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新手基地建设思路分享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缺氧类地星球最好坐标 《缺氧》新手基地建设思路分享

《缺氧》新手基地建设思路分享

2024-03-06 05: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地图:类地(本体)

种子:SNDST-A-32221238-9G

无mod,部分内容为引用

新手向,仅作分享和参考

1.开局选人

开局我们可以自选3个小人,如果不使用mod的话,从打印仓里挑到自己满意的小人,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们把整个基地的建设任务分给开局的三个小人。

工人:建造+7 鼹鼠之手

厨师:放牧+7 美食家

研究员:研究+7 快速学习者

举例

说明:小人兴趣有12种,对应12种属性,可选单兴趣+7,双兴趣+3,三兴趣+1,显然单兴趣可堆叠的属性更高

建造放牧研究工作量最大,需要专职

挖掘操作烹饪工作量较少,可以兼职

穿服供应整理通用但鸡肋,可有可无

装饰耕作医疗完全没必要,应当避免

喜悦反应由于是概率触发可以随缘,不必强求

PS:开局给你三人就说明三人够用,所以不要再问多少人合适了,我个人建议是少招人,毕竟社会上“干活嫌人少,吃饭嫌人多”的情况已经是有目共睹了(全成就档至少20人,“甜蜜的家”成就至少12人,一般玩家8人,我习惯4人)

注意事项:

工人当然不能有密集恐惧症和无建设力

厨师当然不能有烹饪恐惧症

研究员当然不能是乡下佬

强迫症⚠慎选放屁、打鼾、过敏、昏睡

附:兴趣特质参照表

绿字为推荐,红字为不推荐,但红字特质只要不帮倒忙就算正面buff。2.房间布局

总原则是缩短各种管道和路径减少卡顿,所以气压服和氢电厂应临近高压制氧,餐厅应在厨房上方,养殖场应临近厨房,卫生间应临近净水间,自然保护区应包含梯子。

二氧化碳比氧气重,所以净水间(碳素机)应在最下方,卧室卫生间餐厅等生活房间尽量在上。

基地应用隔热砖围好,出口用水门隔绝气体(最好是凝胶,其他水门也可),高产热的工业器械应放在基地外,前期可用萝卜降温,后期用液冷蒸汽机降温。

房间大小一致(16×4)方便改建。

基地布局参考(虽然图为4人基地,但只要增加卧室、餐桌和养殖数量,错开小人上厕所的时间,就能改建为8人/12人/16人基地)。

附:房间系统参照表

注意:清扫器不算工业器械,但装载器算,所以自动化厨房的装载器要用砖封起来。3.具体细节事实证明,小基地小模块和挖隧道探图可以减少卡顿提高帧数,这可比豪华大基地和全图挖空抽真空来的实在多了。

卫生间:马桶应在靠墙一端,洗手池应靠门一端,确保小人上完厕所必洗手。马桶每次耗水5kg产污水11.7kg,多出6.7kg污水,可净化后送去制氧(或者用芦苇吞多余污水)。净水间放一只野生螃蟹(野生饿不死且必下一个蛋)处理污染土并产出50%沙子,也就是能省一半沙子。但是螃蟹有蛋会打人,因此用机械臂把螃蟹蛋送入密闭空间,孵化后开门,成年后掉入净水间。

这个净水间其实还可以养鱼……只要你把水换成盐水,再铺一层薄薄的水,然后把螃蟹换成鱼就可以了。水管图

卧室:打鼾的小人要单间,否则会吵醒别人。

高档餐厅:饮水机应当禁用(一是性价比低,二是防止喝下带菌水),装饰性植物不能选用同伴芽(装饰度+15太低无法达到房间要求)。主食米虱→烤肉串→(海陆双拼)→冰霜汉堡,汉堡所需的小麦和水草直接去冰原/盐区采集就可以了。虽然中国人常规思维是种地,但缺氧种地真的不如吃肉,规模的话一般来说饱腹即可,高级食物完全是为了士气。当然,你如果对其他食物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参考以下视频:

