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关》系列(五):从《出关》中部分段落的解读谈起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老子是无赖好看吗 《出关》系列(五):从《出关》中部分段落的解读谈起

《出关》系列(五):从《出关》中部分段落的解读谈起

2024-01-30 23: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对对!”老子道。“您想通了!”(《庄子·外篇》第七章原文:“可。丘得之矣!”)

大家都从此没有话(为何没有话?值得深思。至少表明:孔子与老子在思想感情上,并不接受对方,以致相对无言。读者看到,孔子讲了这几句话后,老子虽然表面上说“您想通了!”似乎是予以肯定,但感情上却与孔子疏远起来,对孔子警惕起来。),好像两段呆木头。

大约过了八分钟,孔子这才深深的呼出了一口气,就起身要告辞,一面照例很客气的致谢着老子的教训。(呼应上文“大约过了八分钟,他深深的倒抽了一口气,就起身要告辞,一面照例很客气的致谢着老子的教训。”)

孔子心里对老子上次的教训,从根本上看是不接受的,有看法的,疙疙瘩瘩的。可是每次却“照例很客气的致谢着老子的教训”,这是孔子的一种为人之道。

《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鲁迅在这里描写孔子的一举一动,是照应着《论语》中诸如此类警句名言的内涵的。

只是我们要明白:鲁迅并非在赞美孔子所谓的“君子”做派。

恰恰相反,他是在用孔子在老子面前的言行,来反讽孔子提倡的所谓做“君子”的那一套。

鲁迅认为:孔子和老子一样,都在装。老子装的是“大智若愚”、“玄而又玄”那一套;而孔子装的是“君子”、“尚礼”这一套。

小说中,实际二人都在斗法,都装孙子,都“尚柔”,都虚伪透顶。鲁迅夫子自道,在《〈出关〉的“关”》一文中说:“这是依据章太炎的意见。”

总之,鲁迅对他们都持讽刺批判的态度,只不过用语很考究,需要反复阅读品味,才能“若有所悟”。

鲁迅熟悉“十三经”,写文章能做到顺手拈来,“化腐朽为神奇”。

读鲁迅小说,怕鲁迅语言的瘦劲含蓄,更怕它负载其中的大量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渊深信息,及其附丽其中的思想和情感之难以体察。

即便像《阿Q正传》这样的名著,设若阿Q与吴妈有子嗣,且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读书识过字,你叫他抱着《阿Q正传》看,一口气就可看完,因故事的确好看,且涉及其父母身世,这层意思他看得懂。可是,他能从中读出辛亥革命涉及的近代史、革命史来吗?能读出封建专制压迫的中国史来吗?能读出中华民族的国民性问题来吗?不能说绝对不能,但大体上讲,是有困难的。

一句话,鲁迅想的事和附于笔下的思绪都太复杂化了。

即使用口语来讲他的意见,也未必能做到准确转述,更何况他用了极具艺术性、审美性和装饰性的“白话”来演绎其纷纭复杂的情思,来面对中国普通的读者呢?

尽管,当年鲁迅的名声已如雷贯耳,其生前还是绝少知音的。周作人与鲁迅失和后,指桑骂槐,几乎把鲁迅骂做“街头流氓”。高长虹1925年8月撰文声称,他对鲁迅感到“瘟臭”,甚至想为之“呕吐”。鲁迅与《现代评论》派作家们笔战中的相互“詈骂”,以及“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两个口号之间的论争,更是闻名遐迩。创造社、太阳社都骂他。郭沫若居然骂他是“最后一个封建余孽”、“二重反革命”等。

应该讲:造成这些辱骂和论战的因素是复杂的。我们暂且撇开是非不论,单就鲁迅文笔来看,与其语言艺术的瘦劲含蓄,不易为广大群众理解,反而方便论敌捏造、演绎和故意曲解是非,是有一定关系的。

然而,这里存在一个悖论:如果当时鲁迅的艺术思想和语言表达,不那么曲折含蓄,并非那样的一种状态,而是如郭沫若等作家那样的高亢而直白,则鲁迅先生当时就不会成为“思想界的权威”和“艺术上的大师”,后来更不会被人常常念及,哪里还有“鲁迅学”呢?中国现代文化史上,这类悖论,其实也是值得研究的。

