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主办文物捐赠入藏仪式,两尊明代陶俑归国入藏上海博物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美国博物馆文物 国家文物局主办文物捐赠入藏仪式,两尊明代陶俑归国入藏上海博物馆

国家文物局主办文物捐赠入藏仪式,两尊明代陶俑归国入藏上海博物馆

2023-09-28 20: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2月13日,国家文物局主办文物捐赠入藏仪式,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苏珊娜·芙拉图斯(Suzanne Fratus)女士捐赠我国的两尊明代陶俑入藏上海博物馆。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在北京会场出席仪式并致辞,宣布“仪象万千——明代彩色釉陶俑特展”开幕。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副总领事周茂义在线出席,捐赠人苏珊娜女士视频致辞。

北京仪式现场

上海仪式现场

关强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此次美国加州居民苏珊娜女士将两尊陶俑送还中国人民,国家文物局协调联动我驻美大使馆、驻旧金山总领事馆和上海市有关方面,共同促成文物顺利回归祖国。苏珊娜女士将陶俑送归故土的义举,展现了令人钦佩的崇高品格,展现了美国普通民众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彰显了回归文物所蕴含的“艺术的真正价值”,表达了各国人民携手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共同心愿,必将带动更多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和支持文物追索返还工作,促成更多流失文物回家。我们愿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守护人类文明成果,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懈努力。

苏珊娜•芙拉图斯女士及其致辞

仪式上播放了文物捐赠人苏珊娜女士的简短视频,并由工作人员代为宣读致辞。她表示,非常荣幸将这两件陶俑归还给中国人民。两件陶俑的离散,见证了百年历史,启迪人们要与人友善、彼此尊重、彼此帮助。她敬仰中国的优美文化和艺术成就,决定将其送归故土。两件陶俑回归,不是通过金钱或政治的手段,而是因为爱的力量和对中国人民的尊重。

周茂义表示,苏珊娜女士将中国流失到美国的古代文物捐赠回来、还给中国人民,是十分温暖而又高尚的义举,体现了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希望通过两尊陶俑入藏展出,让更多民众体会到中美友好的价值,促进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明 彩色釉陶俑(2件)

苏珊娜•芙拉图斯2021年捐赠

据介绍,今年4月,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收到苏珊娜女士的邮政快递,内有两尊彩色立俑及一封信件,信件讲述了其家族与这两尊陶俑的渊源,表示希望通过中国政府将文物送还给中国人民,捐赠至上海博物馆。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上海市文物局、上海博物馆开展文物鉴定等相关工作,判断这两尊陶俑为我国文物,与上海博物馆馆藏的一套明代彩色釉陶仪仗俑较为相似。9月,国家文物局尊重苏珊娜女士意愿,指定上海博物馆作为两尊陶俑的受赠入藏单位。国家文物局与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苏珊娜女士、上海市文物局、上海博物馆通力合作,最终两件文物于11月26日入境上海,回归祖国。

芙拉图斯女士捐赠明代陶俑

12月2日,按照国家文物局要求,上海博物馆组织专家开展实物鉴定,确认两尊陶俑为明代陪葬明器,是研究中国古代墓葬制度和制陶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具有重要收藏价值,确定为三级文物。两件文物与上海博物馆所藏一套明代陶俑的胎质、表面施加的低温铅釉工艺相同,造型及制作风格与其中的尖帽立俑极为相似,应为同一时期、同一地区的作品。

苏珊娜女士的祖父约翰·赫伯特·韦特(John Herbert Waite)20世纪初在中国行医,获得两尊陶俑,带回美国,后交苏珊娜女士继承。1983年,为庆祝上海与旧金山缔结姐妹城市,上海博物馆赴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举办《上海博物馆珍藏——六千年的中国艺术展览》。苏珊娜女士发现参展的一套仪仗队俑与其所藏陶俑极为相似。上海博物馆随展负责人告知,陶俑应出自中国被盗贵族墓葬。苏珊娜女士素爱中国古代科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人民怀有钦佩之情,此后近40年间,始终期待以合适的方式将文物送还给中国人民,今年终于得偿所愿、玉成义举,尤显珍贵感人。

两尊陶俑亮相“仪象万千——明代彩色釉陶俑特展”

左右滑动查看

上海博物馆按照国家文物局要求,精心筹备“仪象万千——明代彩色釉陶俑特展”,将两尊受赠陶俑与当年在旧金山展览的馆藏明代彩色釉仪仗俑队共同展出,再谱佳话。展览展出文物共68件,展期一个月。

上海市文物局副局长褚晓波出席仪式并致辞。他表示,近年来,在国家文物局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的海外文物返还工作取得显著进展,促进文物返还原属国已成为广泛共识。上海作为我国文物进出境最大口岸,深度参与了文物返还、回流工作,自首届进博会以来,已经成为国际文物艺术品回流的“主通道”“主阵地”。

嘉宾参观仪象万千特展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罗静,国家文物局有关司室等于线上参加仪式。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主持仪式,上海博物馆党委书记汤世芬以及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文物保护管理处、国际交流处,上海市外事办公室美洲处相关负责人等出席仪式。

• 一段奇缘

点击观看视频

上海博物馆馆藏一套明代彩色釉仪仗俑队陶器,共计66件,是一套研究中国古代墓葬制度和制陶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他们虽从未在上博的展厅公开展出过,但曾多次远赴国外交流,比如1983-1984赴美国旧金山、芝加哥、休斯顿、华盛顿特区四个城市展览,1992年参加西班牙塞维利亚世博会的“1492世界文物展”、2018年赴俄罗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博物馆展出等。

