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9年全球航天发射,中国34次遥遥领先,赶超美俄保持记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美国运载火箭发射记录 盘点2019年全球航天发射,中国34次遥遥领先,赶超美俄保持记录

盘点2019年全球航天发射,中国34次遥遥领先,赶超美俄保持记录

#盘点2019年全球航天发射,中国34次遥遥领先,赶超美俄保持记录|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源:高端装备产业研究中心

作者:太阳谷

导读

据统计,2019年全球共进行的102次航天发射中,中国34次,俄罗斯25次(含联盟号在库鲁的3次发射),美国21次,欧洲6次(不含联盟号在库鲁的3次发射),印度6次,新西兰6次,伊朗2次(不包含射前爆炸的发射),日本2次。2019年,全球共发生5起发射失败(伊朗2起,中国2起,欧洲1起)和1次部分失败(俄罗斯),导致5个有效载荷报废。对比2018年,中国、美国、欧洲、日本和印度发射次数均不同程度减少,而俄罗斯和新西兰则有所增加。目前中国在航天领域正在逐步赶超美俄,在某些方面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中国连续第二年保持了太空发射数量的世界纪录:2018年进行了39次发射,超过美国的34次和俄罗斯的20次。2019年,中国再次领先于美俄。

2019年各型运载火箭发射统计

2019年国内外各发射中心发射统计

各国不同型号火箭发射情况如下:

具体发射任务如下:

美国

2019年1月11日,猎鹰9火箭成功发射第二代铱星66-75。铱星公司下一代全球卫星星座被称为二代铱星“Iridium NEXT”,这些卫星将组建二代铱星全球卫星星座,为地面用户提供移动语音与数据通信服务。这是第二代铱星的最后十颗卫星。

2019年1月20日,NASA的NROL-71间谍卫星搭载ULA的德尔塔IV型重型火箭从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升空,进入轨道。NROL-71的发射由美国国家侦查局(NRO)进行,它负责美国间谍卫星的发射。

2019年2月22日,印尼Nusantara Satu通信卫星(Satelite Nusantara satu)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SLC-40(Space Launch Complex-40)成功发射升空。一同发射的还有以色列的Lunar Lander、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AFRL)的航天器。印尼Nusantara Satu通信卫星是印尼第一颗使用高通量卫星(HTS)技术的印度尼西亚卫星,容量高达15 Gbps,整星质量4100公斤,隶属于运营商PT Pasifik Satelit Nusantara(PSN),卫星基于SSL-1300卫星平台,携带26个C波段高通量转发器,12个C波段扩展转发器,18个Ku波段高通量转发器,卫星定点东经146度,设计寿命15年。据悉,该技术能够提供比目前在印度尼西亚传统卫星更大容量的宽带互联网服务。

2019年3月2日,SpaceX用Falcon 9发射首个Crew Dragon载人飞船。此次发射是2019年度全球第13次航天发射,猎鹰9系列火箭的第69次发射。任务载荷是执行首次飞行试验的龙2载人飞船。由于是实验飞行,所以飞船上没有搭乘宇航员;火箭使用的是全新的一级,出于对往后载人飞行提供参考数据需要等,本次火箭一级在完全有能力完成返场着陆的情况下,降落于漂浮在大西洋上的回收驳船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上。

2019年3月15日,宽带全球卫星通信系统的第10颗卫星(WGS-10)搭载联合发射联盟的Delta 4中型构型火箭升空。

2019年4月12日,SpaceX重型猎鹰火箭从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发射任务是重型猎鹰火箭的第二次发射,但却是第一次商业发射任务。重型猎鹰火箭本次搭载的是来自Arabast公司的一颗通信卫星。该卫星重约6吨,用于为中东、欧洲和非洲地区提供通信服务。

2019年4月18日,在美国维吉尼亚州Antares 230火箭成功发射Cygnus NG-11货运飞船。NG11任务同时携带63颗ThinSat卫星和SASSI2卫星,其中63颗ThinSAT卫星隶属于Virginia Space ThinSat 计划。该计划为Virginia Space,Northrop Grumman还有NASA创建的短期低成本项目,旨在提高学生对于STEM领域的关注度和兴趣。该项目的相关卫星将会被部署在距离地面200-250公里的低地球轨道高度,通过GlobalStar进行实时的数据传输。卫星轨道寿命预计为五天,在离轨后也不会产生任何太空垃圾。

