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大学“沉浸式”红色文化美育教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美育的教学模式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大学“沉浸式”红色文化美育教学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大学“沉浸式”红色文化美育教学

2024-07-15 21: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随着国家为了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需要提出了“新文科”“新工科”等学科建设的要求,也为了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新科技革命交叉融合,培养新时代的社会各界人才,我国高校教育提出了“三全育人”等措施。在综合类大学中“新工科”“新文科”并肩前行的状态下,三全育人体系中的美育是各类专业建设中的重要一项育人环节。在媒体数字化转型的今天,美育无论是在科学文化艺术教育活动中的审美创造,还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识形态浸润,都离不开适应时代的育人模式创新。媒介融合升级换代与大学生内心及社会需求的变化,育人的“沉浸式转向”成为新的主流。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综合类高校怎样以新型的各种教学与活动形式达成“沉浸式美育”,为大学文化和政治建设助力,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一直倡导在高校“五育并举”“三全育人”内容中结合红色文化教育内容,红色文化成为中国大学生美育建设中的主流内容。红色文化是中国特有的精神象征符号,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文化资源。红色是当年“星星之火”的代表色,红色更是象征着新中国诞生的唯一颜色。红色文化是一种优质的美育教学资源,是人们超越时空感悟革命历史的客观载体,具有核心价值引领、道德培养、专业精神激励等多重价值。在高校各类专业美育中融入红色文化资源,对大学生具有引导政治方向、塑造价值观念、培养道德品质等重要作用。

一、“沉浸式”红色文化美育的当下语境

高校美育的形式与教师和学生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教师和学生首先是社会人,社会的发展制约着美育对人的教育目的、实行手段、审美创造等各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传播媒介的变化及进步引发高校美育形式的相应演化,“沉浸式美育”的逐步兴起成为当前高校环境语境下的主要研究方向。

(一) 红色文化社会传播模式的变化

蒋志臻在《“红色”记忆消解与重构》中提出了“红色经典”传播模式的变迁,红色文化的传播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40至60年代)以小说为主要传播模式;第二阶段(20世纪60至90年代)以样板戏、电影为主要传播模式;第三阶段(21世纪以来)以电视剧为主要传播模式[2]。

目前,红色文化正迎来社交媒体时代的传播模式变革之挑战。当下是互联网主导的时代,据百度百科统计,截至2023年10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大学在校师生和历届毕业生成为其中的主要人群。据2023年10月统计数据,中国现有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达到4430万人。随着互联网移动设备普及率不断提高,移动通信网络升级到第五代“5G网络”,传统行业不断加快数字化进程,互联网已成为大学师生工作学习、文化娱乐的重要渠道,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互联网传播环境给传统严肃的红色文化传播带来巨大的机遇。学者们认为,新媒体环境下的文化传播呈现出内容多样化、方式开放、受众广泛的特点[3],其传播模式由单线性转为双向性,红色文化的传播范围被有效扩大[4]。

(二) 红色文化社会美育“沉浸式”趋向

后疫情时代,线上社交方式已成为年轻一代的主流社交方式,人们通过社交媒体进行各种沉浸式交流、工作和娱乐活动。基于线上社交模式的各类文化数字内容可以带动相关文化传播,提高用户参与率、分享率,以达到广泛传播的目的,“文化+媒介”跨越时空局限,连接文化古今。新的媒介技术也改变了红色文化的传播、展示方式,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以一种全新的视听语言,冲破了传统的审美理念,极大地使人们的文化体验多维化、立体化[5]。线上展览、虚拟博物馆、社交媒体等已成为红色场馆在互联网传播、展示的常态。在新媒体时代,各大场馆更加注重新媒体平台为人们带来的宣传效应。虚拟沉浸场馆已是各大场馆展示文化的必备利器之一,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等红色场馆纷纷实现了360度全体验虚拟场馆的建设。红色文化数字化设计能够让大众跨越时间和空间障碍,线上展览、虚拟博物馆、移动端游戏体验等新媒介方便快捷地为社会公众提供公益性信息资源服务,成为红色文化的无限展示平台。

(三) 红色文化美育的教育媒介交互发展

在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高校教学教育在线化、全球化背景下,随着在线教学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普及,美育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也随之改变。高校学习首先改变的是知识内容和知识传递方式,由之前的跟随老师学习、图书馆自主学习的方法慢慢转变成在学校网络平台及各类社会网络平台、手机APP上获取知识。其次,随着媒体传播科学技术的发展,学习方式也不断进化。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学习目的及方式也不断调整,从最早期的适应生存而必须进行的“自然学习”到以历史经验总结为主的“经典学习”,再到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的“现代学习”。大学教育中的美育方式也同样随之改变。之前的以教师为主建立和掌控学习进度、专业教学和育人信息输出的模式,越来越被学生可以自由进行筛选、自我掌控进退的弹性教育模式所取代,教育媒介的交互课程改革实践成为未来美育的发展方向。数字媒体美育的教学需求和教学内容及传播方式的改变,成为红色文化美育新的需求。

