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青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老建筑的美 人文青岛

人文青岛

2024-07-16 01: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张文艳

建筑,是一座城市的基调,是城市独特的风情。岁月的斑驳缝隙里,阳光照耀着分布在大地上的建筑,给予它们不同的色彩。青岛的特色之一,就是建筑的风情。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在波涛的伴奏中,谱写了一曲独特的旋律。

本刊成立十年来,半岛全媒体记者走遍了老城区的大街小巷,审视过建筑上的塔尖、红瓦,触摸过各种建筑的肌理,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粗糙的颗粒感,还有那经过岁月洗礼的沧桑感。本期,我们专访摄影家和画家,从不同的视角审视这座海滨城市的建筑,深刻理解它们的风姿和魅力。

回到起点

寻找城市最初的样貌

冬日,是欣赏建筑之美的最佳季节,绿叶退却了繁茂,枝干疏离,给房屋留出了足够的空间。

在老城中寻找,每一次都能遇到不一样的美好。即便是在寒冷的天气,总能遇到三五游客,他们用双脚画出曲折的路线,无关乎是否著名的景点,一直抬着头,每一栋建筑前都可以随意拍摄,处处皆大片的既视感,这也是青岛建筑的魅力所在。

与袁宾久先生相约于中山路,他是摄影家,更是德式建筑研究者。深耕德国侵占青岛时期的历史挖掘和建筑艺术探究。一部相机,是他的得力伙伴,如今的手机也是他的另一双眼睛。童年,居住在青岛火车站一带,窗外的景致深深烙印在他的脑海。火车站的钟楼,深入海中的栈桥,太平路沿线的老楼,都让他感到生动又真切。

多年后,很自然的,带着相机,融入建筑群中,进入大院,观察建筑上的一砖一瓦,记录下它们的光影瞬间,并先后出版了《塔楼上的青岛》《青岛德式建筑》《走过中山路》《青岛老建筑之旅》等书,给在时代的变迁中日渐模糊的建筑身影,留下了清晰的印记。问及青岛比较典型的建筑,他提到了三个,一个是沂水路的总督府,一个是江苏路的基督教堂,还有一个就是他最近去得比较频繁的迎宾馆,也就是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虽然已经对这栋建筑进行过研究,再去他仍在感叹,当年的设计师精心设计的房子,投入巨大,太不可思议了,“当年的总督太奢侈了”。

德国总督楼旧址位于龙山路26号,始建于1905年7月,落成于1907年7月。这栋耗资巨大的建筑由德国著名建筑师拉查鲁维茨设计,建造者则是中国劳工,因此,建筑中蕴含着中国人的汗水。这栋建筑风格鲜明,是德国威廉时代典型建筑样式与青年风格派的结合体。30米的高度分成了四层,黄色的基调,配上青岛独有的花岗岩。虽然建筑西式风格较为突出,但中国元素也充分运用其中,如屋顶覆盖中国大板瓦,女儿墙上做出绿色琉璃瓦。

“辉煌金碧亦豪哉,雾阁云窗四面开。谢尔经营十年事,护持好待主人来。”这是青岛诗人刘少文为“提督楼”所作的诗篇。他在诗篇后写道:信号山东阿,德人斥巨资建造了提督官舍,奇巧玲珑,金碧炫目,文绮作窗,香檀铺地,陈设华丽,全埠无出其右者。

另外,袁宾久先生说,一如大学路美术馆等建筑,都非常有特点,“这些房子是各个时期的产物,每座建筑都有它的历史背景,也都承载着一些故事,建筑是看得见的历史,我们保护它,就是在保护历史,它身上的沧桑就是历史的痕迹,保留下来,是让后人了解我们曾经的过往,知道曾经发生的事情”。

因此,袁宾久先生试图“回到”城市最初的起点,从德国侵占青岛前后,从大窑沟的烟火弥漫中,寻找城市建筑从无到有的清晰过程。城市的初期状态已经随着光阴的流逝而变了模样,他需要从大量的老照片和史料中考证,“多年来我收集了很多老照片资料,照片中的信息量非常大,但可惜照片质量参差不齐,还有一些由于年代久远已经模糊不清,有时需要用好几张照片互相对照,方能找出当年建筑与建筑的相对关系”。

他用相机记录,他还画了许多铅笔画,就是想借助已经消失了的建筑及风貌老照片,锐化曾经的旧影,再现消逝了的风景。拨开迷雾并非易事,但也更能准确找到来时的路,指引前进的方向。

画透青岛

钢笔作画,留住建筑

风格迥异,如一幅天然的油画,定格在相机中,也定格在画面的画笔中。

“青岛被誉为万国博览会,将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融为一体,作为青岛人,感到非常自豪,建筑本身就是一本厚重的书籍,我们要仔细地阅读它”,在新一届青岛市钢笔画协会当选为会长的窦世强说。

窦世强出生在青岛的艺术世家,耳濡目染,对绘画兴趣浓厚。小时候,父亲久牵着他的手,走遍了沿海一线,一栋栋建筑深深震撼了他幼小的心灵,尽管没有去过很远的地方,却仿佛抵达了远方。