纵观鲁迅三十三篇小说,名气最大当数《阿Q正传》。从1921年年底诞生以来,阿Q几乎走遍世界了。虽然他不过是中国一个贫穷的无名无姓的孤儿,那么“衰”,一年四季缺吃少穿,似乎是姓赵,但赵太爷统治的未庄,不准他姓赵,同村的几个人传话说他沾赵家的光,阿Q就挨打嘴巴,他没有一点人格的尊严,甚至喜怒哀乐的权利也被乡绅恶霸给剥夺了……可是《彷徨》和《故事新编》小说集中,在艺术上比《阿Q正传》更精湛的不止一篇:如《长明灯》《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补天》《奔月》《理水》和《采薇》等,为何这些作品在读者中的反响,远不如《阿Q正传》热烈,而几乎长期“长在深闺人未识”呢?

究其原因,与这些作品的语言艺术的瘦劲含蓄,思想和情感之难以体察,是很有关系的。

可以这么讲:读者深入阅读是有困难的——尤其因为:鲁迅在遣词造句、审题立意、谋篇布局方面,做了呕心沥血的创造,而这种创造,将其天才情思、渊博知识和远见卓识,以“隐晦”的象征艺术和“否定式”思维,甚至不惜以“悖论”的逻辑,“液压”入字里行间,致其语言的张力和嚼劲超过一般读者的想象,实为汉语文学所少见。鲁迅与“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前无古人”是肯定的,“后有来者”,当然也不是没有可能。一百年了!反正至今尚未见这“来者”出现。

是的,鲁迅先生行文的曲折多变,叙事的虚实相生,尤其表达上的瘦劲含蓄的特征,实在也是造成这些精品“束之高阁”、“曲高和寡”的原因。

只是,这并不是主要的原因,更不是全部的原因。

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变迁等方面客观存在的问题,如国人阅读习惯养成的薄弱,艺术欣赏和接受存在普遍性的问题,才是造成鲁迅作品这“阳春白雪”,反而“曲高和寡”现象之重要原因。

之二

老子也并不挽留他。站起来扶着拄杖,一直送他到图书馆的大门外。孔子就要上车了,他才留声机似的说道:

“您走了?您不喝点儿茶去吗?……”

孔子答应着“是是”,上了车,拱着两只手极恭敬的靠在横板上;冉有把鞭子在空中一挥,嘴里喊一声“都”,车子就走动了。待到车子离开了大门十几步,老子才回进自己的屋里去。

以上内容,呼应孔老上一次见面告别的情况。鲁迅采用复沓的手法,一字不变地重复。——“老子也并不挽留他,站起来扶着拄杖,一直送他到图书馆的大门外。孔子就要上车了,他才留声机似的说道:“您走了?您不喝点儿茶去吗?……”孔子答应着“是是”,上了车,拱着两只手极恭敬的靠在横板上;冉有把鞭子在空中一挥,嘴里喊一声“都”,车子就走动了。待到车子离开了大门十几步,老子才回进自己的屋里去。(计146字)——复沓也叫反复,它经常出现在各种文体中。按形式可分为词语反复、句子反复、段落反复、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等数种。复沓将部分词句反复咏唱,形成一种回环美,增强语言节奏感,强调语气和感情。这种手法,在《诗经》中俯拾即是。

这也是鲁迅继承祖国先秦文学优良传统的明证。

这里,鲁迅采用复沓手法,强调的是老子以其特有的仿佛来自《道德经》的某些词句所表达的态度和情感,来对待孔子仿佛来自《论语》的某些词句所表达的态度和情感。例如强调老子的“并不挽留他”,一直送他,“要上车了,他才留声机似的说道”等;强调孔子的“是是”和“极恭敬”的态度等。

表面看起来,二人的言谈举止都符合“周礼”,但其实都在“装”,都在表面上应付对方,都没有拿出真心、真性情来对待彼此。

当然,读者不难看出,装得最深沉的几乎以假乱真的,不是老子,而是孔子。

年轻的孔子,在“礼数”方面,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孔子的这一过人处,不但为老子所发现,而且似乎也对之忌惮起来了。

