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滚床单的贾玲,为什么要撒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美竹铃为什么不拍了 第一次滚床单的贾玲,为什么要撒谎?

第一次滚床单的贾玲,为什么要撒谎?

2024-06-28 05: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文丨李月亮 七野

  每晚八点四十 陪你看世事

  《热辣滚烫》里,有一个饱受争议的镜头——

  贾玲和雷佳音赤裸着上身,面对面抱在一起。

  镜头对准贾玲的脸,让她贡献了出道以来,最大尺度的表演。

  

  很多人看完这段床戏,都觉得不理解,甚至恶心:

  贾玲,你拍这么“辣眼睛”的镜头,到底是为了啥?

  为了啥?

  这背后是一个大话题。

  01

  李月亮 ☽

  其实《热辣滚烫》里一共有两场床戏。

  演员分别是贾玲和雷佳音、乔杉和李雪琴。

  

  猛一看这几个名字,你可能以为自己眼花了。

  他们都是娱乐圈的搞笑担当。

  别的演员身上的标签是“仙女”“男神”“白月光”。

  他们身上的标签是“头大” “肥胖”“没对象”。

  一般的影视剧里,他们的角色往往偏向丑角。

  而那些性感的床戏,都分配给了俊男靓女。

  天长日久,人们会有一种错觉——

  性和爱都是俊男靓女的专属,只有他们上床,才天经地义。

  但是。

  不是只有盘靓条顺的人,才需要性和爱啊。

  胖子也是人。

  也有人七情六欲,一样不少。

  所以贾玲的电影里,李雪琴穿着豹纹吊带,爬上床当了小三。

  

  贾玲200多斤的身材,不仅可以谈恋爱,而且有性生活。

  贾玲把大尺度的镜头,对准了胖人。

  还原了胖人真实存在但被忽略已久的需求。

  不仅如此,她也隐晦地表达了胖子在性和爱里的卑微。

  电影里,雷佳音问贾玲:“你不会是第一次吧?”

  贾玲犹豫了一下,结结巴巴又强装镇定地回答:“不是。”

  紧接着,她的手紧张地攥住了床单。

  显然,她撒了谎。

  

  在传统观念里,“处女”是贞洁的象征。

  现在观念虽然进步了,但“处女之身”总归不是个坏事。

  而片中的贾玲,明明是处女,却不敢对男方承认。

  也许是担心男方有心理负担,害怕她“献出第一次”后过分纠缠。

  也许是怕男方耻笑她“果然没人要,这么大年纪还是处女”。

  一个胖子在爱情里的卑微,跃然纸上。

  02

  李月亮 ☽

  其实不只是在性爱方面。

  一般的影视剧,都很少愿意描绘胖子的美好一面。

  尤其是胖女人。

  她们的荧幕形象,常常是贪吃的女同学、懒惰的阿姨、恶毒的婆婆。

  总之,体型偏胖的角色,往往没有爱情,又好吃懒做。

  只能给美女主角当陪衬,还得承担被嘲笑的功能。

  

  这种不太友好的印象,在影视剧之外也很常见。

  贾玲还是个胖女人的时候,有句话叫“娱乐圈就是贾玲的后宫”。

  

  因为大家热衷于把贾玲和各种男明星配对。

  沈腾、胡歌、言承旭、刘德华……甚至蜘蛛侠。

  而不论贾玲跟哪个男明星组成一对,男星的粉丝都不会闹事。

  评论区总是出奇地和谐。

  根本原因就是——

  胖胖的贾玲,身上似乎没有性吸引力,很难有男明星真的看上她。

  她不管跟谁配对,充当的都是一个笑料。

  不会有人当真,更不会惹人嫉妒。

  可是200斤的贾玲心里,难道就没有爱情吗?

  因为肥胖,而被当做“无性人”,被抹去七情六欲。

  这对胖子,也不公平吧。

  

  

  03

  李月亮 ☽

  胖子遭遇的歧视,生活中比比皆是。

  如果你是一个胖子,或者是微胖人士。

  就会知道这个世界对胖子,怀着怎样的歧视。

  前段时间,有个视频很火。

  北京一个还在哺乳期的产妇,被老公和妈妈讽刺身材。

  产妇坐在床上,满身疲态。

  老公却拍着她的背,骂她胖:

  “看你这背驼的,还厚,又驼又厚,这大腿也粗,啥时候减肥啊?”

  

  旁边的妈妈也催她:

  “减一下肥吧,天天说你,你不难受啊?”

