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镇”兴】第26期:世界级农业特色小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美国的农业分区图 【乡村“镇”兴】第26期:世界级农业特色小镇

【乡村“镇”兴】第26期:世界级农业特色小镇

2024-04-24 22: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图 纳帕谷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 纳帕谷区域地图(主要城镇已用红圈标明)

(二)自然环境

纳帕郡陆地面积1940平方千米、水域面积100平方千米,其中175平方千米已被开垦为耕地。郡内最大河流纳帕河(Napa River)流经纳帕谷地区。

加利福利亚州全境均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纳帕谷与西侧太平洋的距离恰到好处,不会受到夏季加州海岸雾气带来的加湿效应,又可充分利用雾气实现降温,因而夏季气温宜人且降水量稀少。

葡萄的种植要求春季播种时水分充足,夏季成熟期则宜保持干燥并提供足量的日照以提高葡萄的含糖量,较大的昼夜温差亦有利于糖分的积聚,纳帕谷的气候完全满足这些条件。

此外,纳帕谷最初形成于板块运动与火山活动的过程中,来自海洋与火山的土壤充分混合、冲积扩散,使得谷内土壤在整体较为贫瘠深厚的同时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便于种植种类繁多的优质葡萄。

图 纳帕谷各季节平均气温

图 纳帕谷各月平均降水量

图 纳帕谷土系分布图

(三)历史概述

史前时期,纳帕谷土著居民的大多数村庄建于河漫滩上,彼时全谷人口总数不超过5000人。

1823年,两位欧洲神父首次探索纳帕谷,当时谷内居住着六个语言不通、经常互相交战的部落。19世纪30年代,第一批白人殖民者抵达纳帕谷。1836年-1846年,加州作为墨西哥的一个省受其管理,期间首个葡萄种植园在扬特维尔成功开垦。1850年,加州划归美国,纳帕郡是州内最早建立的郡县之一。

1859年,约翰·帕切特(John Patchett)在纳帕建立了第一家商业酿酒厂。此后,以种植业和酿酒加工业为主导、银矿与水银矿开采业为辅助,纳帕谷的人口不断增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纳帕谷建立了一些中小型企业,着手对酿酒技术进行现代化改造,逐渐树立了颇有名气的葡萄酒品牌。

(四)人口基本情况

人口总数一直保持增长,其中1940年-1980年最为迅猛,直至2015年达到顶峰,随后发生负增长,目前人口已回落至2010年的水平以下。

纳帕郡性别比例均衡,65岁以上人口占比16.7%,老龄化程度严重,符合加州的整体趋势。

图 纳帕郡人口增长曲线(2020年开始为预测数据)

图 纳帕郡人口性别和年龄分布树(2021年预测数据)

(五)经济基本情况

2019年纳帕郡家庭年总收入中位数为92769美元,超过加州整体数据15%、美国整体数据41%,处在历史最高点上,经济发展状况良好。

2018年纳帕郡农业(主导产业)总产值为10.43亿美元,首次突破10亿大关,较之2017年增长了37.8%,接近99%的产值均由酿酒用葡萄贡献,葡萄的生产扩大了29.6%,平均价格上涨了6.7%。但由于新冠疫情与加州玻璃大火(Glass Wildfires)等山区野火的肆虐,2020年农业总产值锐减至4.65亿美元,较之2019年降低了50.7%。

(六)社会环境

1.管理制度

纳帕郡由监事会管理,成员始终为5人,分别由5个行政区的选民选举产生,任期为4年,主席由成员轮流担任,现任主席为第4行政区的管理者阿尔弗雷多·佩德罗萨(Alfredo Pedroza)。

2.政治倾向

历史上纳帕郡共和党色彩浓厚,在1860年至1988年的32次总统选举中只有7次支持民主党。但自1988年开始,该郡总是由民主党获胜,成为了加州最蓝(民主)的郡县之一,2017年选民比例接近2: 1。

