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百伦官方旗舰店(纽百伦和新百伦的区别)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美国新百伦旗舰店官网 新百伦官方旗舰店(纽百伦和新百伦的区别)

新百伦官方旗舰店(纽百伦和新百伦的区别)

2024-06-18 20: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文目录一览:

1、新百伦商标案判赔百万!2、美国New Balance公司因商标侵权被判赔偿500万元3、《商标》New Balance品牌与“新百伦”商标的故事1.新百伦商标案判赔百万!

拼多多上山寨假货泛滥,是早有耳闻的。真正震撼笔者的,则源自一位家族长辈今年双十一在拼多多上下单,买了一块“瑞士机械夜光手表”,单价不到20元。长辈收到后,还给笔者欣赏了一番。实际上,这块手表和多年前笔者大学校园旁边的小商品市场露天摊位兜售的假表没啥区别,但是,当年曾被穷学生鄙视的地摊货,如今堂而皇之的登上了拼多多的电商平台,还被美其名曰“5环外的真实需求”。

笔者在拼多多APP里检索了一下,冠名瑞士全自动机芯、机械表的商品琳琅满目,价格从9元到几十元不等,款式多样,丰简由人,看得笔者无比心动,赶紧拔掉了手机电源线。

拼多多的商品魅力还不止于此。

例如,搜索“新百伦”,拼多多上弹出的是一家叫“新百伦旗舰店”的官方商家,这家店铺销售的鞋子带着大大的N字logo,价格从89元到128元不等,相当亲民。商铺首页上方赫然写着“品牌直营、正品保证”。

但是,不要误会啊,这家新百伦和美国总统小布什、奥巴马,以及某位敬爱的长者都喜欢的NEW Balance品牌并没有丝毫关系,这是拼多多大力扶持的正宗国产商品。

拼多多上还有60元到100元的adidas运动装,有买家幽幽地说,“裤子弹性是好的,可是发过来的时候旁边的三条杠白线秃噜了,穿出去尴尬……”

拼多多上的假冒伪劣产品曾不断遭人诟病,去年拼多多上市前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监司一度要求上海市工商局约谈平台经营者,但最终亦不了了之。2018年拼多多上市前后,一篇吐槽拼多多假货横行的文章《拼多多的上市让历史倒退了二十年》在网上广为流传。这篇文章作者称,“世上最怕的事,就是你和他说品牌,他和你谈情怀,你和他说法律,他和你说发展阶段。”

更荒唐的是,有自媒体还从拼多多的假货里,“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

这等于是委婉的告诉大家,5环外的朋友们只适合用假货和各种山寨用品,因为穷。

百度李彦宏曾说,中国人愿意用隐私换方便和效率,因为中国人更开放。

拼多多黄峥曾面对七、八十家媒体记者真诚的表示,山寨并不是假货,因为广大的人群对山寨产品有需求。

这是中国当代创新电商展示的大型魔幻现实主义。

客观地说,自假货舆情危机后,拼多多已经采取了不少措施打击假货和山寨,包括今年启动的苹果手机等高价商品补贴促销活动,也意在树立平台正面形象。但是,其平台客群定位决定了假货和山寨短期内难以根绝。换个角度看,拼多多的商业模式本质上依然是模仿淘宝和京东,重复中国电商十年前的老路:流量和用户增长第一,在这一目标之下,假货也好,山寨也好,都是短期内需要容忍和克服的。

所谓的“新电商”,剥开“砍你一刀”的病毒式传销外衣后,露出的真容仍然是线下小商品市场的苍白肢体。

但在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和资本的话语体系里,这则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阶段”的故事。

在雪球拼多多股票讨论区,曾有一篇文章将美国的“罗斯”连锁店(ROSS)比作美国版“拼多多”。但是,该作者可能没搞清楚一个小小的事实,美国ROSS销售的虽然全部是过季库存服饰和家居用品,但好歹都是正品,其中不乏众多国际知名品牌。即便是在Dollartree等美国五环外低收入人群光顾的“一元店里”,你也丝毫不用担心买到“瑞士机械表”这种假货或山寨产品。

我想,黄峥在美国读书时,大概率是逛过Ross和Dollartree的。

出身于谷歌的黄峥曾无数次讲述,谷歌“不作恶”价值观对他有着巨大影响。也正是基于此,黄峥将拼多多的核心价值观确定为“本分”,然而,拼多多协助贩卖大量山寨、假货,不仅谈不上本分,也早已远离了“不作恶”的价值观。

市场营销费用高达收入80?上

除了假货和山寨问题,持续的亏损同样困扰着拼多多。

11月20日,“双十一”百亿补贴明星拼多多发布了三季度财报。从数字看,拼多多业务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三季度末GMV达到8402亿元,同比增速144?活跃用户达到5.36亿,同比增速39?平均月活用户数达到4.29亿,实现营业收入75.14亿元,同比增长123?

