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美国著名的海湾 新闻

新闻

2024-06-25 00: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png

作者介绍:王霆懿,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沙特费萨尔国王研究中心高级客座研究员、卡塔尔大学海湾研究中心访问教授,研究国家为沙特等海湾国家。

2022年1月中旬,中东海湾地区的沙特、科威特、阿曼和巴林四国外长以及海湾合作委员会秘书长密集访华,揭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年序幕。紧随其后,卡塔尔和阿联酋两国领导人分赴北京出席冬奥会开幕式并与中方领导人会谈。短短一月间,海湾地区六个君主制国家的领导人和外长先后访华。对于刚刚历经2017—2021年卡塔尔断交危机的海湾各国而言,这些政要同时出访一国的情况并不常见。2018年,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曾邀请六国领导人在华盛顿举行峰会以解决海湾各国的外交争端,却没有获得响应。[1]2021年1月,拜登政府上台。至今,拜登仅会晤了卡塔尔元首,仍未能与其他海湾国家领导人会面。尽管海湾六个君主国的对外关系存在一定落差,但近期整体对中美两国表现出一定的“外交温差”。而在军事安全领域,海湾六国与美国继续保持着密切互动。2021年,美国先后向沙特和阿联酋等国出售武器装备,协助两国升级防空系统。[2]2022年1月,美国授予卡塔尔“非北约主要盟友”地位,聚焦双方军事领域合作。

在大国博弈进入“持久期”的背景下,如何处理与首要军事盟友美国和主要经济伙伴中国的关系?这是沙特、阿联酋、卡塔尔、阿曼、科威特和巴林六个君主国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鉴于近期上述国家对中、美政策的趋同性,本文尝试将这些具有相似国情的君主制国家作为整体,梳理分析它们近期对中、美战略的特点、原因以及后续发展。

 

一、双重依赖的平衡战略

海湾阿拉伯君主国位于欧亚非交汇的地缘战略要地,是全球油气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但人口较为稀少、军事力量相对薄弱,长期依赖世界主要大国的安全保护和经济支持。1820年以来,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多次介入干预海湾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20世纪前半叶,英帝国作为海湾地区的保护国,推动海湾阿拉伯国家确立了以家族和部落为基础的君主体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逐步取代英国成为海湾地区的主导国,协助海湾各国开发石油资源并提供安全保护。在历史不同时期,苏联、德国和法国也曾多次染指海湾地区,试图取代或削弱英美的影响。因此,近两个世纪以来,海湾阿拉伯国家在政治、安全、经济、外交、教育等诸多领域深度依赖英美等西方国家,形成了较为繁密且复杂的关系网络。时至今日,海湾国家仍主要依赖美国的武器装备和军事保护。但自2013年以来,中国首次取代西方国家成为海湾地区的最大贸易国,这一历史性转变打破了海湾地区近两个世纪的经济贸易格局。[3]中日韩等东亚国家成为海湾地区的主要石油出口国和货物进口国,而印巴等南亚国家贡献了海湾国家超过一半的外国劳工,总数可能超过1500万人。[4]海湾阿拉伯君主国的经济贸易重心不断向东亚和南亚国家倾斜,致使沙特等国自2005年以来开始推行“东向”政策,旨在深化与中国等东方国家在政治、经济和能源等领域合作。[5]由于对军事安全与经济贸易的依赖出现分野,海湾君主国不得不采取双重依赖的对外策略,即同时依赖美国的安全保障和中国的经贸支持。在中美持续博弈的背景下,这些国家的双重依赖更加凸显。1月31日,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与美国总统拜登在华盛顿会晤,卡塔尔被美方授予“非北约主要盟友”的地位。[6]随后,卡塔尔埃米尔飞赴北京参加冬奥会开幕,中卡双方启动中东地区的首例大熊猫合作。[7]2月5日,阿联酋阿布扎比王储穆罕默德在北京表示“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并表态将进一步深化与中国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8]而此前的2月2日,美国国防部长奥斯丁 (Austin) 与阿联酋阿布扎比王储通话,表态美方将派遣导弹驱逐舰和战机协防也门胡赛武装对阿联酋的导弹袭击,阿联酋则表示将与美军并肩战斗。[9]由此可见,海湾阿拉伯国家对于中美双重依赖的平衡政策较为明显,并从中美双方获得了不同领域的支持。 