娱乐室:主要用作厨房,补一个跳舞机。食物储存在密封空间中,用装载器和滑槽送入,内部填满二氧化碳防止变质,小人可在3×3的斜角位置上取出(DLC不适用,需改成真空储存和水门液封)。一格放食材一格放成品,成品用压力板传感器检测质量,到达一定量(个人习惯100kg)后禁用烤架和燃气灶(燃气灶的优先级要高于烤架,食材的压力板无意义,只是为了对称)。

装载器设置从左到右:食材,手动清扫食材+成品,食材+成品,成品。实际上杂物也可以储存在食材那一格,但是杂物会减装饰,于是我就把杂物用卸货箱堆在家门口附近。

附EWZP大佬的娱乐设施表格:

畜舍:前期可先种米虱,一人5颗(低难度小人食量减半);中期改成哈奇,一人一只(一只要12格空间,60格房间可养5只),喂沉积岩,变成石壳后喂各种石头,蛋送入一格水中(200kg),用机械门封住,孵化后淹死掉肉并从轨道送往厨房,当房间内哈奇数量少于5时打开机械门,下一只孵化的哈奇成年后会从水中跳入房间;后期改成长毛浮油生物,一人1.52只,喂氧气产肉,不再需要挖/搬石头回家(其实壁虎也可,但我是家养所以不合适,不推荐刺花和田鼠,一个耗水一个耗三倍人力)。孵蛋器只用于早期扩充数量,后期可禁用/拆除。

切勿随意改动机械臂和装载器位置轨道图生物信息表

自然保护区:与梯子相连确保小人每天都经过,不过树鼠正常情况下是只能连续种植三颗植物的,而自然保护区需要四颗植物,这里使用了树鼠无mod连续种植技巧,原理参考以下视频:

注意,虽然视频中使用了四只树鼠,但实际上只需要两只,因为你只要先种好两颗就可以了,记得要从右往左种。

又或者,你还是学不会/觉得难,可以考虑把医院去掉(反正医院也没啥用),改成自然保护区,也就是打印门两边让树鼠各种两颗,这样就很轻松了。

附简单实用人工造土方式:

不要问原理,照做就是了

按摩诊所:其实就是气压服室,按摩床只是凑数的,没什么讲究。

氢电厂:给家里供电用,闲着没事打打芯片,也可以禁用电控站。缺电是不可能缺电的,家里氢电已经够用了,外边的工业区就单独接油电,野外较远的地方可以用煤电。当你感觉缺电应该去想怎么省电而不是怎么发电,例如智能电池自动化禁用发电机,以及减少不必要的用电器。

PS:不要老是说电路过载,实际上就是贪一时方便总想一根线连全图,线路断开之后各自独立供电或者用变压器不就好了。变压器对上游相当于用电器,对下游相当于电池,当下游用电大于变压器供电时,只会断电不会过载,说白了变压器就是保险丝,接在发电机和用电器之间。

电路图4.制氧控温

制氧的方式包括藻类制氧(5人/台)、电解制氧(8.88人/台)、铁锈制氧(5.7人/台),污水挥发净化制氧(0.9人每台)。其中藻类制氧和铁锈制氧适用于前期,主流是电解制氧,净化制氧有点……非主流?又由于高压制氧方便好用,故选用高压制氧(一开始我也觉得常压制氧可能比高压制氧简单,但事实完全相反)

制氧方式一览

高压制氧部分

材料:铜/铝矿的变压器、电解器和气泵,铜/铅导热管和导线,两种不同液体各800kg(图中使用的是浓盐水+盐水,也可以使用浓盐水+水、盐水+水、污水+水,但不推荐使用污水)

