课程的态度和要求,笔者在2012年9月针对本校文学院201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两个班的60名学生就《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开展了问卷调查。共派发问卷60份,回收60份,其中有效问卷56份。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一)关于课程重要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和思想上的重视是学好一门课程的前提和基础。本次调查首先了解了学生对《古代文学》在中文专业学习中重要性的认识情况。在这个问题上,56名学生中,有22人选择了重要,占比为39%,而32人选择了一般,占比为57%,还有2人选择了不是很重要,占比为4%。61%的同学认为《古代文学》课程对于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来说一般或者不重要,这比例明显低于以往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调查结果表明现在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的认同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当今社会时代背景下,《古代文学》与时代的疏离使得学生课程意识边缘化,这是非常值得任课教师关注和思考的一个问题。

(二)关于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在我们有关“您认为的古代文学最根本的教学目标是什么”的问题中,有19人选择了“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环境、文学特点以及发展概况”,占比34%;有19人选择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古代文学的优良文学传统,光扬古代文化”,占比34%;还有13人选择了“提高文学修养”,占比23%;有4人选择了“了解古代仁人志士的优秀道德品质,更好地为自己修身养性”,占比7%,还有1人选择了“增强民族自豪感”,占比2%。

从问卷结果来看,有三分之一学生(19人,占比34%)将自己的选择集中在了“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环境、文学特点以及发展概况”这个选项上。事实上学生的选择是符合《古代文学》这门课“授业”基本目的的,但是对知识简单、功利地对待从另一方面反映出现在学生对古代文学和文化丧失了以往学生拥有的热情,在这门课程中多属于被动接受。这种认识和心态必然会影响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动力。因此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时,应不只囿于传授课本知识,而从弘扬古代文化、提高自身修养等方面提升学习《古代文学》课程的意义。

(三)关于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学好一门课程的基础。对《古代文学》教学方法的调查,我们主要从授课形式、授课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在授课形式上,有22人选择了“老师出示议题,学生准备材料,课堂讨论”,占比39%,18人选择了“学生自学为主,老师点拨、答疑”,占比32%;只有12个人选择了“以教师授课为主”,占比为22%。结果表明71%的同学不喜欢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上课形式,更喜欢师生互动,共同完成授课。在师生互动学习的过程中,课堂讨论方式更受学生喜欢。另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是否应该使用多媒体呢?有45人选择使用多媒体教学,这其中13人选择了非常希望使用,32人选择了希望使用。这两部分占比达到了80%,这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还是希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正是时代对教学提出的新需求。

在授课内容上,有28人希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教师爱好对教材重新取舍,并讲授自己研究成果,占比达到了50%;也有14个学生在教学中喜好考据、训诂,占比25%。而只有7个人希望按照教材体系完成教学,占比仅为13%。这表明,绝大多数同学不喜欢教师按照传统方法,根据教材体系按计划完成教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根据自己的专长,对教材内容有所取舍。

(四)关于考核

对于考核,主要集中在是否该有考核以及具体形式等问题。针对是否喜欢闭卷考试这个问题,36人选择了不喜欢,占比64%,而20人选择了喜欢,占比36%。这表明很多学生不喜欢闭卷考试这种形式,这种选择也许因为闭卷考试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另一角度也表明《古代文学》的考核形式相对较为单一,可以作更多形式的尝试。

对于考试内容,50人选择了基础知识和能力分析相结合,占比89%。这说明在学习古代文学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愿意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在打好理论基础的同时提高自身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上述问卷分析,我们发现,《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意识的边缘化

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的就业压力和功利思想影响下,许多学生都对古代文学课程持学习无用论。上述调查分析中,有61%的学生认为古代文学课程作为一门文学专业的基础课,其重要程度仅仅是一般甚至是不重要的。这说明,在文学日益边缘化的今天,古代文学已经不再是强势课程,它的重要性最多只停留在中文专业的教学大纲或教师苦口婆心的教育上。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古代文学》的课程意识大大地边缘化。

(二)教学目标过于功利

在上述分析中,我们还发现,学生对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并不明确。大多数同学认为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仅仅是为了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环境、文学特点以及发展概况。这种认识较为狭隘,或者过于功利。抱着这个目的去学习古代文学,学习积极性必然不高。另一方面这也说明了古代文学的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忽略了向学生阐述教学目标,或者在阐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并没有将教学目标高度化,而仅仅停留在向学生简单传输知识的基础上。这对学生学习古代文学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三)教学方法因循守旧

古代文学教学一直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使现在引进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但仍以灌输式的培养模式为主。教学过分强调单方面的传授和知识的完整性,学生一直是被动地接收呆板、固化的知识。教学也很少注重古代文学与现代社会的关联,以及古代文学知识的现代转化等问题。在对学生的调查中,71%的同学不喜欢这种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上课形式,更喜欢师生互动,共同完成授课。因循守旧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方面确实存在很大的不足和缺陷。而且由于教学思维模式的固定化,大多数教师未意识到这一点,教学理念趋于保守,大多不能与时俱进。

(四)考核评价机制单一

古代文学作为中文专业的一门核心课,一般都在期末以闭卷考试的方式来评定学生成绩,现在虽然引入了平时作业等其它式样的考核方式,但多流于形式。考核评价机制过于单一,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或者真正起到考察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目的。过分单一的闭卷考核方式只会导致学生为应付考试对所学知识只是死记硬背。更麻烦的是,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在考试的内容选取上主要是以基础知识的识记为主,缺乏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核,不利于学生自主创造性的提高。

三、建议与对策

(一)更新教学理念

《古代文学》课程历史长、基础厚、学术氛围相对凝固。新时期的《古代文学》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把教学立足于当代的人才培养要求,并树立起新的师生观。除知识传授外,《古代文学》教学还应交给学生什么,这应成为教师上课前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笔者认为,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树立文学作品的典范意识,明白文学经典的意义,并强调博古通今、古为今用的意识,这样就破解了“古代文学无用论”的观点。其次从古代优秀作品和人物所体现出的高尚品德对学生进行德行教育,让学生明白古代文学正是中国文化血脉所在的意义。教学中教师还应建立起实践观念,让已远去的文学形式重新散发出鲜活的时代魅力,学生的模拟和创作可以去掉学生与古代文学之间的隔膜,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二)改变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古代文学》博大精深,讲授时间跨度长达三至四个学期,涉及知识面广,领域宽。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向学生讲授清楚《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我们认为,之所以很多学生对《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不明确,与《古代文学》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关系。传统《古代文学》最好的教学方式是“线”“点”“面”结合的视野和思路。这种教学方式最大可能地实现了几千年庞杂知识的梳理和传授,但是却存在一个最大弊病,即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和时代的需求,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错误的想法,认为《古代文学》的教学目的仅就是了解、接受几千年来的文学知识,而这种接受是非常机械、固化的。

因此,为了明确《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应该对《古代文学》的传统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教学过程中转变以往以史讲授为主的方式,而将教学重点放在具体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认知和把握上。因为作品才是构成文学史最真实、最本始的东西,以作品为主的教学内容也是对文学史本来面目的还原。而对作品的直接拥抱,可以增强学生对文学史的直观和感性认识,转向素质教育。即在不同朝代、不同题材选择合适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作品解析中,折射概括出朝代文学特点及文体特征,以感性的理解代替空泛的史的知识。或者以文体流变为主线,贯穿时代讲解知识,这样更容易让学生形成文学史的认识。这些教学方式也更有利于古代文学知识的现代性转化。

(三)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在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形成古代文学新的教学方法。

1.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调查结果表明,68%的同学希望一节课应该由教师的教授与学生讨论组合而成。因此,应该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意识。课前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针对教学具体内容,在课前布置相关思考题目,或将教学内容解析成一个一个的问题,让学生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课堂小组讨论,在观点争鸣中得出他们自己的结论和看法。或者让学生一起解析作品,自己梳理文学史知识。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深化学习内容,而且可以拓展学生思路,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但这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引导和监督。

2.作品学习与人文修养相结合。作品的学习不仅是掌握古代文学的教学知识点,更应该将古代文学作品的表达经验和基本的人文精神挖掘和传达出来。教师有责任教会学生如何欣赏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真正体味到经大浪淘沙后留存下来的古代文学精典之美。如研究诗歌的教师,在学习诗歌时,教学重点更在于与学生一起体会蕴含于诗中的情之美、文之美等。传授的教学知识是生硬的,但教师教学是灵活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文学与艺术的表达方式结合起来,如古诗的演唱、吟诵,作品的书法演绎,人物及作品的戏剧、小品演出,作品的改编,乐器的演奏等等。文学艺术本来相通,这些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与几千年前的作者和作品形成理解并产生共鸣,让生硬的知识变成生动的再现。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对老师提出了极大的考验,或参与表演,不能参于表演的老师也要有着艺术的感知和对学生的有效引导。

3.知识传授与学术培养相结合。在对学生的调查中,笔者发现,50%的同学希望教师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结合教师的研究成果,将教师的研究成果与知识学习结合在一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与教师加强了解和交流,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当代最新的学术成果和学术动向,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术意识,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去学习,深化所学知识。

(四)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实现考核多元化

考核机制单一化一直是古代文学课程的一大弊端,这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的一个原因。因此,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实现考核多元化是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1.调整闭卷考试内容。传统的古代文学考试主要以死记硬背的基础知识为主,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是这种考试内容比较单一。因此应该将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能力分析的考核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对理论知识进行应用的能力,如增加材料分析题、作品解析题、观点辨析题等考试内容。

2.丰富考试模式。可以将创新表演记入期末成绩的考核要点之一,完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创作动力和学习兴趣。甚至可以将学生模拟古代文学形式创作的古典诗文词曲等作品作为学生通过文学史考试的标准。建议成立一个由专业教师组成的考核小组,对学生提交的自创作品进行评估。当然考试形式的改革不是一个任课老师所能做到的,它更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如教务处、学院领导的肯定和支持。

《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传统核心课程,在当今社会,任课教师应该结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及课程赋予自身传承中国文化传统的使命,怀着改革的勇气,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进行课程改革,这样这门传统课程才能不脱离于朝代而日久弥新。

(本论文是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成果。项目名称:当今时代背景下古代文学教师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2261;当代文化情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新思路,项目编号:2011243)

参考文献:

[1]潘殊闲.西华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改革问卷调查报告[J].高等教育研究,2008,(9).

[2]陈桂成.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调查问卷汇总分析[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27).

[3]詹福瑞.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内容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河北大学学报,2000,(04).

[4]孙小力.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设想[J].中国大学教学,2007,(06).