二、采取平衡战略的原因

在上世纪初期和冷战大部分时间,海湾君主国对该地区的主导国——英国和美国往往采取追随政策,不易受德国、苏联等霸权挑战国的影响。冷战时期,海湾君主国普遍抵触苏联。沙特自1938年与苏联断交,直至后者解体,始终未恢复双边外交关系。[10]科威特是海湾君主国中唯一较为亲苏的国家,也在上世纪80年代苏联入侵阿富汗后与其拉开距离。[11]目前,海湾君主国较为反常地采取同时依赖两个大国的平衡战略,具有深层次原因。首先,国家安全和政权安全是海湾君主国的两大核心关切,但中美两国均难以单独满足以上两点需求。海湾君主国富裕但军事力量薄弱,处于四战之地,需要依赖外部联盟增强自身军事实力以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作为世界上仅存的绝对君主制国家群落,执政者还需要维护既有的王权体制不被更迭。美国在海湾地区部署了大批军事力量,出于维护自身利益和地区安全局势考量,可以为海湾君主国提供军事安全保障,协助其防御领土和维护国家安全。但囿于意识形态和政体差异等因素,以民主自诩的美国难以在危机时刻出兵维系绝对君主制国家的政权安全。美国内部对于海湾国家施行君主集权的批评不绝于耳。拜登在上台前夕曾多次抨击沙特领导人,称其为“贱民”。[12]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发,突尼斯、埃及等国政权岌岌可危,美国并未维护这些长期执政的中东盟友,反而借机促使其下台以推进中东民主化。2014年,巴林的示威游行愈演愈烈,美国助理国务卿汤姆·马林诺夫斯基 (Tom Malinowski) 因明确支持该国反对派被巴林政府驱逐。[13]此后,也门内战、卡舒吉遇害和卡塔尔危机等事件爆发,美国社会舆论对于沙特、阿联酋等海湾执政当局的批评更加激烈。2021年10月,美国重要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副主席奥尔特曼 (Jon Alterman) 在反思沙美关系时表示“沙特与美国难以成为伙伴”。[14]相比之下,中国在海湾地区没有显著的军事力量存在,也无意提供相关军事同盟保障。但中国奉行不干涉内政原则,致力与各国发展互益的政治经贸关系,这对于海湾国家的经济转型和政权稳定至关重要。英国海湾研究专家蒂姆·尼布洛克 (Tim Niblock) 认为,中国与海湾阿拉伯国家的经贸合作有助于各国执政者保持经济发展进而维护国内政权稳定。[15]其次,海湾君主国高度依赖外部力量支持,面对攸关国际权力转移的中美博弈,难以贸然地孤注一掷。海湾地区君主国的诞生得益于大英帝国取代奥斯曼帝国成为海湾地区主导国。此后,这些国家又长期处于冷战前沿,深悉大国博弈可能关乎政权兴亡。因此,海湾君主国的领导者们谨慎地在中美两强之间保持平衡,观察局势变化。尽管美国在中东地区实行战略收缩,不断将资源投入到印太地区以制约中国,但仍是海湾地区首屈一指的军事力量,其军事安全网络短期内难以被撼动。中国的经贸实力已经具有较大优势,但在政治、文化和安全领域尚难以撬动美国等西方国家在海湾地区的传统优势。再者,海湾君主国对美国信任赤字,对中国缺乏了解,各有顾虑。自2001年推行反恐战争至2021年从阿富汗仓促撤军,20年间美国在中东地区发动了多场战争。这些战争不仅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引起当地执政者和民众的强烈不满,也导致美国的软实力急剧受损、战略信誉严重透支。不仅如此,美国与海湾君主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深层次隔阂,使得各国对美国心怀顾虑。中国作为异域的新来者,尚不被当地人民所熟悉。双方民众往往通过西方媒介相互了解。部分西方媒体和舆论对中国和海湾阿拉伯国家片面了解或持偏颇的批评立场,曲解和误导了双方认知,导致双方的误解进一步叠加。因此,虽然中国与海湾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政治基础良好,但仍在试探性地接触了解对方。过去10年间,海湾各国培养了一批为数不多的知华商人和学者,并大力推动中文教育。但相较于双边的庞大人口和经济体量,双方的人文交流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平衡战略的前景