(四) “沉浸式”红色文化美育是高校教育变革的需求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席倪闽景在关于数字化新时代教育将如何变革问题讨论会上指出:“第一,对于学习者而言,未来人类遇到的瓶颈问题无关知识,而在于如何形成共识;第二,对于学习者而言,未来人类将面临超大规模信息带来的挑战,学会选择已经成为教育的核心目标;第三,提高学生独立人格和承受负担的能力。”高校美育作为高校教育人才的重要一环,同样面临以上几个方面的挑战。

红色文化共识是中国国家发展的重要思政基础。形成认知共识是红色文化美育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由于网络的发达和各方面知识的海量充斥,学生在接受美育过程中会产生选择困难。随着学生学习选择的权利越来越大,中国高校学生每天面临着大量媒体的多样性信息。大学生的大脑接收信息不可能再像中学生那样简单,其三观的整体性又不一定非常完善,他们往往容易受到网络特别是部分别有用心的外媒蛊惑而动摇基本的核心价值,从而对自己的学业、生活方式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如果学生不具备基本的判断和选择能力,教师不能带领和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内容筛选,学生容易在网络中迷失方向甚至误入歧途。高校应在红色文化美育过程中,加强相应的红色文化浸润,带领学生完成具备正确方向的美育学习,发挥红色文化美育教化功能。

当前,尽管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思考、运动等高精度模拟算法方面尚不完善,但其在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输出方面的非凡“智能”,足以让人类对未来可能遭遇的生存境遇冲击引起高度重视与反思[6]。当今世界的各类竞争已经超越了“人类”的层面。让高校学生在相应的美育过程中拥有独立人格,建立中国特有的价值观、世界观和社会责任感,能够承受较重的国家建设重任,这是新时代美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显然,红色文化是美育中最适合进行相关教学的内容。

二、红色文化艺术创作的校本生成的美育表征

大部分校园文创设计作品都是艺术类专业课外实践或学校社团的尝试成果。近年上海在教育剧场与文化育人的大环境下,特别是在纪念建党百年的活动氛围烘托下,有着美育属性和思政意义的校园主题红色文创创作逐步兴起,成为各大高校校园艺术的靓丽风景。以建党主题、优秀校友、师长、学校红色革命史等为原型创作的各类文创,作为一种“沉浸式美育”,有着多重的复合意义。在此,以上海理工大学(简称上理工)为例,分析其校本相关文创创作的美育表征,探讨高校红色文创、校本红色历史如何通过文创开发、交互艺术设计、动画创作、艺术实践等发挥育人作用。

(一) 引入实际任务的沉浸式教育体系构建

沉浸式教学首先在欧美国家兴起,因其独特的教学形式和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其他国家所学习,并不断向世界各地传播。沉浸式教学法(Immersion)始创于1960年,是加拿大法语区首先开创的一种全新的第二语言教学模式[7]。其特点是多点全方位构筑学生学习时的沉浸式体验,从而提高学校育人的效率,促使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上理工红色文化美育的第一步就是引入实际任务的课堂构建。

该美育项目通过实际文创开发任务、设置设计任务职责、真实设计工作架构、团队密切合作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文创开发任务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1. 教师引领内容探索形成教学目标

在网络普及化的今天,大部分学生在知识学习选择上不一定能把握住正确方向,这就需要教师先行进行相关学习内容引导,结合专业课程和课外学习要求,形成正确的探索方向。例如,在课程和课外学习作业中,结合建党百年文创开发任务开展关于专业课的文创开发和相关创作。学生全程参与红色文化数字APP、红色人物表情包创作、纸雕创作、建党百年动态数字招贴设计、上理百年红色建筑群纸艺开发、刘湛恩数字动画片创作等实际任务,完成相关设计创作后,在线上和国家级实验中心完成相关的制作实操。通过将课堂与实际设计任务无缝对接,学生积累了宝贵鲜活的设计技能训练案例,增强对设计创作事业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2. 依托真实生活强化审美品格