3.犯罪情况

2020年纳帕郡的暴力犯罪率为3.41%,财产犯罪率为16.87%,均低于加州和美国的平均水平,其中美利坚峡谷是犯罪率最高的城镇。

4.交通条件

纳帕郡内只有一个不提供常规民航服务的通用航空机场——纳帕郡机场,最近的民用机场位于与其接壤的索诺玛郡内。29号公路自北至南贯穿整个纳帕谷,另有与其平行的乡道银矿小径(Silverado Trail)连接着卡拉斯托加与纳帕,两条道路均只有两车道且处于丘陵地带,行驶较为不便。游客通常乘坐国际航班抵达旧金山国际机场后租车或搭乘班车前往纳帕谷。

5.节日活动

纳帕郡全年举办包括纳帕谷电影节和纳帕谷马拉松大会在内的众多文化活动,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以葡萄酒文化为中心的以下三项。

(1)纳帕谷节(Festival Napa Valley):2006年发源于纳帕谷,为一包含美食、葡萄酒、艺术与音乐元素的年度盛会,在谷内各处举行。

图 纳帕谷节

(2)纳帕谷博览会(Napa Valley Exposition):自2011年开始,各镇的酒店、餐厅、旅游业相关企业与纳帕谷艺术委员会以及游客管理局合作,展出并庆祝酒庄等接待机构提供的文化产品,旨在促进淡季的旅游业发展。2013年附加举办了一次音乐节——纳帕谷酒瓶摇滚节(BottleRock Napa Valley)。

图 纳帕谷酒瓶摇滚节

(3)纳帕谷葡萄酒拍卖会(Napa Valley Wine Auction):每年6月召开,各大酒庄献出葡萄酒或其他名贵产品进行拍卖,筹集的款项大多被用于慈善事业。

图 纳帕谷葡萄酒拍卖会

6.环保政策

纳帕郡接近2000平方千米的土地受到永久或高度保护,开发需要经过严格的程序。1968年,全国首个农业保护区在谷内建立,旨在保护优良葡萄产区,如今覆盖面积已经达到130平方千米。1980年通过的《缓慢增长倡议措施A》要求人口的年增长率被控制在1%以下,以防人口过度增长侵占农业用地的空间。《酒厂界定条例》明确了酒厂开发建设的限度,纳帕谷的葡萄酒产商又自发制定了土地利用和管理的标准并与监管机构联合建立了非营利组织绿色纳帕(Napa Green),绿色纳帕认证土地与绿色纳帕认证酒厂等环保项目随之得到开展。

纳帕谷发展现状

作为美洲大陆的一部分,在19世纪初期欧洲人前来探索之前,纳帕谷一直只有土著部落居住,他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随着殖民者的到来,以农业和矿业为首的各大产业稳步发展,最终,凭借区位优势,纳帕谷生产的葡萄酒走上了世界的舞台,大量游客开始涌入其中观光旅游、品尝美酒,感受独特的葡萄酒文化。

图 纳帕谷标志

(一)基础产业

种植业是纳帕谷的主导产业,其中,近年来葡萄的产值始终占到农业总产值的99%左右,其他种类的作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纳帕谷的制造业也以生产葡萄酒为主导。首先简述几类一般性产业的现状。

1.矿业

1858年,纳帕谷东部山区掀起了大规模的银矿开采热潮,同时水银和铬的矿藏在郡内其他地区被大量发现。土地管理局记录在案的矿场共有95座,目前仅有3座仍在运营。葡萄酒品牌打响之后,矿业不再是纳帕谷发展的重点。

2.畜牧业

1836年-1846年期间,墨西哥政府曾在纳帕郡划定了13个牧场,当地居民在其中豢养牲畜。如今它们大多已被用作农业种植用地或城市建设用地。

3.高新技术产业

为了减少单一产业链引发的经济不稳定性,1986年纳帕郡政府制定了纳帕郡机场工业园区计划,围绕相对远离种植区的机场着手建造占地10平方千米的工业园区,负责卫星服务、企业信息化服务与医药研究等领域的创新研发,亦能提供物流与经销服务。

