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隶贸易最大的获利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美国废除黑奴制时间 奴隶贸易最大的获利者

奴隶贸易最大的获利者

2024-07-03 16: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英国废奴倡导者:威廉·威尔伯福斯

究竟是什么让英国人愿意带头废除奴隶贸易,舍得放弃这么大一块蛋糕呢?这恐怕还是得从英国人自己在奴隶贸易中的获利与地位开始说起。

众所周知,奴隶贸易就是一趟三角贸易,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廉价商品,在非洲换成奴隶,然后沿着所谓的“中央航路”通过大西洋,最后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种植园产品以及金银和工业原料返航。

为了满足换购奴隶的商品的需求,单单1788年,在英国曼彻斯特一地,就需要18万的男工、女工和童工;1701年到1704年,皇家非洲公司向非洲沿岸运去32954支火枪,这些都是英国伯明翰的产品。

而来自西印度群岛、北美等地的棉花、蔗糖运回到英国本土进行加工,利物浦的造船业、制糖业借机发展起来;到18世纪末,曼彻斯特的布匹大部分都是黑奴们种植的棉花织出来的,格拉斯哥的棉纺厂生产的布匹原料也来自于西印度。

1798年,每年英国从西印度种植园获得的总收入为4百万英镑,而同世界其他各地贸易的总收入约为1百万英镑,只有奴隶贸易的四分之一。照理来说这么挣钱,英国人没道理轻易放弃才是。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纺织厂

其实在奴隶贸易繁荣的背后,是由于整体对外贸易水平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英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对于奴隶贸易来说属于从属地位,可以毫不夸张得说,奴隶贸易影响着当时工业走向,一家工厂五分之四的产品得靠运奴船才能卖出去。

但不可否认的是,三角贸易带动了整个英国工业的蓬勃发展,大量金银等贵金属的回流也刺激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大量手工业主也因此升格为拥有大量员工的工厂主,资本主义工业尤其是大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不断扩大的需求的刺激,刺激工厂主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客观上也刺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发展,工业革命又刺激工业资本主义不断壮大。而工业资本主义的不断壮大,客观上又促进了奴隶制与奴隶贸易的废除。

美国南部棉花种植园

由于大工业需要多样化、更加廉价的原料来源。一开始英格兰的棉纺业原料来源主要来自于西印度,在1786年到1790年间,西印度向英国提供了7/10的棉花,但是自美国在18世纪末发明了轧棉机并且几经改进,从而促进北美地区棉花种植业的高速发展。

到了1791年,西印度群岛中最重要的产棉地圣多明各岛爆发奴隶起义,革命者推翻了法国殖民政权和奴隶制,建立了海地国家,该岛随即停止了包括棉花在内的所有商品出口,这极大地打击了欧洲的棉花产业。

英格兰的棉花供应中心也逐渐从西印度逐渐转向了北美,1787年的前轧棉机时代,英国从北美进口的棉花为2200万磅,1820年上升到8990万磅,占英国当年棉花进口总额的12052.8万磅中的74.6%。而西印度群岛的棉花产量在1826年到1830年间只能提供满足其1/15的需求。

在1762年,利物浦每12艘船就有1艘奴隶船,到1807年变成24比1,以1800年之前10年平均计算,英国船舶公司的股东投放在奴隶贸易的资本还不到全国出口贸易总额的5%,1807年更是降为1.25%,1805年英国出口吨位的2%是受雇于奴隶贸易,只占从事海外贸易海员的4%。

加勒比海的甘蔗种植园

除了棉花,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产品便是—蔗糖。

在当时的欧洲,一开始,蔗糖和来自遥远亚洲的香料一样,是极为贵重的稀罕物,被当成药品使用,属于高档奢侈品,仅仅在权贵阶层和上流社会中流传,普通人是无缘得见的。

13世纪,著有《神学大全》的托马斯·阿奎那曾说:“禁食期间无须禁糖,……正如药物一样,糖也不会有碍禁食。”在此后的500年里,糖被作为药物的用量几乎和其他用途的用量一样多,除了药用之外,还被用作装饰品、香料和防腐剂。

随着生产力不断进步与经济水平不断发展,蔗糖不再属于高高在上的贵族专属,而是走上了百姓家的餐桌,历史书上记载:“到了1750年,连英国农场里最穷的农民媳妇都要在茶里加一点糖了。”

不过英国的蔗糖产地集中在加勒比海,又称“西印度群岛”,甘蔗种植园主阶层中有40多人在议会中任职,势力很强大,被称为“西印度群岛派”,他们为了将法国产的质优价廉的蔗糖挡在国门之外,以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持续向政府施压,要求禁止进口法国的蔗糖。英国议会于1733年通过了《糖蜜法》和《食糖法》,以立法形式对英属殖民的蔗糖产业进行保护,导致英国产的蔗糖价格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而且他们还有一个非常强硬、站得住脚的理由:法国。对这些人来说,当时奴隶贸易的利润既然非常丰厚,如果废除奴隶贸易,那不就等于白白把每年几百万英镑的收入交给法国人,这不是自废武功是什么?

