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有“洋网红”助力,跨文化传播如何“顺势而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网红刘洋简介 讲好中国故事有“洋网红”助力,跨文化传播如何“顺势而为”?

讲好中国故事有“洋网红”助力,跨文化传播如何“顺势而为”?

2024-06-10 11: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导读:“洋网红”走热短视频,为什么?

文 | 维斯

此前,一条名为“做一个热爱中国和中国文化的美国人是什么感受”的视频走热B站,其中记录了一位美国的年轻人Max(洪明伟)逐渐成为一个资深“中国通”的鲜活感受。有很多中国网友感慨:这位外国人,竟然比许多中国人更懂中国。

仅仅是“懂中国”并不足以说明一些状况。作为一个在全球社交网络中正当红的“洋网红”,这位在哈佛大学从事东亚研究的年轻人,也以自身对中国语言、文化乃至社会发展的关切和精通,成功地充当起了促进中国与世界开展有效跨文化传播的使者。出生在Z世代的Max,见到的是一个在迅速成长和蜕变中的中国,耳濡目染的是海外媒体对中国的误解和偏见。他说,“希望用自己的脚步和眼睛去了解中国,而不是在看看电视、发发推特人云亦云”。

“洋网红”

讲中国故事的跨文化传播解读

无独有偶,这样的文化实践还有许多。中外社交网络里的“中国通”正在越来越多元,自媒体@歪果仁研究协会、@NathanRich火锅大王……这些活跃在不同文化领域的“洋网红”,以自身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观察讲述着“他视角”下的中国故事,而借助一系列新媒体手段的助力,这样的文化想象得以落地并不断打破着充斥偏见的巴别塔。当“网红”这个社会身份仍然富于争议时,这些活跃在全球新媒体中的“洋网红”凭借着社交网络、直播等“桥梁”的搭建以积极的态度勾勒出跨文化传播的更丰富想象力:一方面,更深入、真实的对话描摹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社会发展视野,另一方面,我们由此能够看到世界正在越来越多的讲述着中国故事,文化自信的力量也在被更多人看见。

对于正在蓬勃发展的案例,我们应当如何来把握嵌入其中的跨文化传播逻辑?

——双重语境塑造下的“洋网红”现象

“洋网红”现象的出现得益于社会和(媒介)技术的双重语境塑造。

一方面,中国社会的国际地位正在不断抬升,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关注成为国际社会关切的重要议题。而因为语言和文化壁垒的存在,误读和误解常在。但如Max所提及,“When you speak to a man in his foreign language, you speak to his brain. But when you speak to a man in his native language, you speak to his heart.”从学习中文开始了解中国,既是一种聆听,也是一种对处事方式、模式了解的基本路径,“了解彼此,才是合作的开始”。

疫情期间,他面向全球用户发声,倡导“国家之间密切沟通,合作与协调的需求比以往更加重要”,更是起到了消除偏见、情感动员的重要社会效果。这一份看似小小的努力,凭借一份共通的文化认识无障碍地流动在一个无形的网络空间社会之中,如他所说,有助于加深同理共情(empathy & compassion)。

另一方面,随着新媒体技术和社交网络的不断深化发展,以短视频、Vlog、直播等更多元的视频技术形态,创造了更灵活的跨文化传播机制。全球范围内作为一种全新社会身份的“主播”“博主”“网红”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每个人手中所掌握的“话筒”和“摄像头”则为不同的个体赋予了跨文化表达更充分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例如,@歪果仁研究协会 是由包括以色列、美国等不同国家的年轻人组建而成的视频自媒体,虽然团队成员的母语背景各异,但他们在视频中使用的主要语言是汉语。其制作的视频分布在B站、YouTube等国内外各大视频社交媒体,粉丝量达数百万、播放量达数亿次,覆盖的受众面极为广泛。有学者指出,在这样的传播之下,新媒体(视频)技术的延展性助力着关于中国社会的“世界想象”,拓展了话语空间也提升着全球性的文化认同,成为一种有益尝试。

——双向沟通何以可能?

跨文化传播的最终目标,在于推进不同身份认同的群体之间的沟通与对话,进而在全球范围里形塑出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性认知。愿景之下,却面临数不胜数的难点和挑战。最直观的问题在于,不同语境之下的传播如何实现更有机的双向互动?