另一方面,高速增长的拼多多亏损也进一步加剧。2019年三季度,拼多多净亏损23.35亿元,相较于上年同期的10.98亿元扩大112?2019年前9个月实现营业收入193.49亿元,同比增长159.16?净亏损52.16亿元,去年同期亏损77.93亿元。受三季度亏损财报影响,拼多多盘前股价一度大跌22?

从GMV看,拼多多从2017年末的1412亿,到2018年末的3448亿,再到2019年三季度末的8402亿,交易规模增长强劲。

从活跃用户总量看,由2017年的2.45亿增至2019年三季度末的5.36亿,增加118?但从季度环比增速看,尤其是考虑到,拼多多持续的大量补贴活动下,其活跃用户的增长实际已经放缓。

从单个用户年度消费金额看,由2017年的577元提高至2019年三季度末的1567元。

从收入情况看,2019年三季度收入75.14亿元,同比增长123?但环比二季度仅增长了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一季度拼多多的收入为45.45亿元,环比2018年四季度下降约20?二季度开始,在大规模的补贴拉动下,其营收开始猛增。

收入的增长伴随着市场营销费用的一路狂奔。2019年三季度,拼多多市场营销支出高达66.89亿元,同比增加了119.38?2017年,拼多多的市场营销费用为13.4亿,2018则飙升10倍至134亿,2019年前三个季度市场营销费用已高达172.7亿元,如果四季度拼多多按前三个季度的平均市场费用计算的话,需要支出57亿元,则全年总市场费用达到230亿元,同比增长71.64?

从市场费用对营收的占比看,过去两年,拼多多的市场营销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持续在80?08?间徘徊,显示拼多多平台交易规模的增长始终无法摆脱大量的补贴。

这还没有计算拼多多日常行政管理开支以及研发费用,算上其,拼多多过去数年一直在靠“烧钱”活着.

高投入,低产出,导致拼多多持续亏损。2019年前三个季度,拼多多净亏损达52亿元;2017年和2018年,拼多多的净亏损分别为5亿元和103亿元。

占用商家应付款和保证金265亿

当然,不断烧钱、持续亏损的拼多多还是有底气的,这除了要感谢上市前持续给予支持的风投资本外,也要感谢数量众多的入驻商家。拼多多三季报显示,其持有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限制性现金为343.66亿元,比2018年末增加近40亿元。

但是,从资产负债表来看,拼多多实际依靠其对B端商户的强势地位,放大商家应付款和收取商户保证金,改善其经营现金流。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拼多多的商家应付款高达198.19亿元,同比(2018年三季度末仅为108亿元)增加90亿元!另一个现金流来源是商户保证金,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拼多多的商户保证金为66.54亿元,同比增加(2018年三季度末为36.29亿元)30亿元。

因此,拼多多的商家应付款和保证金合计高达265亿元,这笔巨大的现金流对缓解拼多多的亏损状况起到了很大作用。但长远看,这并不是一个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归根结底,无论是商户应付款还是商户保证金,其都是压榨B端利益,拼多多上的商户本来就属于主打低价商品、利润微薄的低端产业链,在拼多多的利润压榨下,要维持盈利或不亏损,只有两条出路:涨价或降低商品质量。

2.美国New Balance公司因商标侵权被判赔偿500万元

本文参考资料:新华网、广州日报等,转载需注明来源

禹唐:

今天早上最亮瞎双眼的一个新闻不外乎“NewBalance被判侵权需赔9800万元”。NewBalance进入中国运动鞋市场不到十年,其打出的“新百伦”知名度也越来越高。这让广州某企业老板周某伦完全丧失了存在感。于是,一纸诉讼将NewBalance告上法庭,这也就造就了广州中院所判侵权案赔偿额最高的案件。