在红色文创的开发过程中,学生的创作容易受到前期的固有模式的限制,无法放开思想进行设计,无法做到完全“沉浸”。校园红色文化美育过程中,教师需进行相关的情感引导,并致力于将美育活动与学生自身生活融合汇通,构建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因此,相关的设计创作呈现出源于学生群体身边的“数字生活内容”特点,这样可以让学生产生一种现代网络生活的感觉。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挖掘红色文化的“写实”品格,让学生真实感受文创作品潜在的审美特征。“真善美”的三位一体昭示了“真”是“美”的生发基础,以写真求实的诗学策略去表述美育内涵,学生作品不再是人云亦云式的表面歌颂和硬性推广,而是基于红色文化内容的艺术迸发式创作。这是上理工系列红色文创创作主体“沉浸式”非虚构审美艺术图式的表现。

3. 按照全设计流程设置典型岗位

在实际设计开发任务指引下,按照典型设计任务流程和岗位设置,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内容方案调研、红色元素发掘、设计表现形式确定、实际设计制作、后台技术支持、实验室制作操作、数据测试等训练内容。这些工作覆盖市场调研、设计制作、生产实施、市场推广等主要岗位职能、技术方向和任务环节。教师根据未来工作任务要求分配岗位,全方位提升学生未来在岗能力,培养学生不惧困难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职业素养。

4. 多专业团队密切协作

该项目考虑设计任务的广域覆盖及其团队合作性,充分利用设计思路来源、设计实操、后台数字技术辅助开发、制作工艺流程应用等开展全流程、全要素、多人跨专业、跨学院同步联动训练,促使学生沉浸到团队密切协作中,通过相互配合与交互增强沉浸效果。特别是在相关活动开展前期,教师会邀请相关专家为学生进行主题演讲和内容解释,帮助学生真实了解红色文化背后的故事。

(二) 引入实操任务的沉浸式课程体系设计

该项目课程体系构建以上理工红色文创开发主体——版艺学院专业课程构建为例,打造课程教育,多层次、进阶式嵌入专业培养方案,同时推进各类虚拟线上教学平台融入红色文化等美育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线上沉浸式体验。

以“全面激发学生全方位知觉系统”为主要目的,学院全面构建线上线下红色文化美育基础课程、专业特色红色文化美育课程和主题创作美学进阶课程(科研项目课程、毕业设计传作等)“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为了保障课程体系的更好运行,该项目全面建立了激发学生审美状态的美育平台,团队教师以身作则进行了红色文化主题的自我实践创作,为学生树立了良好榜样。

1. 红色文化美育基础课程体系

第一,基础课程打造。围绕激活内容了解、视觉和知觉三大系统,学院打造以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红色文化历史经典赏析”“上理工特色红色文化学习挖掘”等课程,将“爱国、爱党、爱校”定为基础研究内容,以“红色美术作品鉴赏”“红色音乐欣赏”“红色舞剧鉴赏”“红色电影鉴赏”“红色文创作品分析”为导引,以创作实践为课程任务,实现相关红色美育内容融入的全流程专业课程美育,并覆盖全体学生。第二,以赛促学的特色美育课程。相当一部分文科艺术类本科专业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多参加各类红色文化美育实践、赛事和展览展示活动,并将美育课程纳入本硕人才培养方案,教师在专业课程中积极引导组织学生参赛和参展。第三,红色文化美学系列进阶课程。学院组建了信息科学、艺术学、人文学科等跨学科教师构成的课程开发研讨小组,为工文艺三大类专业中的新媒体技术、广告学、编辑出版学、视觉传达设计、动画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设计等专业跨专业打造科研项目课程作为美学系列进阶课程,并在本科、硕士生毕业设计中也融入相关红色文化美育内容。

2. 沉浸式美育平台全方位激发学生审美状态

以“突破专业边界、激发创造能力”为目的,学院协同学校构筑“与红色文化同行、向美而行”的艺术体验空间和艺术实践平台,让学生获得立体化、沉浸式的艺术浸润。此举措使得参与设计制作的学生沉浸于红色文化,获得审美认知提升,校园内外其余师生也得到红色文化浸润,从而提高学校整体美育效果。第一,助力营造校园整体美育空间,实施“红色文化美育浸润计划”。学校全面艺术化改造校园教学、科研、生活和办公设施,规划并建成遍布校园的体验、教学、创作等空间。学院带领学生参与建设的学校艺术体验空间与实践平台等红色文化美育物理空间多个,共计100余件红色文创作品在刘湛恩纪念馆内外、教学大楼、学校食堂等空间展示。第二,创设美育实践平台,推行美育践行计划。围绕视觉、听觉、互动体验、实物文创等方向,学院重点设计和组织多个学生美育实践活动,例如:为了庆祝建党百年,举办“青春心向党,筑梦耀中华”艺术作品展;与北京国家外交部联合开发中国驻海外大使馆的红色文创国礼,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国际输出;联合跨“工文艺”三个专业大类研究生、本科生共同进行红色文创产品开发和APP设计。第三,搭建红色文化艺术创作课程平台。学院开设相关内容的科研项目课程,并结合创作大赛和社会需求进行设计开发实践。师生创作了动画片《刘湛恩》、光耀百年纸雕作品等10多项获省部级艺术创作等级奖的优秀文创作品。