第2篇

针对古代史部分提升能力提高得分率方面,个人在亲身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些经验。

第一,首先要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很多学生遇到古代第一反应就是害怕,不敢做甚至是不想做,每次月考结束,对于班里的体育生、艺考生和基础相对差的学生来说,如果出现的古文材料多些,那就相当于噩梦,很多学生自动放弃,选择题就是直接蒙,看见哪个选项顺眼或是熟悉些就选哪个。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做古文的自信心,和语文古文阅读相比,历史的材料就相当的简单了,篇幅短,而且不必每一个字词都翻译,更不用考虑什么倒装句式等,只要学生能读懂材料大意,抓住段落主旨即可。

例如:清代赵翼《廿二史札记》载:“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材料反映了( )

A.贵族政治遭到破坏 B.分封制度开始瓦解

C.宗法制度难以维持 D.郡国制度逐渐形成

分析此题干中读懂省略号前面的转折,抓住关键字词“起自布衣”“多亡命”,即可判断此题考查的是君臣的出身打破了原来的血缘体制,对于“封建诸侯”这些词均是历史专业术语,亦是古代史中的重点讲解名词,其他的语句学生只要不畏惧,能够静下心认真地读两遍自然会明白题意。题干中考查的更多的是课堂上的重点知识,贵族政治主干关键是血缘与政治的关系,分封制强调分土地人口是地方的管理体制,宗法制侧重点在血缘同时还有大小宗之分,郡国制度重心是地方的政治制度,即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方法。由此不难得出此题的答案是A。

如果单拿出此题学生做,得分率不会低,可是放在整张试卷中,在考场的压力下,学生的自信心就会下降,会让学生紧张无法抓住关键的字词,如果对于选项的主干名词理解不透的话,错误率就会大大上升。作为老师必须给学生足够的自信,同时也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重点主干知识,古文只是对历史知识点考查的一个障眼法。

第二,学生必须基础知识扎实,能够在繁多的古文中快速提炼出关键性词语,理解出题者的考查点。充分的自信是建立在有足够的底气、扎实的基础之上的。学生如果弄不清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联系和区别,弄不清贵族政治和宗法制的关系,那么此题就是找到关键字词,依然无法得出正确的答案。

基础知识牢固,必须记住时间朝代,很多选择题里都有时间提示。

如2014年湖北的高三强化训练题:“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国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贡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材料反映的是

( )

A.西周的分封制 B.西汉的郡国制

C.唐朝的藩镇 D.元代的行省制

题中有诸侯有郡,基础知识点熟悉,只有汉代和明代出现过郡国并行的制度,笔记扎实的学生上来就能选出B选项。

2015年浙江文综,下列地方行政区划级别最低的是( )

A.汉代益州郡 B.唐代扬州

C.宋代扬州 D.元代顺宁府

此题完全是课本死知识,A选项是地方一级行政机构,B、C为地方二级行政机构,D选项为地方三级行政机构。因此D选项正确。

学生基础知识要扎实,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同时也需要老师的督促,一般的艺考生自控力和时间都有限,这就需要老师的勤抓、勤督促。

第三,平时讲课练习中多做相关的训练。所有的能力都不是几天突然培养出来的,需要一个长期不断努力的过程。在学习古代史中,各专题所用的时间都会相对久些,老师可以多找些古文资料习题练习,同时在练习过程中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请学生自己翻译,不明的字词学生自己动手查阅字典,甚至可以请学生去求助语文老师,既能加强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也能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并且要长期坚持,从高一就开始培养,到了高三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定然会有一个质的突破。

第四,对于古代史材料题,学生做题时和近代史、现代史的一些基本的规范化要求一样,注意审题,注意问题答案的出处,注意材料的引自著作,及基础知识与材料的结合,答案的书写规范化,答案主干知识点前置,专业术语化,清晰明了,简单点面全,避免摘抄材料原文等。

第3篇

很难对知识考古学下一个严格的定义,而福柯也明显没打算这么做。在解释知识考古学的核心概念之一――“陈述”(state―ment)的时候,福柯没有正面给出定义,而是通过解释“陈述”“不是什么”来界定:它不是话语的基本构成单位,不等于一个命题,不等于一个句子,也不等于一个言语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福柯对知识考古学的界定也是通过讲述知识考古学“不是什么”来给定的。考古学既不是哲学,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历史:“如果哲学是对本源的记忆或者回归的话,那么我所做的无论如何都不能视为哲学;如果思想史是给予面目业已模糊的人物以生命,那么我所做的也不是历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知识考古学可以被视为一种介于哲学与历史之间的新思想形态。知识考古学尤其不是一种目的论指导下的思想史,它并不预设知识的历史积累方向。福柯论述道:“准确说来,知识考古学是对思想史的弃绝,是对思想史的假定和常规的系统性拒绝。”。但也许我们可以依照学者D.沙姆维的看法,将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看作是一种没有思想和没有历史的思想史(the history of ideas without ideas and without history)。这就是说,福柯试图不借助作为统一性保证者的超验观念来描述以往的知识形式,他把历史从现象学和历史主义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其考古学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全新的史学,而他本人则是一种非传统的“话语”或者“档案”历史学家,虽然福柯本人不一定会同意这一指称。对福柯而言,知识考古学也不是一种科学:“我从来不把知识考古学视为一种科学,甚至也不把它当作一种未来科学的开端。”。它甚至也不是一种理论――知识考古学仅仅是一种范围(domain),一种研究的领域。在考古学的层面上探求知识,就是在使事件或者情景变得可能的层面上探求知识。知识考古学从不预示和指向未来,它仅仅标示出线路、层次和边界:“考古学一词没有丝毫的超前价值;它只是指在分析词语性能中某一条着手研究的线路,即详述某种层次,如陈述和档案的层次;确定和阐释某个范围,如陈述的规律性、实证性;运用诸如形成规律、考古学派生、历史先验知识等概念。”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旨在揭示话语的实证性(posifivi―ty),在于调查产生陈述体系的实际条件;在于阐明一种陈述如何服务于涵义(mean―ing)和意义(significance)的呈现;考古学家“研究特殊学科中的陈述或者特定的人的陈述,如何获取到它们现在所具有的价值”。

与传统思想史关注深层涵义、连续性、能动性的主体和起源不同,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方法论采用了带有解构主义色彩的四大原则。首先,考古学不是试图界定思想、表现、意象、主题、超验性先设等隐藏在话语背后的东西,而是区划话语本身,这些话语作为实践,遵循一定之规。考古学不是一门阐释的学科,而是一门描述的学科。其次,考古学并不寻求发现历史连续性和细微的过渡,这种过渡将当下的实践与以往和将来的实践相连接。考古学是从话语本身的特殊性界定它们,承认它们各自的差异与分化。它不是一种分类学,而是一种对话语形式的差异化分析。再次,考古学不关注创造性的主体,即作者。所谓作者对福柯而言不过是个空集,作者死了。考古学既不是一种关于创造的心理学,也不是一种创造的社会学,广言之,也不是一种创造的人类学。主体的权威性不在考古学家的思考之列。考古学关心的只是话语和话语实践。最后,考古学并不试图恢复表述者在话语表达时刻所赋予话语的思想、希望、目的、经验和欲望。考古学不是对起源的最深层秘密的回归,只是对话语一客体的系统描述。福柯的这种考古学研究方法,是以往的西方思想家所不熟悉的。福柯秉承尼采“重估一切价值”的信条,以考古学方法研究西方文明史,在癫狂、非理性、临床医学等边缘研究领域,在文明的裂隙处洞见人所不见,颠覆从而彻底更新了传统的史学研究。福柯的考古学即是一种“重新书写”(rewriting)人类知识活动的努力。

如前所言,福柯考古学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即是他对“非连续性”的强调。在福柯看来,传统历史尤其是思想史深深扎根于对连续性和因果律的信仰。旨在与传统史学决裂,在其方法论著作《知识考古学》的开篇,福柯首先否定了连续性的思想:“过去一向作为研究对象的线性连续已被一种在深层上脱离连续的手法所取代,从政治的多变性到‘物质文明’特有的缓慢性,分析的层次变得多种多样:每一个层次都有自己独特的断裂,每一个层次都蕴含着自己特有的分割;人们越是接近最深的层次,断裂也就随之越来越大。”。福柯认为,在史学研究中,应该把注意力从原来描绘“时代”或者“世纪”的广阔单位转向断裂现象、转向非连续性、转向对“中断的偶然性”的探测。非连续性曾是历史学家负责从历史中删掉的零落时间的印迹,而今非连续性在历史学科中占据了显要位置,成为历史分析的基本成分之一;非连续的位移无疑是新历史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同传统史学相比,福柯更愿意谈论断裂、缺陷、缺口、实证性的崭新形式

乃至突然的再分配。“不连续性的概念是一个悖论的概念:因为它既是研究的工具,又是研究的对象,它确定自己成为其结果的领域。”新的历史学家必须以考古学方法探测历史的不连续性,对其进行中立性的描述,从而创造出一种与以往说法全然不同的历史。话语不一定再现时间连续性和进化的秩序,福柯的考古学试图在一种不连续的非时间性(atemporality)中,而不是在一种辩证的、连续性的、统一的愿景中安置话语。福柯如此强调非连续性,是否我们就可以说他的哲学彻底抛弃了连续性的维度呢?众所周知,深深影响福柯的德勒兹哲学被视为一种“差异的哲学”,那么福柯的哲学能否被贴上一个“非连续性的哲学”的标签?恐怕也很难下此结论。细加考察,福柯从未彻底拒绝连续性,福柯的非连续性整体思考中往往也包含着局部的连续性。在福柯著名的“知识型”(episteme)论断中,虽然前一个知识型与后一个知识型的转化体现了历史的断裂,但同一知识型在时间上还是具有一定的连续性的。福柯发明的几种知识型,即文艺复兴知识型、古典知识型和现当代知识型,每个知识型在空间上具有扩展性,在时间上则每个知识型可能绵延数百年之久。实际上,世界上也从来没有存在过诞生于空无之中的非连续性。非连续性一定是承接连续性而言的。只是福柯在连续性和非连续性之间,为着策略性的教育目的,把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了非连续性,也更为强调在连续性之中存在的罅隙、断裂和非连续性。正如有论者所言,福柯并未打算赋予非连续性以从前连续性所扮演的角色,他只是反对超验的“不变的原因”或者“自然的自由”(natural liber―ties),而主张对于“变化”(change)的研究应当清除所有外在的模式,应当取消变化作为普遍规律的至上地位和它作为一般结果的地位,代之以对于各种转换(transforma―tions)的分析。所以当法国某本词典将福柯称作“一位把历史理论奠基于间断性(非连续性)的哲学家”时,福柯觉得目瞪口呆,因为他并不打算高呼非连续性万岁。