2019年5月4日,SpaceX公司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的SLC-40号工位用一枚Block 5批次猎鹰9FT火箭,把执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CRS-17任务的一艘复用型龙飞船送入了预定轨道,并成功完成火箭一级海面平台回收。CRS-17龙飞船任务是NASA商业补给服务(CRS)合同的一部分,是该合同中发射的第17艘龙飞船。

2019年5月24日,SpaceX成功完成2019年的第五次猎鹰9号火箭发射任务,将60颗互联网卫星送入太空,从而向实现全球互联网覆盖这一使命跨出了一大步。

2019年6月12日,加拿大的下一代雷达成像卫星星座——“雷达卫星星座任务”(RCM)的3颗卫星搭乘Falcon 9火箭发射升空。RCM星座是中分辨率卫星任务,主要用于对加拿大广阔国土和海域进行定期监测。中分辨率数据和更高分辨率的数据结合使用,将能够极大增强加拿大资源管理和环境监测能力。

2019年6月25日,SpaceX成功发射重型猎鹰火箭,完成一箭24星+三轨部署的任务。任务把24颗卫星分别投放到三个轨道,向美国空军证明了该火箭具有一箭多星+多轨的能力。

2019年7月26日,猎鹰9火箭成功完成CRS-18国际空间站货运任务。

2019年8月7日,SpaceX由佛州的发射场,顺利发射了以色列的通讯卫星Amos-17。

2019年8月8日,ULA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SLC-41号工位用一枚阿特拉斯V(采用551配置)型运载火箭,将美国空军的第五颗先进极高频军用通信卫星(AEHF-5)送入了预定轨道

2019年8月22日,ULA在其网站发布消息说,该公司当天成功发射一枚“德尔塔4”火箭将第二颗美国第三代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送入太空。这个系列的卫星将拥有更强大的精确定位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2019年10月11日,NASA用L-1011三星运输机(飞马座)搭载Pegasus XL火箭成功发射ICON(Ionospheric Connection Explorer)电离层探测卫星。

2019年11月2日,NASA使用诺格的Antares II(加强版)火箭成功发射Cygnus NG-12货运飞船。船上共载有约3720公斤补给物资和设备,比以往任务提高10%以上。这其中包括15颗微小卫星,其中最大一颗是美国国防部“空间试验计划”(STP)下的技术试验卫星“空间试验计划卫星”(STPSat)4。该星重100公斤,载有5套实验装置,包括射频模块瓦、可重构卫星模块式太阳阵和集成小型化静电分析仪。它由“空间站轨道有效载荷系统集成运动发射器”(SSIKLOPS)部署器投放,成为从国际空间站上部署的最大一颗卫星。

2019年11月11日,SpaceX公司在卡角用Falcon 9火箭成功将第二批60颗Starlink组网卫星送入太空。SpaceX表示,大约经过6次发射,就能为美国和加拿大部分地区服务,大约经过24次发射,当在轨的Starlink卫星数量达到1440颗时,才能初步为全球提供上网服务。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已授权SpaceX发射12000颗卫星,这些卫星使用的是为Ku、Ka和V波段。

2019年12月6日,SpaceX公司在卡拉维拉尔角用Falcon 9火箭成功发射CRS-19货运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执行货运任务。发射所用飞船又是一艘已用过两次的旧船,曾先后在2014年9月和2017年6月上天执行CRS-4和CRS-11货运补给任务。

2019年12月17日,SpaceX公司在卡纳维拉尔角使用Falcon 9火箭成功发射JCSAT-18/Kacific 1通信卫星。

2019年12月20日,ULA在卡纳维拉尔角使用Atlas 5火箭成功发射波音Starliner OFT载人飞船,不载人飞行测试。发射使用Atlas 5构型N22中的N意为无整流罩(原来一般是4或者5,代表4米或5米直径整流罩),第一个2代表两枚助推器,第二个2代表两台RL-10推动的双发半人马上面级,宇宙神5火箭目前已服役16年,之前双发半人马座上面级只有在退役的大力神火箭上采用过,而宇宙神火箭之前从未使用过双发半人马上面级,由此可见大质量近地轨道载荷的稀缺性。

俄罗斯

2019年2月22日,俄罗斯在哈萨克斯坦发射了一枚联盟号火箭,在发射过程中三级出现问题,上面级分离时轨道过低。幸好上面级Fregat-M携带足够燃料,利用增加点火时间挽救了这个情况,最后仍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搭载的EgyptSat-A卫星用于拍摄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卫星主要服务于埃及政府。

