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与黑猩猩分家后的第一个人类必须是直立行走的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考古学家的好处与坏处 Nature:与黑猩猩分家后的第一个人类必须是直立行走的吗?

Nature:与黑猩猩分家后的第一个人类必须是直立行走的吗?

2024-07-11 00: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8月24日,法国考古团队于《自然》发文称,全面的肢骨分析显示700万年前的乍得沙赫人以自成一派的步态双足行走,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直立行者

在很多学者眼中,乍得沙赫人是人类与黑猩猩分家后的首位“人类始祖”。但关于它们是否真的双足行走,学界一直争论不休。

新出炉的重磅结果可以终结这场争论吗?它又能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呢?

科学界长期以来都将“直立行走”视为人类进化的决定性一步,标志着我们的祖先与黑猩猩等类人猿的祖先分道扬镳。

不过这个信念并非坚若磐石,也不可能黑白分明。

一方面,生物进化是漫长的渐变过程。并不存在某种一蹴而就的独特性状,所有特征都需经历或长达数百万年的过渡。

我们的祖先在从非人类过渡至早期人类途中,很可能结合直立行走与其他运动形式作为自己的行走习惯,其直立行走的模式也很可能与现代人迥异。

另一方面,考古学家尚未发现人类与黑猩猩的最后一位共同祖先——当然也就不确定该祖先的第一个人类后代是哪位,与类人猿分离于哪个时间点,以何种体态走路。

现阶段确定的能够双足行进的最古老人类是600万年前的原人(Orrorin,化石出土于肯尼亚)和580万年前至420万前的地猿(Ardipithecus,化石出土于埃塞俄比亚)。通过对其肢骨(limb bone)化石的分析,科学家判定它们是直立行走者,但行走模式不同于更晚出现的人类。

人类、大猩猩和黑猩猩的进化分叉

而当我们把目光放到700万年前的乍得沙赫人(Sahelanthropus tchadensis)遗骸上时,巨大的争论出现了。

是“生命希望”,却人猿难辨

2001年,一支考古团队在乍得北部朱拉卜(Djurab)沙漠发现了一块变形但保存完好的头骨化石,一些下颚骨、牙齿,以及三块肢骨化石:一块股骨(即大腿骨,femur)和两块尺骨(前臂的稳定骨,ulnae)。

此项工作负责人、法国普瓦捷大学的古生物学家米歇尔·布鲁内特(Michel Brunet)推测这些遗骨的主人来自700万年前,是最古老人类,头部尺寸似乎与黑猩猩相当,但整体上应该更接近人类——最关键的是它能直立行走,判断依据来自那块头骨化石的某些结构特征。

并未参与该工作的哈佛古人类学家丹尼尔·利伯曼(Daniel Lieberman)基本赞同布鲁内特的观点:

“它在大多数方面都看着像只猿。它的大脑比黑猩猩的小,头骨细长,眉骨突出。但它具备一些非常关键的直立特征——

头骨内有一段通道是留给脊髓连接大脑的。人类头骨内的这个连接通道朝向下方;四足动物的连接通道则朝后,朝向更水平的颈部。而乍得沙赫人的连接通道符合前一种特征。

这意味着它更像双足行走者,也就是人类。”

布鲁内特在2002年发表于《自然》的论文里将该头骨昵称为“图迈”(Touma?),在当地达萨语中意为“生命的希望”。自此,乍得沙赫人肩负着生命的希望,走入古人类研究大家庭。

“在我手中的是人类血统的始源。我为此感到非常激动。”同样激动的普瓦捷城用布鲁内特的名字命名了一条街道。

米歇尔·布鲁内特

但同行们认为故事没那么简单:别的且不说,你怎么能单凭一块人猿难分的头骨就判断它直立行走?

非直立论者的凝视

乍得沙赫人化石出土后,只有头骨成为焦点,三块肢骨却被搁置一边。

它们和头骨同年同地出土。科学家虽不确定其是否与头骨同属一个体,但都公认它们来自乍得沙赫人。

2004年,普瓦捷大学的研究生奥德·贝热雷特-麦蒂娜(Aude Bergeret-Medina)对那块股骨做了细致观察,并判断它来自一只四足行走的灵长类动物。换言之,乍得沙赫人不是直立行走者。

她的观点得到了导师罗伯托·马基亚雷利(Roberto Macchiarelli)的支持。两人最后得出结论:乍得沙赫人是一个四足行走的物种,不太可能是人类祖先,因为“支持它双足行走的证据少得可怜”。

不过他们花了十多年才成功发表自己的观点。据称,两人曾试图在巴黎人类学学会(ASP)上展示此发现,但遭阻拦;而马基亚雷利更是被一些直立论者指控学术不端。

乍得沙赫人的三块肢骨的三维数字化模型

过去20年间,关于乍得沙赫人的直立争议始终难有定论。

2020年,研究人员于《人类进化杂志》(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杂志发文称,针对股骨化石的功能分析显示它属于“不习惯双足行走”的个体。

面对非直立论者的质疑,原本聚焦头骨的直立论者尝试从股骨和尺骨中寻找最佳答案。

新方法,新步态

在因某些问题耽搁十多年后,普瓦捷大学的古人类学家纪尧姆·戴弗(Guillaume Daver)和弗兰克·盖伊(Franck Guy)等人于2017年重启乍得沙赫人研究,深入开展肢骨分析。

鉴于这些长骨的保存不佳(例如股骨已失去两端),简单分析难以提供可靠解释,因此研究团队需从各个维度、用各种方法考察它们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戴弗等人所用方法包括直接观察和生物测量、三维图像分析、形状分析(形态测量学)和生物力学指标分析,并借助了23种分析标准。

单独地看,无一处特征可作为给这些肢骨的主人下定义、做分类的绝对依据,但若把所有特征结合到一起,即可得出比此前任何假说都更靠谱的结论。

这个结论于今年8月发表在《自然》上:

乍得沙赫人习惯用两条腿走路,直立行进是它们的常规运动方式,在树上的时候也可能用到。

不过它们的直立走不像现代人那么纯粹,会夹带四足步态和抓握树枝。这种四足步态不同于大猩猩和黑猩猩的“指背行走”(knuckle walking)——用手掌指关节背侧面着地,支撑前部体重。

我们如果认同此项研究结果,也相信乍得沙赫人是早期人类,就可得到如下推论:

乍得沙赫人拥有类似原人和地猿的直立行走特征。这意味着人类与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既不像黑猩猩,也不是现代人这样完全双足走路的物种。

黑猩猩和倭黑猩猩的垂直攀爬和指背行走特征,更有可能是在与人类分道扬镳后进化而来的,并非保留祖先形态。

当然,新研究不足以终结直立争议。

用伦敦自然博物馆教授克里斯·斯金格(Chris Stringer)的话说:“乍得沙赫人的化石证据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要知道我们都无法确定头骨、股骨和尺骨是否属于同一个体。图迈到底怎么走路还远未有定论。”

资料来源:

Breakthrough shows humans were already standing on their own two feet 7 million years ago

Oldest human or just another ape? Row erupts over 7m-year-old fossil

Seven Million Years Ago, the Oldest Known Early Human Was Already Walking

Postcranial evidence of late Miocene hominin bipedalism in Chad

END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