(二)特色葡萄酒产业

1.产业概况

纳帕谷现有的个人/团体葡萄种植者数量约为700,约有475家酿酒厂处在经营状态。

气候、土壤和地形共同造就了纳帕谷得天独厚的葡萄种植条件,谷内及附近约174平方千米的土地被政府划为美国葡萄栽培区(American Viticultural Area,AVA),下设16个子区。

图 纳帕谷AVA分布图

各个AVA由于土质、海拔、地形和海陆位置的不同,适合种植的葡萄品种也各不相同,其中赤霞珠葡萄种植面积最大,由其酿造的红葡萄酒也最为知名。

表 纳帕谷葡萄种植面积

除了优质的原材料以外,高超的酿酒技术亦是制造高品质葡萄酒的必要条件。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与积淀,纳帕谷酿酒师的技术可谓走在时代前沿。他们擅长借助先进的设备与研究成果,发挥自己丰富的经验与精准的直觉,混合不同品种的葡萄以制造独特的口味或是从一种常见的葡萄中创新研发独具一格的成品,已有超过1000种葡萄酒得到开发与推广。

表 评分最高(95分-96分)的十种纳帕谷葡萄酒

葡萄酒贸易是纳帕谷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1920年-1933年禁酒令实行期间,由于制造并售卖酒类被判定为违法行为,纳帕谷居民改为出售葡萄,再由购买者自行酿酒。二战后伴随着葡萄酒产业的复苏与繁荣,纳帕谷生产的葡萄酒重新开始被经销至世界各地。如今,葡萄酒产业每年在纳帕郡当地产生超过94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并提供4万余个工作岗位,若将计算范围拓展至美国全境,数字可达340亿美元和19万个。

2.发展历程

(1)产业初生与早期扩张(19世纪):最初,纳帕谷只有野生葡萄生长。19世纪30年代,乔治·卡尔弗特·扬特(George Calvert Yount)发现了纳帕谷种植葡萄的潜力,随后在此定居并开垦了葡萄园。约翰·帕切特与查尔斯·克鲁格(Charles Krug)分别于1859年与1861年先后创办了商业酿酒厂,掀起了建厂浪潮,截至1889年,酒厂数量超过140家。

(2)多重打击(1900-1933):19世纪90年代出现的根瘤蚜虫愈发肆虐,毁灭了接近80%的种植园,同时葡萄生产过剩导致产业利润暴跌,扩张态势受到严重抑制。1920年,美国政府颁布禁酒令,持续了14年,酒厂普遍遭到废弃。

(3)缓慢复兴(1934-1975):禁酒令废除后,当地居民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以恢复产业。7家酒厂联合成立了纳帕谷葡萄酒商协会,现已覆盖546家。许多种植园与酒厂得到重建,酿酒师着手改良葡萄酒生产方式,亦有新鲜血液涌入。

(4)品牌树立(1976-2011):1976年,纳帕谷鹿跃酒庄生产的赤霞珠与霞多丽在巴黎葡萄酒盲品大会上击败了法国著名酒庄波尔多(Bordeaux),纳帕谷一举成名,这场大会也是美国葡萄酒崛起的开端,史称“巴黎审判”(Judgement of Paris)。政府严格管理生产的各个环节,限制数量、把控质量、保护品牌。1981年,纳帕谷成为了加州首个AVA,国家立法规定标有纳帕谷品牌的酒所用葡萄也必须产自谷内。

表 “巴黎审判”结果

(5)发展新时代(2012-):进入21世纪以来,纳帕谷产业融合速度加快,政府大力推动构建功能复合型城镇,将各具特色的地方产业与种植酿造的经济主核有机结合起来,拓展产业链,实现良性协同。随着纳帕郡旅游公司等政企合作非盈利组织的建立,PPP模式也对旅游资源的宣传推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衍生旅游业