2019年2月28日,OneWeb旗下首批6颗卫星搭载从法属圭亚那发射的联盟号火箭升空,该枚火箭隶属于法国阿丽亚娜航天公司(Arianespace)。OneWeb卫星,美国卫星初创公司旗下首批6颗冰箱大小的卫星,利用这些卫星提供几乎覆盖世界任何地方的互联网连接,且只存在极短的信号延迟。计划中的OneWeb卫星将在海拔大约1200公里的高空以同步的方式绕地球运行,并将信号传输到地面终端。

2019年3月15日,联盟MS-12载人飞船由联盟FG火箭从拜科努尔成功发射。本次任务主成员组,Christina Koch为原定的联盟MS-12成员组成员,原定任务的俄罗斯指令长与阿联酋首位航天员在2019年下半年搭乘联盟MS-15号飞船进入太空,联盟MS-14号确定为无人飞船,这是自联盟TM-1飞船任务后时隔32年再次发射无人飞船,在载人龙飞船成功首飞且俄方的下一代“联邦”飞船继续推迟首飞的现实背景下,“联盟”家族的新改进型将继续支撑全球载人航天的大梁。

2019年4月4日,Soyuz-2.1a成功发射第441艘进步货船,为远征58/59队提供物资补给与相关实验设备。本次任务采用3小时超快速对接。Progress MS-11航天器将向国际空囘站运送大约2450千克的货物和其它物资。货运飞船将提供食物,常温推进燃料和其他物资,包括705千克推进剂,50千克加压空气与420千克水。

2019年4月5日,O3b中轨通讯卫星(F17–F20)由联盟-STB火箭自库鲁成功发射升空。“O3b”这一名称源自英文“另30亿”的缩写,意指全球近一半享受不到可靠宽带上网服务的人口。O3b星座采用赤道上空的中地轨道,轨道高度7830公里,采用Ka波段频率,主要用于向亚洲、非洲、拉美、太平洋和中东没有充分上网条件的新兴市场提供低成本高速上网服务。该系统把卫星大范围覆盖的特点同光纤网络的速度结合起来,面向50个国家的数十亿消费者和企业用户,可提供低成本、高速、低时延的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服务。该系统2013~2014年采用联盟号火箭部署了前三组共12颗卫星,2015年底又订购了8颗,主承包商均为泰雷兹•阿莱尼亚空间公司。每颗卫星发射重量700公斤,配备12部可控天线和12路Ka波段转发器,设计寿命10年。

2019年5月27日14:23,联盟-2.1b火箭从普列谢茨克发射Glonass-M#758导航卫星,起飞不久被雷击中后发射成功。

2019年5月31日,重型质子M火箭发射升空,运载着俄罗斯JSC Gazprom太空系统的Yamal-601通讯卫星。Yamal-601是俄罗斯迄今为止最强大的通讯卫星。这颗卫星由法国航空公司--泰利斯阿莱尼亚航天公司制造,配备有18个C波段转发器、19个Ku波段转发器和26个26波段转发器,为客户提供“固定通信、广播和互联网接入服务”。这颗卫星重约5吨,设计使用寿命为15年。Thales的职员称,这颗卫星将取代Yamal-202通信卫星,定点于49°E,覆盖欧洲、中东、北非、南亚和东南亚。Yamal-601的发射标志着2019年质子火箭的首次发射,此前联盟号已经发射了一系列将卫星和空间站人员送入轨道的火箭。

2019年7月5日,俄罗斯航天集团在位于俄远东地区的东方航天发射场成功用一枚运载火箭将3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枚“联盟-2.1b”运载火箭于莫斯科时间8时41分(北京时间13时41分)从东方发射场点火升空。在飞行4个多小时后,这枚运载火箭把一颗气象卫星和另外32颗微型卫星依次送入预定轨道。

2019年7月11日,俄罗斯空天军下属航天兵10日在俄西北部的普列谢茨克发射场,用一枚“联盟-2.1V”运载火箭成功发射4颗军用卫星。这枚火箭于莫斯科时间10日20时14分升空。有关监测显示,火箭飞行约4小时后,4颗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2019年7月13日,质子-M(Proton-M)型运载火箭和Spektr-RG X射线望远镜在拜科努尔航天基地成功发射。这是俄罗斯Spektr太空天文望远镜计划的第二颗,Spektr系列望远镜第一颗Spektr-R太空射电望远镜目前已经与地面失联,而Spektr-RG发射升空后将开展其他天文探测活动。未来,俄罗斯将发射Spektr-M天文望远镜接替Spektr-R的任务。