福柯认为整个的生活世界都充满了非连续性,也即充满了各种的矛盾。哪里有非连续性,哪里就有矛盾,两者彼此关联。话语也产生于矛盾,“话语正是为表现和克服矛盾才开始讲话的;话语正是当矛盾不断地通过它再生出来,为了逃避矛盾才继续下去并无限地重新开始;这是因为矛盾永远处于话语之内,因为话语由此而永远不能绕开矛盾,因为话语在变化,在变形,在自动地逃避它的连续性”。但是福柯的非连续性思想的目的并不是试图发现一些基本的、主导性的矛盾和找到它们的解决办法,如同传统的思想史学者所做的那样。“对于考古学分析来说,矛盾既不是要克服的表面现象,也不是应该抽出的秘密原则。它们是需要描述的对象,我们无需寻找它们可能在哪个方面消失,或者在什么样层次上被强化和从效果变成原因。”由此,福柯坚决反对黑格尔主义或者马克思主义的矛盾理论,这种理论注重处理“矛盾的巨大游戏”:矛盾以种种方式呈现,然后被消除,最后又在更大的冲突中重现,并在冲突中达到顶点。考古学则相反,它仅分析矛盾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以及各种矛盾的不同功能。。简言之,考古学描述纷争冲突的不同空间。考古学严肃对待矛盾不是为了克服它们,也不是为了增加或者减少差异。一个话语形构不是一个理想的、连续的、平滑的文本,也不是一个由无处不在的主导矛盾所决定的平面。话语形构有很多冲突的空间、不同的对立关系,这些对立的层次和作用应当被描述。在此我们可以看到福柯的老师阿尔都塞的矛盾观――多元决定论(over-determlnation)的影子:矛盾与结构相关,是同该结构的存在条件和制约领域不可分割的;矛盾在结构内部受到各种不同矛盾的影响,在同一项运动中,矛盾既规定、制约了整体结构中的其他矛盾,又被这个结构的各方面和各领域所规定。对福柯而言,矛盾是多元的,有着不同的类型、层次和功能。话语实践实际上是在矛盾的层面,也即非连续和断裂处展开的。话语总在创生,也总在自我解构的状态之中。这就使同时肯定和否定同一事物得以可能,二元对立的思维方法由此被打破。福柯关于矛盾的绝对性和不平衡性的思想,他对矛盾的不同类型、层次和功能的研讨,他对矛盾的共时性和空间化的理解,无疑接受了阿尔都塞,甚至阿尔都塞背后的的深刻影响。实际上,在他的著作和访谈中,福柯经常使用“over-determination”这一概念。但是福柯知识考古学时期的矛盾观和阿尔都塞的矛盾观也有很大的不同。其最重要的不同,是阿尔都塞认为人类社会的任何矛盾都与整个社会机体的结构紧密相连,考虑社会实践尤其是经济实践在矛盾中的作用,认为经济实践是决定矛盾走向的“最后的因素”。而福柯考古学中的话语虽然产生于矛盾,但却是自治的,不太考虑非话语实践如经济活动和阶级斗争对矛盾走向的影响,福柯也不愿意探讨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等概念。

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的另外一个重要特点是他对“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的强调。福柯指责传统的以布罗代尔为代表的历史观是一种“全面历史”(total history):“全面历史旨在重建某一文明的整体形式,某一社会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原则,某一时期全部现象所共有的意义,涉及这些现象的内聚力的规律――人们常比喻作某一时代的‘面貌’。”。总的来说,“全面历史”相当于一个全面的描述,“围绕着一个中心把所有的现象集中起来――原则、意义、精神、世界观、整体形式”。福柯赞成一种“总体历史”(general history),也就是知识考古学所开掘的历史。总体历史展开的空间是弥散的空间。福柯论述道,知识考古学作为关于话语的话语,力图“展开一种永远不能被归结到差别的唯一系统中去的扩散,一种与参照系的绝对轴心无关的分散;要进行一种不给任何中心留下特权的离心术”。“总体历史”谈论“系列、分割、界限、差异、差距、年代的特殊性、记忆暂留的特殊形式、关系的可能的类型”。简言之,传统的“全面历史”是一种中心化的历史观,而考古学凝视下的“总体历史”则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历史观。福柯的去中心化的努力也表现在其《词与物》和《知识考古学》中的反人类学中心主义。福柯坚持认为从康德到现时代,人类学作为一种基础性的东西,统治和控制了哲学思考的路径,它形塑了历史。长期以来,思想和哲学沉睡于人类学的沉睡之中。为了把思想从这种人类学的沉睡中唤醒,为了把思想召唤到其最早的黎明之可能性,除了摧毁人类学“四边形”(an―thropological quadrilateral)的基础,从而跨越人类学之野外,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在连根拔除人类学,在“人”消失后留下的空档之中,我们才有可能重新思考,一种新的思

想形式才会即将来临。对福柯来说,没有什么基础性的人的本质等待解放。所谓的人的主体也仅仅是“一种空无的功能”,一种实际上可以由不同的人来填充的空的位置。尼采仅仅宣布了上帝的死亡,而福柯宣布了人的死亡:“如同在海边沙滩上画的脸,人将会被抹去。”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中的“去中心化”倾向,根源于他对西方近现代的“逻辑主体性原则”和“历史主体性原则”不信任。叶秀山先生指出,福柯对此的批判,“使他的考古学意义下的人及其思想产品最终失去了自身的独立性,而成为一种关系的总和,从而使知识考古学在更深刻的层次上打击了西方哲学中人类中心论传统。人的思想、知识、科学失去自身独立发展的连续性,而存在于各个时期的关系和制度之中”。与福柯去中心化的思想相关联,福柯考古学的一个长处是它并不声称自己是一种固定的和普遍的研究方法。福柯从未宣布知识考古学是高高在上和人人应该遵循的、唯一正确和有效的知识研究方法。福柯也不认为知识型的方向是唯一能够通向考古学的方向,他“情愿设想在不同的方向上发展的考古学”。实际上,福柯采取了一种多元主义的立场,其目的是帮助我们认识知识领域中话语的复杂性。

但是福柯的考古学也有很多问题,它招致了不少批评者和赞同者,甚至后期福柯本人的不满。萨特在1966年评论福柯新出版的《词与物》时,严厉批评了他的知识考古学的反历史主义,萨特说福柯以静止的连续取代运动,从福柯的书中只能看到一张一张静止的西洋镜图景,采取福柯的思想姿态,必然得出“历史思考的不可能性”的结论;萨特认为福柯是“对历史的否定”(the de― nial of history)。正如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点出利奥塔后现代主义的主要标靶是共产主义一样,萨特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才是福柯考古学的靶子,“它意味着建立一个新的意识形态,即资产阶级所能建造的对付马克思的最后堡垒”。佩里・安德森视福柯为新无政府主义、自由放任主义左翼的代表,批评福柯所谓现代知识型的“逻辑”自然导向其自身的被取代,是一种简单的进化论,是一种拙劣的解释。理查德・罗蒂则认为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本质上是消极的,因而未能充分建立起任何新的知识理论。罗伯特・勒施则认为,福柯在《知识考古学》中采取了反对阿尔都塞辩证法的立场,但他的考古学方法却大体上是阿尔都塞“差异历史”(differen―tial history)的消极意象而已;与福柯本人任性固执的个性对应,其考古学话语相当肤浅,其表述也充满了矛盾之处。“那些敢于质疑福柯前后不一致、逻辑矛盾或者其考古学更大的理论蕴涵的人被福柯轻蔑地看作理论的暴君:‘不要问我是谁,也不要要求我保持一致;把这个问题留给我们的官僚及警察,监督我们的文章是否合乎规矩。’”中国学者汪民安认为,考古学强调历史的断裂,但是在福柯笔下,“这种断裂的原因并不明朗,因为话语是自治的,它不受外来环境的干预,这种断裂是突然的,莫名其妙的,因而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福柯对偶然和断裂性的过分强调,使他的考古学可能对知识史作出堂皇却缺乏说服力的解释。例如,上穷碧落下黄泉,找遍福柯的论述,除了找到一些类似哈耶克“自发扩展秩序”的欺人之谈外,我们仍然无法明了福柯所谓知识型演进的机制和途径。正如萨特所批评的那样,福柯没有告诉我们最吸引人的东西:“既没有说出每种思维是怎样被建构在这些条件的基础上的,也没有说人是怎样从一种思维过渡到另一种思维的。”

我们认为,福柯的考古学方法试图采取一种客观中立的立场来进行自洽的知识分析,反对确立意义,这基本上是一种不可能的任务。例如,福柯经常选择边缘化的人群如疯人、病人、囚犯、同性恋等作为他的分析对象,这决不能算作一种无深意的选择。选择这些人群作为话语分析对象本身就已经是在赋予和确立意义了。在进行考古学分析之时,福柯往往武断地把一长段历史时期中相当复杂的知识网络归纳为一种简单的历史先天性(historical a priori)和知识型,为此不惜歪曲相关的科学和历史事实。实际上,在同一个时代,有可能同时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知识型。因为福柯主要是从自己的法国文化来推导出数种知识型(文艺复兴、古典和现当代知识型)的,这些知识型还未见得能代表西方文化整体。正因为“西方”并非是铁板一块,福柯的知识型的适用范围也是难以决断的。再有,福柯对知识型的过分强调是以话语的自治为前提的;在其考古学的框架下,话语较少为历史实践和社会条件所制约。这样一来,福柯的考古学难免有变成纯粹形式主义分析的嫌疑。正如不少后结构主义者被指控为仅仅进行能指的游戏,福柯的考古学也潜在包含着以话语实践取代非话语实践,从而堕入书写游戏的危险。显而易见,考古学不能有效处理从外部环境和历史实践中产生出来的问题,例如权力、身体和对社会能动改造的问题。在《知识考古学》里,福柯本人也并不讳言他的话语理论的无根性:“就目前以及可见的未来而言,我的话语远不能决定其说话的出发点,反而要避开它可能得到支持的所在。”其话语的出发点,或者支撑话语的土壤,无疑是历史实践和非话语实践。这就是后期福柯部分地搁置知识考古学,转而发展谱系学的最大原因所在,虽然福柯坚持认为谱系学并不是要取代考古学。从考古学到谱系学的时间转捩点发生在1970年前后。1970年底,福柯在法兰西学院做了题为《话语秩序》的演讲,在这个演讲里,福柯放弃话语自治的想法,转而开始新的方法论试验。他提出了一种新的话语观:“我以为在每个社会里,话语的生产同时由某些程序被控制、选择、组织和再分配。这些程序的角色在于消除话语的力量和危险性,处理偶然事件,规避其沉重而可畏的物质性。”在福柯的新话语观中,话语的外部控制程序、话语的物质性和话语主体的能动性得到了强调。这样,话语不再被视为一种彻底自足的和自我生成的机器,而是为社会程序所限制。自此,话语实践与非话语实践紧紧地连接了起来。由于把社会实践和权力的维度引人话语分析法,福柯的方法论渐次由知识考古学进入到了谱系学。

基于对考古学的不满,谱系学成为了后期福柯的主要研究方法。《话语秩序》可被看作福柯对考古学方法论的首次重大修正(第二次重大修正是福柯纪念让・伊波利特的文章《尼采、谱系学和历史》)。在《知识考古学》问世六年之后,福柯出版了《规训与惩罚》。如同福柯以前的著作,该书旨在分析人文科学话语,但很大篇幅被用来研究社会和权力机制等非话语实践领域。福柯试图发现话语实践和非话语实践的连接机理的努力,在他的多卷本《性史》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该书充分揭示了中世纪以来的性史中所体现的知识、权力和真理之间的关系。总体来说,福柯的考古学与谱系学有着诸多的相同点,例如反对历史的连续性和统一性,重视断裂、偶然以及零散时间的痕迹,反对普适真理与神话学,反对人类学中心主义等等。其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考古学主要是一种自足的话语分析,试图避免非话语实践和机制、社会实践分析,而谱系学强调具体的权力关系分析,并且将身体引入到历史研究之中;谱系学长在它能够通过分析话语与权力的关系,比较充分地解释话语历史的形成和发展。考古学则主要关心非连续性的演进和历史时间的空间化分层;考古学重在静态描述,而谱系学则要求解释。后期福柯著作中考古学与谱系学方法论的结合使他能够同时描述话语实践和非话语实践,从而揭示知识与权力之间的根本联系。基于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后期的福柯能够给话语形构和知识序列提供一种历史性的解释,从而较好地达成了描述与解释的结合。从“描述世界”到“解释世界”,福柯走完了一生的理论旅程;至于“改造世界”,则不是福柯所重点关注的,虽然其理论仍然蕴涵着改造世界的精神潜力。

注释

①叶秀山:《论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载《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4期。