要点:将两种液体倒入,先倒重的再倒轻的,达到每格100kg即可(原油/石油为50kg)。左右两边预先填入氧气,中间氢气。注意不能有杂气,因此左右两边预设了一格水门,且小人进出需要穿气压服,切勿让小人在内部呼出二氧化碳,可以抽真空再用填气体,氢气部分也可以填砖挖砖真空,填充气体可以使用气体罐装机和空瓶器。气压传感器连接电解器,当氧气/氢气低于设定值时启用电解器(个人设定2000g)

注意,没有超冷做冷却剂的情况下一台氢电和两台蒸汽机是带不动制氧和液冷的,所以前期应当让家里的两台氢电来提供电力,蒸汽机启动之后就可以让蒸汽机供一半电力,有超冷之后就可以完全交给蒸汽机了。

虽然图中制氧底部用的是金属砖,但在出钢制液冷降温之前还是先用隔热砖吧。

液冷蒸汽部分

材料:液冷必须钢制,太空遗迹有钢制玻璃窗和钢门共计1800kg,也可以自行在冰原或者菌泥区用污水炼钢。如果不打算种乔木养螃蟹的话,就不需要炼钢模块什么的,因为石灰跟不上你炼钢的速度,且地底的化石会用尽,算上火箭用钢总共也只需5吨钢,真正需要钢的地方其实很少。蒸汽机的塑料挖地底油用塑料机炼一点即可,如果野外的原油够多就不需要开发油井,同时地底原油区还有大量的精炼铅,可供家里金属砖用。

要点:液冷接入管道循环的部分请认真检查,冷却剂不能完全灌满,应留一格空位确保液冷停机时依然可以循环,倘若发现冷却剂不能循环,用右下角管道工技能取出一节管道的液体即可。蒸汽的量应在每格100~1000kg之间,液温传感器设置15度,然后将15度氧气通入家里降温(太低容易冻爆管道)。

液冷只是搬运热量,蒸汽机才是吞热降温的,其实一台蒸汽机就够用,但是为了对称摆了两台温度图

为了使家里气压均匀,排气口排布在楼梯间透气砖位置,切勿使用高压排气口,小人在4kg气压时会鼓膜破裂。

气管图5.泉的开发

虽然泉这种无限资源的东西看起来令人眼馋,但实际上会用到的也就水泉和天然气泉(盐水污水蒸汽都算水泉。

附泉数据表

水泉

水泉开发用自流水库,水在有两格高的高差的情况下,会以水花的形式落下,只要使用两格不同的气体就能稳定维持这样的高差,同时由于一格一物的特性,高压水无法上涨。为了防止水泵过热,我们使用金汞齐作为水泵的材料,没有就用钢,门的作用是抗压,普通砖块会被高压水挤爆(透气砖、门、三层厚的砖、太阳能板,都能无限抗压,由于组成部分有气体,尽量不要使用透气砖),盐水泉污水泉也是相同的开发方式。

PS:不要想着把高温水降温成低温水什么的,无论你多少度的水拿去电解都是至少70度出来,研究用热水就把研究台摆到外边去,此外动植物都是吞热反熵机,无论小人喝多少度的水,尿出来都是体温,植物同理,所以降温水是很没必要的。

你问怎么填入这两格气体?你让小人进去呼一口氧气吐一口二氧化碳不就是了。

什么?你问低温蒸汽泉的开发方式?

你说这样就不能取水了?可这就是我们要的效果。——来自费心费力开发冷蒸后深深的怨念

至于高温蒸汽泉,它不太适合新手,这里就不做介绍了。

气泉:

气泉开发用推气门,推气门有很多种类,这里使用的是压力板式的推气门,优点是构造简单,无脑建造,傻瓜都能学会。自动化只是看起来复杂,实际上并不复杂,线桥只是防止信号线交叉而已。

如果发现三扇门同时开启和关闭,只要打开一个压力板,从大于调成小于再调回去就行了。如果要停用推气门,只要把最右边的压力板从大于调成小于就可以了。6.火箭与太空材料

实际上本体的火箭简直可有可无,所以上太空拿一点富勒烯和树脂做超冷和凝胶就好了。

望远镜:

