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美能达的遗产与CMOS的开拓者(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美能达卡口和索尼卡口区别 索尼:美能达的遗产与CMOS的开拓者(下)

索尼:美能达的遗产与CMOS的开拓者(下)

2024-06-26 11: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咕咕咕~!(ES2真好玩,再来一回合!)

    咕?咕咕?    (更新?什么更新)

    啊……沉迷了一段时间ES2,现在终于想起来还有更新这回事了(请立即死刑)

    既然抓回来写了那就只能爆肝了,这次的内容会非常多,各位看官老爷还请耐心读到最后。

ps.本次不写索尼早期接手美能达前的故事,也不写除了a系列之外索尼相机的其他系列(rx系列等),如果观众老爷们想看的话,还请留言~

    上一期我们从美能达的诞生讲到了美能达X700,这一期我们将从X700开始继续美能达与索尼的故事~

    AF时代的降临:如日中天的美能达与美帝的暗箱操作

    相机AF的最早专利可以追溯到徕兹(徕卡)在七十年代提出的,而这时的AF简陋而不可靠(徕卡:老子的用户会对焦!哼唧!~),而康泰时和尼康也在自家机身上做过相应的AF尝试,不过最终都是小批量生产,无疾而终了。(接下来谈的是单反的自动对焦,世界上第一台商业化AF相机是柯尼卡C35,这个先不提。)

    就在大家继续转头该干嘛干嘛的时候,宾得这时候按奈不住了,率先掏出了大宝贝:ME-F。世界上第一台AF单反。

    然而宾得ME-F就如同昙花一现一般,卡口的老旧注定了宾得药丸,具体我们宾得篇再谈这个(挖坑)。

    顺带一提,非要说最早的自动对焦(镜头),其实还有这货(佳能也有一个)看看这个搞笑的体积就大概能猜得到为啥没卖出去了

    

    就在ME-F和尼康的歪把子还没引起更大地震的时候,美能达掏出了自家憋了半天的大宝贝:a7000——第一台现代AF相机

    正如你所想的,a正是美能达为了宣传和标榜自己自动对焦先驱的宣传手段,这个a可以说是集承了美能达这个公司的灵魂——创造,超越,不羁豪放。

        正如我前面说的,美能达是一个对5,7和9有着魔性崇拜的厂商,分别代表自家入门专业和期间的定位,a7000这代亦是如此。

    

    美能达率先意识到了7抛弃老卡口的必要性,开创性的使用了全新的卡口设计(到现在索尼A卡口也是一样,有小改)。这使得美能达A7000系列是世界上第一代真正实用的自动对焦单反相机

    a7000内置了两个8bit处理器,一组负责发送镜头光圈数据到机身,一组负责在后面的lcd屏幕显示信息。带有镜后相位对焦检测和测光功能,简约的设计也非常符合实用的特征。

    

    美能达再一次引领了市场,豪爽地抛弃了MD/MC卡口,不过这个半吊子卡口,却结结实实地为后面陷入技术劣势埋下了一个隐患。

    关于现代相机的AF原理在这里不详细的讲了,观众老爷们可以去百度下自动对焦简史,讲的比在下好得多啦XD。

    不过先在这里提一嘴:镜头本身误差,反光镜、副镜、和对焦系统的位置都会影响对焦准确性(也就是跑焦),胶片时代跑焦的影响还没那么大,不过到了现代数码时代,跑焦才真正被爱好者们重视起来,而单反这种结构,厂家再怎么调教也难免会多少出现跑焦。说起来其实这也是确实没办法,结构的限制,也没办法。

    回到正题,正在a7000系列大卖特卖美能达数钱爽到停不下来,开始挤起了牙膏的时候……美帝开大招了。

    俗话说不走运喝凉水都塞牙,日本80年代经济爆炸搞得大家都不好受,美能达这次没有了二战的好运,受到了大面积的波及,而来自美帝爸爸的霍尼韦尔的一纸侵权诉讼又给美能达当头一棒。

    众所周知,美能达输的很彻底。七年的官司,又赔款了1.2亿美元,这在当时简直就是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美能达从此心里便埋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

    a系列的迷途骑士——a系列相机简介。

    先预警一下,这段全是美能达吹的强烈主观吹水……

    从a7000开始,各家完全没有想到af相机市场如此之大,便都投身到了af单反市场之中(除了尼康这个傻狍子,尼康直到F5才真正开始af的逆袭),佳能和宾得的步步紧逼也让美能达寝食难安。

    美能达的第二代a相机在我心中并不能集成美能达骑士的称号。

    

