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彩是哪个朝代的 珐琅彩瓷器的工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绚丽多彩的彩是哪个彩 珐琅彩是哪个朝代的 珐琅彩瓷器的工艺

珐琅彩是哪个朝代的 珐琅彩瓷器的工艺

2024-07-10 16: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康熙时还有一种宜兴紫砂胎画珐琅器,现多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当时称为“宜兴胎画珐琅”,造型有执壶、提梁壶、盖碗、盖盅等。装饰题材多为花卉。有直接在紫砂胎上彩绘的,也有的可能是考虑到紫砂胎不象白瓷那样细腻光滑,就先在胎上涂抹褐色彩作地,然后再进行彩绘,褐色彩的颜色不仅酷似于紫砂的颜色,而且使器物表面的光泽增强。这种褐色彩仅施于器物外壁,器内则无。

康熙时瓷胎画珐琅的款识均署在器物外底,大多为“康熙御制”四字双行红色或蓝色图章式堆料款,围以双方框,框线外粗内细。个别的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紫地珐琅彩缠枝莲纹瓶,外底印刻“康熙御制”四字双行款,外围印刻单线方框。也有个别器物如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康熙画珐琅莲花纹菱花式盘(永乐白瓷胎),外底虽也署“康熙御制”四字双行红色堆料款,但外围的不是双方框,而且双线圆圈,圈线外粗内细。至于康熙朝宜兴胎画珐琅器外底所署款识,一般为“康熙御制”四字双行黄色堆料款,外围双线方框,个别的如台北故宫博物馆收藏的宜兴胎画珐琅四季花纹茶壶,外底所署黄色堆料款“康熙御制”四字作“上下左右”排列,外围海棠花式双线框。宜兴胎画珐琅用黄色珐琅料写款,可能是因为黄色能与褐色地形成鲜明对比的缘故,而若以褐色地衬托红或蓝色料款则不够鲜明醒目。

雍正年间珐琅彩:

雍正皇帝对珐琅的贡献在于大幅度提高了珐琅工匠的待遇,激发了工匠创作的激情。朱家溍先生研究认为雍正一朝的画作阵容最强,当时制作阵容中甚至出现了意大利画家郎世宁等海外工匠。

雍正对花鸟瓷画的兴趣导致了珐琅彩花鸟等题材的重大进步,改变了康熙年间仅画花卉的特点。雍正时期的珐琅常配以诗句和书法,制作工艺和艺术性明显比康熙年间的优秀。雍正本人对珐琅彩的画法极为重视,曾要求脱离铜胎画珐琅对瓷胎画珐琅的影响,雍正艺术的追求使珐琅彩更加像瓷器,据研究这似乎与雍正时期颁布的禁铜令也有一定关系。因此雍正年间的珐琅出现了绘画上大量留白,画面不对称,具有鲜明主题的绘画,这点明显较康熙年间的产品进步,此为雍正年间珐琅的本质特点,也是断代珐琅器的一个重要依据。

雍正时期珐琅技术的进步还包括在原料工艺上突破,康熙年间的珐琅原料全部由外国进口,价格昂贵且供应不了珐琅器的制作量。在此问题上,雍正六年命怡亲王完成珐琅材料的国产化,同年获得成功,此期间的产品既有外国进口材料也有本土炼制材料,在此期间制造出一系列具有时代特色的珐琅精品。雍正的这一创举为珐琅的真正国产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起到了巨大作用,并为乾隆时期珐琅的繁荣奠定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乾隆时期珐琅彩:

乾隆时期珐琅彩瓷器的艺术水平总的来说要逊于雍正时期,这或许与宫廷珐琅作内人员更替和缺乏有关。据造办处档案记载,“乾隆元年三月十七日,首领吴书来说:乾清宫总管苏培盛交小太监何德禄、王成祥、杨如福、魏青奇四名。传旨:着给珐琅作学烧珐琅。钦此”。“乾隆元年四月十四日,催总默参峨为画珐琅人不足用,另欲将画珐琅人张维奇情愿进内当差,照例行取银粮,每月工食银五两,二、八月衣服银十八两,回明内大臣海望、监察御史沈嵛、员外郎三音保准行。记此”。这两则资料说明,乾隆元年造办处珐琅作即因缺人而进新人。

乾隆时珐琅彩瓷器所用白瓷胎仍由景德镇御窑厂提供。如造办处档案记载,“乾隆元年五月初二,太监毛团传旨:着海望寄信与员外郎唐英,另将烧造珐琅之白磁器烧造些来。钦此”。乾隆时期珐琅彩瓷器的彩绘和烘烧,大量的是在北京宫廷造办处的珐琅作内完成。但也有例外,如造办处档案记载,“乾隆三年六月二十五日,太监高玉交磁器一百七十四件。传旨:交与烧造瓷器处唐英……再五彩珐琅五寸磁碟一件,五彩珐琅暗八磁碗一件,收小些,亦烧造。钦此”。很显然,上述五彩磁碟、磁碗是在景德镇御窑厂完成彩绘、烘烧这两道工序的。