2019年7月21日00时28分,Soyuz FG 火箭携带着 Soyuz MS-13(60S)载人飞船成功起飞。

2019年7月30日,一枚联盟号2.1a运载火箭从俄罗斯的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将俄罗斯新一代军用通信卫星Meridian-M No.18L(子午线卫星)送入轨道。“子午线”卫星主要用于为途经北方海路区域的飞机、舰船提供与地面站点间的通信联络,以及扩展俄西伯利亚和远东北部的卫星通信。

2019年7月31日,Soyuz-2.1a火箭成功发射第442艘进步货船,为远征59/60队提供物资补给与相关实验设备。本次任务采用对接方式待定。Progress MS-12航天器将向国际空囘站运送大约2450千克的货物和其它物资。货运飞船将提供食物,常温推进燃料和其他物资,包括705千克推进剂,50千克加压空气与420千克水。

2019年8月6日,Proton-M火箭在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了Blagovest-14L军用通讯卫星。

2019年8月22日,ROSCOSMOS用Soyuz-2.1a发射Soyuz MS-14无人值守飞船。此次发射是本年度全球第60次航天发射,俄罗斯的第13次发射。任务载荷是联盟MS-14载人飞船,由于本次发射主要任务是进行一系列技术测试,故没有宇航员搭乘,而是换成了一个名为Skybot F-850的机器人。

2019年8月30日,俄罗斯呼啸KM型运载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了“测地-国际宇宙”(GEO-IK)2-3军民两用测地卫星,代号“宇宙”2540。GEO-IK-2-3又称“季风”(Musson)2-3,是GEO-IK-2系列的第三颗卫星,由信息卫星系统(ISS)-列舍特涅夫公司建造,配备雷达高度计(由泰雷兹•阿莱尼亚空间公司提供)、激光后向反射器及GLONASS和GPS接收机,重约1400公斤,拟用于精确测量地球形状和重力场特性,从而帮助建立高精度的大地测量坐标系,以供制图和导弹制导等潜在军事和民用目的使用。

2019年9月25日,俄罗斯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用Soyuz FG火箭发射 Soyuz MS-15(61S)载人飞船。

2019年9月26日,俄罗斯在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用 Soyuz-2.1b 运载火箭+ Fregat-M 上面级成功发射 EKS-3 导弹预警卫星。

2019年10月9日,俄罗斯用Proton M火箭+ Briz-M上面级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Eutelsat 5 West B 通信卫星和 MEV-1(首个商业在轨延寿服务航天器)卫星,此次发射耗时15个小时。

2019年11月26日,俄罗斯在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使用 Soyuz-2.1v 火箭 + Volga 上面级成功地将一颗军事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2019年12月6日,俄罗斯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使用 Soyuz 2.1a 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Progress МS-13(74P)货运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执行货运任务。

2019年12月11日,俄罗斯在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使用 Soyuz 2.1a 火箭 + Fregat-M上面级成功发射 Glonass M 759 卫星。

2019年12月18日,欧洲阿丽亚娜航天(Arianespace)公司在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使用 Soyuz-ST-B 火箭 + Fregat-MT 上面级发射 CSG 1 地球观测卫星和 CHEOPS(系外行星特性探测卫星)。其余三颗搭载升空的小卫星OPS-SAT,EyeSat,ANGELS,分别用于进行相关技术验证。

2019年12月24日,俄罗斯在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使用 Proton-M 火箭 + Block DM-03 上面级成功发射 Elektro-L No.3 同步水文气象卫星。Electron-L No.3气象卫星主要观测俄罗斯远东地区/大洋洲和亚洲部分区域。它的主要仪器是106公斤的多光谱扫描仪MSU-GS,可在10个可见光和红外谱段下工作,每小时对地球成像两次,可见光分辨率1km,红外分辨率4km。卫星上还携带了一个通信载荷,可为偏远地区的地面站提供数据中继服务和紧急通信服务。原计划使用天顶号火箭发射,后因俄罗斯与乌克兰局势恶化而改用质子号火箭。