鲁迅在此复沓的每一句话,都大有深意,要慢慢读着来体会。

如果将此场面拍成视频,值得注意的则是:与上一次见面对比起来,相同的是这些言行,不同的是前后两次说话方式。

“先生今天好像不大高兴,”庚桑楚看老子坐定了,才站在旁边,垂着手,说。“话说的很少……”(复沓、呼应和对比上一次见面:“先生今天好像很高兴,”庚桑楚看老子坐定了,才站在旁边,垂着手,说。“话说的很不少……”)

“你说的对。”老子微微的叹一口气,有些颓唐的回答道。“可是你不知道:我看我应该走了。”(复沓、呼应和对比上一次见面:“你说的对。”老子微微的叹一口气,有些颓唐似的回答道。“我的话真也说的太多了。”)

“这为什么呢?”庚桑楚大吃一惊,好像遇着了晴天的霹雳。

“孔丘已经懂得了我的意思。(呼应上文:“对对!”老子道。“您想通了!”按照一般的常识:学生学到老师教的知识,掌握老师教给的本领,懂得老师教给的道理后,作为教师是应该感到欣慰的。可是,在这里,老子得知孔子明白了“类、性、命、时、道”这些在上一次见面时老子教训孔子的道理,尤其明白孔子刚才讲的“不与化为人,安能化人”这道理后,老子反而担心起孔子将要把他给“化”了起来了。所以,才对学生庚桑楚说出“我看我应该走了”的话。)他知道能够明白他的底细的,只有我,一定放心不下。我不走,是不大方便的……”(这是演绎鲁迅的老师章太炎《诸子学略说》中的话。《诸子学略说》是章太炎述评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学说的著作,其中论及老子出关事说:“老子以其权术授之孔子,而征藏故书,亦悉为孔子诈取。孔子之权术,乃有过于老子者。孔学本出于老,以儒道之形式有异,不欲崇奉以为本师;而惧老子发其覆也…”)(老子认为孔子学说及其本人内心深处,含有不可告人的东西,怕懂得孔子的人揭发其老底出来使孔子身败名裂。这是老子的观察和认识,符不符合孔子的实际,即是说孔子学术和孔子本人,到底有无严重的问题,还需要小说情节来证明,坐实。鲁迅这样写的依据:一则其师章太炎《诸子学略说》中的确有“孔学本出于老,以儒道之形式有异,不欲崇奉以为本师;而惧老子发其覆也…”这样的判断;二则鲁迅熟悉《论语》和《道德经》掌故。三则历史上确有儒道相争的事实发生。)

“那么,不正是同道了吗?还走什么呢?”(这是喜欢察言观色的庚桑楚凭着第一感觉而得出的意见罢了。庚桑楚在老子身边,显然兼有学生、书童和佣人的角色。他喜欢观察,也喜欢发表意见。说话有时有点“冲”的样子,仿佛是不太顾及老子的心情似的。在小说中,鲁迅安排他这个角色负有衬托老子的作用。这好比相声艺术,庚桑楚就是那“捧哏”,而老子就是“逗哏”,二人相互配合,制造“包袱”,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不,”老子摆一摆手,“我们还是道不同。譬如同是一双鞋子罢,我的是走流沙,他的是上朝廷的。”

“但您究竟是他的先生呵!”

“你在我这里学了这许多年,还是这么老实,”老子笑了起来,“这真是性不能改,命不能换了。你要知道孔丘和你不同:他以后就不再来,也再不叫我先生,只叫我老头子,背地里还要玩花样了呀。”

“我们还是道不同。譬如同是一双鞋子罢,我的是走流沙,他的是上朝廷的”:这里用了比喻和类比手法。表明二人思想一脉同气:同是一双鞋子,同一个模样,在长短、大小、宽窄和深浅诸方面,都是一样的。但是穿起来走路,二人走的方向不同,即在同一思想的指导下的实际行动,老子认为自己与孔子有很大的差别,方向是反的。