1.产业概况

纳帕谷作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游客人数、消费金额和旅游业提供的就业岗位数等各项旅游业相关指标均在稳步增长。

2018年纳帕谷累计接待游客385万人次,消费总额接近22亿美元,较之2016年增长明显,其中一日游观光客占比最大(62.3%),平均每人每天花费170美元,而在谷内住宿的游客是拉动经济的主力,平均每人每天花费446美元,占据消费总额的69.5%。游客前往纳帕谷最常见的目的是度假、周末旅行与举行婚礼等特殊仪式,参与最多的活动是在酒庄的品酒室中品酒、在餐厅中就餐与进行品酒之旅。

表 纳帕谷旅游业相关指标(2012-2018年数据)

疫情期间,加州北部的葡萄酒产地(纳帕郡与索诺玛郡)接待的游客数量下降了44%,纳帕谷的酒店入住率从70%降至41%,消费总额下降了62%,主要原因是国际游客的减少,预计仍需四至五年才能恢复到疫情爆发前的水平。

2.旅游资源的差异化发展

纳帕谷几乎所有城镇都致力于葡萄酒的生产与酒庄的经营,但它们各不相同的特色使它们对游客而言各具吸引力,这要归功于政府制定的差异化发展策略,它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纳帕谷的旅游资源,防止全局旅游业趋于同质化。以下将对八大主要城镇的不同发展定位展开简要介绍。

(1)卡利斯托加:度假的绝佳去处,自然景观优美,拥有著名的间歇泉,提供温泉疗养中心、泥巴浴、SPA等休闲养生服务,亦有中世纪的阿莫洛萨城堡(Castello di Amorosa)与知名的蒙特莱那酒庄(Château Montelena)。

图 蒙特莱那酒庄

(2)安文:豪威尔山脚下的小镇,拥有知名学府太平洋联合大学(Pacific Union College,PUC),镇上只有酒厂,没有任何餐馆与旅店,适合喜欢徒步旅行的游客,可从此处出发前往琳达瀑布(Linda Falls)与拉斯波萨达斯登山口(Las Posadas Trailhead)。

图 安文标志

(3)圣海伦娜:历史积淀深厚,着眼于艺术发展,街道两边遍布时装精品店、珠宝店与画廊,出售制作精美的手工艺品。《金银岛》作者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的个人博物馆位于此地,游客亦可攀登镇内的圣海伦娜山(Mount St. Helena)、俯瞰旧金山湾区。

图 圣海伦娜街景

(4)拉瑟福德:部分顶级酒厂的所在地,拥有旗舰酒庄梅洛(Château Merlot)等全谷历史最悠久的酒庄。定位与奥克维尔类似,均被单独指定为AVA。

图 拉瑟福德葡萄园之一

(5)奥克维尔:高度现代化的小镇,拥有旗舰酒庄罗伯特·蒙大维(Château Robert Mondavi),也有一些提供高品质赤霞珠的小型酒庄,还可在此参观家庭经营的葡萄园以及别具特色的酒窖。

图 罗伯特·蒙大维酒庄旗下的卡琳(To Kalon)葡萄园

(6)扬特维尔:以聚集在镇内的多家米其林三星餐厅而闻名,在葡萄酒名品之余提供种类繁多的高端餐品,包括经典法式餐厅Bouchon、意式餐厅Ciccio和Bottega、墨西哥餐厅La Calenda,亦有豪华度假村与纳帕谷中最美的建筑群。

图 扬特维尔街景

(7)纳帕:纳帕谷面积最大的城镇,最多游客选择的去处,穿越全谷的公路旅行通常以此处为起点。商业气息较为浓厚,提供餐饮、住宿和购物的高楼林立,亦有受到良好保护的历史建筑留存,游客还可在纳帕河上体验皮划艇等水上运动。