        虽然实用上了超前时代的af预测,不过美能达还是似乎陷入了迷路的漩涡(叫你瞎卖创意卡【不知道创意卡是啥的可以当卖预设这种二X行为来看】,同时代佳能直接集成在机身,不要太良心)。

    后面的佳能EOS-1和尼康F4(这玩意还是号称“以mf为主拍摄而生”)抢占了AF单反的高端市场,美能达又被美帝爸爸当头一棒,可谓是相当的惨了。

    正所谓最艰难的时候就是爆发的时候,美能达的骑士们终于看准了方向,美能达第三代a机身登场了。

    虽然这代评价依旧不高,但在我看来这是美能达对市场变动的合理调整。S形预测和内置闪光灯,无线遥控闪光等功能的加入和美能达对机身设计的再调整,可以看出美能达当时的迷茫和大胆尝试,这样的曲线不可谓不漂亮,骑士举起了自己的长矛,尽管糟人耻笑却依旧昂首屹立。

    

        被尼康和佳能抢占了市场美能达显然是不甘心的,这次美能达终于祭出了9系列的新机(第二代没有9),这次快门提高到了12000分之一秒,闪光灯同步300分之一,防泼溅防尘,不愧对自家扛把子的身份。

    有一个我很想吐槽的地方,从这代起,美能达的操作就一直被人诟病,到索尼更是如此,可谓是一脉相承了23333

    这一代技术优势很大,不过面对尼康和佳能的竞品,市场没有给a7xi一个公正的待遇。

    不知道美能达是不是和某牙膏cpu厂一样,一代强劲革新后总要歇息一代缓缓,第四代也和第二代一样,平平无奇。

    第五代可以说是美能达整个相机历史的最重要一代了,美能达的史诗绝唱。

    

    这一代的时候,美能达已经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了。前期的瞎鸡儿定价,市场拓开各家涌入后瞬间就处于被动地位,又被官司和赔款困扰。

    尼康F5和佳能eos 1n在高端市场打的你来我去,而美能达掏出的竞品却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尼康和佳能的参数看起来都还差不多,而美能达憋出了一个胶片时代最终最强的怪物——a9。

    ChemicalCameras甚至直接放出豪言:这是世界上最好的135胶片单反。

    而如今索尼的单反,半透膜单电的设计思路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许多被后世传承的影子了。

 

图上的其实是美能达的70周年纪念款a9ti,全身钛合金不要太爽

    a9拥有世界上最高的机械快门速度(1/12000),1/300的闪光灯同步(到这时候佳能尼康的期间还只有1/250),做工达到了可以说是巅峰的水平,至今如此。而且具有记忆功能(7x36)。

    看似很完美,不过也恰恰输在了这里。只有3点对焦,0-18ev,纵然有AF智能对焦,也只是战平对手而已。

    AF的先驱者,貌似成了AF的牺牲者。

   但无可置疑这就是一台怪物,各种意义上的怪物。

    美能达的末代骑士a7和a9,静静地躺在了树旁死去,但它的灵魂终将被铭记。

索尼篇小引——美能达a7D,黔驴技穷。

    2003年,美能达和柯尼卡两家合并,意图成为像柯达和富士一样的数码影像整体服务提供商。

    而两家联盟带来的首款产品,便是美能达唯一的专业数码单反机身:a7d

    时值传统胶片逐渐没落,主体市场向数码时代转型,CCD当道的时期。

A7D的背面设计不知道比索尼后来的机器高到哪里去了

    而值得称道的是,柯美当时有一项独步武林的技术:CCD防抖

可以达到2-3级的防抖,这在当时已经很了不得了。

 

    就好像今天的宾得一样,在中端或入门级市场上唯一可以吹逼的一点就是五棱镜的取景器了。    

    a7D也并非一无是处。标志性的双功能转轮,极好地加强了操作手感。而机身前的对焦模式拨盘也一直被后世继承。

    a7D的市场表现非常的一般,何况在他之后的05年佳能拍出了EOS 5D这个究极杀器。

    而老美能达粉丝坚定地认为这是一种保留战略,却没能想到这竟然是一个曾经被评价为技术疯子的厂商的最后手牌。等苦了的a9D,最终只等来了更入门的a5D

    黔驴技穷。

    到了05年,柯美宣布与索尼共同生产a卡口相机,而到了06年,索尼接盘了柯美的相机部门。

    美能达的相机之路,辉煌而且灿烂,是AF的先驱者,亦是数码时代的殉葬者,如果没有那巨额赔款,美能达能不能支撑到如今,我们也无法评价那么多了。

   顺带一提,美能达相机部门解散后,镜头相关的光学部门还一直存在着,前不久还出了35 1.4的专利。不过据说美能达的相机光学部门很多都在06年之后跳槽去了适马,后面的适马的事嘛……你们就都知道了(美能达相机虽然后期乏力,但是镜头依旧是黑科技连连……)。

