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是“上层的精英教育+下层的快乐教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美国的k12教育 美国教育是“上层的精英教育+下层的快乐教育”

美国教育是“上层的精英教育+下层的快乐教育”

2023-08-20 05: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一教育理念的直接后果就是造就了著名的“平成废物”。日本政府痛定思痛,2016年宣布将“去宽松教育”,朝着“教育强劲化”方向发展。

几乎与日本同一时期,中国也在大力推行快乐教育。不过中国人的“执行力”似乎没有日本那么强,最终还是雷声大雨点小,快乐教育虽然在中国取得了话语优势,但面对着激烈的中考高考,也没能形成多大气候,从而也避免了中国式的“平成废物”,可以看作中国学生的一种幸运。

快乐教育在美国,深入人心。尤其在普通的公立学校,到目前仍然没有转向的迹象。学校对学生要求很低,学习内容很少,几乎所有人都是“很棒”“很优秀”。学校两三点就放学,很多学生放学后就在街上瞎混,或是去同学家看电视、打游戏,甚至有的沉溺于毒品、酒精、性而不能自拔。

其结果,就是美国人普遍极差的基础知识水平(数学最明显)和今年疫情中表现出来的,一个上呼吸道传染病,戴不戴口罩竟然可以讨论一年。

美国超市里的口罩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美国公立学校都实施鼓励教育和教育减负。有一些非常好的公立学校,学生的课业压力并不低,甚至比在中国压力还大。

如Thomas Jefferson High School,这个学校是美国数一数二的中学,70%的学生都是华裔。有些华人家长千方百计把孩子弄到这里来读书,却发现原来美国的学校比中国学校还辛苦,甚至要辛苦几倍。

这个学校的教学质量一点儿不比私立学校差,对学生的要求也十分严格。学生做作业做到凌晨12点是很正常的事,忙的时候每天睡四五个小时也是常有的。

与私立学校一样,这类学校的高教育水平也是学生家长用钱堆出来的,家长的经济实力不比私立学校的学生家长差。

这种顶尖的公立学校与美国的贵族式私立学校(以下为表述方便,我就只讲私立学校)从来不把快乐教育当作金科玉律,送孩子来这些学校上学的美国的上流社会人群更不会把快乐当作他们教育孩子的核心取向。

02

我在《美国教育好吗?》这篇文章里做过这样的描述:

“金融大亨罗杰斯的两个女儿可以说一口非常流利的汉语普通话,还参加过中国的诗词类节目,川普总统的孙女也要学习‘艰涩难懂’的汉语,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学习各种素质教育的内容,辛苦是必然的。”

这些上流社会人群对孩子的要求以及这些私立学校对学生的教育都是非常严格的,甚至是严苛的。

他们首先对老师的要求就比较高。私立学校的老师不能像普通公立学校老师那样总是用“真棒”“非常好”来糊弄(这个词可能不准确)学生和家长,而是认真教学的同时要仔细观察了解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的成长提出合理化建议,与家长一起探讨,帮助孩子成长。

私立学校的学生在学校有严格的纪律和规矩方面的要求和训练,不遵守纪律的孩子被警告或停课是常有的事,甚至着装不当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私立学校孩子的课业负担很重。如上文所述,学生写作业写到凌晨12点是很正常的事。

美国的私立学校和中国的私立学校相比,有一个很重要的不同点,就是美国的私立学校不是有钱就能上的。

国内似乎是有钱走遍天下,而美国的私立学校除了你交得起昂贵的费用之外,还要看父母的学历、职业、家庭背景以及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方式等等。

也就是说,他们需要保证招收的这个“苗子”本身就是很优质的。控制好了输入端,再经过他们的“魔鬼训练”,输出端就一定差不到哪里去。

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是要做美国未来的统治者和管理者的。而那些接受快乐教育的孩子最优秀的也就去上个本地的州立大学,将来做个中下层的小白领。大多数人则要么上个社区大学,当个护士、技工;要么高中义务教育读完就走向社会,和他们的父辈一样,继续做个蓝领工人或收银员、餐馆服务员之类的。

从上流社会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个好方法。通过教育,让社会实现固化,让他们的地位千秋万代地传下去。

这是比通过强制权力来维护自身利益更有遮蔽性的手段,看上去更加的文明,更不易引起底层社会的反抗。

快乐教育的实质,我觉得,就是让那些各方面都不如人的孩子傻乐,从而把他们世世代代都固化在社会底层。

03

回到源头来说,斯宾塞的观点本意是要改进教育手段和方式,让学生更爱学习,更容易接受学习的内容,这主要是对教育者的要求。

但操作起来难度的确比较大,每一个教育者的能力水平、性格性情都不一样,甚至同一个教育者每一天的心情不一样都会对他教育的方式产生影响。

这种高难度的动作做不了,单纯的鼓励教育和教育减负则是极容易的,这便是快乐教育的现状。

斯宾塞的另一层意思是说要培养快乐的人,这倒是与中国古代首席教育家孔夫子的理论一致。孔子也同样强调乐天的精神:即使身处穷困之地,仍能“不改其乐”。

但这话并不完整,不能依此就全然不顾其它地去培养“快乐的人”。人生存于社会,毕竟首先需要满足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需要养家糊口,需要同时有生存之道和谋生之术。

如不具备基本的社会常识和足以完成工作的基本的能力,傻乐是乐不长久的。实施这种快乐教育,是将当下的快乐建立在未来长期痛苦的巨大可能性之上。

快乐教育自身的核心问题是机械化地理解了人和教育。人是活的,对人的教育也只能是活的。快乐教育要求给孩子减负,然而减负就一定能促进孩子天性的发展吗?并不见得。

如果引导不善,或不做很好的引导,减负带来的很可能是“杂草丛生”,而不是“自由生长”,培养出来的很可能是“熊孩子”而不是人格健全的好少年。

快乐教育对于求知欲强、学习能力强的孩子更可能是“温水煮青蛙”。没有挑战性的舒服学习模式,很容易把人养懒了,非但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反而会让他们觉得学习没意思,很无趣,扼杀了他们提高的可能性。

国内媒体屡见批评现今的家长在孩子上幼儿园时就为孩子将来上大学和就业焦虑。批判有一定道理,我也基本赞同,毕竟孩子是有无限可能性的,不能在幼儿园阶段就给他画好人生路线。

但我们也需知道,这不是中国父母的独有现象,美国的精英阶层也有这么做的。有的家长在孩子上学前班(Kindergarten,这个单词国内通常翻译为“幼儿园”,实际上相当于中国的学前班)的时候就为孩子聘请专业的升学指导,为孩子十多年后能升入哈佛、耶鲁、斯坦福做准备。

可怜天下父母心!有见识、有能力的父母都会提早为孩子打算,不论东方、西方,不论中国、美国,都是一样。虽然也有负面影响,但天下哪有真正完美无缺的事?

对于中国的父母和老师们而言,需要改进的只是教育方式上的趣味性和对孩子天性的发现与引导。而在教育精神上,“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仍是至理名言。

-end-

★ 你距离名校还差多远? ★

新申请季即将开始,很多家长和学生对学校选择/时间安排/面试准备/活动选

没关系!我想你需要方舟留学资深美国留学顾问为你做一个免费的评估!

长按二维码参与报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