  这个产妇的心情,可想而知。

  

  而类似的心酸,很多人都有过。

  有个新手妈妈说,她刚生完孩子6个月,老公骂她“胖得像个老母猪”。

  

  还有一个胖网友说,她和朋友吃饭。

  吃得少了,朋友就会说“别装了,你应该很能吃啊。”

  吃得多了,对方又会说,“吃这么多,怪不得这么胖。”

  总之就是怎么做都不对。

  我记得之前武汉大学有一个宣传片。

  出镜的女生不是那种骨感美女。

  当然也并不胖,算很正常的身材。

  但是评论区的网友就讽刺“武汉大学伙食真好,女生都跟猪一样”。

  大润发超市也曾经在女装尺码表上,把M码标注为“美”,L码是“烂”,XL码是“稀烂”。

  

  你看,这就是社会给胖子的标签——

  胖,等于猪,等于懒。

  等于好吃懒做,等于意志薄弱。

  甚至等于蠢笨无能,失败堕落……

  胖子,不仅在外在体型上被否定,被歧视,被羞辱。

  甚至在内在人格上,都遭遇严苛的审判。

  仿佛“胖”就罪该万死。

  而这些歧视,来自四面八方。

  父母、爱人、朋友、亲戚、同学、同事、陌生人、媒体……

  都可能向抬手就给你一刀。

  

  04

  李月亮 ☽

  所有这些标签,对胖子其实都不公平。

  最基本的,胖子不等于不自律,瘦子也不一定就自律。

  决定一个人胖瘦的,很大程度还是体质原因。

  易胖体质的人,想保持好身材真的很难。

  如果一个人的父母全都很胖,那么ta肥胖的机率就高达80%。

  ta几乎很难通过自己的自律,一生保持正常的身材。

  你看沈殿霞的女儿郑欣宜,小时候就是个小胖墩。

  

  之后反复减下去、胖回来、又减下去、又胖回来。

  

  我看前几天港媒拍到的郑欣宜祭拜母亲的照片。

  她显然又胖回了自己的“正常体态”。

  

  你说郑欣宜不想减肥、不够自律吗?

  我真不觉得。

  只是以她的体质,要保持好身材太难了。

  那完全是反人性的。

  反人性的事情,没有几个人能长期坚持。

  就好像一个人正常一天要睡八小时。

  你非得让她每天睡俩小时。

  她坚持一个星期可能没问题。

  但坚持一年、坚持一生就不太可能了。

  这就是很多人减肥总是失败的原因。

  其实在现代社会这种“一胖毁所有”的观念里,没有几个胖子是真的胖得心安理得的。

  大部分胖子心头都压着一块巨石。

  都恨不得把身上的肥肉割了扔大海里。

  反正我身边的有点胖的朋友,基本都在跟体重做斗争。

  都在不同程度地控制饮食。

  他们对热量、碳水、食物……各种减肥常识的了解,比普通人多得多。

  反而是比较瘦的朋友,吃起东西来比较放松和任性。

  所以说起自律来,真的是胖子更注意控住自己。

  只是……有时候……控制不住而已。

  当然,那多半不是因为胖子意志力更差。

  而是人的意志力本来就有限。

  正常人都很难扛住“管住嘴”的考验。

  胖子看起来更没有意志,只不过是因为他刚好不幸遇到了这么严峻的考验。

  如果你有超能力。

  在人群中随便拉出一个瘦子,狠毒地把他的变成易胖体质。

  看他能不能控制住自己不胖?

  大概率也不能。

  05

  李月亮 ☽

  如果从胖瘦上分的话,我觉得人可以分成四种。

  第一,天生的胖子,一直比较胖。

  第二,天生的瘦子,一直比较瘦。

  第三,天生的胖子,因为很自律,一直保持比较瘦的状态。

  第四,天生的瘦子,因为很放纵,一直保持比较胖的状态。

  显然,前两种人是比较多的。

  后两种人肯定也有,但相对少。

  而且他们比较容易变回自己更自然的状态。

  换句话说,我们生活中的胖子,大部分其实是“天生的胖子”,但我们总以为他们是“因为放纵才变胖”。

  这可能是世界对胖子最大的误会。

  06

  李月亮 ☽

  胖的确会带来一些问题。

  最大的麻烦是两个:

  第一,不够健康。

  第二,不够好看。

  所以对胖子本人来说,这肥还是要努力减。

  但是对外人来说,我们应该撕掉胖子身上那些不合理的标签。

  公平公正地看待他们。

  当你看到一个人很胖,首先想到的应该是——

  他的激素水平、肠道菌群、新陈代谢能力……可能不太对劲。

  而不是他好吃懒做、蠢笨堕落。

  大部分时候,胖都仅仅是体质和健康问题。

  就跟一个人肠胃不好、睡眠不好,本质上差不多。

  我们不会歧视一个肠胃不好的人,给他贴上“懒惰放纵”的标签。

  也就不该这么对待一个胖子。

  每个人都是极其复杂的个体。

  不能单单通过身材,去定义一个人。

  那是很肤浅的。

  总之,最后一句话。

  还是对胖子好点吧。

  ──── 全文完 ────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