②福柯:《知识的考掘》,王德威译,台北:麦田出版社1993年版,第359-360页。

第4篇

随着《盗墓笔记》《鬼吹灯》等小说的流行。考古在很多人心里变成了非常神秘的职业。也让人心生向往,但是更多的人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放弃了填报考古专业,因此考古专业也成了很多人心中的朱砂痣和白月光。

一般来说,各个学校的考古系主要分为四个方向:考古、文物保护、博物馆和古代建筑。普通大众所认知的考古专业其实指的仅仅是考古学一个方向。现在无论是科教节目还是报纸书籍,都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其他几个学科方向,却不知其实那里也包含着无限的乐趣和挑战。我就是因为特别喜欢考古而选择了文物保护专业。

很多人以为文物保护专业是文科专业,实际上本专业高考时只录取理科生。这是因为本专业对物理化学要求较高,大一大二的时候需要学量的物理化学知识。但是这门专业又不是纯理科专业,需要深厚的文科知识,所以,作为一个文物保护学专业的学生,在本科期间所需要做的,是学习更广博的知识,因此这个专业比其他专业更需要研究生和博士阶段的深造。

文物保护专业在入学的前两年,基本为学科基础课程,其中包括文科理科两部分。文科内容包括所有考古系学生都要学习的考古学导论、古代建筑导论、文物保护学概论、博物馆学概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中国古代史等几门基础课程:理科内容包括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及实验、无机化学及实验、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接下来进行的就是更为专业的课程。比如无机质文物保护和实验课、有机质文物保护和实验课,以及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文化遗产概论等等,与此同时,还需要选修诸如中国古代青铜器、古代陶瓷、佛教石窟、动物骨骼学、人体骨骼学、农业考古、科技考古等课程。如果有精力的话,还可以选择旁听考古专业的新旧石器、三代、秦汉、隋唐考古课程来充实自己。

文保专业最有意思的课程,应该是保护修复类的专业课,这门课包括无机质文物保护和实验课、有机质文物保护和实验课。以及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这些课程包括课堂部分和实践两部分:课堂部分包括文物保护理念、法规、各种保护方法,保护材料以及实际案例:而实践部分,主要包括对各种材质文物的修复操作,比如修复陶器。从对出土陶片的清理开始,到拼接粘贴成整器,再到撰写修复报告,也就是在课堂上完成一个完整的考古修复过程。在完成陶器修复训练之后,会有专门修复瓷器的老师进行讲座和亲自示范,并有亲身实践环节。陶瓷部分的实验课完成后。会有铁器和青铜器的修复保护练习,对于铁器和青铜器,修复实践仅仅是整个保护过程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对青铜器和铁器的缓蚀和封护处理。因为文物保护专业所培养的,并不仅仅是文物修复技师,而是文物保护的全才。同样的,有机质文物保护的实践课主要包括对丝织品的清洗、修补以及对古代纸张的清洗和装裱等最基本的保护修复操作。而由于条件限制,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实践课程。更多的倾向于参观已有的遗址的现状和保护措施。

在完成基础课程的学习之后。我们一般会跟随自己的导师开始进行某个方向的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但这些研究水平其实依旧是初级的训练和积累经验,更为专业的训练和课题研究,需要在研究生和博士期间来完成。

总的来说,文物保护是一个有趣而富有挑战性的专业。它需要广博的知识储备,一双灵巧的双手,和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但是,当看到一件件在埋藏过程中风化损坏的文物在你手中焕发了新的青春的时候,那种满足感和自豪感,是任何事情都无法比拟的。

第5篇

在高考前历史复习中,少不了专题复习和主题复习。专题,指专门研究或讨论的题目;主题,指一组材料、作品等中所表现的中心思想或核心内容。在学生已经完成了第一轮复习,拥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基础上,再实施“专题――主题”导航第二轮复习,有利于继续深化复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历史学科素养,提升学生整体实力,并为提高历史高考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专题――主题”导航第二轮复习,既符合新课程理念,又传承了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新版本教材体系的精髓。专题,是从客观上构建大体系;主题,是从微观上落实、细化知识。历史第二轮复习,宏观、微观相结合,相得益彰,复习效果显著。

确定复习专题,需要参照史学界的史学观点来落实。既要考虑传统史观的有效性,又要把握创新史观的前瞻性,从而符合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显示出与时俱进的特点。例如,按传统史观,可以把“中国古代史”划分为中国古代的政治状况与制度演变(政法史),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历程(经济史),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民族关系史),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对外关系史),中国古代的文化发展历程(文化史)五大专题进行系统复习;按文明史观,可以把古今中外历史确定为三大专题进行复习,分别为政治文明史专题,物质文明史(经济发展历程)专题,精神文明史(文化发展历程)专题;按现代化史观,可以把近现代史确定为政治民主的法制化专题,经济工业化、城市化专题,思想文化、科学化、理性化专题来复习。按照不同类型的专题来复习,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优点。我们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实际,灵活地选择不同的专题类型进行复习。当然,也可以交叉采用不同的专题类型进行复习。

专题确定后,再明确主题。依据主题思想,找准知识的内在联系,梳理本主题涉及的主干知识(借助教材、新课程标准、高考考试说明),再进行归纳、组合、重组,形成新的纵向知识体系,以落实细化原来散布在各章节中的零散知识,使之以新的面貌呈现出来,力求精练、清晰。方式上可以用图表法、体系法,这些方法更容易让学生一目了然,又有利于知识的比较、分析。例如,在中国古代史、政治史(政治史古代的政治状况与制度演变)专题下,确定专制主义中央集团制度的演变、王朝统治与政局变化两大主题。在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进行整理时,宜用表格式,以朝代为线索,从政策措施的五大角度(行政制度和官制、选官制度与监察制度、社会制度、军事制度和军事改革)明确其特点,用图表呈现出来,复习效果会非常突出。

查漏补缺、完成知识梳理,是第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教师简介专题划分史观后,明确主题,指引方法。在第二轮复习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落实细化主题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大胆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抓纲务本,看书动笔,互助合作,分工协作。完成后,教师再概述进一步互动落实体系的完整,抓知识点的准确度,突出复习的重点、难点、常考点,突破热点、疑点、冷僻点、易错点。完成这项工作后,再进入第二轮复习的点睛环节。高中历史第二轮复习点睛环节的设计一定要讲究一些方法、技巧,不能按部就班、生搬硬套。点睛环节的设计理念应该为:转换角度思考,找寻新的切入点,让学生多“遭遇”新的情况,在“遭遇”新情况中思考、寻求解决的办法,从而使其思维能力不断得以提升。

当“专题――主题”知识系统梳理完成后,教师要激发学生思考、交流和探究。这一环节关键是设计问题,让学生思维真正动起来。学生只有对历史主题知识内在规律作深入地探究,才能实现第二轮复习后的飞跃。问题的设计要科学、合理,有价值、有意义,点拨要恰到好处,角度要新颖富有创意。例如,在完成中国古代工程建设主题知识梳理后,设计以下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中国古代工程建设主题涉及哪些不同类型?(水利工程、海塘工程等等)水利工程建设对古代经济政治发展有哪些重要作用?(灌溉、航运、防洪等,作用是巩固统治、促进交流等)

第二轮复习还应配合相应的主题式练习,以此来查实知识,提升能力。这轮复习,应尽可能收集整理本学年度全国各省市诊断题、联考题、模拟题进行筛选、整理,改编成配套练习(练习应本着“少而精”的原则,宜新不宜旧,宜少不宜多)。学生练习后,教师务必进行精辟地评讲,点明试题考查意图,点拨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答题习惯,同时弥补主题知识的不足。

“专题――主题”导航第二轮复习法,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实效性,适合多数学校灵活运用,相信广大奋战在一线的师生,能在“专题――主题”导航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中创造奇迹,既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又提高历史高考成绩。

(江苏省新沂市王楼中学)

第6篇

实习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实线性教学环节,是职场生涯的开始,是展示知识成果的年台目通过在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相关岗位实习接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相关岗位实际工作,了解职场增强事业心、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使自己在社会实或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感性认识,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在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相关岗位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增长了见识,使我认识到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应用到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相关岗位工作中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经过这段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相关岗位的实习让我明白:只有在实习期间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受,进而生存发展。

一、实习地点

晋阳古城遗址。晋阳古城遗址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村附近,始建于春秋中晚期(公元前497年),历经秦、汉、三国、南北朝、隋唐、五代,于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毁于战火。晋阳古城自创建以来,曾为战国时期赵国都城,是中国古代北方著名的大都会。