索尼篇初章:美能达的影子

    

    索尼收购了美能达后,迅速地发布了自家的单反a100。a商标沿用,其实基本就是a5d的翻版,增强了ccd和测光,算是为了站位脚跟。

    设计基本沿袭了柯美a5d,算是先给a卡口老用户一个定心丸。

    不得不说,索尼原先对cmos和ccd的更新迭代并不感冒,自从收购了柯美,这研发速度瞬间就上去了……

    而在收购柯美前,索尼已经坐稳了ccd巨头的位置,从那时起就开始为尼康供应传感器了。而索尼自家对cmos不感冒也拖累了尼康。

    索尼的单反产品线可以说是非常短命了,仅仅从收购柯美四年后,就彻底停止了单反的生产。

    而索尼的单反中其实也有着诸如a700,a850,a900这些优秀的产品(并不)

    这时索尼自己的机身设计语言就上来了,虽然很多地方依旧相传着美能达的设计语言,不过从那豪放不羁的大额头就能看出来索尼是想搞自己的机身设计的,虽然真的不怎么好看233 。 

    可以说索尼买了美能达,做单反就是为了玩的(练手),A700虽然用上了cmos,不过初期索尼的烂坨子cmos别说打佳能了,索尼自己都没眼看。而用ccd的a900控噪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殊不知,索尼这才刚抠完鼻屎刚刚开始正式开玩。

    一个很有趣的故事,索尼是07年开始正式投产cmos,而08年就开始实验性地使用背照式cmos,而且玩起了一个大宝贝:EXMOR。

    

    简单地讲,这个技术就是把ADC扔到了片外,大幅降低了功耗而且增加了速度。从D7000开始尼康也玩上了Exmor,D7000有多成功我应该就不用说了吧23333.。

    而这也给索尼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福利:统治了手机cmos市场。对于手机cmos来说,功耗和噪声就是生命啊,索尼这一手,意外的赚的盆满钵满。

    有钱了也想搞事了,索尼发布了a580,作为与柯美的最后告别,柯美,单反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我不做单反啦!

    

索尼篇半透膜的A卡口danfiaA卡口单电的诞生A卡口单电:A卡口的罪与赎

    众所周知,现代相机历史上那么多品牌,佳能EF卡口的更换历史可以说是一步无比惊险的好棋,而相对保守的美能达和尼康就显得有些非常尴尬。尼康不换卡口靠其他方式增加功能暂且不说,美能达这个A卡口可以说是十分逗比的产品。当时镜头马达非常庞大,美能达选择了使用机身内置马达螺丝刀驱动对焦,而等到马达技术发展上来了,美能达的这个逗比操作却没法改掉了。

    改了自己卡口完全不兼容mdmc镜头不说,换来换去还是个半机械卡口,真的蛮可惜的。

    回到正题,索尼眼看在单反市场打不过尼康佳能等传统厂商,就另辟蹊径,玩起了无反。

    外观看着是不是还是单反?其实也没毛病,索尼A卡口的法兰距长,不更换卡口无法做到像奥林巴斯和松下M43那样的轻便,所以就把单反的反光镜拆了塞进去块半透膜。

    而半透明反光镜还真不是索尼先用上的,佳能早在胶片时期就有了相应的尝试——EOS-1NRS

    不用再反复抬起反光板的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省去了大量复杂的机械结构,而且可以简单有效的增加连拍速度。不过有一点只要学过物理的都能看出来——损失了光线。

    半透膜因为要分出去一部分光去对焦,必然会造成光的损失,而且是损失了丧心病狂的0.3ev(也就是说大概实际上射到cmos上的光就只有78%了)

    看得出来,这是一项要练神功必先自宫的蛋疼招数。不过也没办法,谁让索尼做不来单反结构呢?