望远镜怎么防砸?参考“井底之蛙”,即使只有一格能看见天空也能用,而且“井”不一定要在望远镜上方,左右两边也是可视的。

火箭:蒸汽火箭→石油氧石→(石油液氧)→(液氢液氧)

火箭一共8节,引擎、驾驶舱各一节,驾驶舱设支架一个,加上两个钢制蒸汽泵,共3.7吨钢。

蒸汽火箭带6节研究仓,飞第一层两个星球各一次,每次需要719kg蒸汽,蒸汽来源:往浮土上倒水,用干饭墙和砖保存蒸汽。

蒸汽火箭飞过两次后就可以研究出石油引擎。

石油引擎带燃料仓和氧石仓各一节,氧石仓设支架,其他为研究仓,飞第二层需要564kg石油和等量氧石。

飞一次后研究出货仓,增加一节燃料仓和两个货仓(货仓轨道用支架让小人建好后可拆除),再飞第二层需要1157kg石油和等量氧石,若要飞第三层就需要1706kg石油和等量氧石。

一般来讲富勒烯和树脂就在这前三层,实在脸黑没有再考虑石油液氧,主流的运货火箭也是石油液氧,液氢仅用于完成成就“伟大的逃脱”。

7.发展顺序与思路

也许有人会奇怪,先讲基地建设再讲泉的开发,是不是顺序反了,但实际上并没有,先造高压制氧再探水泉是完全OK的,因为家里的水和藻类足够撑很久。很多人常常会陷入一种逻辑的死循环里,这往往是思维漏洞造成的。

例1:气压服需要芦苇,芦苇在菌泥区,去菌泥区需要气压服。

解答:首先芦苇并不一定来自菌泥区,也可以来自毛鳞壁虎,野外抓一只壁虎回来剪一次毛,就是一套气压服;其次去菌泥区不一定需要气压服,因为粘液肺病的唯一来源就是带菌菌泥挥发污染氧,那么只要不挖那些带菌菌泥块就行了,钻个空子进去拿芦苇还是做得到的;又或者挖菌泥时铺水且用空气净化器净化污染氧,杜绝菌泥的挥发和污染氧的扩散,也是可以的;甚至你直接莽也行,反正病毒弱的要死,你问别人如何消毒,别人大概会告诉你把F9(病毒视图)抠掉。

例2:气压服要高压制氧,高压制氧要降温,降温要蒸汽机,蒸汽机要塑料,塑料要去原油区炼油,去原油区要气压服。

解答:气压服可以先造,气压服的氧气不一定要高压制氧供给,也可以用藻类制氧机供给;高压制氧需要降温是在升温之后的事情,而升温需要时间,那么只要在过热之前搞定降温就可以了;降温确实要用蒸汽机,但是也可以先用炼钢,然后用液冷把热量搬运到蒸汽室,蒸汽室多倒水就可以压住热量,有充足的缓冲时间来等蒸汽机;塑料不一定要通过炼油,也可以养滑鳞壁虎,不过考虑到滑鳞壁虎培育周期较长,还是使用炼油+塑料机产蒸汽机的塑料,若后期要大量生产塑料还是用滑鳞壁虎。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简单讲一下自己的思路:

开局优先做厕所卧室和餐厅这三个主要生活区,在打印门旁边设研究台跑轮和藻类制氧,然后一边铺隔热砖一边建设剩下的房间,建设的差不多后就开始精炼铜和抓壁虎来做气压服,用藻类制氧或者家里的低温水先供着,之后就是高压制氧、液冷、蒸汽机这三大件。有了气压服,无论是探图开发水泉气泉、去冰原炼钢还是去原油区拿塑料和铅都不是问题。

附:缺氧wiki链接

https://oni-cn.com/

改良版本

1.去除了太空材料,降低门槛

2.增加了炼钢模块,更快启动

3.改动保护区位置,轻松种植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