2019年12月27日,俄罗斯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使用Rockot 火箭+ Briz-KM 上面级成功发射Gonets-M No.24、25、26 三颗卫星

欧洲

2019年2月6日,Arianespace用Ariane 5 ECA VA247发射HS-4/SGS-1通信卫星和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GSAT-31通信卫星。Saudi Geostationary Satellite 1携带先进的Ka、Ku波段转发器,为沙特阿拉伯王国KACST提供现场直播波束通信服务等;Hellas Sat 4携带先进的Ku波段转发器为Arabsat子公司希腊塞浦路斯卫星运营商Hellas Sat提供波束通信服务,它向300万户提供DTH直播到户服务。卫星定点东经39°,基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Modernized A2100 卫星平台,设计寿命15年以上。GSAT-31是由印度航天局ISRO制造的通讯卫星,携带Ku波段转发器,卫星基I-2K平台,定点东经48°,设计寿命15年以上。

2019年3月22日,Vega VV-14火箭成功发射PRISMA高光谱先导应用卫星。这颗卫星由卡洛•加瓦兹空间公司建造,发射重量879公斤,配备了具有创新性的光电仪器,集一台高光谱遥感器和一台中等分辨率全色相机于一体,将支持环境监测、资源管理、作物分类、污染控制和国家安全等多种应用。卫星的空间分辨率为20~30米(高光谱)和2.5~5米(全色),幅宽为30~60公里。不含在轨测试,卫星设计寿命为5年。

2019年06月21日,Ariane 5 ECA火箭发射成功。搭载的AT&T T-16是一颗基于空中客车Eurostar-3000LX平台建造的高功率通信卫星。T-16搭载了高功率的Ka波段和Ku波段转发器,将在西经99度至西经119度之间五个不同的轨位上移动,为包括美国本土、阿拉斯加、夏威夷和波多黎各的地区提供服务。Eutelsat 7C是一颗全电推进卫星,基于SSL-1300平台的全电型号建造。Eutelsat 7C搭载了44路Ku波段转发器,将和同样位于东经7°的Eutelsat 7B,一同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提供服务,以满足当地日益增长的数字电视市场。

2019年7月11日,搭载阿联酋首枚光学间谍卫星的欧洲“织女星”号(Vega)运载火箭从法属圭亚库鲁的圭亚那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后遭遇了“重大异常”,导致发射任务失败,损失了运载火箭及其有效载荷。搭载的有效载荷Falcon Eye-1是阿联酋军方向空中客车公司和泰雷兹•阿莱尼亚空间系统公司订购的两颗光学侦察卫星(Falcon Eye-1/2)中的一颗。

2019年7月24日,欧洲“空间数据高速路”系统第二颗卫星EDRS-C搭载阿丽亚娜5型火箭发射,卫星定位于欧洲上空东经31°地球静止轨道。EDRS-C卫星平台由OHB系统公司提供,该平台还携带Avanti通信公司的一个载荷。

2019年11月27日,Arianespace公司用Ariane 5火箭成功将Inmarsat 5 F5卫星和TIBA 1卫星送入预定轨道。TIBA-1由泰雷兹•阿莱尼亚空间公司和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为埃及政府秘密建造,采用空客“欧星”3000平台,保密和宽带通信用的Ka波段军民两用通信有效载荷由泰阿空间公司提供,发射重量约5600公斤,将部署到东经35.5度轨位,设计寿命15年以上,功率超过9千瓦。Inmarsat 5 F5卫星是一颗甚高通量卫星,由泰阿空间公司在价值约1.3亿美元的一项合同下建造,采用“空间客车”4000B2平台,发射重量4007公斤,配备72个Ka波段波束,将部署到东经11度轨位,覆盖中东、欧洲和印度次大陆,尤其将用于机上WiFi和商业海事服务,设计寿命16年以上,有效载荷功率约6.8千瓦。

新西兰

2019年3月29日,Rocket Lab顺利地在新西兰基地实施了2019年的首次商业发射任务,帮助DARPA发射了一枚名叫R3D2的小型实验卫星。该次发射也是Rocket Lab承接的第三次商业发射任务,其带着 330 磅重的有效载荷进入了预定轨道。据悉,DARPA希望借助R3D2任务,对一种新型无线电天线展开测试。