英国工业

而以曼彻斯特等地为代表的工厂资本家势力在工业革命与奴隶贸易中逐渐壮大,许多资本家成功上位,跻身成为议员,他们被称为“曼彻斯特派”。这一派与前述“西印度群岛派”针锋相对,争夺的焦点就是放弃对英国蔗糖产业的保护,大量进口国外的廉价蔗糖,以便让更多的工人吃得起糖、多吃糖,增加热量供应,提高生产效率,为资本家创造更多的利润。

英国政治家、演说家、改革推动者约翰·布莱特曾十分轻蔑地说:关税保护是一种鸦片,使服用它的人没完没了得要求多给一点,而国会没有义务使蔗糖种植业非挣钱不可。

而且大工业需要除了廉价的原料之外,还需要广阔的市场来销售他不能停工的生产线上下来的大量的工业产品,卖出去的东西才是钱,没卖出去就是废物,而数量庞大的奴隶群体、非洲庞大的人口基数对他们来说是个不错的市场,那些奴隶都是购买他们产品的消费者。

英国工业的大烟囱

但是对于奴隶贸易参与者来说,非洲只是奴隶的生产地,美洲只是奴隶的销售地,对于种植园主奴隶主来说,奴隶只是会行走的工具,为他们从事农业、矿业生产、伺候他们生活、生更多的小奴隶,然后往复循环而已,不需要存钱买东西。

同时,西印度群岛依靠奴隶劳动和垄断价格维持的种植园制度越来越腐朽。奴隶都是被迫劳动,对劳动毫无兴趣,因此劳动效率低下。

而且由于殖民时间较长,土地长时间种植单一作物,甘蔗一类作物需肥量大,土壤的肥力较一开始的时候有所衰减,产量自然也会自然下降。

本来产量就在逐渐下降,奴隶对劳动也不积极,也就导致同等投入情况下获得的产出越来越少,也就意味着成本越来越高,而这一切成本最终还是要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早在1663年,作为重要的蔗糖产地的巴巴多斯就有人不断抱怨生产成本的高企和利润降低。1717年,呈递贸易局的一份报告显示,耕种同样大小的一块土地,在巴巴多斯比在法属殖民地需要多出五倍的奴隶、马匹和其他牲畜。1787年,每桶蔗糖的利润是19先令6便士,1799年降低为10先令9便士。

甘蔗种植园

另一方面,美洲的古巴、巴西更加优质并且价廉的蔗糖迅速侵占西印度在欧洲市场的地位,在欧洲,拿破仑大力支持甜菜的种植,用甜菜榨糖,以此来取代需要海外渠道的蔗糖;在亚洲,来自印度的蔗糖也开始向西方倾销。

在多重围攻之下,西印度的蔗糖节节败退,1789年败给圣多明各,1820年败给毛里求斯,1830年败给古巴,英国人逐渐失去了对欧洲大陆市场的控制,西印度种植园此时已经无法产生足够的利润,反而需要英国人不断贴补。据1828年的统计,西印度每年让英国人损失超过150万英镑。

更重要的是,1776年,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独立,为了打击这个新生国家,将其扼杀在摇篮中,英国人需要封锁整个大西洋西岸,作为一直与北美殖民地经济来往密切的西印度,自然首先受到冲击,英国人直接就放弃了继续向美洲贩运奴隶的政策。

资本主义是逐利的,已经属于甘蔗渣的西印度已经无利可图,但是“西印度群岛”以及从事奴隶贸易相关行业的人却极力反对废除,极力维护西印度群岛的垄断地位。马克思指出:“在英国近代史上,真正的商业阶层和商业城市政治上也是反动的,他们同土地贵族和金融贵族结成联盟来反对工业资本。”

亚当·斯密

自由贸易观点的兴起与传播也是对奴隶制和奴隶贸易提出的强有力的挑战,由亚当·斯密开创的自由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在倡导自由劳动制度的同时,谴责了奴隶劳动的低效和浪费。