图 纳帕郊外实景

(8)美利坚峡谷:旧称纳帕联结(Napa Junction),连接着纳帕谷与旧金山湾区。运动爱好者的天堂,经营户外探险与自行车骑行服务,亦有高尔夫俱乐部与日间水疗中心。镇外不远处坐落着纽厄尔开放空间保护区(Newell Open Space Preserve)等自然风景区。

图 美利坚峡谷景况

(四)文旅融合战略

1.品牌效应与产业融合

在葡萄种植的区位优势被发现之后,大量农民自发种植葡萄、用其酿酒并自行出售,发展状况粗放而无序。二战结束后,为了振兴一度遭受打击的葡萄酒产业,政府开始协助管理酒庄的经营,严格管控成品质量,意在树立品牌,打响名气,从高端市场起步、逐渐扩大影响力。“巴黎审判”后,纳帕谷继续优化种植与酿造技术,始终讲求“少而精”的生产策略,如今,加州只有4%的葡萄,全球只有0.4%的葡萄酒产自此处,产值占比却达到了近30%,纳帕谷也总在世界葡萄酒产地排行上居于前列,这正是强大有力的品牌效应带来的结果。

纳帕谷也很注重各类产业的融合发展,以第一产业中的种植业和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为核心,借助旅游业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将其加以包装,在不同的城镇之中形成不同的特色,成功建立了对持有各种需求的游客都能产生吸引力的农业型特色小镇集群。

2.葡萄酒文化的构建与推广

对纳帕谷而言,葡萄酒不再仅是一种商品,它早已演变为一种融入了谷内每一寸土地的文化。蒙特莱那、贝林格(Benziger)等古老而著名的酒庄已被收入美国国家历史遗迹名录,成为了国家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接近两百年的酿酒历史让纳帕谷的居民发自内心地热爱葡萄酒文化并希望将其推广至世界各处,政府建立了“葡萄酒+”产业链,借助拍卖会、博览会等活动引发话题,通过文旅融合的手段将葡萄酒品鉴与观光、餐饮、疗养等其他服务融为一体,创造了附加值更高的综合发展模式。与此同时,政府也高度重视游客的反馈,每两年开展一次调查以了解他们最喜欢的景点或娱乐项目及其整体满意度,从而对不足之处及时加以调整。面对疫情的打击,政府亦能适时改变策略,将产业重点转向线上销售,借助流媒体直播的宣传,让销售额稳中求进,以此减缓旅游业的萎缩带来的不利影响,最终致使加州的葡萄酒总销量不减反增。

表 加州葡萄酒销售量与销售额

3.发展与保护的并行

纳帕谷政府和居民自发推行了许多环保政策,控制葡萄的种植面积与葡萄酒的产量除了旨在增加品牌价值以外,也含有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考量。纳帕谷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保持着长期合作,利用高校的测量与研究成果把握地质与气候的实时情况与变化趋势,保证各项保护措施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城镇开发时会充分考虑葡萄酒产业的空间,种植业的发展也时刻考虑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由此得到了良好的制衡。

(五)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交通拥堵

纳帕谷严格的环保政策保护着大片绿地永久免受建设开发,代价是数量极其稀少的公路。只有29号公路与银矿小径贯穿全谷,经由其他道路均只可在局部区域内通行。为了保证葡萄酒产业链的流畅运转,谷内人员流动本就比较频繁,旅游旺季来临时,观光客蜂拥而至,狭窄又颠簸的道路完全无法承受如此之大的交通压力,不仅游客被迫将大量时间浪费在途中,拥堵也反向阻碍了葡萄与葡萄酒的高效运输并增加了碳排放量。

2.生产环境的脆弱性

夏末秋初是葡萄成熟待收的季节,同时也是山火频发的时节。2020年的火情尤为严重,火灾摧毁了葡萄原料、改变了土质、重创了酿酒环境与旅游业。火情甚至威胁到了纳帕谷的葡萄酒文化,玻璃大火烧毁了至少26座酒庄,许多贮藏多年的名酒随着家族的历史一起不复存在。2015年以来,加州山火情势愈发严峻,如果这一现象无法得到缓解,未来纳帕谷的葡萄酒产业以及旅游业等衍生产业将会持续受到难以预料的打击。