    这次换上了半透膜的a55连拍速度直接达到了十张每秒,不可谓进步不大。

    而且A卡口的新操作就是使用了evf,所见即所得,具体的优势可以看看我第一期写的内容

    A卡口的部分低端机型比较无聊了,而且索尼刷机身的速度真的是丧心病狂,一个个讲的话肯定也是大篇的流水账,我们直接来讲索尼a卡口的最强代表——a77和a99

    

    索尼a77是索尼a卡口apsc画幅的扛把子,连拍速度和机身强度都非常丧病。A77M2达到了12fps的追焦连拍,当年a77出的时候是为了对抗7d和d300,而a77m2就只剩下7d2这一个对手了(虽然打不过XD)

    

    而索尼这系列的单电产品,真的可以说是变形金刚……屏幕我能玩一年……

    

    最后说一嘴a99。其实a99诞生的时候挺尴尬的,IMX094没给用,反倒是各项性能相比同级别没有多么突出,倒是有一丢丢寒酸。半透膜这个心病也没能拆下去,只是给a卡口用户一个交代,与其说索尼不走心(虽然他真没走心),更像是索尼为了下一步棋憋的大招。

    至于a99m2吧……,买就完了。四千万级别的机器12fps连拍,虽然缓存不大,还要求啥自行车啊……看着一天比一天便宜的a卡口镜头,这台机器其实是美能达遗产的完美继承人,6000多买原厂大三元还带个小蓝标,简直赚飞了啊……

    顺带一提,这台机器可以拆掉半透膜进行对焦和拍摄工作,也算是索尼的福利吧。最终的半透膜,还是拿了下去。

    而出a99m2的这个时候,另一个卡口早已经登峰造极,a99m2更像是一个对a卡口用户的承诺:不放弃。

    至此,美能达与a卡口的故事就要告一段落了,而下面的一篇,才是正文。(是不是很绝望?我打字比你还绝望)

新时代的开拓者——E卡口的史诗

    正如那句话说的,龙生龙凤生凤,美能达的血脉从来就不是懦弱的守旧者,而是勇敢无畏的开拓者。而索尼这家公司也是一样,从来都是一家创新为主的科技公司,而说到图像,索尼的马维卡精神在燃烧。

    与a55同年,索尼发布了一款新机:nex-5。(顺便吐槽一句索尼这个微单商标申请的真是有毒,明明一点都不微)

    参数不算强劲,而这些都只是索尼逐步稳定市场的举措。而为了方便a卡口用户换门,la-ea系列转接环也上线了。

    正如nex所预示的那样,next,接下来才是好戏。E卡口的真正崛起,要等到一款划时代的产品的登场。

     a7。那个象征着美能达荣耀的胶片时代的名字。

       这次索尼大招cd好了。

    世界上第一台全画幅无反(徕卡的不算XD)

    世界再次被这个a和7的组合震惊了。首先就是这个大小,实在是太小了,你难以想象在一个和gx7比起来差不多大的机身内塞进去了一块全画幅的cmos。我在拿到自己的a7的时候心中想的全是卧槽,大写的卧槽。

    虽然人类的科技没强大到可以扭曲光学原理的地步将全画幅镜头做的和机身一样令人惊叹的小巧,不过单论这个大小,我相信没有人是不震惊的。

    ExmorCMOS的优势开始显现了出来,高感比a99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对比牙膏厂,宽容度的优势更是显而易见。

        索尼大招cd好了而且是组合拳。

    

    然而最让人感到索尼强大的地方恰恰是a7的亚种们。

    高像素机a7r,高像素的威力自然不必多说

    低像素视频特化a7s,迅速吸粉了一批视频工作者,这个价格,全画幅,log,接口一应俱全,还有官方的套件扩展……

    而这个系列最令大家津津乐道的地方还是:再一次打破了价格底线。

    全画幅从摄影走向数码时代开始就是一个令人神往而又让人感到触不可及的东西,还是那句话,贵,第一个打破了价格底线的是5d系列,而这次打破了底线的是a7。

    无反低廉的学习成本和较低的价格,使得a7的用户群疯狂扩张,当然,也有很多批评者说a7不专业,操作不行,这那这那,而他们根本没想到,索尼打脸打的这么快。(当然也有cmos本身的问题造成的绿帽子问题,这个是实话)

    e口apsc画幅也迎来了自己的新扛把子,a6000。一度号称微单吧吧机。cmos依旧要比同时代的佳能性能上具有优势,而这次索尼证明了一个事情:高速cmos是完全可行的。首先要提一下为什么无反一开始都说很难做快:首先单反相机在连拍的过程中,对焦,反光板上升,cmos接受光线,快门帘关闭,反光板落下(可以对焦),AD转换,快门打开,重复操作。可以看出来在反光板落下的一瞬间cmos自己AD转换去就行了,不影响下一次对焦,而无反就不行了,因为对焦模块都集成到了cmos上,cmos跑去AD转换了那谁来对焦?而如果一直开电子快门的话,果冻效应又很难解决,所以要保证机械快门的话,cmos速度就会折半,比如a7固定焦点连拍5fps,追焦就只有2.5fps,想做到高速连拍cmos就必须做快,必须更快。

    a6000的诞生可以说是索尼的一个突破,而索尼费尽心血带来的a6000,也没有辜负索尼的期望,市场表现非优秀。

   

