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青岛故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老舍故居图片真实高清 老舍青岛故居

老舍青岛故居

2024-07-09 19: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4年9月10日,山东青岛,以一本书命名的博物馆并不多见,骆驼祥子博物馆就建在老舍故居内,他当年也是在这里完成这部小说的。

回望1936年,在文坛星光灿烂的天幕上,中国人熟悉的两颗巨星——高尔基和鲁迅相继陨落。与此同时,另一颗巨星正在冉冉升起,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这巨星,就是老舍。彼时的老舍正在青岛的一栋洋房里奋笔疾书,笔头上滴出的血和泪濡染出了一页页经典,《骆驼祥子》诞生了。因为《骆驼祥子》,70多年后,这栋洋房被命名为骆驼祥子博物馆,也称老舍故居,更名为文雅的名字叫“老舍·老舍(音同摄)”。这也是国内首座以一部文学名著命名的专业性博物馆。

走入位于青岛黄县路上的博物馆,能够看到一尊老舍先生的半身像,不远处,还有骆驼祥子拉车的雕像。院墙上镶嵌了许多陶版画,绘制了《骆驼祥子》的主要故事情节,一幅幅掠过眼帘,让人不由得又走入了《骆驼祥子》的世界。一位现实中的文坛巨匠与他塑造的小说人物,就这样共处一方天地,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

严格地讲,当年老舍先生一家仅住在这栋洋房的一层,因此,现在的展品及介绍也主要放在一层,分为序厅、版本厅、创作厅、艺术厅和青岛厅五部分。流连在那些珍贵的资料和实物中,总会引发超越时空的遐思。不同版本的《骆驼祥子》,有中文的,有外文的,一本本、一册册,散发着隽永的墨香,从这里飘向了海内外。其中单是日文就有7种版本之多,据说在日本,还有人专门组织了“老舍读书会”。老舍先生曾说:我是文艺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操练在书桌上与小凳之间,笔是枪,把热血洒在纸上。其实,先生不仅是操练在书桌上与小凳之间,亦操练在小楼的庭院间,展厅武器架上摆放的刀、枪、剑、戟告诉我们,先生还是习武之人。遥想当年,先生闻鸡起舞,一招一式也定是大家风范,刀枪所向,直击那个悲惨的世界,似要斩断劳苦大众的心酸和苦难。在一层的展厅,还有许多老舍生前用过的物品,衣物、眼镜、提包、钢笔等,均是老舍夫人和子女的捐赠。往事已矣,斯人留痕,这既是老舍亲属对先生的缅怀,又是对一段生活过往的追忆。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和次女舒雨都降生在这里,想来,老舍一家人在这栋洋房里的生活,定是温馨愉悦而又难忘的。

展开全文

洋房的二楼原也有住户,现在被辟为茶室,博物馆在此举办一些文艺沙龙,诸多来访的文人名流也会在此品茗小憩。这层楼,也可谓“曾是惊鸿照影来”,在老舍搬来之前还住过黄宗英三兄妹。说起那时的青岛,文人荟萃,不仅是老舍,还有洪深、王统照、臧克家、闻一多、沈从文、萧军和萧红等,都曾先后来到这座新兴的城市,面朝大海,看春暖花开,留下了厚重的文化印记。

在博物馆大门口,我曾遇到一群年轻人,他们站在“老舍·老舍”的牌子前,七嘴八舌猜测文字的含义。我笑着告诉他们:“老舍·老舍,就是指老舍先生住过的老房舍。”一语捅破窗户纸,引发了他们清脆悦耳的笑声。他们应该和刚进城的骆驼祥子一般年纪,浑身洋溢着为理想而奋斗的活力,只是不知他们是否读过《骆驼祥子》,是否能从中借鉴些什么。

在造访博物馆的来客中,有一位比这些年轻人更有活力,可用调皮可爱来形容,那是一只被称为“喜鹊帝”的黑喜鹊。这只喜鹊不怕人,博物馆正式开门纳客当天,“喜鹊帝”就飞来与游人近距离接触,时而落在游人的头上与人合影,时而站在骆驼祥子的洋车上趾高气扬,成为博物馆的又一景观。

吉祥的“喜鹊帝”是一只带来快乐的小精灵,让略显庄重肃穆的博物馆有了灵动,有了欢快的笑声,有了一种生命的张力。如果老舍先生地下有知,应该也不会拒绝它的到来,虽然先生生命的底色,最终涂抹了些许悲情的色彩。

来源:中国旅游报

作者:李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