“我的是走流沙,他的是上朝廷的”:老子穿着这双鞋子走向“流沙”,即“西北的沙漠地区”,相当于流放自己,不与官方合作,消极地做了隐士;而孔子穿着这双鞋子走向“朝廷”,积极地与君主为首的中央统治机构合作,效力。老子出世,孔子入世;一个消极,一个积极。这是决然相反的人生道路。然而支撑他们相反行动的思想,其实是同一个。不过是“同是一双鞋子”穿起来,走的方向不同罢了。

老子就是这样来诠释自己与孔子的人生道路的不同的。

我们可先不管老子讲的道理对不对,放下价值判断,而只根据鲁迅提供的文本来体会老子观察、解读孔子思想的敏锐性。

上一次孔子在老子面前说话也不多。“我研究《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很长久了,够熟透了。去拜见了七十二位主子,谁也不采用。人可真是难得说明白呵。还是‘道’的难以说明白呢?”这段话,本是孔子上一次见老子说的大实话,此外也没有给多少信息,可是老子给孔子一阵教训。

这样的教训,其实并不完全是由孔子的这段话引出来的。即是说,老子的教训,带有成见和意气。

而两人再次见面,孔子针对老子的“长久不看见了,一定是躲在寓里用功罢?”这样的揶揄,先用“那里那里”谦虚地否定,然后不卑不亢地向老子汇报情况,即上次受教训后的反应:“没有出门,在想着。想通了一点:鸦鹊亲嘴;鱼儿涂口水;细腰蜂儿化别个;怀了弟弟,做哥哥的就哭。我自己久不投在变化里了,这怎么能够变化别人呢!……”

老子是何等聪敏人物,一听就听出孔子话里的“音”来,感到孔子与自己虽然穿的“同是一双鞋子”,可是走的方向相反,所以在他“对对”地肯定孔子之后不再说话,“大家都从此没有话,好像两段呆木头”。

值得留意的是:孔子这次来与老子见面,汇报自己前次受老子“教训”后的思想收获,却似乎两手空空,诸如“束修”[1]什么的礼物也没有带一点,与初见面送一只“雁鹅”的举动形成了对比。于情于理,似乎是来“谢本师”[2]的。这方面的细节,鲁迅在文本中并未提及,实际做了虚写处理,留给读者来想象。

总之,从这时起,老子就不但认为孔子与自己“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论语·卫灵公》),而且越发认为孔子是在挑战自己,威胁自己。“学生要打败老师”,究其原因,也如章太炎分析的那样,本来“逢蒙杀羿之事,又其素所怵惕也”。老子的担心就越来越严重了。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春秋末期的老子和孔子(一说,战国时代),分别是道家和儒家的鼻祖,二人师生一场,弄到猜忌和争斗的地步,对其后中国历史文化的流变,尤其各色大小儒道中人的思想个性,是很具有榜样“示范”效应的。

鲁迅先生的三十三篇小说和一千篇散文、杂文,试图梳理、检讨和剖析继老子和孔子后的二千五百年间,由这种“猜忌和争斗”性所衍生的内斗文化,所塑造的国民性特征,所造成的历史文化的痼疾和国民劣根性。

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拷问和批判,建设和创新,是鲁迅思想艺术既定的根本目标。

鲁迅先生以笔做匕首和投枪,向着自己和国人身上的劣根性进行坚决的斗争。一生沉浮不定,颠沛流离;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其终始唯一的坚韧精神,惊风雨,泣鬼神,非伟大志者所不能有!

之三

“我真想不到。但先生的看人是不会错的……”

“不,开头也常常看错。”

“那么,”庚桑楚想了一想,“我们就和他干一下……”

老子又笑了起来,向庚桑楚张开嘴:

“你看:我牙齿还有吗?”他问

“没有了。”庚桑楚回答说

“舌头还在吗?”

“在的。”

“懂了没有?”

“先生的意思是说:硬的早掉,软的却在吗?”