然而,随着长大,他发现有的建筑在城市中消失了。当媒体向他发出画建筑钢笔画的邀约时,他欣然答应了。上世纪90年代,利用周末的时间,走入建筑中,用钢笔画出它们的轮廓,成为他闲暇的乐趣。自此,一发不可收拾,阴差阳错地,他在朋友的建议下,画了100多幅建筑,并于2004年整理成册,与李明先生合作出版了《画说青岛老建筑》。

回首多年来,窦世强先生画了有300多幅建筑,也总结出了一个规律,画建筑最好在冬季,但冬天画画太冷,所以需要先多角度拍摄下来,然后在进行绘画;建筑因为朝向不同,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光线也不同,画出来的感觉也不一样。为此,他专门购买了一辆摩托车,在每个周末,奔波于不同的建筑之间,如果发现建筑此时的光线不合适,便骑行到另一栋建筑处拍摄构图,等到中午或者下午合适的时间,再赶回来。如此往返,前后用了6年的时间,耗费了两辆摩托车和大量的钢笔。“我现在家里还有三四十支钢笔,每一支钢笔适合的线条和力度也都不一样。在绘画过程中,手的波动稍微用力一点,或者稍微轻一点,出现的感觉不一样,所以在画的过程中,一支好的钢笔决定着一幅好的作品,越了解钢笔,也就越能画出好作品”。钢笔成了窦世强的“神经末梢”,如果非常顺手的钢笔丢了,他会一晚上睡不着觉。

在绘画中,窦世强对建筑倾注了大量的感情,“做艺术需要灵感,灵感来源于情感”。他举例子说,当年雕塑家徐立忠给他讲闻一多故居的时候,对他的创作影响很大。“徐立忠谈到一个细节,给我印象很深,他说他创作闻一多雕塑的时候,曾经走进故居内部,当他抓住门把手,打开房门的时候,就像穿越了时空”。那种画面仿佛走入电影的镜头,走入一个与闻一多共处的空间,看到他,认识他,了解他。在雕塑闻一多的时候,就会多了一些灵感。窦世强也是如此,在画建筑的过程中,也是了解建筑历史,学习建筑设计的过程。

如今,《画说青岛老建筑》出版快20年,窦世强也积累了厚厚的一摞建筑钢笔画,当然他也创作各种风格的画作,采访时,他刚刚将一幅新作送到青岛出版艺术馆参加展览,画的是这座城市的各种建筑风格合体,“一个人的一生是非常短暂的,要专注一件事情,对我来讲,画青岛,画透青岛,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名人寓居

是书写者,也是塑造者

“有形势与作风,自古代,建筑是与音乐、绘画,并列入文艺之内的。因为它表现着时代精神与人民生活,而愈长久的建筑物愈能代表哪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最高文化。端庄中具有稳静的姿态,严肃形式上包含着条理与整齐。”这是王统照在《青岛素描》一文中,对建筑的表达。

青岛建筑的特色,在名家笔下,美而不俗。

而上世纪初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一批批文人墨客寓居青岛,他们精心挑选的住所,为建筑赋予了更为深厚的韵味,名人故居也成为城市优秀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家芮麟在《青市巡礼》一文中,写道:“全市的建筑,除天后宫等庙宇为中国式建筑外,其余的房屋,完全是西式的,并且一座一个式样,争奇斗艳,绝鲜雷同。在中国,要研究西洋建筑之美,青岛是最合适的地方了。据说青岛在德租时代,房屋建筑,限制极严,围墙不能过高,并且大都是栏杆,人在外边,里面的亭园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图样的设计力求精美,不许有一家的房屋和另一家相同。因此青岛的建筑,都是小巧玲珑、精美雅洁的。”

大量的名人来到青岛,不仅描写青岛的美,也住在美丽的建筑里。像给青岛留下“碧海青天,不寒不暑;绿树红瓦,可舟可车”盛赞的康有为,住的福山支路5号故居,就是青岛著名的优秀建筑。该建筑建于1899年,是青岛最早的德式建筑之一,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地上二层,有阁楼及地下室,是德式古典三段式建筑,周边为庭院式结构,黄色抹灰外墙,红色屋顶花岗岩基石,原为德国总督临时住宅。1923年至1927年,康有为在此居住,度过了生命中最美好也是最后的时光,并曾写下“截海为塘山作堤,茂林峻岭树如荠。庄严旧日节楼在,今落吾家可隐栖”的诗句。

在青岛文思泉涌的沈从文,对青岛的教堂印象深刻,他曾在《从文家书》中如此回忆到:“一个人走到青岛那个高地的教堂门前,坐在石阶上看云、看海、看教堂石墙上的薜萝,耳听到附近一个什么人家一阵钢琴的声音……”他的故居就在福山路3号,那一代名人故居聚集,福山路、鱼山路、大学路和莱阳路4条街道及其周边小巷,构成一个小鱼山文化名人故居街区,是散落的“珍珠”,点亮这些藏在街区里的建筑,让它们在岁月中熠熠生辉。