图 加州火情(2021年数据)

3.气候变化的威胁

尽管纳帕谷为保护生态环境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全球变暖的整体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温室效应会对不同位置的葡萄酒产区造成不同的影响,其中加州受到的主要是负面影响——高温与干旱不断加剧,火灾的风险也在增加。然而,要求种植园放弃目前的优良环境与地域文化,转而向高纬度、高海拔地区迁移显然并不现实,纳帕谷农民只能通过农业技术的改良尽力缓解气候变化引发的问题。

启示

(一)精准把握自身的优势

纳帕谷拥有优越的葡萄种植条件,政府针对其有限的面积推行了“质量重于数量”的发展计划,化劣势为优势,打造了经久不衰的葡萄酒品牌。其他小镇亦应因地制宜,通过专业机构的研究数据找到自身最适合发展的特色农业类型,打好农业生产的坚实根基,获得一定的影响力之后顺势发展与其紧密结合的旅游业。要想取得长久的成功,长远的眼光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2021年4月在网络上曝光的“中国特色小镇死亡名单”中的许多小镇不经仔细研究,抓住一个优势就着手发展,甚至中途多次变更定位,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人流惨淡、项目烂尾等后果。

(二)进行文化的深度发掘

纳帕谷凭借悠久的历史构建了颇具吸引力的葡萄酒文化,推出了品酒列车、酒庄型营地等一系列的配套旅游产品,辅以专业的讲解服务,将观光旅游升级为文化旅游。其他小镇亦可借鉴打造文化产业链,围绕镇内的特色农产品,找出文化的精髓所在并以此为基础展开衍生,互相促进是文化与旅游之间的理想关系,两者的深度融合可以提高产业附加值,当旅游体验中的文化元素打动了游客、令其产生共鸣感时,他们的评价与重游率将大大提升。

(三)重视发展的可持续性

纳帕谷详尽而全面的环保政策使它免受过度开发,推动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其全民献策、共建绿色家园的管理制度值得学习。另一方面,纳帕谷的农业和整体产业结构缺乏多样性,种植业——制造业——旅游业的链条一旦其中一环遭到打击,后果将是致命的。面对全球变暖与山火过境等不可避免的威胁,其应对手段略显被动与贫乏。建议其他小镇更多地采用多元化战略以减少因无法接纳外界的变化而陷入发展困境的概率。

总结

美国加州的纳帕谷小镇集群是农业型特色小镇的典型成功案例。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得居民自发开始种植葡萄并不断研发改良酿造技术,随着生产经验的积累与酒商组织的建立,政府主动参与其中,严控产品质量,重视品牌效应,特色葡萄酒产业及其深厚文化与衍生旅游业凭借“葡萄酒+”产业链完成了深度融合。通过因地制宜的发展战略和精准有效的经营政策,纳帕谷所产酒类在国际上颇负盛名,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前来观光体验,成为了享誉全球的葡萄酒之乡。我国在建设类似的农业型特色小镇时应该吸取纳帕谷的成功经验,精准把握优势,深度挖掘文化,力求实现健康而长远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效益。

供稿 | 上海财经大学世界特色小镇课题组成员、上海财经大学2020级日语专业本科生印跃如

审核 | 杨焕焕 校对& 编辑 | 杨扬

相关链接

【乡村“镇”兴】第25期:葡萄酒之乡——奥地利克雷姆斯镇(Krems)

【乡村“镇”兴】第24期:中国丝绸小镇——苏州市震泽镇

【乡村“镇”兴】第23期:落基山脉的灵魂——加拿大班夫镇(Banff Town)

【乡村“镇”兴】第22期:“胶片天堂”度假小镇——墨西哥巴亚尔塔港(Puerto Vallarta)

【乡村“镇”兴】第21期:从小说里走出来的最美文艺小镇——法国戈尔德(Gordes-sur-Ciel)