老聃和庚桑楚的这一段对话,其根据是刘向《说苑·敬慎》中所载老聃和常枞的一段问答:“常枞有疾,老子往问焉,张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然。’‘吾齿存乎?’老子曰:‘亡。’常枞曰:‘子知之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邪;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邪?’常枞曰:‘然。’”常枞,相传为老聃之师。另一方面,老子著《道德经》中,阐述“上善若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等观点的词句较多,可结合起来理解本文。(见附录)

“你说的对。我看你也还不如收拾收拾,回家看看你的老婆去罢。但先给我的那匹青牛刷一下,鞍鞯晒一下。我明天一早就要骑的。”

以上是老子与自己学生庚桑楚的对话。孔子与老子的再次见面,使老子终于下决心“走流沙”了。按照老子自己的解释:“我们还是道不同。譬如同是一双鞋子罢,我的是走流沙,他的是上朝廷的。”“你要知道孔丘和你不同:他以后就不再来,也再不叫我先生,只叫我老头子,背地里还要玩花样了呀。”

老子认为,自己与孔子的师生关系已弄到十分危险的境地了,不但“道不同,不相为谋”,而且势同水火,孔子要与老子“玩弄权术,耍欺骗人的手段”了。

那么,怎么来应对孔子呢?对于自己学生庚桑楚提出的“就和他干一下”的建议,老子的反映是“笑了起来,向庚桑楚张开嘴”,接着讲了一个极富有哲理内涵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以前老子的老师常枞在临死前讲给老子的:以牙齿和舌头,一刚一柔,一强一弱的两个事物在口腔中截然不同的存在状态,说明“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道理。

姑且对这个道理的价值撇开不论,单就打比方、做比较,进行类比推理这些特点来看,故事讲得很生动,说服力很强,体现的是老子对付孔子的办法:所谓“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知其雄,守其雌”、“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其最终的目的是要“弱之胜强,柔之胜刚”,使“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老子传承常枞讲的哲理,一方面用来对付学生孔子。因为他认为孔子与自己道不同,且对自己玩花样,威胁到自己安全了。而另一方面,老子在讲述常枞遗言的同时,如同常枞当年一样,把这个故事传承给了自己的另一个学生庚桑楚。因为,在老子的眼里,庚桑楚是“学了这许多年,还是这么老实,”认为“性不能改,命不能换了”,和孔丘不同,背地里不会玩花样。

同样一个道理,可以用来对付老子眼里的不老实的学生,也可以用来传承给老实可靠的学生。不论老子这样做是否正确,常枞遗言在他的眼里,与他先前指出的“譬如同是一双鞋子罢,我的是走流沙,他的是上朝廷的”所揭示的道理,是如出一辙的。

常枞把这个故事传给老子,老子又把这个故事传给庚桑楚,一代代传下来。这个“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故事,便带着一种悖论逻辑在国民性中长期积淀下来了。人人都想“弱之胜强,柔之胜刚”,使“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这可能吗?合理吗?在现实中,这种理论往往成为争斗失败者的心理安慰剂,虚伪狡诈者释放的烟幕弹,阴柔欺世者奇谋诡计的出发点。其荒诞性、危害性是明显的。

假如《出关》中的庚桑楚,在老子眼里的所谓“老实”不过是其伪装出来的假象,而把老子讲的那个故事背地里透露给“孔师兄”,那么,老子还能骑青牛出关吗?商业社会里,现实生活中这样不堪的故事,其实并不罕见。

所谓示人以柔弱,其实不过是一种“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伎俩罢了。这种伎俩与“无为而无不为”、“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一样,本质上不过是一种虚伪的骗术而已。老子的这套理论在历史和文化中演绎的“阴谋”和“内斗”故事,简直是无以复加的,对国民性的“不诚”的毛病的养成,是要负很大的责任的。

小说中,老子指责孔子对自己“玩花样”。但老子的那一套,何尝又不是呢?鲁迅在小说中如此这般地拟写老子,与其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直接有关。

他在《摩罗诗力说》中写道:“中国之治理想在不撄”,整个社会,“撄人心者,身处于‘其意在安生,宁蜷伏堕落而恶进取’”

一九一八年,鲁迅曾在致许寿裳的一封信中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结合这些论述,也结合《道德经》中的某些观点,读者就能更深入地理解老子出关前与学生庚桑楚对话的精神实质了。

附 《道德经》中阐述“上善若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等观点的词句

第4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5章: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8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

9章:揣而锐之,不可常保。

22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7章: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28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29章: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33章: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6章: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40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42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43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

44章: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67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68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76章: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78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79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81章: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之四

