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战役后,逃脱的美军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后来结局如何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美国史密斯师长 长津湖战役后,逃脱的美军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后来结局如何了

长津湖战役后,逃脱的美军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后来结局如何了

2024-07-08 13: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于是他们将目光放到了离我们很近的邻国高丽国,无论是国土面积还是人口高丽国都无法和我国相比,于是高丽国只能向我国求助,而我国为了两国友好交往,答应了高丽国的请求, 并立即派往高丽国支援他们,这一次的对手是美国。

要知道那时候美军的军事装备比我们好很多,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国的战士依然丝毫不惧,美军得知我国支援了高丽国,还曾嘲讽的表示,要在圣诞节之前彻底结束这场战斗,拿下高丽国,面对美军的挑衅之言,我军战士嗤之以鼻, 随后用现实狠狠的打了美军一个耳光。

二、王牌军队被打脸

值得一说的是,这次参加战斗的美国军队是他们的王牌军,陆战一师,他们的师长就是史密斯,史密斯出生于1893年,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大学,在毕业后他毅然决然的参了军,经过多年的学习磨练,最终成为了陆战一师的师长。

史密斯曾经打过无数胜仗,这足以看出史密斯到底有多厉害,但是也要看遇到的对手是谁,因为史密斯强悍的作风,所以被上级领导派到高丽国参加战斗, 企图想要收复高丽国,但这简直是痴人说梦,我国的部队在接到支援高丽国的命令后。

立即向长津湖一带赶去,但是却遭遇了最恶劣的寒冬环境,那时候恰巧是冬天最冷的时候,最低气温可以达到零下40多度,这无疑给行军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不耽误战机, 战士们冻得瑟瑟发抖却依然努力克服寒冷前进,不得不佩服战士们强大的毅力。

不仅如此,参战的第九军团的战士们还要躲避美军派来的侦察机,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我军依然坚持,最终在敌军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到达了长津湖一带,而这是我军商量研究决定的策略, 打算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彻底围剿美军第1师。

但在美军到达黄草岭一带的时候,却遇到了我军的42军,敌人相见分外眼红,两方一经碰面就开始了激烈的战斗,那时候我军的装备虽然没有美军的装备那么好,但是我军根据有利地形紧紧的咬住陆战第1师不放,因此陆战第1师始终难以摆脱我军的攻打。

经过此次战役, 陆战第1师才明白我军的实力到底有多恐怖,此时陆军第1师师长史密斯才开始慎重起来,他知道如果对手这么厉害的话,胜算就会大大降低,因此史密斯不敢在向长津湖前进,他开始走一步看一步缓慢前进,这样以便于观察好敌情。

三、提前埋伏围困敌人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我军在如此寒冷的天气下, 竟然提前10天埋伏好了,等史密斯带领陆战第1师赶到长津湖的时候,第九军团立马展开了攻击,这打的史密斯的军队措手不及, 此时陆战第1师已经被我军团团包围,陆战第一师彻底变成孤立无援的困兽。

虽然我军已经包围了陆战第1师,但是由于陆战第1师的战士人数非常多,根本不可能一口吞下,于是第九军团的负责人决定,既然一口吃不下,那就分成几口吃,史密斯看着自己的部队渐渐变少,也开始变得急躁起来,调整逃跑策略。

眼看我军就要获得胜利,史密斯终于怕了,最后他做下了一个重要决定,那就是为了保存实力立即撤退,随后史密斯派装甲部队吸引火力,其他部队在装甲部队的掩护下转移,美军拿的是重武器,而我军拿的都只是轻武器。

但哪怕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军战士依然不松口,依然追着陆战第1师攻打,面对欺负自己的敌人,我军哪能轻易放他离开,在你追我赶的情况下, 他们一路赶到了水门桥,过了水门桥就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地带,这样美军的装甲车就可以快速的通过。

这让史密斯十分激动,但他不知道,他的愿望可能永远无法实现了,我军提前预判了他的行军路线,为了阻止陆战第一师逃跑,我军早已派士兵彻底炸毁了水门桥,无法过桥,史密斯只能望洋兴叹, 随后史密斯立即命令工兵修复水门桥。

最后让陆战第1师逃跑,这让我军十分懊恼,原本到嘴的鸭子却飞了,虽然让陆战第1师逃跑了,但是这场战役也让其他国家知道了我国的实力,并且重伤了陆战第1师这支王牌军队,相信这场战役会让他们永远铭记,成为抹不去的伤疤。

值得一说的是,史密斯逃回美国后,竟然大言不惭的说自己领导有方,虽然部署出现问题导致战败,但是却在危急关头带回了陆战第1师,并没有全军覆没,但任凭史密斯巧舌如簧,他依然受到了影响, 失去了领导的信任,而他也不再是人们心中永远的战神了。

结语

在1995年史密斯中将退休离开了部队,这也成为他一生中的污点,要知道,人怕出名猪怕壮,一个人无论是有多么高的成就都应该低调行事,有实力的人永远都是用实力说话,我军就是意志坚定而强大的部队,用实力吓退那些欺负我们的敌人,让他们不敢再随意占领我国领土,维护我国尊严。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