不同于东南亚国家对华采取对冲战略——即追随和制衡并存以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混合战略,海湾君主国对于中美两国采取了经济与安全分野的平衡战略。[16]这一平衡战略既映射了中美两国在海湾地区的经济影响和军事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也证明两国尚未在该地区爆发激烈的利益冲突。中美两国在海湾地区存在利益竞合,为海湾君主国的平衡战略保留了一定操作空间。美国经历数十年冷战和二十年反恐战争,在海湾地区投入了难以计数的政治、军事、经济和人力资源,影响力触及各个领域。相比而言,中国在该地区没有显著的军事力量存在,并高度依赖该地区的油气供给。中方受益于美国主导的地区安全秩序和能源运输安全,尚无意挑战美方在该地区的主导权。目前,中美在海湾地区不存在直接的利益冲突,并在维护地区稳定和能源安全领域拥有共同利益。这为海湾君主国继续推行安全和经济分离的平衡战略提供了一定操作空间。但随着中美两国战略对峙持续升温并逐渐延展至海湾地区,当地国家面临的压力也日渐凸显。[17]在这一趋势下,海湾君主国的平衡战略能否持续?首先,大国间持续对抗导致两国在海湾地区的合作空间逐步缩小,潜在的对抗因素持续增加。基于反恐战争的巨大代价和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美国重回大国博弈的轨道,将战略资源向印太地区倾斜。中美全方位博弈向各个地区渗透,在这一惯性的驱使下,中美在海湾地区的合作空间也呈现逐渐缩小的趋势。与此同时,伴随页岩油气的迅速发展,美国在形式上实现了能源自给,对海湾地区的能源依赖显著下降。这导致中美两国在维护海湾地区稳定和能源运输安全的共同利益减少,潜在冲突增加。中国则因受到美国及其盟友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压力,不得不在各个地区寻求更广泛的支持。中东地区作为美国战略收缩和反恐战争后遗症的主要“承受者”,对美国积怨较深。而海湾君主国在意识形态上与美国南辕北辙,在经贸领域上与中国日益密切,且具有较丰富的油气资源和宗教代表性,成为中国争取的潜在的重要伙伴。中美两国的持续拉扯对海湾国家构成较大的外部压力,促使其在多个议题上面临取舍难题。其次,美国将对华与对海湾政策联动,试图限缩海湾国家的政策选择空间。美国为了应对以中东为主要战场的二十年反恐战争,培养了大量涉及中东的专业人才和职业官僚,遍布外交、军事、商业等诸多领域。尽管美国已经开始调整对外整体战略,将矛头重新指向中国等世界大国,但大批的中东专才存量以及他们与中东的联系在短时期内难以转变。美新任驻华大使伯恩斯精通阿拉伯语、法语,其外交任职起始于埃及、以色列等中东国家。美驻华使馆多位资深外交官也曾长期在沙特等中东国家任职。这些兼具中国与中东背景的外交人才成为美国协调对华和对海湾政策的自然纽带。此外,美国对华和对海湾研究学者、智库愈发频繁地将中美问题与海湾阿拉伯国家挂钩,试图在海湾国家迟滞中国日益拓展的影响力。2021年11月,美国中东研究所“中东与亚洲”项目负责人约翰·卡拉布雷斯 (John Calabrese) 将台湾海峡与霍尔木兹海峡并列,认为这两点是中美全球较量的“震中”。[18]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研究人员多次对中国与海湾关系发表评论,指出“中国试图在美国与海湾盟友间安插楔子”,认为“阿联酋取消从美国购买F-35战机是受中国影响,而中国一改以往不挑战美国与当地国家关系的态度,尝试在美国与盟友间制造矛盾”。[19]与此同时,海湾君主国基于增进对华了解的需求,寻找熟悉的美方退役外交官、学者和智库提供对华建议,这也给美方对当地国家施加影响提供了机遇。最后,短中期内海湾国家仍会延续平衡战略。尽管中美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对抗,对海湾君主国的平衡战略构成越来越大的压力。但中美两国在涉及海湾地区的经济贸易和军事安全领域存在巨大的实力落差,导致当地国家难以轻易取舍。中美博弈虽已经延伸至该地区,但并未演变为激烈的全面对抗,海湾君主国仍未到选边站队的最后关头。因此,这些国家将尽可能地延长这一“左右逢源”的策略,避免招致中美任何一国的强烈反弹,甚至可能从中美两国分别收获经济和安全收益。与此同时,海湾各国也正在持续增进对华关系和了解,开设汉语教学和对华研究项目,为后续拓展对华关系做准备。