□“你说的对。我看你也还不如收拾收拾,回家看看你的老婆去罢。但先给我的那匹青牛刷一下,鞍鞯晒一下。我明天一早就要骑的。”

□“老子到了函谷关,没有直走通到关口的大道,却把青牛一勒,转入岔路,在城根下慢慢的绕着。他想爬城。城墙倒并不高,只要站在牛背上,将身一耸,是勉强爬得上的;但是青牛留在城里,却没法搬出城外去。倘要搬,得用起重机,无奈这时鲁般和墨翟还都没有出世,老子自己也想不到会有这玩意。总而言之:他用尽哲学的脑筋,只是一个没有法。”

以上文字表明,老子出走了。读者难免要思考一下老子家的问题。

如前所述,老子的家是在国家图书馆内。

老子身边虽有学生庚桑楚佣人似的照顾着,但这时仿佛是光棍似的(后来关尹喜对账房议论老子:“他那里会有恋爱故事呢?他压根儿就没有过恋爱。”),因不见妻室儿女。

老子的家庭生活的很多方面,如到底有无妻室儿女,鲁迅并未明确交代。这是虚写。

孔子再次造访老子之后,老子认为“孔丘已经懂得了我的意思。他知道能够明白他的底细的,只有我,一定放心不下。我不走,是不大方便的…”,如何走?老子的决定是“走流沙”,就是穿过“我国西北的沙漠地区”,与孔子上朝廷的方向相反,出关走隐居的道路。

老子出发前,鲁迅就让读者知道这些信息。至于老子还有哪些更具体的思想斗争,与学生庚桑楚到底还有哪些交代,比如房子、内务、财产、书籍如何处理,家族中的事情如何交代,与长辈、老师和朋友如何告别等事宜,鲁迅没有去写,或者采取了虚写的办法,就直接让老子这样一个人,一段呆木头似的人,行走在去函谷关的路上。小说情节发展到此,出现小幅度的跳跃性,进入第三部分。

此外,鲁迅在《出关》中,拟写与孔子有关的言行,总是观照着《论语》中的某些元素而绝不明言;同样拟写老子有关的言行也总是观照着《道德经》中的某些元素而绝不明言。

即是说,虽是小说,可鲁迅塑造人物的一言一行,是把《论语》和《道德经》作为了重要的参照文本的,是作为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背景的。

所有这些,就自然构成了小说明显的“虚写”特征。

之五

老子也赶紧爬(手脚并用,有嘲笑其狼狈状的意思。)下牛背来,细着眼睛(警惕着、回避着),看了那人一看,含含胡胡的说,“我记性坏……”(人老是事实,记性坏却可能是托词:《道德经》第56章,他说“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那么老子很可能是“装”的。鲁迅在这里对老子的肖像和语言,做了嘲弄性勾勒。)

“自然,自然(当然的意思。表示对某一行为的确认或肯定),先生是忘记了的。我是关尹喜,先前因为上图书馆去查《税收精义》,曾经拜访过先生……”(《税收精义》这类专业性很强的书籍,明显属在现代社会才有可能出现在国家图书馆。但春秋时期,作为边关组织的头目,需要与税务打交道,也是可能的。因为税收是国家公共财政最主要的收入形式和来源。既然有税务,也就有关于税务的律条。因此鲁迅在这里使用油滑写法,即“在历史小说中采用的穿插现代生活细节的写法”,并非“信口开河”。)

这时签子手便翻了一通青牛上的鞍鞯,又用签子刺一个洞,伸进指头去掏了一下,一声不响,橛着嘴走开了。(持铁签查验货物的人,在鞍鞯这样的垫褥和坐具上“刺一个洞,伸进指头去掏了一下”说明查验很仔细,提防老子“圣人被褐而怀玉”,可是,老子到底也穷,因而“签子手”“橛着嘴”犹翘起,鼓起嘴。不高兴的样子。橛,词类活用,名词转为动词。这里暗藏一个问题:老子骑着青牛,难道没有在牛屁股上驮着一个包裹需签子手检查,也“用签子刺一个洞”吗?难道只检查老子屁股下的“鞍鞯”?这个逻辑上的问题,不宜虚写,而应加以说明。)