二、实习时间

2017年6月底至2017年9月初

三、基本情况

晋阳古城遗址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晋源区晋源镇附近,西城墙紧挨大运高速公路,南城墙南接龙山大街,北城墙濒临蒙山大街,东城墙靠近汾河西岸,古城面积大致约20平方公里。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9月,联合国开发署将晋阳古城遗址的保护、开发和研究列为“21世纪城市规划、管理与发展”援助项目;2006年12月,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将晋阳古城遗址列入“十一五”期间全国百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项目;2010年10月9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晋阳古城获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立项。晋阳古城遗址是山西省历史记载最为清晰、规模最大与文化积淀最深厚的古城遗址。2012~2016年,为了配合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与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根据“十二五”考古工作计划,2012年开始对古城遗址西北区域展开考古调查,在距明太原县城北城墙350米、晋阳古城西城墙830米处发现了一处比较重要的建筑基址群,定名为“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群”。这个建筑基址群分为东西两组建筑基址,其中西组建筑基址,始建于唐,毁弃于宋初。建筑基址在废弃以后,上部除遭到耕种破坏,并没有再进行营造活动,故整体布局保存基本完整。整组建筑由左右两侧房屋组成一个封闭的多进院落。建筑南向,中轴线左右布局,有院墙、道路、三个庭院、多处面阔三间的建筑组成。位于中轴线上的建筑基址因现代道路间隔未发掘,但能够从现在发掘迹象推测出对称的布局。从门前散水向北,每组建筑地面逐渐抬高。最南侧散水平面至最北建筑地面高差0.75米。左右两侧残留地面均在同一水平高度。尽管中轴线上建筑没有发掘,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左右两侧是一期建筑。营造建筑台基时先夯筑最重要的殿堂,再紧挨着这些殿堂的包边砖进行夯筑。两侧的建筑与中间建筑都是在各自夯筑好后再次夯筑连接部分。整体建筑台基完成后,再在柱础位置设置磉墩。左右建筑以三间为一组,其前廊都整齐通透,但房后散水并不统一,根据殿的大小,散水前后错落,说明建筑出檐长度有别。两侧建筑面阔相等,但东侧建筑进深较西侧深1.5米。其中七号房址平面面积较大,磉墩与柱础石形制也较大,似楼阁式建筑。一号与二号房址为中轴线上庭院之间的建筑,其两侧各有踏步与东西两侧建筑连接。三块方砖错缝平铺散水,双行侧砖勒边,牙子砖堵缝。后墙外散水,双方砖平铺,单行侧砖勒边,牙子砖堵缝。每组三间殿堂,踏步正中设置。在七号房址廊前灰坑中出土金刚经残碑,在六号与八号房址之间出土大量残碑,其上文字有“迦殿”“造天王堂”“作头”等很多内容。另外,在二号殿址西侧出土有“……善之祥兼固……即隋之晋阳宫……特命良工塑北方……雄异也武皇……”的残碑。由这些碑刻内容可推断此建筑为寺庙建筑,建筑内可能有天王堂、释迦殿等。另据“武皇”可以判断该碑所记内容为后唐追忆前朝之事。建筑基址周围出土有经幢残段、精致的石雕建筑构件、日用瓷器、吻兽以及大量砖瓦等。通过对出土遗迹及遗物的分析,判断该寺庙建筑为大型寺庙建筑的一部分,修建年代为唐,可能在唐武宗时期受到破坏,五代后唐重新塑像或修葺,最终毁灭于宋初。在西组建筑以东100米,发掘了东组建筑。为了彻底了解该区域内不同时期堆积,选择性对部分探方发掘至生土。整个东组建筑基址分三期。最早期建筑遗迹时代为汉代,主要有一些房址和水井。出土四神砖、方格菱形方砖、云纹瓦当、绳纹面布纹里板瓦和筒瓦、绳纹陶罐以及大型石质建筑构件等。第二期建筑遗迹叠压在早期建筑遗迹之上,时代为魏晋十六国,发现有大型窖第2页共2页穴及房址等遗迹。出土器物有绳纹板瓦、绳纹筒瓦、云纹瓦当、“富贵”文字纹瓦当、蓝纹板瓦、“六年”文字板瓦和一些陶器等。第三期建筑始建于东魏,经北齐、隋,最后废弃于唐。建筑基址的夯土范围遍布整个发掘区,采用一种大面积“满堂红”地基处理方式,夯筑方法为平夯,与“营造法式”灰土和碎砖瓦交替夯筑方法一致。地基处理完成后,在承重墙的地方,用条形夯加固。立柱的地方再置磉墩和柱础石。柱础石表面素平,也有较少的覆盆状。该建筑基址应是一个由四周房屋围合而成的院落,院中排水渠曲折回绕,水井修筑考究,础石整齐划一。出土有青掍板瓦、青掍筒瓦、青掍方砖、“兴和”与“天保”铭记的空心砖、脊头瓦、莲花纹瓦当、汉白玉“神王”造像、青瓷碗、红陶碗、灰陶罐以及“五铢”钱等。两组建筑基址的发掘,揭示了不同时代同一区域的不同类型建筑,对于研究古代建筑的布局与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唐五代大型寺庙建筑,其比较完整的建筑平面结构,较为少见。另外,新发现的魏晋十六国文化层及出土遗物,应成为山西地区最明确的魏晋十六国考古研究的标尺。根据发现的“隋之晋阳宫”残碑资料,推断发掘区可能是北朝和隋代晋阳宫所在区域,这需要更深入的考古工作来证实。如果确证,这将对于进一步了解晋阳城不同时代的城市布局奠定重要基础。晋阳古城工作难度大,时代跨度长,地层叠压复杂,能做出这样的成绩,是长期努力的结果。二号建筑基址群西组建筑揭露得比较完整,在全国佛教寺院考古中很少见,这对于隋唐佛寺考古有重要的价值。该建筑无论是规模还是出土“敕”字残碑作为皇家寺庙的证据还不充分。该组建筑规模不大,但比较完整,可能是一处单独的寺庙,也可能为一组建筑的一部分,其纵列式的布局类似西明寺的东院。这样的佛寺具有典型的唐代特色,磉墩的做法与青龙寺相同。发掘中要梳理好每个殿址出土的遗物,这对于了解建筑的功能有重要的帮助。

四、工作内容 

1、考察

前往苗圃、古城营村、面粉厂等相关地点进行考察,通过测量、咨询等确定考古发掘的范围等,并做了相关的拍照和文字记录。

2、发掘

在考古工地进行发掘,协助领队老师参与发掘工作,对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发掘、记录、拍照、绘图、测量等。

3、室内整理

(1)清理文物(除陶器外,对其它文物进行水洗、物理和化学处理时须征得领队的同意)

(2)粘对文物(随时与领队和小件专管员询问小件编号的更改) 

(3)修复文物(随时与领队和小件专管员询问小件编号的更改) 

(4)整理发掘日记(与领队和小件专管员商量,主要是遗迹单位和器物小件编号的更改,遗迹现象的比较判定、填写相关表格、按根据日记编写探方记录) 

(5)统一和整理遗迹单位、器物小件编号(与领队和小件专管员商量)

(6)陶片分类(按遗迹单位、陶质、陶色、纹饰和加工方法进行)  

(7)统计陶片(按遗迹单位、陶质、陶色、纹饰和加工方法进行分类统计数量和比例)  

(8)挑选标本(区别保存和就地处理者)  

(9)填写器物标本清单(注明器物标本类别、数量和就地处理的陶片的数量、方法和地点,)

(10)标本上写字、编号

(11)挑选标本(按纹饰、质地、形制等选择,供类型学用)

(12)器物排队(类型学研究,分型分式) 

(13) 挑选器物(需要绘图、照相和制作器物卡片者) 

(14)器物绘图(草图和清图,注明器物号) 

(15)器物照相(黑白、彩色、反转和数码,对底版和照片进行编号) 

(16)器物拓片(注明器物号) 

(17)填写器物卡片(一式三份) 

(18)填写器物卡片一览表 

(19)挑选器物(供编写报告使用) 

(20)挑选化验样品(注意样品的包装、填写选送样品表格) 

(21)探方资料装袋(各种草图、表格、照片、拓片)

(22)资料入库(日记、探方资料袋、器物卡、挂图) 

(23)编写简报和报告 

(24)文物装箱(一切从文物的安全着眼) 

(25)移交文物和资料(填写清单,其中包括文物的名称、质地、类别、数量、保存状况、接受单位、资料的类别、数量)

4、陶瓷器黏结与补配

以往修复陶器时使用的黏结剂和配材料主要有大漆、瞬间黏结剂(如502胶)、工业用3鞋结、胶、水混、石、环氧树脂、硝酸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甲醇黏合剂等。但是除了环氧树脂、硝酸纤维素和聚甲基丙酸酯合剂等合成材料,其他料对文物都有再次摧毁的缺点。

(1)黏结

黏结时使用环氧树脂、硝纤维素黏合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黏合剂、氰基丙烯酸黏合剂、聚苯乙烯黏合剂、502胶等。

    黏结方法:对于碎片很多的陶器,一般先黏合小的碎片再黏合大片,在黏结剂完全疑固之前,需要将其放在沙池或者用其他道具固定住。环氧树脂黏结综合性能的最优化,取决于黏合剂的组成和配方,同时也与对被黏合购片表面的处理、涂胶和固化等黏合工艺有关系。操作时,首先用水清洗黏合界面,清选过的器物放在50-60℃或者室温环境中自然于燥。然后用调谓月或者牙等工取环氢树脂均匀涂满画面,使鞋合面浸润完全,去表而多余树脂,防止量后结合时技压到片表污污染器。确酸纤维素黏合剂、聚甲基两酸甲番非合剂、基丙透酸合剂和聚苯乙黏合剂和环氧树脂的作方法基本相同,可适量添加一些陶片粉末或者矿料一起使用,且具有可逆,但是由于它们的固化时间较久,一般需要涂胶半干时合对断面,最后还要擦净合对断面时挤压出的余胶。因为502胶是瞬间凝固胶,度低,又由于陶片比较脆弱,操作的时候比使用树脂类胶要难,而且必须快速准确地合对断面来黏结。

  (2)补配

    在使用环氧树脂补配陶器类文物时,它有黏着力强、收缩力低、内聚力大、操作性能息好、稳定性高(耐老化、耐溶剂、时水、时化学、时热等),能保持文物原統和黏合后基本看不出痕迹的特性,并且作色方便。此不氧树脂不仅适合作为陶器的补配材料,也适合作为其位材质文物的朴配材料。目前在陶器上用得较多的村指材料是AA,AA的主剂和固化剂混合使用比是2:1,为了作色的要,可在树脂里添加矿物颜样,以达到和器颠色一致的数果,也可以最后用矿物颜料在补配效作色,缺点是随着面化剂量的增加,黄变速度加快。

五、心得体会

这次在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深入了解了考古发掘相关的知识,让我阅历增加,并且提高了我的实践能力。

通过这次实习,我收获了很多,一方面学习到了许多以前没学过的专业知识与知识的应用,另一方面还提高了自己动手做项目的能力。本次实习,是对我能力的进一步锻炼,也是一种考验。从中获得的诸多收获,也是很可贵的,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实习中我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是一个让我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的好机会,原来,学的时候感叹学的内容太难懂,现在想来,有些其实并不难,关键在于理解。

在这次实习中还锻炼了我其他方面的能力,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首先,它锻炼了我做项目的能力,提高了独立思考问题、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工作的过程中,复习了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应用知识的技巧等。其次,实习中的项目作业也使我更加有团队精神。

从那里,我学会了下面几点找工作的心态:

1、继续学习,不断提升理论涵养。  

在信息时代,学习是不断地汲取新信息,获得事业进步的动力。作为一名青年学子更应该把学习作为保持工作积极性的重要途径。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会积极响应单位号召,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学习理论、业务知识和社会知识,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用精良的业务知识提升能力,以广博的社会知识拓展视野。  

2、努力实践,自觉进行角色转化。  

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也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使理论得以检验。同样,一个人的价值也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人的品质,彰显人的意志。必须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潜心体会,并自觉的进行这种角色的转换。  

3、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7篇

关键词:考古;高中生对考古的认识;意义

对于考古进一步的认识是在初中开始学习历史的时候,经过后期对考古的自我了解,才发现原来历史学和考古学着两者之间是相互融会贯通的。记得初中历史老师对我们讲述商周时代时关于青铜文化,那些经过现代考古人员发掘出来的青铜器和钱币,对于考古的认识也是在历史中一些古老的遗迹和器物上。随着近几年对考古学的研究,对于它具体的内容渐渐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在下面主要是谈一谈我对考古的认识。

一、考古基本概述

我国作为世界闻名古国之一,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人对古代文化遗址进行考究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后来我通过相关资料的查询才发现在最初的考古是在北宋期间开始发展的,就是我们现代所说的“金石学”。在19世纪末的时候一些西方探险家和考察队也进行潜到我国边疆地区进行勘察活动。到20世纪我国相关考察队在周口店等遗址进行挖掘研究,我国考古学才正式的诞生。

(一)考古学的含义

通过对考古学书本对考古学的定义翻查,发现它的意思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种解释是通过考古研究所得出的相关李叔知识。第二种是通过考古的方式一次获得相关资料或者是相关的技术,其中包括收集资料、保存资料、研究资料以及对此进行的技术。第三种解释是用以解释包含在考古资料中的因果关系,来发现我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对此含义的解释,我还是认为第三种解释比较系统。

(二)考古研究范围

据我了解,对于考古的研究范围在空间上包含世界各地,但在研究上主要偏向于对我国古代史的研究和发掘。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理解,考古于我们现代是没有关联的。由于每个国家的发展之间的多样性,对于考古年限的界定无法对此进行统一,因此每个国家对此都定有一个下限。

(三)考古研究对象

对于考古研究对象的了解,在我的记忆中主要是对中国古代社会,主要是推进社会发展的各个朝代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书本知识,重要把它定位在遗址和器物上。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遗物:这里的遗物主要是指人类活动发展遗留下来的可以移动的器物。如:我们所知道的早期的器皿和生活工具。具体的器皿有,骨器、石器、木器等。生活工具主要是工艺品或是装饰作用的装饰品。