【事件回顾】

美国知名运动品牌“NewBalance”在国内市场遭遇商标侵权诉讼。24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美国NewBalance公司在中国的关联公司——新百伦贸易(中国)有限公司因使用他人已注册商标“新百伦”,构成对他人商标专用权的侵犯,需赔偿对方9800万元。据悉,这是广州中院有史以来,判赔侵权额度最高的知产案件。

此新百伦非彼新百伦

据了解,2006年,上海新百伦公司(下称新百伦公司)成立,该公司主要负责New Balance运动鞋产品在国内的销售业务并很快打开了市场。

为了适应中国市场文化,新百伦在宣传营销中使用“新百伦”中文名。该公司在“天猫”、“京东商城”等网站都开设了“新百伦官方旗舰店”和“新百伦童鞋旗舰店”,销售的400多款产品介绍称“New Balance/新百伦”品牌。其官方网站、新浪微博、宣传手册及视频广告时常使用的“新百伦”,这三个字迅速为消费者熟知。至今,在网上搜索“百伦”、“新百伦”,结果多指向“NewBalance”产品。

在广州做生意的周某伦是“百伦”、“新百伦”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人,他自己也有企业,生产以“百伦”、“新百伦”为商标的男鞋产品,并在大型商场设有销售专柜。“百伦”注册商标核定使用在第25类“服装,鞋,帽,袜”等商品上,于1996年8月21日获准注册,该商标于2004年4月经核准转让给周某伦。“新百伦”注册商标核定使用在第25类“鞋,靴……运动衫”等商品上,周某伦于2008年1月获准注册该商标。

NewBalance最初译名为纽巴伦

“纽巴伦”曾是美国“NewBalance”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的一个独家代理所使用的名称,因为在代理中出现了违反经销商规则的事情,发现情况后,美国总公司取消了这家公司的独家代理权,但是在这期间“纽巴伦”的商标已经被这家代理公司在国内注册。

所以当2003年,美国“NewBalance”公司重返中国市场时,NewBalance终于下了壮士断腕的决心,将自己的中文标示从“纽巴伦”改为新百伦。“新百伦”在字面上更贴合英文名称,也蕴含着涅磐重生之意。

反向混淆易造成“弱肉强食”

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徐瑄认为,此案的商标混淆与传统商标法所指的混淆恰恰相反,属于反向混淆,一般发生于原告注册商标比被告的商标知名度低时。这种反向混淆会显著削弱原告利用涉案商标建立商业声誉和开拓市场的目的,导致原告注册商标的识别力被扭曲或遮蔽。如果不制止,就会使知名企业在使用他人的注册商标时毫无顾忌,从而发生弱肉强食的不公平竞争后果。

NewBalance要何去何从?

NewBalance目前的境遇与2013年的特斯拉十分相似。

特斯拉刚进入中国市场就遭遇了商标侵权的案件,因为“特斯拉”名称早在2006年就被一商人注册,不过最终特斯拉与该商人占某握手言和:占某放弃使用“TESLA”等有关标识,特斯拉公司放弃向占某主张赔偿损失。

更早的2012年,苹果也为“iPad”商标陷入了侵权案,花费了6000万美元才拥有该商标使用权。

目前,广州新百伦虽然赢得了商标,但是网友对NewBalance一直持有的都是力挺态度,最终广州新百伦的结局可能就是赢了官司却失去了市场与用户。

对于NewBalance而言,要么选择以上特斯拉与iPad的做法,从周某伦手中购回“新百伦”的商标,要么选择改用其他名称。不过,在经营了近10年之后的“新百伦”影响力,一旦改名,消费者能不能接受是一个问题,这必然也会导致NewBalance在中国的发展造成巨大影响。

其它案例

阿迪达斯和阿迪王5年诉讼终和解

2008年8月,阿迪达斯将阿迪王体育、华珠公司、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百特体育商城个体业主郭某诉至营口市法院。被告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悬挂“阿迪王”、adivon及倒三角图文组合标识,且其店内销售的运动鞋、服装也使用了多个与原告商标相近的标志,足以造成公众误认。因多次败诉,阿迪达斯甚至一度将国家商标评审委员会推上被告席。“最终,据说商务部出面进行了斡旋。阿迪王放弃了商标,而阿迪达斯也不再坚持索要过亿元的赔偿。”泉州一不愿具名的业内资深人士说。