“先生在城圈边溜溜?(散步)”关尹喜问。

“不,我想出去(说的实话。),换换新鲜空气……”

“那很好!那好极了!现在谁都讲卫生(卫生的话题,是冲着老子口里的“换换新鲜空气”而来的,鲁迅如此写,是“油滑”写法,反映的当时上海或北京等地某些人的卫生观念。),卫生是顶要紧的。不过机会难得,我们要请先生到关上去住几天,听听先生的教训……”

老子还没有回答(老子的态度是什么?同意不同意?鲁迅加以虚写了。但是从“四个巡警就一拥上前”,说明有些强迫老子。),四个巡警就一拥上前,把他扛在牛背上,签子手用签子在牛屁股上刺了一下,牛把尾巴一卷,就放开脚步,一同向关口跑去了。

老子似乎被“暴力”轻微地强制了一下,而他似乎也有一些比较弱的反抗,“一拥上前”、“ 把他扛在牛背上”、“ 签子手用签子在牛屁股上刺”这些细节,就是证明。

“牛把尾巴一卷,就放开脚步,一同向关口跑去了”,这样鲜活的画面,证明鲁迅在《〈故事新编〉序言》中讲的“不过并没有将古人写得更死,却也许暂时还有存在的余地的罢”这个自评,并非虚言,其最鲜活最有力的证据是:老子被强行扛在青牛背上的无奈和尴尬;关尹喜似的,被《道德经》智慧教化了的“街头无赖”似的虚伪言行;青牛屁股被刺“把尾巴一卷,就放开脚步,一同向关口跑去”的痛楚反应,却异化为“舞蹈”似的潇洒姿态,令读者拍案叫绝却又不免黯然。

那“把尾巴一卷,就放开脚步,一同向关口跑去”的青牛,负载着老子及其《道德经》,究其实又何尝跑去了关外?画面栩栩然,从古至今,怦然而来,可谓“一骑红尘青牛苦”,“谁都知道老子来”。

道家思想二千五百年来,以其“理想在不撄”的内涵,“泥沙俱下”,熏染国民之深,是也非也?真是一言难尽。

附 老子出关后的几种说法

一、按《化胡经》的说法,老子出散关后,经流沙奔印度传教,并教出了佛祖释迦牟尼这样的大弟子。之所以出现这种“怪力乱神”的鬼话,无非是为了抬高道教地位而贬低佛教,用心实为险恶。

二、经甘肃的地方史研究得出结论,老子出函谷关之后,继续西行,过散关,入甘肃,经游天水、礼县、秦安、甘谷、陇西、渭远、临洮、兰州、积石山、永靖、永登、武威、张掖、酒泉等地后,又回归陇西邑,落户临洮,为归隐老者教炼内丹,养生修道,最终在临洮东山飞升崖“飞升”。这一研究成果的披露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争议,但最终仍未被肯定。

三、老子西行到大散关,眼见茫茫沙漠,千里戈壁,以自己年老之躯实难逾越,只得转身返回中原,千里迢迢去了栾川景室山寻迹归隐,从此修身养性并进一步研究伊尹文化。栾川景室山便因老子归隐修炼而被更名为老君山。

四、《庄子·天道篇》有一段记载,叙说了老子离开东周洛阳后便回归故乡。他的故乡河南鹿邑离孔子的故乡曲阜很近,“孔子问礼”这件事不论是在《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还是在儒家著作《礼记·曾子问》中都有明确记载。与以上几种说法相比,这个显得比较真实可靠了许多。

无论有无史证,无论以上推断的逻辑是否合理,骑青牛携紫气的老子依然云山雾罩,不知所终。

(引自“老子道德经”网络栏目)

[1]“束脩”:古代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必先奉赠礼物,表示敬意,名曰“束脩”。早在孔子的时候已经实行。学费即是“束修数条”,束修就是咸猪肉。教师在接受此项礼物时,还须奉行相当的礼节。束修的致送,表示学生对教师的尊敬。

[2]“谢本师”就是委婉地给自己的老师提意见。“谢”是“认错,道歉”的意思,是学生在指责老师错误时不失弟子尊师态度的谦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