乾隆时期珐琅彩瓷器的装饰题材较雍正时更加丰富,除山水、花卉、花鸟外,还有中国或西洋人物,以及受西方“洛可可”艺术风格影响的各种洋花图案。新增的各种色地、色地开光、色地轧道珐琅彩瓷器,图案繁复,不留空白,不题写诗句。雍正时盛行的诗、书、画、印相结合的白地珐琅彩瓷,此时继续生产,所题诗句和所用闲章与雍正时大同小异。如:

画月季、竹石题“劲节亭亭千尺绿,芳枝长占四时春”。迎首用“翔彩”朱文闲章,句末用“彬然”白文闲章、“君子”朱文闲章。画石榴、黄鹂常题“新枝含浅绿,晓萼散轻红”。迎首用“佳丽”朱文闲章,句末用“金成”、“旭映”皆朱文闲章。

珐琅彩瓷器的工艺:

画山水风景常题“浦净渔舟远,花飞樵路香”。迎首用“寿如”朱文闲章,句末用“山高”白文闲章、“水长”朱文闲章。

珐琅彩瓷器是中国瓷器生产工艺发展到顶峰时期的产物,堪称中国古代彩绘瓷器中的佼佼者。珐琅彩是彩瓷品种之一。系清代康熙晚期在康熙皇帝的授意下,将铜胎画珐琅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创烧的彩瓷新品种,是一种非常名贵的宫廷御用瓷器。它始烧于康熙中、晚期,盛于雍正、乾隆两朝;以雍正、乾隆时期的产量最大,乾隆以后即少有制作。按照清代宫廷档案记载和珐琅彩瓷器原盛匣之标识,珐琅彩瓷器之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

珐琅彩瓷器的制作方式:

乾隆时期,宫中收藏的珐琅彩瓷器曾集中存放在端凝殿,据档案记载有400多件。珐琅彩瓷器是专供帝后玩赏的艺术品,宫廷控制极为严格。在珐琅彩诞生之前,明清两代的宫廷用瓷,全部由景德镇烧造后运至北京。唯有珐琅彩,是在景德镇先挑选最为优质的素器,运到清朝的宫廷造办处,再由宫廷画师绘画后进行第二次烧造。制作它所需要的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提供,运送到宫廷后,在皇帝的授意下,于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由宫廷画家精心彩绘,宫廷写字人题写诗句、署款,最后入炭炉经600℃左右焙烧而成。

颜色新创的珐琅色料:

珐琅料是一种人工烧炼的特殊彩料,雍正六年(1728年)以前需依赖从欧洲进口,雍正六年以后,清宫造办处已能自炼20余种珐琅料,而且色彩种类比进口彩料更为丰富,遂使珐琅彩瓷器的生产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雍正六年以前所用的珐琅彩料都是进口的,其中最为特别的是一种称为玫瑰红或胭脂红的色料,它是一种带紫色调的粉红色,以微量的黄金为发色剂,又称为金红,这是我国最早使用的金红,含金量的多少影响胭脂水的色彩。掺入万分之一的金,呈粉红色;掺入万分之二的金,呈较为浓艳的胭脂色。在这之前,我国传统红色釉彩不是铁红就是铜红;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瓷器多以胭脂红、蛋黄及蓝色作地。

珐琅彩瓷器的上彩方式:

制作珐琅彩瓷器比较神秘费力,一般先是在景德镇用高温烧成精细的白瓷,然后把这些白瓷送到京城宫中的内务府造办处绘上彩,于低温中二次烧成。铁红低温烧成,铜红高温烧成。

另外,中国传统的上彩是在彩中加入胶水或清水,而珐琅彩的上彩是加入油,如同西方的油画一样。我国习惯上把这种受西洋画风影响或用进口料绘制的瓷器称为洋彩。

清三代珐琅彩瓷器的发展变化

康熙珐琅多深色、所制瓷器大多为盘、碗、杯、壶等小件器物,且多为色地,即在素胎上以红、黄、蓝、绿等色釉作地,装饰少,只绘花枝,图案单纯。

雍正时期的珐琅彩,相比康熙时期,制作工艺和技术都有进步,并且当时清朝造办处已能成功生产国产珐琅料,珐琅料不管从颜色还是品种,比康熙时期都丰富很多。所用素胎依然是景德镇御窑厂选送精品,有时也直接利用宫中的脱胎填白瓷器,以白地彩绘。

彩绘图案也比之前丰富了很多,器内器外,从花鸟竹石到山水人物一应俱全,并配有与画意相应的题诗,成为将诗、书、画相结合的艺术珍品,瓷器风格也更趋优雅。雍正时期珐琅彩瓷器存世量相对康乾时期要少得多,但是不乏珐琅彩精品。

及至乾隆时期,珐琅彩瓷的绘画题材更加广泛。珐琅彩瓷绘画除继续沿袭雍正时期的风格,还模仿西洋画意,画面人物题材增多。乾隆皇帝才华横溢,兴趣广泛,本就是一大古玩家,此时无论瓷器、玉器,还是漆器、木器、景泰蓝等等,都有很大发展。珐琅彩瓷器的制作技术也更臻于完美。

珐琅彩瓷器一直深受广大藏友们的喜爱,就如小编一样,想去了解它。今天小编的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去了解,尤其是珐琅彩瓷器的工艺,毕竟大家都知道珐琅彩是哪个朝代,主要就是了解珐琅彩瓷器的制作,只要对于这方面的知识没问题,那么,我想大家一般就不会有其它的疑问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