乔丹与乔丹体育的一笔烂账

4月14日上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飞人”乔丹状告中国“乔丹”侵权。这场大规模的商标之争,迈克尔-乔丹与被授权使用“Jordan”品牌的耐克公司曾先后提起了80余起行政诉讼。此前,北京一中院已经先期对其中的34起案件作出一审判决,均宣告耐克公司、迈克尔-乔丹败诉。这场继续了3年的侵权案到现在都还是一地鸡毛,没能得到解决。

海外企业需重视中国产权法律

对于频发的商标侵权事件,多数网民都以理性的态度加入探讨,并呼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解决问题。网民“趣游李威”表示,我们应该跳出狭隘的民族情绪,依法看待和处理此类事件。网民“APLAWE”等也表示,如今中国已经从单一、封闭市场转向开放的国际化平台,与海外企业的互动和竞争都会随之提升,没有诚信和法制注定被世界所抛弃。

“傍名牌、傍名人虽在企业发展初期有很大帮助,如扩大知名度和产品销量。但长期看,是为企业自己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研究员赵占领表示,“企业不能只看重一时利益,除了有吸引人的商标外更要有过硬的产品。”

“这也反映出当下一些海外企业不太重视我国的法律。”上海市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业务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刘民选表示,“在以往的一些案例中,海外企业往往被赋予‘超国民待遇’,而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企业已把知识产权当作头等大事,希望通过这些事件,一些海外公司能够明白,在中国市场淘金首先要学会尊重和研究中国法律。”

3.《商标》New Balance品牌与“新百伦”商标的故事

今天想和大家一起玩个游戏,名字叫“大家一起来找茬”,你能区分下面这些图片中有什么不同吗?

先来个简单的,请大声告诉小编左和右都是什么品牌:

中级版本:

高级版本:

嗯,如果看完这三张对比图的你是这个表情——

别着急,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接下来都会一一给你解释的~

你所见的新百伦,并不是那个“新百伦”

上面两张带N字的鞋子,你知道哪双是新百伦,哪双又是New Balance吗?虽然我们平时都直接把“New Balance”简称为“新百伦”,但是,从现在开始,你得改口啦。

据北京商报27日消息,近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广东高院”)公开宣判新百伦商标权纠纷案,终审判决虽然依旧认定新百伦贸易(中国)有限公司(为了大家更好地理解下面的内容,下面简称其为美国新百伦)构成侵权,但一审的9800万元赔偿款被改判为500万元。

这样的判决意味着,新百伦品牌不再被视为New Balance(以下简称“NB”)的山寨品牌,而是被依法保护的国货品牌;同时,NB在内地也第二次失去了中文名字。

公开资料显示,NB于1906年在美国创立。2006年,上海新百伦公司成立,主要负责在国内销售New Balance运动鞋系列产品,很快便占领了很大的跑鞋市场份额。在此过程中,为了适应中国市场文化,这家美国公司选择了使用“新百伦”的中文名进行宣传和营销,在其宣传产品的广告中使用“新百伦New Balance”标识。

据财经网消息,在原告周某伦的眼中,美国新百伦是法律意义上的冒牌货,理由有如下这几点:

1.商标注册时间。1996年,周某伦(原告)的家人首先注册了“百伦”商标(第865609号“百伦”注册商标核定使用在第25类“服装,鞋,帽,袜”等商品上,于1996年8月21日获准注册)。该商标于2004年4月经核准转让给周某伦。后来,周又注册了一系列“联合商标”,即第4100879号“新百伦”注册商标也同样核定使用在第25类商品上,他于2008年1月获准注册该商标。同时,周某伦还设立了企业,生产以“百伦”、“新百伦”为商标的男鞋产品,并在大型商场设有销售专柜。

▲周某伦在中国商标网上申请的商标

看完上面的内容,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提醒大家,现在有两种被大家称之为新百伦的鞋,一个是美国品牌,一个是国产品牌。