2019年5月5日,Electron火箭点火起飞,这是“电子”的第6次飞行,也是其2019年第二次发射。搭载的Harbinger、SPARC-1和Falcon ODE三颗卫星总重超过180公斤,其中Harbinger卫星,是约克航天系统公司制造的一颗商用小型卫星,它将展示一个能够满足政府太空能力要求的实验性商用系统的能力。SPARC-1卫星(太空即插即用架构研究),用于测试超小型航空电子设备和其他设备的性能。Falcon ODE卫星(猎鹰轨道碎片实验),是一颗立方体卫星,主要用于研究验证跟踪太空垃圾的可能性。

2019年6月29日,Electron火箭在新西兰北岛玛希亚半岛欧尼努伊站进行了其第7次发射,以拼单方式发射了7颗微小卫星。发射的用户是美国从事拼单发射中介服务的太空飞行公司,所发卫星包括黑色天空全球公司的“黑色天空全球”3商业遥感卫星、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的两颗“普罗米修斯”2型技术开发与验证卫星、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墨尔本航天计划”下的“十字架二”(ACRUX)1技术验证卫星和美国群组技术公司的两颗“太空蜜蜂”(SpaceBEE,全称“太空基础电子组件(BEE)”)技术验证卫星。另有一颗卫星身份和所有者仍未宣布。本次发射有效载荷总重为80公斤。

2019年8月19日,Electron成功完成一箭四星发射任务。此次发射的四颗卫星,包括BRO 1、BlackSky Global-4、Pearl White 1&2。

2019年10月17日,Rocketlab使用Electron 火箭成功发射Corvus Platform卫星。

2019年12月6日,Rocketlab在新西兰玛希亚发射场使用Electron火箭执行其第10次轨道发射任务,成功发射六颗卫星。ATL-1卫星是一个用于测试一种新型太空隔热材料的载荷,会在DVB-T波段下受控实施一次隔热材料试验。Fossasat-1 是一颗由西班牙非盈利组织‘Fossa Systems’研发的微型卫星。它是一颗通讯卫星,虽然只有掌心大小,但是能够通过使用低功耗RF为物联网设备提供链接。NOOR 1A&NOOR 1B是Stara Space公司研发的卫星将会通过地面站验证LEO-LEO轨道星间通信技术。该技术的关键在于要在太空中建立实时全球通信星座。SMOG-P是一颗由匈牙利布达佩斯理工和经济大学的一群大学生制造的新波段(novel spectrum)遥控载荷。SMOG-P载有一个光谱分析器,用以度量在太空中人造电磁污染的程度。TRSI星,为航空通信和手机应用提供飞行跟踪服务。例如’MyRadar’就是该公司的一个天气雷达APP。ALE-2的目的是通过模仿再入大气层的流星碎片来制造人造流星雨。该卫星带有多重冗余的姿态传感器和控制器,以及一套机动用的推进系统。

日本

2019年1月18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成功发射艾普斯龙4号固体燃料火箭,将7颗卫星送入太空,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一颗可制造流星的卫星,预计2020年春天可首次上演“人造流星雨”。

2019年9月25日,日本在种子岛航天发射中心用H-2B F8运载火箭成功发射HTV-8货运飞船。这是H-2B火箭第8次发射,也是日本2009年以来第8次发射HTV货船。

印度

2019年1月25日,印度成功使用PSLV新构型完成了发射任务。任务使用DL构型,即捆绑两枚助推器构型,是首次飞行;火箭四级和kalamsat(一枚学生制做的卫星)装上电池留在轨道上测试与地面站的通信链接。Microsat-R是印度研制的一颗军用对地成像卫星,运行在277公里高的近地轨道上。

2019年4月1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成功发射一枚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将29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其中包括一颗军用观测卫星和28颗外国卫星。呆在的EMISAT是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自行研制的电子情报卫星,用于电磁频谱测量等,重量约436千克。另外28颗卫星来自美国、立陶宛、西班牙和瑞士4个国家,总重量220千克。

2019年5月22日,PSLV-CA C46火箭于08:00准时发射,约15分钟后星箭分离,发射成功。

2019年7月22日,印度第二个月球探测器“月船2号”在位于印度东部安得拉邦的萨蒂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稍后宣布“月船2号”进入预定轨道。

