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美国国家史的历史建构及其影响研究”获结项优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美国早期历史详细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美国国家史的历史建构及其影响研究”获结项优秀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美国国家史的历史建构及其影响研究”获结项优秀

2023-05-16 16: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美国国家史的历史建构及其影响研究        项目类别: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批准号:19BSS030        所属学科:世界历史        项目负责人及单位:徐 良(江西师范大学)        进行时间:2019.07-2022.12        最终成果:《美国国家史的历史建构及其影响研究》        代表性论文:        1.《百年来中国大陆的美国史学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20年第4期;        2.《早期美国国家史的历史书写》,《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21年第6期;        3.《美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百年流变及其影响》,《史学月刊》2022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2022年第10期全文转载)。        二、研究背景与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者从翻译引进到专题研究,不断加强了对美国史的研究,出版了大量重要的研究成果。但与此同时,国内学者对美国史学史的研究却不甚重视,相关研究存在着两方面的缺陷:其一,对现当代美国史学流派或史学理论的研究多,对20世纪以前的美国史学,尤其是17、18世纪的北美殖民地时期的史学研究少;其二,专题研究多,整体史研究少,缺乏对美国史学史的系统研究。作为一个国家文化的核心内容,史学的传承发展对于我们理解一个国家的特性及现实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纵观建国以来国内学术界对美国史学的研究,如何从美国国家史的历史建构的角度去梳理自北美殖民地时期以来的史学传承与流传,建构相对完整的美国史学发展路径和轨迹,以改变目前我国学术界在美国史学研究中存在的上述两方面的缺陷,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二:其一,在搜集、整理和解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深入考察美国国家史变迁发展的主线,揭示不同时期美国国家史撰述的特征、内涵及其影响。其二,理清美国国家史书写和美国国家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期从历史的长时段增强我们对自殖民地时期以来由地方主义向国家主义不断发展的美国国家特性的认识,为中美关系的良性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三、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1.运用大量第一手文献资料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首次系统地梳理了自北美殖民地时期以来的四百年间美国史学从地方史向国家史发展变迁的历史进程,并清晰勾勒出这一历史进程的主线和轨迹。在自殖民地建立以来的长达四百余年的美国史学发展历程中,有一条清晰的主线贯穿其中,那就是由地方史(Local history)向国家史(National history)的发展演变。作为不同历史时期占主流地位的历史书写范式,地方史和国家史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美国自北美殖民地时期以来的两个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地方史书写范式是十七、十八世纪北美殖民地时期的历史书写主流,而国家史书写范式在独立战争前后的出现和发展,则标志着美利坚民族主义和美国国民对国家特性的认同的形成与不断加强,它反过来又推动了美国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本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详细梳理了四百年来美国史学由地方史向国家史转变的历史进程和轨迹,并分析了这种转变的原因及其影响。        2.生动描绘了四百余年长时段内美国史坛出现的具有重要影响的美国史学家群像,并剖析了他们前后之间的分歧与关联。        美国史坛上曾出现过众多特点鲜明、影响广泛的重要史学家,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用自己的史学著作构建了不同时代的美国史学架构,形塑了内容丰富、形态各异的史学范型和思潮。针对不同的史学范型和思潮,我们根据史学家们在一定时期内的影响力大小及其对相应史学范型和思潮的贡献大小,确定了相应的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史学家,并对他们的史学思想及其美国国家史建构进行了深入解析。如:清教教史学家群体的威廉・布拉德福德、约翰・温思罗普和爱德华・温斯洛;贵族史学家群体的罗伯特・比弗利、托马斯・普林斯、威廉・道格拉斯、托马斯・哈钦森;十九世纪上半叶的埃比尔・霍姆斯、本杰明・特兰伯尔、蒂莫西・皮特金、乔治・班克罗夫特;十九世纪下半叶的霍勒斯・格里利、詹姆斯・舒勒、韦德・汉普顿和詹姆斯・罗德斯;“进步主义”史学群体的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查尔斯・奥斯汀・比尔德、弗农・路易斯・帕灵顿;“和谐一致论”史学群体的理查德・霍夫斯塔特、丹尼尔・布尔斯廷和路易斯・哈茨;“新左派”史学群体的威廉・阿普曼・威廉斯、沃尔特・拉菲伯、霍华德・津恩、巴顿・伯恩斯坦和约翰・罗森博格;“多元化新史学”群体的罗伯特・福格尔、斯蒂芬・塞恩斯特鲁姆一大批著名史学家,并对他们的史学思想进行了深入解析。