2.遗迹:对于遗迹的了解还主要是在现代古墓电视剧中所知道的,如:墓穴、房屋遗址、城墙等。我记忆深刻的是历史老师所教授的长江流域主要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以及秦始皇陵、兵马俑皇陵发掘。

3.文化:主要是人类进行生活生存带有地域性的遗址,一次了解他们生存的足迹。比如我们所知道的汉长安城、汉魏洛阳城、元大都遗址等。

(四)考古方法运用

据了解,在进行考古研究的过程中主要运用的是地层学和类型学这两种方式进行。地层学顾名思义我们就可以知道主要是运用于对地质层进行研究所要运用的一种方法。类型学主要是运用生物进化论相关的原理对于考古发掘的遗迹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五)考古技术的运用

对于考古技术的运用,我们不要还停留在运用锄头、铲子这种基本的工具,随着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考古所运用的技术也在日益的更新,如对于年代的测定运用现代的铀铅测年法。勘测技术主要是空中摄影、遥感技术和地下勘探等技术的运用,分析奠定技术的应用主要是X射线荧光分析、热分析等,除此之外还有考古内窥镜技术的应用和现代计算机在考古中的广泛应用。

二、考古认识的意义

(一)增长见识,提高文化素养

作为学生的我们对于考古进行有效认识,主要是促进我们自身见识的增长,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在对考古认识和了解的过程中也包括实际的考古活动,我们对于相关历史资料和信息的收集,长此以往我们的脑海就会对这些历史资料形成一个数据库,也能够丰富我们的人文情感,促进文化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二)了解社发展历史

我们对于考古进行认识的主要意义就是通过考古对于我国发展的历史资料进行完整的了解,通过对以往的古代历史考古资料,一次触摸历史发展的轨迹。我们现代的人无法像是电视剧或是穿越小说回到过去,但是通过这些以往古人生存所留下来的这些痕迹,促使我们像是面对面的进行对话。

(三)促进现代历史发展

我们所知道培根的一句话,“历史使人聪明”。对于考古促使我们对历史的了解,再是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促使我们对当代历史的了解。如我们生活中对于以往经常所犯的错误,在长大后我们对此总结了经验在以后就不会在同样的事情上再犯相同的错误。对于考古的意义,这也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意义总结。通过对于我国历史发展的了解和对相关事件进行历史的总结和分析,在我们现代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于好的知识和经验我们对此进行吸收,对于错误的经验我们对此注意和避免,一次发展,推动我们国家更好的发展。

结语:

随着上述我们对于考古相关知识和内容的浅要认识和了解,由我对考古认识的萌芽,那一张老师所展示的埃及金字塔的泛黄的老照片开始,再到后来初中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的积累和明确,再到现在对考古知识通过各种途径的了解,对考古有了一个浅要的系统的了解。在这些途径中,我知道了考古的具体含义、它的研究范围和对象以及它的方法和相关技术的运用。对于考古认识的意义的一个了解,从自我的角度上出发主要是通过考古知识的认识可以增长我历史知识的完善和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对社会而言是对于历史的传承延续以及经验的吸取,以此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炳华.加强考古研究深入认识西域文明[J].西域研究,2015,(4):1-5.

[2]关玉文.对考古类型学的一点认识[J].中国民族博览,2016,(22):240-242.

[3]范杨.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历程及认识[J].丝绸之路,2016,(8):70-71.

第8篇

概率与统计的引入,拓宽了应用问题取材的范围,是考查应用意识的良好素材.在高考试卷中,概率与统计的内容每年都有所涉及,每年都会出现一道概率解答题,以考生比较熟悉的实际应用问题为载体,考查对概率事件的判断识别及其概率的计算.因此在概率解题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各种概率模型的理解与应用,注重理解各种概率模型的特点,并且在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识别模型的能力.本文从近三年高考数学福建卷(新课标)概率与统计考查内容(以文科为例)出发,分别分析了高考对随机抽样、用样本估计总体、古典概型、几何概型等几个知识点的考查,其中详细讨论了古典概型的教学生成.

一、考点聚焦

近三年高考数学福建卷(新课标)概率与统计考查内容分布(以文科为例)

由上面这个统计表我们可以看出每年高考数学卷中涉及到概率统计的知识内容大概在21分左右.一般由两道小题及一道解答题组成.其中解答题又大都是古典概型,其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建立古典概率模型,分清概率事件中涉及到的基本事件以及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

二、随机抽样

必修3中介绍了三种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及分层抽样.其中简单随机抽样操作简便易行,在总体个数不多的情况下行之有效;系统抽样又称等距抽样,适用于总体容量较大的情况;而分层抽样又称为类别抽样,适用于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的情况.并且这三种抽样都是等可能抽样(即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都相等).

例1:(2011年高考数学福建卷文科第4题):某校选修乒乓球课程的学生中,高一年级有30名,高二年级有40名.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这70名学生中抽取一个样本,已知在高一年级的学生中抽取了6名,则在高二年级的学生中应抽取的人数为( ).

A.6 B.8 C.10 D.12

此题考查学生对分层抽样这个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如果清楚分层抽样是等可能抽样(即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都相等),与层数及分层都没有关系,那么这道题就很容易得出答案B.实际上高中阶段讨论的三种抽样(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都是等可能抽样(即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都相等),因此我们也可以狭义的认为我们只研究等可能抽样.

三、用样本估计总体

必修3中介绍了两种估计:一种是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另一种是用样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等)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例2(2009年高考数学福建卷文科第3题):一个容量100的样本,其数据的分组与各组的频数如下:

则样本数据落在上的频率为( ).

A.0.13 B.0.39 C.0.52 D.0.649.

例3(2010年高考数学福建卷文科第9题):若某校高一年级8个班参加合唱比赛的得分如茎叶图所示,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

A.91.5和91.5 B.91.5和92

C.91和91.5 D.92和92

例4(2010年高考数学福建卷文科第14题):将容量为n的样本中的数据分成6组,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若第一组至第六组数据的频率之比为2:3:4:6:4:1,且前三组数据的频数之和等于27,则n等于.

这三题都是考查学生对用样本频率分布估计总体频率分布这个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例2要求学生知晓样本的频率和为单位1,答案应选C;例3要求学生掌握样本平均数与中位数的概念,答案应选A;例4要求学生掌握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及对应的频率计算,答案是60.

四、古典概型

古典概型的特点:一是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二是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古典概型概率公式:P(A)= .

2009年到2011年高考数学福建卷文科中的古典概型题目:2009年高考数学福建卷文科第18题,2010年高考数学福建卷文科第18题,2011年高考数学福建卷文科第19题.显然,自新课标开始以来连续三年高考数学福建卷文科中涉及的统计概率的解答题都是古典概型,可见古典概型的重要性,下面我就从必修3中的一道例题出发探讨一下这个知识点的课堂生成.

例5(必修3古典概型例3):同时掷两个骰子,计算:

(1)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2)其中向上的点数之和是5的结果有多少种?

(3)向上的点数之和是5的概率是多少?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问题(1),然后请两位学生到黑板上写出他们的结果.

学生A:(1,1)(1,2)(1,3)(1,4)(1,5)(1,6)(2,1)(2,2)(2,3)(2,4)(2,5)(2,6)(3,1)(3,2)(3,3)(3,4)(3,5)(3,6)(4,1)(4,2)(4,3)(4,4)(4,5)(4,6)(5,1)(5,2)(5,3)(5,4)(5,5)(5,6)(6,1)(6,2)(6,3)(6,4)(6,5)(6,6).

学生B:(1,1)(1,2)(1,3)(1,4)(1,5)(1,6)(2,2)(2,3)(2,4)(2,5)(2,6)(3,3)(3,4)(3,5)(3,6)(4,4)(4,5)(4,6)(5,5)(5,6)(6,6).

教师进行巡视调查与析疑,发现学生的答案基本上就这两种结果,一种是有36个结果的,一种是只有21个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对古典概型的概念认识不到位引起的错误.

教师:黑板上两位同学对这道题目有两种不同的认识,那么谁对呢?都对吗?原因何在?下面我们继续对这个问题的下面两问进行解答.根据A同学给出的36种结果,向上的点数之和为5的结果有(1,4)(2,3)(3,2)(4,1)共4种,那么由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可得P(A)= ;而根据B同学给出的21种结果,向上的点数之和为5的结果有(1,4)(2,3)共2种,那么由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可得P(A)= .两种解法的计算结果不一样,说明肯定有一种是错的,那么到底是哪种认识错误呢?又错在哪里呢?下面同学们一起讨论,寻找原因所在.

学生C:两种解法都是在建立古典概型后用概率公式计算的,是因为同时掷两个骰子可能出现的所有结果(基本事件)是有限个的.

教师:都是建立古典概型,那么为何计算结果不同呢?原因出在哪?

学生D:古典概型除了一次试验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是有限个这个特点外,还要满足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而B同学构造的21个基本事件不是等可能发生的.

教师:哦,原来问题出在这里啊.D同学对古典概型的认识很正确.那么通过这道题我们要明确从实际问题出发建立古典概型解决实际问题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E:我认为,是不要一看到试验包含的基本事件是有限个马上就用古典概型的公式求概率,特别还要验证“每个基本事件出现是等可能的”这个条件,否则计算出的概率将是错误的.

根据前面两位学生对问题(1)的不同解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发现解题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原因、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古典概型的思想,加深对古典概型的认识,从而提高将具体问题抽象化,形象化,正确建立古典概型的能力.

五、几何概型

几何概型的特点:一是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有无穷多个;二是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几何概型概率公式:

P(A)= .

例6(2009年高考数学福建卷文科第14题):点A为周长等于3的圆周上的一个定点,若在该圆周上随机取一点B,则劣弧的长度小于1的概率为 ;

例7(2011年高考数学福建卷文科第7题):如图,矩形ABCD中,点E为边CD的重点,若在矩形ABCD内部随机取一个点Q,则点Q取自ABE内部的概率等于( ).