亚当·斯密指出:“我相信,一切时代,一切国民的经验,都证明了一件事,即:奴隶劳动虽表面上看起来只需维持他们生活的费用,但彻底盘算起来,其代价是任何劳动中最高的。”在《国富论》中,他还写道:“从历代和各国的经验来看,我相信自由人的劳动比奴隶劳动来得便宜。”

此时工业资本已经无法阻挡,在经济上,废除奴隶贸易已经是势在必行。但是即便如此,面对掌权阶层对于奴隶贸易的顽固,他们需要政治、文化层面来瓦解奴隶贸易存在的根基。

其实在1102年,英格兰的奴隶制已定为犯法,最后一名农奴则在17世纪初消失。但18世纪开始,黑奴开始输入伦敦和爱丁堡作英国人的仆役,但当时的黑奴并不是贸易而得,他们的法律地位一直都是含糊不清。

在监工监视下劳动的黑奴

直至1772年,一个名James Somerset的黑奴逃跑了,然后被他的主人捉回,再把他送去牙买加种甘蔗。由于Somerset在伦敦时已经受洗,他的教父便以“人身保护令”向法院提出诉讼。

当时的英格兰及威尔士高等法院王座法庭院长于1772年6月22日宣判黑人是应该被释放。这便即宣布了奴隶制不存在于英格兰法律之下,那麽拥有奴隶即等同非法行为。这一判决令到英格兰境内的一万至一万四千名奴隶得到解放。

但是这仅仅是英格兰境内的,境外的奴隶贸易照做不误,据统计,1791年欧洲国家在非洲海岸的贸易站有40个,其中14个属于英国人;同年英国从非洲运出的奴隶数量为38000人,而其他国家贩卖的人数则少得多,如法国为20000人,荷兰4000人,丹麦2000人,葡萄牙1000人,在整个奴隶贸易年代里,英国从非洲运走的奴隶数目,是其余各国总和的四倍。

被贩运的奴隶

在批评奴隶贸易的人群中,相当大一部分来自于宗教界。18世纪是福音主义思想传播的时代,福音派认为,人人都是上帝子民,都可以向上帝寻求救恩,因而人人平等,那种将同类沦为财产与附属品的行为是违背上帝意愿,是罪恶的。

卫理宗、循道会创始人约翰·卫斯理就曾强调,一个安哥拉人和一个英国人享有同样的天赋权利,他说:“不是战争或契约能够使任何人把另一个人据为财产,有如把自己的牛羊作为财产一样,当一个人开始有了生命,自由就成为他的权利,人类的法律不能剥夺一个人来自自然法则的那种权利。”

卫理宗在约翰·卫斯里的带领之下,成为许多当时社会政治乱象的出路,包括监狱工作、劳工失业问题等等。卫斯理是位实践神学家,他将神学理念化成实际可行的社会运动。他的主张也得到了许多平民百姓的支持,促进了奴隶贸易的废除。

启蒙运动者

对百姓影响巨大的还有启蒙运动,在18世纪20年代,自弗朗西斯·哈奇森开始,哲学中出现了诸如“自由”“平等”“慈善”等具有潜在反奴倾向的观念。

法国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主张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反对专制制度,强调自由和平等,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卢梭主张天赋人权、人民主权康德强调人的重要性,提出人就是人,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即"人非工具"。

亚当·弗格森论述到:在社会形成之前不存在契约,没有人生来就是奴隶,主人把奴隶当做自己的私有财产实际上是抢夺所致,而非权力所致。

威廉·佩利在他的著作中,把奴隶制描述成为行将消亡的“过时”的制度,而乔治·华莱士则认为,所有于社会福利非必然的不平等都是不自然的,如果有可能,那么都应当废除,像奴隶制这种很不自然和非常没有人性的制度应当予以废除。

大咖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这些人在当时的文化学术界、政治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因而他们的思想更多的是影响到当时英国的社会精英阶层,事实上这部分人对于废奴运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海地黑人奴隶起义

除此之外,还有黑人奴隶自身的努力。1790年10月,海地北部发生由自由黑人和混血人(主要为黑人与印第安人,黑人与白人)发动的反对法国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1794年,法国被迫废除海地奴隶制度。

从1700年到1845年,仅在英国和美国贩奴船上就发生了五十五次奴隶起义,而在美洲广大奴隶遭受奴役的殖民地区,这种反抗就更加激烈,光是美国黑奴就举行过250多次起义,即使是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奴隶起义也没有停止。