2018年在俄罗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博物馆展出

photograph © The Moscow Kremlin Museums

1983年,为庆祝上海与旧金山缔结姐妹城市,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上海博物馆珍藏——六千年的中国艺术展览》,参展的这套仪仗队俑给当地观众加州居民苏珊娜·芙拉图斯留下深刻印象。她的祖父约翰·赫伯特·韦特博士20世纪初在中国行医,病人被治愈后为表感激馈赠了两件陶俑,后苏祖父将这两件陶俑带回了美国,整个故事成为她儿时难忘的印记。苏珊娜不曾料想,多年之后在旧金山的中国古代艺术展览中看到相似陶俑,感慨万千。

芙拉图斯女士的祖父约翰·赫伯特·韦特

近40年后,芙拉图斯女士向上海博物馆捐赠这两件陶俑。上海博物馆举办了此次“仪象万千——明代彩色釉陶俑特展”,纪念这一段中外文化交流的奇妙缘分。

• 两组展品

《礼记·中庸》有云: “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这种观念深刻影响着古代葬仪:对待逝者,就如同他在活着的时候一样,车马仆从、屋舍器用,一应皆有,让逝者在死后世界能够继续享受生前所拥有的权贵生活。以俑随葬,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以人物仪仗俑队陪葬的风气起自先秦,战国时有陶俑木俑,而后最为人熟悉的是秦始皇陵兵马俑以及唐代三彩俑。到了明代,缩小版的陪葬仪仗队较为流行,考古发掘屡见陶俑组合群,出土于藩王和高官墓葬中,比如四川成都凤凰山蜀王朱悦燫墓、江西南城明益王朱祐槟墓、陕西西安秦简王朱诚泳墓等。

明 彩色釉仪仗俑队(66件)

上海博物馆藏

此次展出的这套上海博物馆藏明代彩色釉仪仗俑队,一共66件,包含人物俑、骑马俑和仪仗队所需要各色人等,还有部分礼仪和生活用品。有施釉和彩绘两种,在制成的陶俑或其它物品上,施以铅釉,在600—900度低温烧造完成以后,有的还在重要部位进行彩绘。仪仗俑队的排列有较严格的安排,4名身穿铠甲的骑马武士在前开道,3名吹鼓手紧随其后。骑马文士俑后面,跟着众多文俑和乐俑,其后是8名轿夫所抬大轿,这是整个仪仗队的核心区域,八人大轿是墓主人所用。其后还有众多陶俑,簇拥着小轿和交椅。最后是一部分生活用具,如大床、轿子、箱笼、屏风、烛台等。专家认为,从国内其它考古发现的情况和这套仪仗俑队的人物、服饰和其它礼仪和生活用品看,这一套陶质仪仗俑队的烧造时间应在十五世纪晚期以前。

文骑俑

旗手俑

乐俑

皂隶俑

执镜女俑

执扇俑

侍从俑

轿夫俑

执帨女俑

左右滑动查看

各种身份的俑

苏珊娜捐赠的两件陶俑,与上博馆藏的这一套在风格上比较相似,应当是同一时期、同一地区的作品。他们头戴圆帽,身着深蓝色右衽长袍,腰束绦带,领部及袖口呈翠蓝色,头、手、足处则未施釉。细节之处与上博馆藏的这一套并不完全相同,属于其它某一套明代彩色釉仪仗俑队中的成员。但通过他们双手的姿势,我们大致能判断出这两件陶俑在仪仗队中的位置:一名是轿夫,一名手持棍杖的皂隶俑。

皂隶俑·对比图

皂隶的主要职责是随同官员出巡、伺候审讯、刑讯犯人等。皂吏俑一般不单独排列,而是散布在仪仗俑中。

• 万千风华

仪仗,是最能体现古代社会身份地位的外在表现之一。古代官员出行,有一套严整的仪式,且不同等级的官员随行仪仗也有严格的区别。在明代,最高等级的帝王出行仪仗一般称为“卤簿”。《大明会典》中对于帝王、皇太子、亲王、郡王等仪仗内容及数量都有具体规定。

陪葬的仪仗俑,是墓主人生前地位的体现,很大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及服饰器用文化。陶俑虽是模制而成,但面目表情、手势姿态、服装帽饰都各不相同,非常耐人寻味。有人眉眼弯弯、慈眉善目,有人姿态高傲、神情肃穆;有人穿右衽长袍,有人穿对襟大褂;有人戴卷沿笠帽,有人头戴乌纱;唯二的两名女侍者,一人执镜,一人执帨……

这浩浩荡荡的仪仗队原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组成,而且队伍中那些陶制的家具也很有看点。比如那张虎皮椅,表现虎皮的地方没有施釉,露出微黄的陶胎再用墨笔画粗线,沿着椅腿耷拉下来的四只虎爪看上去仍是锋利有劲。

眉眼弯弯者(左)与神态高傲者(右)

虎皮椅

虽然只是两组展品,却诉说着一段跨越古今、跨越东西的缘分佳话。当这气势恢宏的仪仗队伍向我们走来,随之可见的是明代栩栩如生的人物群像,是关于生活礼仪、服饰衣冠的实物呈现,仪象万千,不容错过。• 

版权声明

上海博物馆(微信号:上海博物馆)发布的图文均为版权作品,仅供订阅用户阅读参考。

原标题:《国家文物局主办文物捐赠入藏仪式 两尊明代陶俑归国入藏上海博物馆》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