A. B. C. D.

第9篇

1.丰富考古材料的历史

相比于道听途说的传闻,基于实物为证还是进步的多,文物考古工作研究相关的出土材料,并运用地层学控制理论来判定出土物空间分布。考古重视遗物以及遗迹单位,再然后就是关注微观空间分布与区域空间分布、遗存废弃的对应过程。因此考古学家就开始怀疑考古材料的相关客观性质,觉得其就是文本,就像文献资料一样是需要被质疑、被阅读以及被诠释的。考古工作持续的赋予相关考古材料新的涵义,并且,对远古时代的各方面认识也会随相关的考古材料不断的扩展并更新。

2.全民精神文明素质提升

文物考古也是普及历史文化知识以及提升全民精神文明素质的有效途径。人民群众是历史文化的发源地,因此更应该有效的掌握当地的相关历史文化知识,并以身作则来保护历史文物以及宣传历史文化。近些年很多的考古研究院都以实际出发,积极主动的进行公众考古活动,并有效的帮助公众来解读当地历史文化遗迹,了解历史文化的相关内涵,将历史文物保护逐渐的变成自身的自觉行动,这样有效的提升全民文物的保护水平以及精神文明素质。

二、文物考古工作中的问题不重视

中原文化区的相关作用,中国的史前文化多元化发展理论是长期考古工作人员的工作所达成的共识,也是认识的一种进步。必须承认中国史前的文化发展多元性以及不平衡性,承认中国的史前文化没有一个是至始至终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更是不可以否定中原文化在中国文明起源中所处的主导作用及意义;相关的研究院综合功能发挥不足,当下研究院的各项工作主要是在专业考古发掘与研究,服务社会以及经济推进的各方面功能发挥不足;对应的文物科研及办公等基础性设备不能保证安全,考古研究院应该具有较高水平的设备环境以及陈列环境、科研环境、信息以及管理环境。不过,目前的考古研究院环境较为杂乱拥挤,很多的基础性设备较为落后,很多非常珍贵的大型文物也还是依靠扛手抬来运送,这就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及不安全因素。

三、文物考古工作突破口提高

1.持续提升文物考古人员的自身素质

近些年,科技水平不断的进步,各式各样的技术与科研方式也在不断的创新,这不仅仅是为文物考古工作提供非常丰富的相关资料,也为其持续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契机。现有的各类经验已经不能满足于当下工作的各种需求,而且现今社会一直在提倡公众考古,提倡广大的人民群众来参与考古工作。因此,对于考古勘探的技术人员来讲,不仅仅只是依靠之前的文物考古经验来固步自封,更多的是应基于各种新技术及考古理论来不断武装自己,持续更新自身的文物考古工作相关知识,以便于在本质上提升自身的各方面业务水平,基于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工作热情,积极的展开各项考古工作。不止是如此,还要合理的引入高科技、复合型人才,创设更为有利的工作环境为专业文物考古人员,应大胆的给年轻人分任务、压担子,并经过各种考古工作的锻炼及培养,促使其能够早日的独当一面,成为优秀的文物考古人员。

2.强化管理

基于文物考古勘探、调查以及发掘工作的高质量管理目的,要严格的遵守相关的文物考古法律规定,在进行大型的文物考古时,相关的发掘单位应该主动的申请当地省人民政府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并在得到许可之后,在展开各项考古指挥,并确保工程在许可范围之内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区域展开相关的考古调查以及勘探。通常来讲,申请考古勘探的探工资格工作者,不仅仅要具备较好的文物考古基础知识,并且还应该严格的遵守文物考古的各种保护法律以及法规、考古勘探的具体化操作规程,并经有关部门组织和培训,在通过相关考核之后,对合格者颁发对应的上岗证书。也就是说,申请考古勘探领队资格的相关人员一定是要得到文物以及博物馆的专业职称,具备一定的组织展开考古勘探作业能力及水平的。不仅仅这样,对于从事考古靠摊的相关单位也要进行资格的审核机制,对于审查合格的相关单位统一颁发考古勘探的资格证书。并且,对于文物考古勘探工作还务必要严格的遵守勘探作业监理体制,经由监理单位对考古勘探工作的进程展开全方位的监理,进行质量控制管理,并且还应该构建协调办公室,以确保其负责各项较大型的项目构建中的相关考古调查以及勘探发掘工作。

3.全方位构建现代化考古科研机构

提升文物考古的各项基础设备构建和科研设备的配置,依照文物考古进步的实际状况,逐渐的组建并完善各个考古工作站、文物标本库以及保护实验室、整理场地等基础性设备升级实验、科研与保护设施,以确保各类文物考古工作可以顺利的开展。依据文物考古工作自身的实际进步,把各类机制充分落实,持续构建各类规章制度,保障其领队的管理、项目管理以及相关经费运用、资料保管、安全保卫等工作是有章可循的,并有法可依。充分的落实各项考古科学的普及以及报告出版、公共宣传等工作,这样从本质上保障文化单位相关的社会性效益。并且,还应该提升开放程度,强化与地方政府和对应部门之间的联系,争取各个方面的支持,为长期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

第10篇

关键词:浙江高考;语文基础;能力创新

2013年浙江高考的语文试卷与往年相比,做到了稳中求变,在落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了深层的能力提升与创新,并且通过基础知识的变体与改革,通过思路的转变来达到教学的目的,通过整体试卷的分析,做到了“难易均匀,稳中求变,注重基础,区分能力,提升素养”,真正达到了全面考查学生基础,重点检验学生能力,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一、高考试卷的整体分析与思考

1.分值分配合理,达到基础与能力的双重考查目的

整个试卷四大块,基础知识的考查以字词句为主,同时赋予9分的主观题,基础知识方面总分比例较少,但是每一个题赋分较高,目的就是做到全面考查与重点考查,通过题型来覆盖知识范围,通过高的赋分来区分能力,选拔人才。

现代文阅读分析占据29分,给予了足够的比例,能够切实考查出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表达和写作能力,通过选择题和主观题的方式来进行考查,更加凸显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成为我们以后关注的焦点。在阅读分析中适当加大了古代诗文板块的分值,达到了37分,说明高考向古代文学方面倾斜,提升的是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分析能力,也适应了文化回归的主题。

作文仍然占据了半壁江上,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与写作能力,这是在基础和能力上的综合运用与分析。以上试题结构的分析,突出了“基础”和“能力创新”两个要素,也是高考选拔人才的内在要求,加大了区分度与自我感悟。

2.整体题型特点的分析与重点所在

考试题对于题型的考查,在基础知识方面,包含了字、词、句的考查题型,特别是仿写,示例由青天、芭蕉叶、露珠等意象构成一个有诗意的整体,这为形象思维能力强、语言表现力丰富的考生提供了大展身手的舞台,仿得好就是一首诗。假如只会机械模仿句子形式,充其量可得基本分。此外,对于语法功能的学习有所不同,利用语感和多角度分析,双管齐下可化难为易。应对这样的变化,题海战术难以奏效,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才是良方。

现代文的阅读立足课本而高于课本,是出自于名家手笔的文章,其分析的基本思路已经渗透到了日常教学中,像《幽梦影》,实用问题类《社会建筑》以及文学类阅读文本《牛铃叮当》等,都将社会与人文结合起来,在考查学生基础的同时,培养与锻炼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感悟能力。在古诗歌的阅读鉴赏中,选取了白居易的《秦中吟》,反映了社会,体现了社会与民生,有艺术,有意蕴,有思想,不只是给试卷增添色彩,也是崇尚经典的积极尝试,为语文教学和语文命题提供了有益借鉴。

古诗文的阅读鉴赏在平常中体现考点,考查了学生运用知识迁移的能力,通过一种变体来考查学生的记忆理解与掌握,并非是死记硬背就能达到目的的,要通过理解和迁移,这是我们要关注的焦点。

作文采用“材料模式”,作文来源贴近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使学生能够有话可说、有意见可以发表,做到了零距离与生活化,结合理论与实际来进行表达和反映,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以三位中外作家的话语为材料,从而引出“童真泯早”“拯救童真”等跟考生“零距离”、又非常“生活化”的话题,让考生容易“发声”,可写性很强,这种语文作文的考查方式,更加凸显了能力与素养的创意与发挥,体现了高考关注人文和生活的基本思路。

二、高考题型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内在要求

1.基础的全面考查与基本运用

根据以上的题型内容和特点,要求学生在对待高考题型的时候,要调动自己的内在能力去解决问题,这也是平常学习中我们所渗透的内容。对基础知识和常规题型的考查,重在学生的背诵记忆与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字、词、句的运用能力,这一点是基础上的灵活运用,并且是初步考查学生能力,难度不大,大部分学生可以得到基本分,体现了高考全面的重要性。

2.阅读分析能力的综合性运用

阅读分析能力包括现代文的阅读与古诗文的阅读两部分,古诗文的阅读占据的分值较大,而现代文紧随其后,这本身就表明了阅读分析能力的双向性。现代文阅读是出自名家手笔的与课内相互联系的文章,体现了立足课本的能力立意,古诗文综合了知识考查与能力考查,同时综合性地显现了人文素养与感悟,在综合素养的运用中体现知识的考查与能力的考查。

我们通过仔细的思考,可以想到现代文的阅读是与课本相互联系的,并且融合了课本的考查思路与分析方法,句子含义与文章主旨的分析都是与课本相互联系的,有很多知识点是来自于课本的,这种阅读分析能力是通过平常课本的学习磨砺出来的,是通过不断的积累获取的。

3.作文的立意与能力素养考查

“三句话说童心”,与我们的生活是相互联系的,丰子恺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英国作家说,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美国作家说,世界将失去海底王国,一般失去伟大的王国就是成人。根据材料作文。这种材料作文的基本思路就是“阅读―分析―感悟―表达”,这种基本思路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通过人文素养展现出来,体现出作文立意与能力的考查。

三、试卷的总体评价与分析

试卷的总体评价是建立在对题型与分值分析的基础之上的,整套试卷对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重大,而基础知识考查是蕴藏在记忆与能力内部的,通过直接再现与变式进行比较分析,达到运用与分析的目的。

命题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对考生语文素养的要求,考查考生的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并注重对考生语言应用能力和审美、探究能力的考查。语文试卷整体贯彻了这一指导思想,从设题形式、试题难度以及题量等方面看与往年保持相对稳定,而在考试内容和题型结构方面又做了适当调整,与往年相比,试题在保持时代特色、生活特色的同时,更注重了内容的典型性与实用性,考点的设置清晰明确,不刁不钻,更加贴近考生实际,几个题目设题全面细致,考查方向清晰明确,考点分布均匀且重点突出,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对考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进行考查。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知,出题人在参透和领悟了高考的考查思路和线索之后,又通过往年的题型分析加之自己的新思考,糅合基础能力与素养于一体,达到了高考检验基础与选拔人才的目的,而且这种考查方式以各种题型的分值分配灵活地体现出来,在能力与创新题上加大分值力度,达到区分度,真正选拔出人才,同时检验学生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茅.高考教师指导用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

第11篇

关键词:文物;考古;突破口;人类发展

一、前言

自新中国成立之后,不管是从纵向来看还是从横向来看,文物考古工作的进展盛况空前。很多重大的考古课题不断被提出,亟待考古学者探索研究。可以说,任何文物的发掘都会对考古资料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在文物考古工作的进行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文物考古工作标准进行挖掘和保存。不仅如此,工作人员还应该认真总结经验,为推动我国文物考古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二、文物考古工作存在的问题

1.保护文物观念普遍缺乏

因为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及其知识的缺乏,再加上思想观念上对于文化的理解程度不同,在我国,不管是政府官员和各类专家学者,还是商家企业或者平民百姓,针对文物考古工作的方式,或是个人喜好等不同侧面反映出其文物考古工作存在着一定的轻视或者不屑的现象,这使得文物考古工作的开展出现重重困难。以平遥古城为例,平遥古城墙面的因为经营主体问题致使墙面坍塌多达半年无人问津;而北京历史遗产门票近年来持续涨价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此种例子多不胜数。

2.对中原文化区重视程度不够

在中国史前文化长期的研究过程中,文物考古学者对其多元发展理论早已达成共识。对于中原文化区来说,其一直处于全国各文化区的核心位置,在古代社会,是各种文明冲突和融合的中心。所以,在文物考古工作中,基于文化多元发展和不平衡发展的层面考虑,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原文化区的研究在文物考古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3.研究院综合功能发挥不够

就目前来说,我国文物考古工作主要停留在针对专业的考古发掘以及研究上,而对于服务社会和促进经济发展功能的发挥还远远不够。展示文化传承、增长民众知识、促进文明进步的社会功能都相对薄弱。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与文物考古工作相关的诸如文物拍卖、鉴定、复制、保护修复、文化产品开发、文物发掘现场旅游观光等文化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4.文物科研等基础设施不安全