在此基础上,生动描绘出一幅鲜活的美国史家群像,并详细考察了他们横向及纵向之间的分歧与关联。        3.重点分析了不同时期美国国家史建构模式之间的关联、影响及其存在的问题。        在梳理美国史学从地方史向国家史转变的历史进程中,既重点分析了不同时代美国史学家历史书写的社会背景和史学背景,又兼顾了他们之间的纵向关联关系。如:北美殖民地时期前期的地方史书写与当时各殖民地之间的彼此隔绝密切相关,同时他们的地方史书写又为独立战争前后出现的美国国家史书范式写奠定了坚实的史料基础;美国国家史通史体例的建构适应了十九世纪上半叶美国国家发展的需要,同时又为十九世纪下半叶的民族主义国家史学范式提供了基本方法和模式;进入20世纪后,“进步主义”史学、“和谐一致论”史学和“新左派”史学的国家史书写更是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两种不同史学传统之间的交锋与斗争。本课题研究,不仅对各时期美国史学思潮的内涵和特色进行了阐释,还重点分析了它们各自的影响及其存在的问题。        4.全面考察了对每一种国家史书写模式从兴起到发展壮大,再到衰落的整个过程有重要影响的多重因素。        在美国史学史的发展进程中,多元实用主义的理论取向始终牢牢把控着美国史学不断前进的时代脉搏。正是在多元实用主义的指导下,美国国家的快速发展与剧烈的社会变迁始终成为美国历史书写的不变主题,而不同时代的欧洲史学及文化思潮则给美国历史撰述带来了理论与方法上的诸多影响,从而使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出铿锵而华丽的交响与变奏。此外,进入20世纪后的美国国家史的书写,还受到美国其他学科,如哲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的深刻影响。以上众多因素共同催生了美国史坛多变的史学思潮和书写范式,缔造了不同风格和特色的美国国家史著作,从而使美国史学始终能够保持着充沛的活力。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文本分析与理论考察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归纳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研究方法,从社会变动与史学思潮的互动影响,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社会思想与史学思潮间的交锋与融合,域外史学思潮对美国史学的促进等方面,详细梳理了美国国家史历史建构的轨迹和发展脉络。        四、成果的价值        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在美国史学的研究中,存在着重个案、轻整体的研究缺陷。本项目在已有相关研究基础上,从美国国家发展和美国史学变迁互动影响的角度,对自殖民地时期以来的美国史学史进行重新审视,重点对美国国家史的历史建构轨迹、内涵变化及其深刻影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评价,从一个较长的时段对美国史学的整体发展做出了动态的考察,追寻美国史学发展的主线,探讨美国史学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这无疑可以弥补国内关于美国史学史整体研究相对薄弱的不足,达到促进我国西方史学(特别是美国史学)发展的目的,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从美国国家史历史建构的角度对美国史学史的整体梳理与探讨,也将从史学的角度加深我国美国史研究者对美国历史上相关重大问题的认识,从而有力促进我国的美国史研究。        史学,乃一个国家或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是当今世界与我国未来发展有着重大攸关利益的世界性大国,我们在重视对其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研究的同时,也应该拓展对其史学进程的研究与探寻,以利于我们从历史的高度加深对这一世界性大国的认识。本课题选择自殖民地时期以来的美国国家史的历史建构及其影响为研究对象,着力从国家史构建的维度重新审视美国国家与社会的发展,重点考察不同时期的美国史学在构建美国民族精神与文化、推动美国社会进步与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这有利于我们在更深的层次上加强对美国国家特性和民族性的了解与认识,对促进中美关系的良性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应用价值。        五、作者简介        徐良,复旦大学史学博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历史系访问学者。现为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副院长、世界史一级学科硕士点负责人。兼任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理事、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理事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和教育部归国留学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各1项目,省厅级项目多项。出版专著1部,在《史学理论研究》《史林》《史学月刊》《史学集刊》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编辑:洪冰)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