居住在鱼山路33号的梁实秋,对青岛印象极佳,“我虽然足迹不广,但北自辽东,南至两粤,也走过了十几省,窃以为真正令人留连不忍离去的地方应推青岛……”在《忆青岛》一文中,他记录了在家中看到的景象:“推开北窗,有一层层的青山在望。不远的一个小丘有一座楼阁矗立,像堡垒似的,有俯瞰全市傲视群山之势,人称总督府,是从前德国总督的官邸,平民是不敢近的,青岛收回之后作为冠盖往来的饮宴之地。”

黄县路,是游客密集的道路之一。狭窄的巷子里,因为一位名人和一部伟大的作品而闻名全国。那是1934年秋的一天,老舍和胡絜青一家四口抵达了青岛。海风的吹拂,带来了秋日的凉爽,也给老舍带来全新的灵感。他们一家先是居住在现在登州路的西式平房里,1935年初,搬到靠近海滨的金口三路(原金口二路)2号一所庭院小楼里。这里是个风景宜人的地方,绿草如茵,清静宜人,老舍在他的《樱海集序》中描述过他这所庭院:开开屋门正看邻家院里的一树樱花,再一探头,由两所房中间的空隙看见一小块绿海。字里行间,充满喜爱之情。而后,他们又搬到了黄县路。老舍在这里住的时间并不太长,由1935年底住到1937年,大概也就600多天,然而在这段日子里的创作却给他带来了世界声誉,除了《骆驼祥子》之外,他还留下了340多篇名篇。青岛,是老舍写作生涯最闪光的转折点,在离开青岛之后的岁月里,他不止一次怀念青岛,怀念那栋小楼:“安静,所以适于写作,这就是我舍不得离开此地的原因。”

历经沧桑

保护建筑,保护青岛特色

“凡美好事物的诞生都必经过痛苦的折磨,你看哪个名山没有经过火的熔炼和水的切割。青岛在经过历史阵痛之后而育成的这种美,我们要好好地保护她。”作家芮麟说。

建筑的魅力在于它的沧桑之美。

作家梁衡曾专门来青岛看房子,这也成了他的第一兴趣,“晨起我穿行小巷端详这些异国来的‘老外’,去摸它花岗岩的墙,去数它窗楣上的瓦。这些房子的美,首先在它的造型。它很少有如四方盒子或火车厢式的整齐划一的规格,轮廓少直线儿多折线和弧线。屋顶无一平顶,或成哥特式的尖突,或成四棱四面的盔形。窗户很少开成方框,有的窄而细高,令你想起古堡的幽深;有的则鼓出一个兜肚,下圆上尖,像一滴半空中的垂露。屋顶则一色的红瓦,瓦又不是如现代建筑式的平摆或如中国宫殿式的斜铺,而是近乎垂直的立挂。建筑师在要完成他的凝重的花岗石作品时,又用鲜亮的红瓦做一‘头饰’,将房子齐额一包,就像一位红布包头的武士挺立在海边的绿树下”。

青岛建筑的美延续了上百年。1913年《香港每日新闻》对青岛的报道体现了青岛的特点:“从海上眺望青岛城,只见其坐落在一片旖旎风光之中。其建筑整齐美观,重重红色屋顶跃动于层层翠绿之中,令人心旷神怡。”岁月没有稀释掉它们的神采,反而赋予了它们更深厚的历史底蕴。它们身上的斑驳印记,承载着曲折的历史,它们勾画出的线条,见证了城市的发展,中西方文化在它们身上相互碰撞与交融。

“其实,青岛城市建设规划之初,也是一个摸索的过程。当年德国侵占青岛的时候,从无到有,就地取材,采用了大窑沟的灰瓦。后来才变成了红瓦。而到了1914年,建筑也在简化。由于对青岛的气候不够了解,德国人在海边建筑的房子阳台很大,比如车站饭店,甚至在北边都建了阳台,西北风进入室内,冬季非常寒冷,所以建设的过程也是建筑改良的过程,更是对青岛了解的过程”,袁宾久先生说,因此,要保护建筑,就要保护建筑的历程,不同年龄段的房子老化程度不一样,黄的程度也有区别,“百年的房子和50年的房子,20年的房子,修缮的程度要有差别,老人就得有老人样,儿童就得有儿童的样子”。

作为青岛人,窦世强认为老百姓生活在这里,是舒适安逸的,对老建筑保留的是感情。令人欣喜的是,年轻人也喜欢青岛的老建筑,“游客们来到青岛,也喜欢看老街的建筑,足见建筑的魅力有多大”。

游客集中的地方,无论春夏秋冬,主要在老街区“这是因为青岛的建筑就是一本厚重的书籍,不仅外观美,内在蕴含着厚重的青岛发展史,每一栋建筑都有一个特殊的故事,这两年的城市更新也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正在用心打造老城区建设,整修里院,促进旅游发展。作为青岛本土的艺术家,我希望广大市民,一起来保护老建筑,让更多的游客来了解青岛,来热爱青岛,让更多的人对这个城市有着一种美的向往”。

是的,每一座建筑背后都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使得青岛成为了一个值得深度探索的城市。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