“洋网红”讲述中国故事的相关实践,则为这个议题提供了一份生动、鲜活的回应。长期以来,“自说自话”的跨文化传播屡见不鲜,但具有外国身份但熟悉中国文化的“洋网红”们却天然解决了这个难题,让自身成为实现对话的一个传播载体。进一步来说:

之于中国受众,“洋网红”的传播有促进反观自我的作用,对于加强文化认同、开阔文化视野、提升文化自信有积极作用。在同一文化语境中的传播,中国受众与“洋网红”的互动,能够形成如Max所说的“只有更深入地理解你的想法和看法是什么,我们才能达成共识,才能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也有其他领域的具体实践,如博主@郭杰瑞(美国)以中美文化差异为切入陆续引介了许多具体的国际文化现象,探讨不同文化之间的观念、行为、影响,以形成国人对自身传统文化观念及其实践的更多元审视。

至于外国受众,“洋网红”在全球社交媒体中的走红无疑成为了让更多不同国家的年轻人走近中国、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文化机制。有学者指出,这种现象体现着改善中国国际形象、打造跨文化交流有效渠道的积极作用。“会说中文、会唱民歌、还爱广场舞”的Max,在疫情期间的演讲视频掷地有声,他提到:“在中美关系日益紧张之际,无数美国人希望加强与中国的联结,通过民间交流和着眼全球主义。我们这些普通话学习者、大学生、游客还有更多人,都希望美国是一个开放的国家,而不是一个孤立主义至上的国家。”一番见微知著的表达引发了中美两国无数年轻人的真实共情。

值得欣喜的是,这样的双向对话正在越来越多地涌现。@歪果仁研究协会制作的播放量最高的一系列视频中,既有《自从这群歪果仁误解了中国以后》这样以外国人视角讲述对中国的认识的作品,以增进共识、消除成见,也有如《十年前最穷的中国农村现在什么样》等深入中国的作品,帮助外国人了解正在快速成长的真实中国社会。

起源于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文化折扣”(cultural discount),阐释了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下,文化产品的跨域传播价值会因为不被认同或者偏差性认识而面临折损,这为把握跨文化传播的双向有效性提供了一个参照标准。而在上述的社会文化景观之下,以新媒体为桥梁,以自身为媒介,“洋网红”现象无疑成为了跨文化传播中降低文化折扣的一种积极实践。

启示与趋向:

顺势而为,把握新兴增长点

当然,对于“洋网红”现象的评价,同样需要一体两面的审慎评价。例如,我们应当进一步关注不同“洋网红”的传播动机;应当把握诸种视频内容的价值取向,以更准确的表达尺度避免造成盲目夸大或者过度批评的不良影响等。但无论如何,对于这一跨文化传播的新兴增长点,我们理应从中收获启示,以期进一步助推跨文化传播在各个维度上的有效落地。

——用新媒体更要懂新媒体

媒介环境的巨变,带来传播的更多想象空间。如同“洋网红”现象的出现,也正是媒介形态高速演进中的一种直观结果。“每个人都有记录和表达的能力”,促使诸种民间影像活跃在主流社会的文化舞台上。@Bykaja 在YouTube上向西方社会讲述“中国真的比你想象中的好很多!”收获数以万计的点赞和转发,Max在B站上讲述自己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发展的真切体会,受到中国年轻人的喜爱……不胜枚举的新媒体案例,为跨文化传播增添了许多鲜活的意义注脚。

这也在提示我们,新媒体技术的想象力正在不断突破传播的边界。除了要做好新媒体的使用者,跨文化传播更应充分借新媒体之势,以多元媒介形态形成丰富表达,形成传播层面的增量影响。

——关切对话的有效性

还有一位十分受到年轻人喜爱的“洋网红”@NathanRich火锅大王。这位爱吃火锅的美国人,除了在制作的视频中分享自身居住在中国的真实生活,也以理性、审慎的态度关注和分析国际事件,媒体评价其为“试图从呈现出自己眼中真实的中国,努力消除一些国外媒体对于中国的谣言和误解”,受到了国内外受众的诸多关注。

上述“洋网红”的积极实践,亦为我们提供了实现跨文化对话有效性的更多启示。第一,从“刻板印象”到“立体感知”的认识转向。许许多多鲜活的Vlog、直播的涌现,都取材自真实生活体验,对于打破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刻板印象,进而形成立体感知提供助力;第二,从“展示”到“沟通”的传播转向。过往的跨文化传播往往倚赖于线性的传播媒介(如电视等),社交媒体的崛起使得实时互动得以可能,沟通变成一种常态;第三,从“他们”到“我们”的情感转向。实现跨文化传播的最终目标,在于消除“他们”和“自己”之间的分野,融通成为“我们”。伴随越来越多的此类实践,落实到“我们”之间的共识性对话才能真正触达有效性的目标。

——“从青年中来,到青年中去”

年轻人是互联网的主力军,也是未来跨文化传播的全新增长点。“从青年中来,到青年中去”的思维理应进一步贯彻到更新跨文化传播话语体系中的理念实践之中。我们看到这些产生巨大社会效应的“洋网红”们大多来自于各个国家的青年群体,他们的思维活跃、表达生动,无论在议题选择和内容制作层面都体现着契合于当代年轻人的审美与文化习惯。

这同样提醒着我们,跨文化传播要用好年轻之“力”。引导和扶持当代年轻人加入跨文化传播的多元实践之中,促成更正向积极的社会影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