其中奴隶起义影响最大者,要算1790—1803年的海地黑奴起义,这次起义极大地震动了整个世界,敲响了拉美殖民地奴隶反对殖民统治者的警钟。其领导者杜桑虽然受到法国殖民者背信弃义的欺骗,被捕而死,但海地人民仍然坚持斗争,最终于1804年建立了独立的海地国,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由奴隶创建的国家,他极大地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的斗志,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尽管各种黑奴起义以及流血革命使得英国上层对于激进的废奴政策产生了极大地抵触,这使得威廉·威尔伯福斯逐步废除奴隶贸易的提案逐渐占据了上风并最终获得推过。这虽然使得最终废除奴隶贸易的时间延缓,但却让英国在总体上平稳过渡,打消了民众的顾虑,使得英国成为废奴运动的先驱者和坚定地执行者。

被虐待的黑奴

但是废奴运动并非一帆风顺,1789年5月12日,西印度游说团体的60名成员出席了会议,而且该行业的支持者已经将废除行为称为“狂热,疯狂爱好者计划。”威尔伯福斯发言超过三个小时。虽然众议院以此事结束,但《泰晤士报》报道说,双方都认为威尔伯福斯的演讲是议会听过的最好的演讲之一。

威尔伯福斯以庄严的道德指控结束:“这笔交易的性质和所有情况现在都向我们敞开。我们再也不能愚昧无知。“

由于未能获得最终投票,废奴主义者需要加倍努力在英国人民面前公开贸易事实,促使更多英国人看到奴隶贸易的罪恶与丑陋。因为自1772年以来英格兰就没有奴隶,英国人在利物浦等地看到只是奴隶船只装卸货物,而不是人,很少有人知道来自非洲的中间通道的恐怖,知道奴隶贩子手段的残忍,很多人甚至还想投入进去分一杯羹。

1719年,利物浦港的船只吨位是1.8万吨,1792年增加到26.1万吨。在1750-1795年,利物浦贩运黑奴的数量占英国贩运黑奴总数的5/8,占欧洲贩运黑奴总数的2/7。英国利物浦的贩奴商人,在1783-1793年间贩运30.3万名奴隶到美洲,获利1500多万英镑。

1795~1804年间,利物浦商人运奴仍高达323770人,伦敦商人运奴为46505人,市里斯托商人运奴为10718人。

法国废除奴隶制欢呼的黑人奴隶

而对于威尔伯福斯的主张,大多数英国普通民众认为这不过是一种为自己拉票、为自己捞政治资本的手段而已。

随着时间的推移,任何人都越来越难以对此事表示无知。威廉·考珀的诗“黑人的抱怨”广为流传,托马斯克拉克森和其他人参观了该国并帮助建立了当地的反奴隶委员会。

这些委员会反过来经常举行公开会议,竞选抵制西印度糖,支持东方和流传请愿书。当威尔伯福斯于1792年再次发出动议通知时,有499份请愿书涌入。虽然很少有议员赞成立即废除,但这种公开抗议很难被忽视。

1801年,英爱合并之后,进入议会的爱尔兰议员清一色反对奴隶贸易,事实上他们自己很多都是奴隶贸易的受害者。

1804年,支持废奴的英国首相皮特再次组阁。

1806年,议会中的废奴主义者设法确保西印度群岛投票支持一项法案,该法案摧毁了不属于西印度群岛的四分之三的贸易。这项法案虽然符合西印度人的竞争利益,但也为1807年的决定铺平了道路。

1807年1月,禁止奴隶贸易的议案在上院二读中以绝对多数通过。2月23日,辩论在下院开始,此时向废奴派一边倒的局面已很明显。议案以283票对16票在下院被通过。

废奴法案通过

1807年的法案虽然杜绝了贩奴问题,但奴隶制依然存在。奴隶贸易开始转入地下,以走私的形态存在,1820年代,废奴运动又开始变得活跃,“船舶法国籍”使得大量奴隶船依然活跃在海上。

1823年,“废奴协会”正式成立,取代了伦敦协会,托马斯·巴克斯顿接替年老的威尔伯福斯成为废奴运动在议会的代言人。

1823年5月5日,巴克斯顿正式向下院提出废除奴隶制的动议。

1827年,反奴隶制协会成立,当中有不少便是当年参与过反奴隶贩卖的废奴主义者。这次运动则以全面废除奴隶制为目标。

1833年8月28日,议会最终通过了废除英属西印度殖民地奴隶制的法案。根据这一法案,要在一年内取消奴隶制的合法地位,尽管奴隶仍然要为奴隶主无偿工作4到6年,此外,还要支付给奴隶主2000万英镑作为补偿。

到1838年,全部77万名奴隶获得了自由,而英国废除殖民地奴隶制与奴隶贸易的努力,也拉开了全世界废除奴隶制和奴隶贸易的序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