对于文物考古工作来说,必须具备高质量高水平的设施环境、科研环境、陈列环境、信息与管理环境,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文物考古工作的顺利开展。但就目前来说,我国的文物考古工作的进展不容乐观。不仅现有的基础设施落后,而且所处的环境也杂乱拥挤。很多极其珍贵的大型文物依旧依靠工作人员肩扛手抬运送,在这样的情况下,极容易发生文物损坏的情况,致使文物考古工作陷入僵局。就目前来说,很多研究院现有的馆舍文物保管条件较差设施简陋,缺乏高标准的防火防盗措施,远远不能满足科研发展和文物保管的迫切需要。

三、提升文物考古工作的突破口

1.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随着各种技术和科研手段的创新,不仅为文物考古工作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料,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发展契机。现有的经验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工作需要,并且现在社会正在提倡公众考古,倡导大众参与考古工作。所以,对于考古勘探技术员来说,不能只靠着以往的文物考古经验固步自封,而要以各种新的技术和考古理论武装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的文物考古工作知识,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工作热情,积极负责地开展工作。不仅如此,还应该要积极引进高科技人才、复合型人才,为专业的文物考古人才主动积极开展工作创造更为有利的工作环境,要大胆给年轻人上任务、压担子,通过考古工作锻炼人、培养人,使他们早日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优秀的文物考古工作者。

2.加强管理

为了提高文物考古勘探、调查、发掘工作的管理质量,应该严格遵守文物考古相关法律法规,在开展进行大型文物考古工程时,发掘单位应当主动报请当地省人民政府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获得许可后,才能够组织考古发掘人员在工程许可的范围内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区域进行考古调查和勘探。一般来说,申请考古勘探探工资格的工作人员,不但要具有一定的文物考古基础知识,而且还能够严格遵守文物考古工作相关的各种保护法律、法规以及考古勘探的具体操作规程,经由相关部门组织培训,考核合格之后,针对合格者颁发上岗证书。换言之,申请考古勘探领队资格的人员必须是取得文物、博物馆专业职称,具有组织开展考古勘探工作业务能力和水平。不仅如此,对从事考古勘探的单位也必须实行资格审查制度,对审查合格的单位统一颁发考古勘探资格证书。除此之外,对文物考古勘探工作还必须严格执行勘探工作监理制度,由监理单位对考古勘探工作进行全程监理,实行质量控制管理,同时还需组建成立协调办公室,负责各类大型建设项目中的考古调查、勘探以及发掘工作。

3.全面建设现代化考古科研机构

提高文物考古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科研设备的配置水平,按照文物考古发展的实际需要,逐步构建和完善考古工作站、文物标本库、保护实验室、整理场地等基础设施配备升级实验、科研以及保护设备,保证各项文物考古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根据文物考古工作自身的发展,将各种制度切实落到实处,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领队管理、项目管理、经费使用、资料保管以及安全保卫等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切实做好考古科学普及、报告出版以及公共宣传工作,从根本上确保文化单位的社会效益。同时还应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加强同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联系,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为开展长期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综上所述,就现有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制来说,我国历史文化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其中,缺乏保护意识是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与此同时,对于流传下来的各种优秀文化,当代人缺乏积极地保护态度,甚至还有的人为追求自身的利益蓄意破坏珍贵的文物。由此来说,只有全力构建以各种法律法规为支撑的,以政府为主导的优质的文物考古工作环境,动员全民共同参与,中华民族先进的文化才能继续熠熠生辉,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双语教学;高等教育;问卷调查分析;地层古生物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199-03

《地层古生物学》是地学类各相关专业如地质学、矿产普查与勘探、地质工程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该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体系是整个地质学的重要基础。由于历史原因,目前该课程在国内地学院校的教学以传统型教材为主,这与该课程所涉及的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在近二十年快速发展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很不相称[1,2]。为此国家教育部在2001年颁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对高等院校的本科教学明确提出了使用英语等外语(双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的要求。近年来的教学活动让我们不断意识到地层古生物学双语课程对于培养和提高我校工程地质类专业本科生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双语教学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研究型人才并适应教育国际化发展之大趋势的有效手段之一。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高校开展的双语教学主要是指除汉语外,用外语(主要指英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所进行的非语言学科领域的教学。双语教学的目标有三个,即知识目标、语言目标和思维目标。知识目标是指完成专业学科的教学;语言目标是指非语言类学科中,运用外语进行专业知识的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使学生能读懂该学科的外语资料,并能用外语就该学科的问题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思维目标是指能同时使用母语和外语进行思维,并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这里必须明确的是在这三个目标中知识目标是首位的,因为双语教学中“教学”是首要的,其目的是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其次是语言目标,它是在学习者掌握专业课的同时要提高学习者的外语水平。《地层古生物学》双语课程教学的实施,使学生能同时使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既让学生获得了专业课知识,也使学生在习得专业课知识的同时,在创设的英语情景中学习和巩固专业外语。就专业领域而言,进入21世纪,地球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作为地球科学的主要基础学科和前沿学科之一和常规课堂教学中的主干课程之一,《地层古生物学》的双语教学可使学生及时跟踪古生物地层学国际前沿动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我们看到了对《地层古生物学》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地层古生物学》课程作为本校地质工程专业校级课程建设立项,为了满足国家教育部培养研究型和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和本校地质工程专业“211工程”的建设需要,这种双语的教学可以使学生第一时间了解到本学科的前沿信息,也可以通过学习更快更好地与世界接轨。但据资料显示,目前在国内,极少有高校采用双语教学模式来讲授《地层古生物学》,可供借鉴的经验也不多。因此,自2011年开始,在对国内、外相关课程资料的调研基础上,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以多媒体双语课件为工具尝试开展了《地层古生物学》课程的双语教学,为了解几年来该课程双语教学效果及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认可程度,本文作者参照相关文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表,采取集中发放问卷、即发、即答、即回收的方式进行调查。对本校地质工程专业2011级地质专业的73名必修本科生发放问卷,回收73份,有效问卷73份,有效率达100%。

问卷内容设计双语教学必要性、效果、认知程度等方面的十个问题[3,4,5]。见表1、2、3,现分析如下:

一、调查结果[6]

1.学生对双语课程设置的态度及评价。

总体来看,学生对《地层古生物学》双语课程的必要性、学习效果以及双语课件内容的设计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程度分别达到64.4%、70.8%和57.5%,这表明学生对于双语教学方式认可程度较高并注重课程知识的获得。同时也应看到小部分学生对双语课程的设置持否定态度(4.1%),表明双语课程的开展仍有一定的阻力。

2.学生对双语教学模式的评价。从教学方式、教师英文水平、教材与授课内容的匹配和教学互动方式四个涉及双语教学模式的问题反馈来看,多数同学(61.5%)认可目前采用的教学方式,即课堂教学为主,课下阅读为辅,实践教学巩固的方式,表明教师的教学方法适合教学对象.对于双语教学而言,师资问题是双语教学的瓶颈,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显然是《地层古生物学》双语教学水平提高的关键。受访同学认为授课教师的英文水平较高(61.6%),本校地质工程专业《地层古生物学》课程的主讲教师多年从事地层古生物教学,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对于双语课程教材与授课课件是否统一的问题则分歧较大,三分之一的同学表示教材与授课课件都应是双语的,三分之一的同学表示教材采用中文即可。而就课堂双语互动式教学法绝大多数同学(70.4%)表示了认可。

总之,从上述问题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教学方式不仅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主导,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师的教学水准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3.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双语教学与其他形式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多重目标性:即知识目标、语言目标和思维目标。在双语课程对提高英语水平和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将来的工作是否有帮助这两个重要问题上,多数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对英语学习、提高英语水平(包括通用英语和专业英语)有促进作用(61.%)。除此之外,还有提高专业课学习兴趣、掌握前沿学科知识、开阔国际视野的作用。而且,多数同学也仍认为《地层古生物学》双语课程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将来的工作有较大帮助(61.6%)。这从一个方面说明《地层古生物学》双语课程的开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双语教学影响因素分析与讨论

通过近年来本校地质工程专业《地层古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并联系上述统计数据分析的结果,我们从中得到不少启示:

1.双语授课内容。教材是知识和方法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向导,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选取好的教材是搞好教学的前提。考虑本校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地层古生物学》课件大量引用国外最新教学内容,并给出可参考的原版地层古生物学教材[7,8],以适应部分英文水平较高的同学需要。

2.教学方式。双语教学模式大概的教学模式有三种:第一种,就是全英文式教学;第二种是用英文的教材,但是在教学中,中英文授课的比例大致相等;第三种,就是还是要用英文教材,但是授课的模式还是保持全中文讲授。这三种模式又被称为“沉浸式―过渡式―保持式”。考虑到本校地质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地层古生物学》双语课程的教学采用了第二种模式并通过多媒体教学具体化,多媒体课件使用了大量图片或动画,使所讲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理解记忆。课堂教学采用中文为主(60%),英文为辅(40%)的教学方式,更加贴切我校学生实际需要。在课件中大量使用英文段落,提高了学生专业外语水平,方法可行。同时结合课程进度,介绍国际当前地层生物学的最新研究进展,使学生们能走在学科发展的前沿。以上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地层古生物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效果,但从学生对教学方式的建议中可以看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还需进一步加强。

3.因材施教。鉴于目前国内地学院校《地层古生物学》采用双语教学的案例少见且本校地质工程专业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与国内985大学校相比可能尚有差距,加之《地层古生物学》一直以知识体系庞大、涉及面广泛、记忆内容多为特点,国内目前也无可用的双语教材,考虑到这些问题,采用中文教材,双语课件,中文讲授为主,英文讲授为辅的方式比较符合目前的学校实际。双语教学是21世纪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国家培养开放型人才战略的需要。通过对本校地质工程专业《地层古生物学》双语教学调查问卷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对《地层古生物学》学科开展双语教学有较强的欢迎度,教学质量较高,教学效果良好,同时我们认为,双语教学不能一刀切,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结合具体情况,循序渐进地开展双语教学。

4.来自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建议。为集思广益并充分了解学生对《地层古生物学》双语教学的真实想法,问卷调查最后还就《地层古生物》双语课程建设应达到的理想目标广泛征求同学们的建议,其中大多数都是合理诚恳的,主要还是针对课堂内容的安排、教学内容的讲授方式、如何能让理论知识更好地被掌握、实例的有效性,最重要的莫过于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加快信息反馈和解决。这说明,《地层古生物学》双语教学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须在今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加以分析和解决。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本文中一些观点难免失之于粗浅,敬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李杰.《微体古生物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1,(1):54-56.

[2]于兴河,郑秀娟,李胜利.地质学高等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80.

[3]谈多娇.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的关键环节[J].教育研究,2010,(10):91-94.

[4]蔡竟业,杨远望,朱学勇,等.高校专业基础课程双语教学的比较教育实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192-194.

[5]陈志祥.创新双语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问题探讨[J].教育与现代化,2010,(3):51-55.

[6]陈肖慧,沈峰满,张丽,等.从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反馈看双语教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7]D.R.Prothero,Bring fossils to life :an introduction to paleobiology[M].USA:McGraw-Hill Publisher,2004:496.

[8]H.L.Levin,The earth through time[M].USA:John Wiley&Son Inc,2003:563.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