        索尼刷机身的速度从半透膜相机以来就一直很恐怖,不过这次带给我们的更加震撼,短时间内刷了自家的顶级系列,这个操作令所有人都大跌眼镜,而这次索尼又带来了个标杆式的东西:五轴防抖。

    自从a72发布后,可以看到五轴防抖这个概念迅速被大家视为标杆一样的存在(据说是和奥巴py来的),a72的cmos和a7的是一块cmos,画质虽然没有提升,但是有了五轴防抖的a72可以说是本质上提升了夜景和手动镜头的拍摄能力,愈来愈多的人开始把a72当做老镜头,手动镜头的复活平台,而说到转接其他的镜头,接下来的才是重头戏。

    a7和a6000虽然也有转接,不过大家貌似在这两台机身上听到的更多是“不开放相位对焦”(对焦我们下次再细讲……疯狂挖坑),只能使用天工3等转接环才能转接,而到了A72,大家就不再探讨能用什么,而是什么好用了。

    这样是索尼A72的一个优势:开放转接相位对焦。对焦速度堪比原厂,甚至小痰盂转接到a72上比fe50对焦表现还好……

    而这样就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玩法,在a72上转接各种镜头的层出不穷,更有那句“佳能就是索尼机身的镜头厂”,23333。

    

        别以为索尼cmos的征途就到这了,a7r2刷新了所有人的认知。

    全幅42MP背照式cmos。至于背照式有什么用,在a7r2上最直观的的体现就是:更高的读取速度,你可以实现电子快门。

    A7R2一个革命性的优势就是:高像素+五轴防抖。大家都知道像素高意味着你每一点细微的抖动都表达的更加明显,高像素机糊片简直常事,就算你快门无比轻柔,你手持出去拍5dsr之流也会深刻的感到自己这个麒麟臂需要更多锻炼,而有了五轴防抖简直是高像素机的救星。

    不仅仅是防抖,索尼也开发了全新的快门保证绝对的轻柔,寿命也延长到了50w次,可以说是对高像素本身这个特性进行了全方面的优化。

     最令大家完全没有想到的是,这台高像素的机器,索尼赋予了它直到下一代为止,A7系列最强的对焦系统。

    覆盖面积丧心病狂,我说这不是一台运动机你信么……

    而一直被大家诟病的索尼没有无损raw,在这一代上也得到了解决。

    最丧心病狂的还是那块两块非球面镜,蔡司T*镀膜的取景器,为了解决边缘变形拉伸问题,a7r2做到了极致。(让你们老说我evf不好用XD)

    顺带一提,a7r2也支持4K视频的录制。嗯……(陷入沉思)

    a6300的更新换代也是大家喜闻乐见的,相比a6000参数稳步提升,而最让人兴奋的就是:增加了4K超采样的视频功能。6K超采样的4K意味着视频的静态锐度会达到一个非常强悍的地步,至于a6300的优秀视频能力,推荐去看看影视飓风

    

而说到索尼的下一个突破,那毫无疑问是a9了。

继承了前辈光荣的名号,重新用上了象征地位的双波轮,a9再次以突破者和进步着的姿态向世人宣告美能达精神的意义。

正如我们前面说的索尼开发了全画幅的堆栈式极大地加快了读取速度,堆栈式也带来了另一个巨大的优势——极大减缓了果冻效应。

    a9在三个方面上具有着传统单反甚至传统相机完全无法比拟的优势:

    首先是电子快门带来的极高的单次快门速度,其次是超高的连拍速度,以及一个对体育摄影纪实摄影非常有优势的能力:不黑屏连拍。

     有人说过这样的话,我非常赞同:a9不是很强,只是做到了无反结构应该可以做到的事情而已。a9成为了美能达在胶片时代的殉葬者,a9成为了索尼对单反阵营的送葬者。

    

索尼a900和美能达a9

    而至于更新的a7第三代,我想大家都已经看过很多评测了,a7m3加入hlg,大幅度提升对焦,视频能力甚至把自家a7s2搞得无地自容a7s3甚至有传闻因为a7m3卖的太好要延迟发售……等大家都已经很清楚了,这里就不再多余赘述a7第三代机了。(其实是懒XD)

    作为美能达的后继者,无反时代的领跑者,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a系列无反还将给我们带来更多令人震惊的黑科技。

    透过那片evf,我们看到的不只是现在,还有未来。

    我们下期再见~

往期pps选相机阵营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