2019年11月27日,印度在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使用PSLV-XL C47运载火箭成功将Cartosat-3等共14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Cartosat-3是Cartosat-2系列的后续型号,采用IRS-2平台建造,拟被送入509公里、倾角97.5度的太阳同步轨道,发射重量1625公斤,设计寿命5年。星上成像有效载荷全色模式地面分辨率0.25米,幅宽16公里;四谱段多光谱模式分辨率1.13米,幅宽16公里;高光谱模式分辨率12米,幅宽5公里。星

2019年12月11日,印度在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使用PSLV-QL火箭成功发射RISAT-2BR1等10星。PSLV C48为PSLV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0次任务,任务主载荷RISAT-2BR1为一颗重约628公斤的雷达成像卫星。任务使用PSLV火箭的“QL”构型,带有四个固体助推器。

伊朗

2019年1月15日,伊朗通信和信息技术长穆罕默德•贾赫鲁米(Mohammad Javad Azari Jahromi)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通信卫星“payam”未能达到预定轨道。

伊朗官方宣布发射成功,但外界普遍认为发射失败,NORAD没有记录到物体入轨。发射时间为2019年2月5日,伊朗官方没有透露具体时间。

中国

2019年1月11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2D”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中星2D”卫星是我国最新研制的通信广播卫星,可为全国广播电台、电视台、无线发射台和有线电视网等机构提供广播电视及宽带多媒体等传输任务。

2019年1月21日,长征十一号成功完成了一箭四星发射任务。一箭四星包括“吉林一号”光谱01、02星,主要为林业系统和海洋领域提供遥感数据和产品服务。同时发射的还有天仪研究院自主研制的潇湘一号03星。此外,任务还搭载发射了来自北京零重空间技术有限公司一颗小卫星。

2019年3月1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6C”卫星发射升空。至此,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第300次飞行任务。“中星6C”卫星是中国卫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一颗用于广播和通信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可提供高质量的话音、数据、广播电视传输业务。卫星定点于东经130度,服务寿命15年。

2019年3月27日,“重庆•两江之星”OS-M运载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火箭升空几十秒后出现异常,在天空中留下一道复杂的痕迹后消失在人们视线之外,发射任务失败。这是我国民营公司研制的火箭继数次亚轨道发射后,首次尝试将卫星发射入轨。

2019年3月31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天链二号01星”送入太空,卫星成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天链二号01星”是我国第二代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第一颗卫星,将为载人航天器、卫星、运载火箭以及非航天器用户提供数据中继、测控和传输等服务。

2019年4月2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四十四颗北斗导航卫星。此次发射是2019年度北斗导航卫星首次发射,拉开今年北斗高密度组网序幕。这颗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第二十颗组网卫星,也是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经过一系列在轨测试后,该卫星将与此前发射的18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和1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进行组网,这种包括三种不同类型轨道卫星的混合星座设计是北斗系统独有、国际首创,将有效增加亚太地区卫星可见数,为亚太地区提供更优质服务。

2019年4月30日6时5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绘二号01组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次发射的天绘二号01组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研究、国土资源普查、地理信息测绘等领域,将对我国科学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2019年5月17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抓总研制的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的最后一颗备份卫星(北斗二号GEO-8卫星)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的托举之下飞向预定轨道,顺利完成了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的收官之战。

2019年5月23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遥感三十三号卫星,火箭一、二级飞行正常,三级工作异常,根据测量数据监视判断,火箭三级及卫星残骸已坠落,卫星发射失利。故障排查及有关处理工作已全面展开。

2019年6月5日,我国在黄海海域使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CZ-11 WEY号)成功完成“一箭七星”海上发射技术试验,这是我国首次在海上进行航天发射,填补了我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空白,为我国快速进入太空提供了新的发射方式。

2019年6月25日,第四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作为北斗三号第二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英文缩写IGSO卫星。它将定位在高轨道上,以更广的区域、更高的精度,增强北斗三号整体技术指标。

2019年7月25日,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的双曲线一号遥一(长安欧尚号运载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按飞行时序将多颗卫星及有效载荷精确送入预定300公里圆轨道,发射任务取得成功,实现了中国民营运载火箭零的突破。

2019年7月26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5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2019年8月17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捷龙一号运载火箭,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将“千乘一号01星”“星时代-5”卫星和“天启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均进入预定轨道。捷龙一号火箭为四级固体发动机串联的总体构型,全箭总长19.5米,箭体直径1.2米,起飞重量约23.1吨,700千米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不低于150千克,而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可达200公斤。