周某伦认为,由于美国新百伦在网店以及专卖店出具的购物小票“感谢您购买新百伦产品”中会让人混淆“新百伦New Balance”和“新百伦”,抑制了原告建立和拓展“百伦”、“新百伦”商标价值的空间,构成商标侵权。

2.“New Balance”的翻译应是“新平衡”而非“新百伦”。美国新百伦以前叫“纽巴伦”,即便按照中文翻译,“New Balance”也应当是“新平衡”,而非“新百伦”,其关联公司New Balance Athletic Shoe,Inc,也称为“新平衡运动鞋公司”。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留意到,在此次广东高院判决前,广州中院已对双方的商标案进行过判决,当时的判决结果是:美国新百伦立即停止将“新百伦”用于标识及宣传其商品的行为;赔偿原告人民币9800万元;在“新百伦(中国)官方网站”首页及其在“天猫商城”开设的“New Balance旗舰店”、“New Balance童鞋旗舰店”的首页刊登声明消除影响等。

不过从广东高院最新的判决结果来看,赔偿金额由9800万元降至500万元,法院给出的理由是:美国新百伦公司的经营获利,并非全部来源于侵害周乐伦“百伦”、“新百伦”的商标。

不管怎么说,中国新百伦赢了。这意味着,新百伦不再是所谓总统都在穿的慢跑鞋了。也意味着当你再见到新百伦的时候,不要再“嘲笑”它是NB的山寨品牌了,它是被依法保护的国货品牌!

你觉得哪个“新百伦”更好看?

不管是你中国新百伦的粉丝,还是美国新百伦的拥趸,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需要告诉你,文章开始那两只鞋的答案:上面是中国新百伦,下面是美国新百伦的产品(即NB)。

那如何区分中国新百伦和NB呢?注意这几张细节图就可以了:

左视图:

右视图:

其他视角:

有些洋品牌很苦恼

抛开新百伦的这场风雨,前阵子曝出iPhone6抄袭的消息让不少“果粉”心碎不已。

6月16日,根据北京知识产权局裁定,苹果iPhone 6与iPhone 6 Plus两款手机的外观设计,侵害深圳佰利公司的专利权,并责令苹果公司停止销售、中复公司停止许诺销售和销售被控侵权产品。

▲100C与iPhone 6对比图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翻阅了一下,发现这个100C手机还是在2014年,也就是iPhone 6推出的时候,就在网上吵着苹果的iPhone 6抄袭了他家的手机,当时还在网上列出了所谓7个“铁证”。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之所以认定苹果抄袭,是因为“经过对比,苹果公司的iPhone6和iPhone6 Plus两款手机与佰利公司的‘手机(100C)’虽存在一系列的差别,但均属于一般消费者难以注意到的‘微小差异’,故应当认定二者无显著区别,落入涉案专利的保护范围。

早在2014年,还有一位自称“百加手机设计师”的微博用户就曾经发表长文指责苹果 iPhone 6 抄袭,不过两年后,苹果还在,而百加手机却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野。

和苹果产品“杠上”得还有唯冠。二者“纠缠”不清的是iPad的商标权。就是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在文章开头提到的中级版本:

事情的经过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图片来自新浪科技

此外还有众所周知的“飞人乔丹”也曾在中国因商标案连吃败仗。对手就是乔丹体育。

▲左:飞人乔丹;右:乔丹体育

2002年中国南方一家体育用品商更名乔丹体育,随后的2002年4月16日,乔丹体育在中国注册了“乔丹”“QIAODAN”文字商标以及对应图形商标,同时,迈克尔·乔丹的两个儿子的名字“杰弗里乔丹”“马库斯乔丹”也被这家企业先下手为强,给注册了。

2012年,对此非常不满的飞人迈克尔·乔丹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撤销乔丹体育的78个相关注册商标。然而从始至终结果都是认为迈克尔·乔丹要求撤销乔丹体育争议商标的上诉理由依据不足,法院不予支持,并且,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宣布,该判决为最终判决。

在这期间,乔丹体育曾向福建省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反诉乔丹,索赔800万美元。其援引《民法通则》称,对姓名权的保护适用于中国境域内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但Michael Jordan作为美国公民,不符合上述条件,因此不具备诉讼主体资格。

所以,每经小编最开始出的三道题,你都做对了吗?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北京商报、财经网、新浪科技、新浪财经、中国裁判文书网

| 本文转自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