参考文献:

1.“Donald Trump Hoping to Call Gulf states to Washington Summit”, The Guardian, (July 27, 2018),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8/jul/27/donald-trump-hoping-to-call-gulf-states-to-washington-summit.2.“US approves potential weapons sales to Saudi Arabia, UAE, Jordan”, Al Arabiya, (February 4, 2022), https://english.alarabiya.net/News/world/2022/02/04/US-approves-potential-weapons-sales-to-Saudi-Arabia-UAE-Jordan.3.Tim Niblock, “Situating the GCC in China's Transforming Roles in Asia”, (February 16, 2016), Middle East Institute, https://www.mei.edu/publications/situating-gcc-chinas-transforming-roles-asia.4.S. Irudaya Rajan and Ginu Zacharia Oommen, “The South Asian-Gulf Migrant Crisis”, The Hindu, (July 29, 2020), https://www.thehindu.com/opinion/op-ed/the-south-asian-gulf-migrant-crisis/article32215146.ece.5.Makio Yamada, “Saudi Arabia's Look-East Diplomacy: Ten Years On”, Middle East Policy, Volume XXII Number 4, 2015, p. 121.6.“US Will Designate Qatar As Major Non-NATO Ally, Biden Tells Emir”, Al Jazeera, (January 31, 2022), https://www.aljazeera.com/news/2022/1/31/us-will-designate-qatar-as-major-non-nato-ally-biden-tells-emir.7.中国外交部:《习近平会见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2022年2月5日,https://www.fmprc.gov.cn/web/zyxw/202202/t20220205_10639275.shtml。8.《习近平会见阿联酋阿布扎比王储穆罕默德》,《新华社》2月5日,北京。9.“US to send destroyer, fighter jets to UAE amid Houthi attacks”, Al Jazeera, (February 2, 2022), https://www.aljazeera.com/news/2022/2/2/us-to-send-destroyer-fighter-jets-to-uae-amid-houthi-attacks.10.Yury Barmin, “How Moscow Lost Riyadh in 1938”, Al Jazeera, (October 15, 2017), https://www.aljazeera.com/opinions/2017/10/15/how-moscow-lost-riyadh-in-1938/.11.Steven Yetiv, America and the Persian Gulf: The Third Party Dimension in World Politics, Connecticut: Praeger, 1995, p. 51.12.Bernard Haykel, “Biden’s US-Saudi Recalibration”, Project Syndicate, (March 18, 2021), https://www.project-syndicate.org/commentary/joe-biden-recalibration-of-us-saudi-relations-by-bernard-haykel-2021-03.13.“US Diplomat Tom Malinowski Expelled from Bahrain”, BBC News, (July 7, 2014), https://www.bbc.co.uk/news/world-us-canada-28204511.14.Jon Alterman, “The Puzzle of U.S.-Saudi Ties”,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October 20, 2021), https://www.csis.org/analysis/puzzle-us-saudi-ties.15.Tim Niblock, “Problems and Opportunities for China in Developing Its Role in the Gulf Region”, Asian Journal of Middle Eastern and Islamic Studies, Volume 11, Issue 3, 2017.16.关于东南亚国家对冲战略,参见查雯、吕蕙伊:《东南亚五国对华制衡差异的分析》,《国际政治科学》2019年第4卷第1期(总第13期),第116—144页。17.王霆懿:《风雨欲来——中美博弈延展至海湾地区》,《区域观察》第2期,2020年9月。18.John Calabrese, “China’s ‘Pearl’: The UAE Amid Great-Power Rivalry”, Middle East Institute, (November 30, 2021), https://www.mei.edu/publications/chinas-pearl-uae-amid-great-power-rivalry.19.Jonathan Fulton, “China Is Trying to Create a Wedge Between the US and Gulf Allies, Wangshington Should Take Note”, Atlantic Council, (January 27, 2022), https://www.atlanticcouncil.org/blogs/menasource/china-is-trying-to-create-a-wedge-between-the-us-and-gulf-allies-washington-should-take-note/.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END

原文链接:《区域观察》第八期 | 中美之间:海湾君主国的平衡战略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