2019年8月1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18号卫星发射升空,星箭分离正常,但卫星工作异常。中星18号卫星是一颗高通量通信卫星,按计划,卫星入轨后,将定点在东经115.5°地球同步轨道上。投入运营后,将在语音、数据、图像和视频处理/传送等多媒体应用和高数据速率的互联网应用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2019年8月31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微重力技术实验卫星和潇湘一号07卫星发射升空,卫星均进入预定轨道。

2019年9月12日11时26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资源一号02D卫星(又称5米光学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5米光学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抓总研制,属于空基规划的中等分辨率遥感业务卫星。

2019年9月19日,我国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十一号遥七固体运载火箭以一箭五星方式成功发射珠海一号03组五星。“珠海一号”卫星工程是商业遥感卫星项目,规划研制发射34颗卫星组成星座,具备视频成像、高光谱成像、SAR成像、红外成像等观测能力,获取卫星遥感数据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行业应用提供服务。

2019年9月23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火箭+远征一号上面级成功将北斗三号M22、M23双星送入预定轨道。任务是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三号工程)的第13次发射,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抓总研制,是该系统的第22颗和第23颗卫星,也是我国发射的第47颗和第48颗北斗导航卫星,属于中圆轨道卫星。任务还搭载了国际搜救载荷,能够进一步提升搜救能力和搜救范围。任务标志着北斗三号组网开始从基本系统向完整系统过渡和升级,也意味着今年的北斗卫星开始进入高密度发射期。

2019年9月25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云海一号02星送入预定轨道。云海一号02星,主要用于大气海洋环境要素探测、空间环境探测、防灾减灾和科学试验等领域。

2019年10月5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十号卫星。高分十号卫星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安排的微波遥感卫星,地面像元分辨率最高可达亚米级,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可为“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信息保障。

2019年10月17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四号。

2019年11月3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七号卫星、精致高分试验卫星、“苏丹一号”科学实验卫星。

2019年11月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北斗三号IGSO-3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至此,北斗三号IGSO轨道卫星全部发射完成。

2019年11月13日,我国航天科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2A星送入预定轨道。

2019年11月13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五颗宁夏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宁夏一号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所属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主要应用于遥感探测等领域。卫星是由宁夏金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主投资建设的商业航天项目。

2019年11月17日,我国航天科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全球多媒体卫星系统α阶段A、B卫星(KL-α-A、KL-α-B)送入预定轨道。

2019年11月23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火箭+远征一号上面级成功将北斗三号M21、M22双星送入预定轨道。

2019年11月28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二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2019年12月7日,我国航天科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2B星送入预定轨道。

2019年12月7日,我国航天科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和德二号”A/B卫星、天仪16/17卫星、天启四号A/B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2019年12月16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火箭+远征一号上面级成功将北斗三号MEO-12组两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2019年12月20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A星及8颗小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2019年12月27日,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二十号(SJ-20)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复飞任务取得成功。

2020年展望

2020年,随着众多新型号火箭、小运载项目陆续进入试飞和启用阶段,加上多个星座项目组网部署工作的带动,2020年后全球航天发射活动会变得更加活跃。

太阳系探索——计划于2020年对火星进行四次飞行任务,包括三辆火星车、两架轨道飞行器和一架着陆器。NASA计划发射“火星2020”火星探测器。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将推出HX-1任务,其中包括轨道飞行器和小型漫游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将在日本火箭上发射希望火星任务轨道器。NASA的OSIRIS-REx任务将在7月对101955号本努小行星进行采样。JAXA Hayabusa2任务将于12月将162173 Ryugu的样本返回地球。

载人航天——美国SpaceX公司的龙飞船2和波音公司的CST-100 Starliner有望在2020年年初执行商业乘员开发计划。

火箭创新——SpaceX希望开始对其可重复使用的Starship进行轨道测试。阿丽亚娜太空公司的阿丽亚娜6号将进行首次飞行,目标是每颗卫星的发射成本类似于猎鹰9号。三菱重工的H3运载火箭计划于2020年投入使用,其成本不到其前身H-IIA的一半。

互联网卫星星座——2020年下半年,随着首批300颗以上的卫星发射,OneWeb星座有望投入运营,并开始以每秒595 Mbps的速度向全美国及其地区的客户提供低延迟宽带服务。SpaceX预计其Starlink将于2020年开始运行,到年底将发射约720颗卫星。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