3. 教师以身作则引领红色文化学习方向

教师作为高校美育、红色文化传播的主要引领者,自身对红色文化、美育应有深刻的理解和领悟。上海理工大学专业教师聚焦视觉建构和意识形态建构两种核心能力,围绕“新工科、新文科+艺术”和“红色文化+技术”两大方向,创建跨学科、跨学校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和新机制,深度推进科技艺术跨界融合,促进工科和文科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教师作为主要创作者,完成了国家级建筑保护群(红色文化建筑刘湛恩纪念馆等)的在线“建筑可阅读”主视觉和数字化界面设计工作。教师作为主要研究团队,针对鲁迅先生的书籍设计作品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上海鲁迅纪念馆为学生开展了现场教学,带领学生完成了120多幅建党百年纪念招贴及数字招贴,并与北京市海淀区干休所的老红军们进行联络,根据老红军们的故事创作设计了“行之道”手绘经折装的纪念手册。学生们不仅提升了自身审美和手绘能力,同时也经历了一次重要的红色精神洗礼。在此过程中,教师们前期进行铺垫和任务设置,带领学生结合科研项目课程、专业课程跨专业、跨学院地组队完成各种相关任务,将美育与红色文化有机结合,完成了一体化育人目标。这样有别于虚拟课题的现场真实沉浸和实际任务参与,很好地激发了学生自觉自主地进行自身红色文化美育。

三、上理工红色文化美育体系人才培养成效

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上海理工大学将红色文化美育全面嵌入新文科、新工科人才培养过程,实现了覆盖全体学生、联通培养环节、贯穿培养过程的美育创新与改革,激活多专业、多层次人才创新潜能,打造人才培养高地,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学生的具体成果如:在国内普通高校红色文化主题艺术大赛中获国家级奖项12项,含“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金奖等多项,“红色百年艺动我心”一等奖、二等奖等多项;获上海市汇创青春大学生艺术展示活动工艺美术类一等奖等多个奖项。教师在红色文化美育过程中获评优秀红色艺术创作“优秀指导教师”10余次;获批上海市红色文化传播教研科研纵向基金4项;举办红色文化专题艺术展两次并获得上海市多家官方媒体报道。其他成果也不胜枚举。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上理工学子独立创作的影视作品“我热爱的武汉”主题宣传视频被人民日报客户端、学习强国客户端主推。2021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打造的中国驻海外大使馆建党百年红色文创国礼受到了外交部好评,被20多个国家的中国驻外领事馆进行了对外赠送。2022年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团队获评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团队、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专业教师团队不仅将红色文化内容植入课程,打造了沉浸式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多样教学模式,而且完成相关红色文化美育内容建设后带领学生共同创作,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机械艺术博物馆”打造了多项红色文创主题作品。此举推动红色文化美育走出高校校园,助力上海市中小学生红色文化美育工作,并以此为基础成功搭建了上海市大学生文创实践基地。

近年来,在学校和学院的不断推动下,一批跨学院、跨专业共同组队的项目合作制度得以形成,教师们打造了一批以融合红色文化内容传播为主的课程思政建设专业课程,更好地完善了学校红色文化美育育人体系。

四、总结与展望

我国现有大学中,综合类高校占相当大的比例,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综合类高校美育体系构建是众多院校都非常关注的教育重点。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效手段,也是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根据国家正在进行的“十四五”规划建设现状以及下一个五年计划目标,“新文科”“新工科”建设成为高校建设的新时代育人需求。为此,上理工充分发挥综合学科优势,大力开展以红色文化美育为核心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社会实践等活动,逐步构建起“课程教育+艺术浸润+红色文化+创新潜能激活”的综合类高校美育体系。当然,未来的路还很长,上海理工大学红色文化美育也碰到了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学校和教师也正在不断地思考和进步。在数字化转型的媒体变革时代,高校需要教师和学校共同配合,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营造沉浸式红色文化美育的育人环境并不断地动态优化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体制机制。教师作为直接面对学生的育人主体,应不断自我进步和提升,研究相应的育人方式,带领学生在媒体信息爆炸的今天,坚持正确的学习方向和道路,为已经到来的第五媒体时代做好综合类高校红色文化美育工作。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