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研究之 《一亿有多大》综合实践活动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评课记录怎么写 一课研究之 《一亿有多大》综合实践活动课

一课研究之 《一亿有多大》综合实践活动课

2023-10-23 00: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

确定研究内容:

小组讨论,确定研究的内容与材料。

[设计意图]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研究材料,确定研究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会思考研究材料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进行有效取舍。

2

思考研究方案:

小组内交流研究方案,包括每一个成员的任务与分工,活动名称,并进行汇报。(组内分工合作见图1)

[设计意图] 学生讨论以小组形式开展,通过表格记录的形式,让每一个孩子明确自己的任务。就是把大任务具体,细化的一个过程,能够培养孩子活动前列计划,考虑问题周全的好习惯。汇报的过程,也是学生清晰分工的一个过程。

3

进行实验操作:

学生在课堂中完成实验操作,做好活动记录,得出结论,准备汇报。(见图1)

[设计意图] 通过记录活动步骤,学生能够边操作边思考,理清做事的先后顺序。同时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观察能力,记录的学生会仔细观察操作的同学,方可记录准确,详细。

4

小组汇报交流,全班进行评价。

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全班汇报交流,其他小组均为评委。

[设计意图] 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评价能力。通过观察,聆听其他小组的汇报,也能反思自己活动过程中的方法是否得当。通过对比评价,认可别人好的地方。

精彩瞬间

(二)

场景叙述

场景1:主题汇报

生生对话、相互质疑

图2:合作测量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汇报,同学们认真倾听并提出质疑。

生1:我们打算研究一亿枚硬币叠起来有多高?

生2:请问你的硬币是多大面值的?这一亿枚硬币是同一种硬币吗?

生1:我们研究的是一元银币。

生2:我对叠起来有疑问,你们是如何叠起来?

生1:演示叠起来。(区别连起来,有的小组是研究连起来有多长。)

【内容自由选,对学生而言更加具有自主性与挑战性。第一次研究主题与方案汇报中,学生间的对话比较多,学生敢于不断质疑,提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提问更加有质量,更有针对性。从而锻炼学生表达的严密性,考虑问题的全面性。】

场景2:小组合作:

人人参与,分工协调

一个小组是研究“一亿本书有多厚?”(见图3)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测量1本数学书厚度时,1人把书本一会儿平放,一会儿竖放在桌子上,不断调整合适测量的方式,1人使劲按住书本的两头,(为了测量的准确)1人测量,1人记录,两人观察。

图3 测量数学书厚度

小组合作中人人参与,因为汇报中,组长首先要对队员做出评价。所以每个孩子都积极投入与参与,组长也会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有的组员计算强,正确率高,就安排进行计算的工作,有的组员测量细心,就安排他进行测量的工作。

【实践操作过程中体现了学生严谨专注的科学态度,默契有序的团队合作。组长在评价组员中,也能做到公平、公正,关注到每一个同伴,有分工有合作尽量发挥每一个组员的优势。】

(三)

教学启示

1.让学生经历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

“问题解决过程”的完整性体现在,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明确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思路,积累更多的问题解决经验,形成同类问题的解决策略。(先测量一份,再用计算的方法得出结论。)

2.让学生体验完整的团队合作过程

“团队合作过程”的完整性体现在,确定主题中的团队协商讨论,明确问题中的投票表决,解决问题中的分工合作,汇报交流中的集体展示。让学生体验到合作过程中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带来的乐趣。

3.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探索时间和空间

把活动过程用任务表格的形式进行设计,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一周的准备时间,保障学生有更大的探索空间,允许学生真实展现表现,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和完善。能让学生更加充分地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获得丰富的活动体验。

4.活动过程设计教师要做好适度引导

在活动开始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做什么。

例如,《一亿有多大?》活动开始设计:

“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要做好哪些实验准备?真要准备一亿张纸?”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小组合作过程中去,针对每个小组的问题解决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明确怎么做。

在活动总结时,教师要带领学生反思解决过程,提炼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

评价说明

评价方法及工具

1、采用表格记录法,组长与组员同时评价。

2、汇报交流过程中的生生、师生及时评价。

评价设计更多元:评价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发展。学生在“综合与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各种表现,该如何向学生反馈详尽的评价信息,通过研究,我们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更加全面、灵活地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

05

看一看

我国汉代有位大将,名叫韩信。他每次集合部队,只要求部下先后按l~3、1~5、1~7报数,然后再报告一下各队每次报数的余数,他就知道到了多少人。他的这种巧妙算法,人们称为鬼谷算,也叫隔墙算,或称为韩信点兵,外国人还称它为“中国剩余定理”。

到了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用诗歌概括了这一算法,他写道: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月正半,除百零五便得知。这首诗的意思是:用3除所得的余数乘上70,加上用5除所得余数乘以21,再加上用7除所得的余数乘上15,结果大于105就减去105的倍数,这样就知道所求的数了。比如,一篮鸡蛋,三个三个地数余1,五个五个地数余2,七个七个地数余3,篮子里有鸡蛋一定是52个。算式是:1×70+2×21+3×15=157,157-105=52(个)。

本期审核人:仲崇恒 陆 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