【乡村“镇”兴】第20期:中国第一酒镇——贵州茅台镇

【乡村“镇”兴】第19期:吉他王国——墨西哥帕拉乔(Paracho de Verduzco)

【乡村“镇”兴】第18期:走高水平开放之路的历史名镇——广东省虎门镇

【乡村“镇”兴】第17期:“亡灵节”文化主题小镇——墨西哥瓜纳华托(Guanajuato)

【乡村“镇”兴】第16期:世界最大的航空小镇——美国斯普鲁斯溪(Spruce Creek)

【乡村“镇”兴】第15期:硅谷城市群中的科技小镇——美国帕罗奥图(Palo Alto)

【乡村“镇”兴】第14期:水上体育运动旅游之都——加拿大韦兰(Welland)

【乡村“镇”兴】第13期:中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首——昆山市玉山镇

【乡村“镇”兴】第12期: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故乡——加拿大格雷文赫斯特

【乡村“镇”兴】第11期:乐神莫扎特的故乡——奥地利萨尔茨堡(Salzburg)

【乡村“镇”兴】第10期:“查理的巧克力工厂”——美国好时镇(Hershey)

【乡村“镇”兴】第9期: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福州市永泰县嵩口镇

【乡村“镇”兴】第8期:玻璃之都——美国康宁(Corning)

【乡村“镇”兴】第7期:乌托邦式的创业者天堂——硅谷(Silicon Valley)

【乡村“镇”兴】第6期:“京东”科创活力小镇——河北燕郊镇

【乡村“镇”兴】第5期:世界电影小镇——法国戛纳(Cannes)

【乡村“镇”兴】第4期:阿尔萨斯葡萄酒摇篮——法国埃吉桑(Eguisheim)小镇

【乡村“镇”兴】第3期:高水平开放的典范——瑞士达沃斯(Davos)小镇

【乡村“镇”兴】第2期: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越南会安古镇

【乡村镇兴】第1期:“新城市主义”的典例——美国佛罗里达州Seaside小镇

更多链接

【直播回顾】流动的空间之“你是我的眼”第四期——“上海封控期间物业眼中的城市与社区管理” 圆满结束!

【直播回顾】流动的空间之“你是我的眼”第三期——“上海封控期间骑手眼中的城市与物资配送” 圆满结束!

【直播回顾】流动的空间之“你是我的眼”第二期——“上海封控期间货车司机眼中的城市与物流” 圆满结束!

【直播回顾】流动的空间之“你是我的眼”第一期——“上海疫情封控期间出租车师傅眼中的城市” 圆满结束!

【直播预告】流动的空间之“你是我的眼”第四期上海封控期间物业眼中的城市与社区管理

【直播预告】流动的空间之“你是我的眼”第三期:上海封控期间骑手眼中的城市与物资配送

【直播预告】流动的空间之“你是我的眼”第二期:上海封控期间货车司机眼中的城市与物流

【直播预告】流动的空间之“你是我的眼”:上海疫情封控期间出租车师傅眼中的城市

【CCRL在行动】骑手爱心驿站开张啦!

【CCRL在行动】上海疫情封控期间“爱心传递”活动

【特别推出】携手走过的七年岁月

【特别推出】今天,CCRL 6 岁啦!

【会议速递】2018年中国城市与区域实验室(CCRL)年会

【会议速递】2017年中国城市与区域实验室(CCRL)年会

【会议速递】“区域重大国家战略协同发展研讨会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端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

【会议速递】长三角国际论坛——“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分论坛

【众包众筹】第一波:中国城市群系列书稿出版项目

end

城市与区域实验室:中国城市与区域研究的交流平台,关注城市与区域发展转型,借鉴全球城市与区域发展智慧,做有国际水平的中国城市与区域现实问题导向型研究。努力做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好的研究者,做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好的组织者,做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好的传播者。

欢迎读者供稿,小编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城市与区域实验室

微信号:CCRLAB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