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更新数据,近两年1500万人因新冠死亡,仅比1918大流感少28%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美国冠状病毒死亡人数是多少 世卫更新数据,近两年1500万人因新冠死亡,仅比1918大流感少28%

世卫更新数据,近两年1500万人因新冠死亡,仅比1918大流感少28%

2024-06-29 09: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导读

当前,全球各国都笼罩在新冠疫情这片乌云之下,至今都难以喘息。究竟有多少人因新冠死亡?5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报告显示,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与COVID-19大流行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全部死亡人数(称为“超额死亡率”)约为1490万(注意:该数据未包含2022年的死亡人数)。

这个数字是此前全球各国向WHO报告死亡人数的3倍。两个数据巨大的差异究竟代表着什么?

超额死亡率的背后,疫情阴影下的我们该如何权衡保护生命与维持生活的天平? 实际上,100年前,人类经历了一次大流行——1918大流感,据统计此次大流感导致2100万人死亡(另有数据预计有5000万至一亿人死亡。近两年,新冠导致1500万人死亡,仅比上面这一数字少28%。从严重的程度上来讲,新冠是继大流感之后,对人类又一次的沉痛一击。

新冠病毒已伴随我们三年,每一次新的突变株流行,都会引爆一轮新的疫情,导致更多的人在大流行中丧生。 据Our World in Data统计显示,截止到2022年5月7日,全球上报的新冠病死人数已经超过625万人,而截止到2021年,新冠死亡人数为544万人。

WHO最新评估新冠死亡人数,与Data World截至2022年5月披露的全球新冠死亡人数 但世卫组织最新报告显示这一数字是1500万。同一个时间段,544万与1500万,为什么新冠直接死亡人数的数据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超额死亡的背后:我们看不见的死亡数字

我们先来明确一个概念,什么叫做超额死亡率。 超额死亡率(excess deaths),指的是用某段时间内,一个国家的实际死亡人数减去此时间段前该国无疫情时常规死亡人数。因此,世卫组织此次公布的数据,包含了新冠疫情直接导致的直接死亡,和因疫情对卫生系统和社会的影响等导致的间接死亡。

正常情况下,由于全球的人类生存环境和条件是比较稳定的,每个国家的死亡人数会在一个大趋势下保持稳定,除非出现重大灾难或重大变故。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最重大的变故莫过于新冠大流行。

所以说,过去两年的超额死亡人数,基本可以近似看作因新冠疫情直接或间接造成的实际死亡人数。 那么有读者会发现,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直接导致新冠死亡的人数是544万,间接死亡达到了近千万人,这说明新冠大流行的次生影响不容忽视。

02

世卫:印度“超额死亡”人数约为官方数据的10倍

据WHO的这份报告,2020年至2021年美国的超额死亡人数为93万人;官方递交的统计人数为82万人,多了约10万人。 这个数据是WHO经过模型估算的,那它可靠吗?我们来看看美国近十年具体的死亡情况。

2019年之前,美国在还未经受新冠疫情的侵袭时基本上每年的死亡人数都在250万至285万之间逐年稳定递增,按照这个规律来说,2020年及2021年,美国正常情况下的死亡人数应该是290万左右,但实际上却达到了338万/345万,整整高出了48万/55万,两年一共超出了103万。

这个数据,比WHO公布的数据还要高出十万,因此WHO这份数据中的预估的1500万超额死亡人数可能还比较保守(《柳叶刀》论文预估的是1800万)。

而今年,美国因奥密克戎死亡的人数已经达到了18万,这一年还未过去一半,奥密克戎家族的毒株也在不断地朝着疫苗逃逸性越来越强的方向变异,很难说到今年年底美国的超额死亡人数会不会比去年更高。

这三年来,因新冠导致的死亡人数,真的会逐年下降吗?新冠是越来越严重,还是朝着“流感化”方向走? 如果以上美国的数据已经让你觉得不可思议了,那么印度的超额死亡数据更加令人震惊——在2020年和2021年印度上报了48万的COVID-19死亡人数,但WHO的报告显示其新冠大流行超额死亡人数为474万,约是官方报告的10倍。

这个数字怎么来的?

WHO报告称,由于许多国家仍然缺乏可靠的死亡率监测能力,因此没有收集和生成计算“超额死亡率”所需的数据。

因此,世卫组织和联合国召集了各国专家组成新冠死亡率评估小组,开发了一种创新方法——次国家模型(Subnational Data Model),可以在数据不完整或不可用的情况下生成死亡率的估计值。 世卫组织在报告中表示,“对于少数没有全因死亡率(all-cause mortality ,简称ACM)的国家,例如阿根廷、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土耳其,我们采用了次国家数据模型估计的数据,该数据可能随时间变化而产生差异。”

对于印度,新冠死亡率评估小组采用了多种数据来源,尽可能详尽准确地引用、分析了印度17个邦的死亡数据。 针对印度的统计数据差别如此之大,WHO的数据发布后,立即引发了印度的强烈反应。 卫生和家庭福利部上周发布的对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超额死亡数据的回应 印度卫生和家庭福利部5日发布了声明称,印度一直反对世卫组织采用的基于数学模型预测超额死亡估值的方法,认为该方法缺乏有效性和稳健性。但尽管印度反对,世卫组织仍在没有充分解决印度担忧的情况下发布了超额死亡估值。

印度卫生和家庭福利部声明截图 多家印度媒体纷纷发文质疑世卫组织组织采用“一刀切”(one-size-fits-all)的方法。对此,世卫组织回应称,他们采用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并非“一刀切”,而是综合考虑了不同国家的特殊性,包括收入水平、新冠报告死亡率、检测阳性率等。

03

柳叶刀:过去的两年,越“躺平”,超额死亡人数越多

抛开上述的数据,我们回归到最开始的问题:这些多出来的超额死亡,到底是为什么? 对此我们需要借用《柳叶刀》上今年3月的这篇文章来解析。我们直接来看一下,论文公布的各国的超额死亡人数情况如何。 2020年至2021年累计期间新冠肺炎疫情估计超额死亡率的全球分布 图截自柳叶刀论文 根据上图的颜色分布,越偏近橘红的地区超额死亡率越严重,其中84%的超额死亡发生在东南亚、欧洲和美洲。

而按照超额死亡人数,COVID-19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依次是:印度(470万)、俄罗斯(110万)、印尼(100万)等。 而根据上述这张图表,我们能得到一个非常明确的结论:前两年越是管控严格、积极防疫的国家,超额死亡人数越低。

南非(上)与美国(下)的疫情趋势,蓝色为感染数,红色为死亡数,皆呈现出再次“冒头的趋势”图片截自CDC与WHO的官方数据 当前我国在奥密克戎毒株这波攻势下,怎么样的策略是最合适的,也许只有交由历史来评判,数年或数十年之后,当我们回忆起这段惨痛的经历,评价可能会比较客观。

注:1918年大流感毒株与甲型H1N1流感,近年来不断有研究表明这两个病毒是跨时代的“结合”,人类与病毒的斗争一直在进行着,明天我们会发文详细解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