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直结肠癌成为全球第三大最常见癌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结肠癌肠道图片大全 2020年直结肠癌成为全球第三大最常见癌症

2020年直结肠癌成为全球第三大最常见癌症

2023-06-15 03: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近日,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世界范围内,直结肠癌成为仅次于肺癌的第三大常见癌症。

▲2020年,全球主要新发癌症类型、人数及占比(数据来自IARC官网,药明康德团队制图)

▲2020年,全球主要癌症死亡类型、人数及占比(数据来自IARC官网,药明康德团队制图)

中国女性癌症第二大死因

全球数据:

全世界有超过193万人被新确诊为直结肠癌,占全球新确诊癌症人数的9.7%,相当于每10个新病例中就有1人是直结肠癌。

从性别看,全球有超过106万男性和86万的女性新患结直肠癌,男女性的新发病人数占比分别是10.6%和9.4%,居全球男性癌症发病人数的第3位、女性癌症发病人数的第2位。

▲2020全球男性癌症死亡人数(数据来自IARC官网,药明康德团队制图)

▲2020全球女性癌症死亡人数 (数据来自IARC官网,药明康德团队制图)

在全球1000万因癌症死亡病例中,结直肠癌超过93万,占比9.4%,几乎每11位癌症死亡病人中有1位是结直肠癌。

从性别看,有超过51万的男性和超过42万的女性因结直肠癌死亡,男女性的死亡人数占比分别是9.3%和9.5%,均居男性、女性癌症死亡人数第3位。

中国数据:

在中国,结直肠癌的新发病人数仅次于肺癌,成为第二大癌症。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女性中,结直肠的死亡人数仅次于肺癌,是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2020年中国癌症发病、死亡人数(数据来自IARC官网,药明康德团队制图)

▲2020年中国男性癌症发病、死亡人数(数据来自IARC官网,药明康德团队制图)

▲2020年中国女性癌症发病、死亡人数(数据来自IARC官网,药明康德团队制图)

2020年,中国有超过55万人新患结直肠癌,占中国新确诊癌症人数的12.2%,即不到8位患者中有1位是结直肠癌。

从性别看,有近32万中国男性和超过23万中国女性被新确诊患结直肠癌,分别占中国男性和女性癌症发病人数的12.9%和11.3%,均居中国男性、女性癌症发病人数第3位。

同时,中国有超过28万人死于结直肠癌,占中国癌症死亡人数的9.5%,几乎每10个因癌症死亡病人中就有1个是结直肠癌。

从性别看,有超过16万的中国男性和超过12万的中国女性因结直肠癌死亡,分别占中国男性和女性癌症死亡人数的9.1%和10.2%,居中国男性癌症死亡人数的第5位、中国女性癌症死亡人数的第2位。

10个患者中8个确诊即中晚期

据最新数据,我国83%的结直肠癌患者在首次确诊时处于中晚期,其中44%的患者已经出现了肝、肺等部位的转移。该数据来自“中国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诊疗现状调查”项目于日前发布的中期结果。

调查显示,得病前

❖ 64%的患者完全不了解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

❖ 85%的患者不了解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知识

❖ 97%的患者未做过肠镜筛查

其中,86.5%的患者未做肠镜筛查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需要定期做肠镜筛查

专家解释,造成首次确诊即为中晚期的一大原因,是我国结直肠癌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偏低,很多患者出现症状才去医院检查。

专家呼吁,要提高公众对结直肠癌高危因素的认知和早筛早诊意识,进而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结直肠癌的早期表现和检查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可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出现下列症状:

❖ 排便习惯改变;

❖ 大便性状改变(变细、血便、黏液便等);

❖ 腹痛或腹部不适;

❖ 腹部肿块;

❖ 肠梗阻相关症状;

❖ 全身症状:如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

此外,疾病史和家族史也是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重要因素。

结直肠癌的发病可能与溃疡性结肠炎、结直肠息肉、结直肠腺瘤、克罗恩病、血吸虫病等疾病相关。遗传性结直肠癌发病率约占结直肠癌的总体发病率的6%,相关相关家族史包括:林奇综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等。

结直肠癌的检查

根据《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0年版)规定,结直肠癌的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包括:

❖ 血常规

❖ 尿常规

❖ 大便常规

❖ 粪便隐血试验

❖ 生化、电解质及肝肾功能等

结直肠癌患者在诊断、治疗前、评价疗效、随访时必须检测外周血癌胚抗原(CEA)、CA19-9;有肝转移患者建议检测甲胎蛋白(AFP);疑有腹膜、卵巢转移患者建议检测CA125。

内镜检查

直肠镜和乙状结肠镜适用于病变位置较低的结直肠病变。只要能耐受,所有疑似结直肠癌患者均推荐全结肠镜检查。

影像学检查

对于结肠癌,推荐行全腹+盆腔CT(平扫+增强)扫描,可兼顾癌本身及转移瘤好发部位——肝脏。

对于直肠癌,推荐盆腔MRI检查。

病理学检查

病理活检报告是结直肠癌治疗的依据。活检诊断为浸润性癌的病例行规范性结直肠癌的治疗。

结直肠癌的放射治疗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0年版)推荐的结直肠癌治疗包括外科治疗、内科治疗、放疗等。在放疗部分明确指出:结直肠癌放疗或放化疗的主要模式为新辅助/辅助治疗、根治性治疗、转化性治疗和姑息治疗。其中,立体定向放疗(SBRT)被特别推荐用于结直肠癌肝转移及肺转移治疗。

新辅助放疗适应证

适应证主要针对Ⅱ~Ⅲ期中低位直肠癌(肿瘤距肛门<12 cm):

(1)长程同步放化疗(CRT)结束后,推荐间隔5~12周接受根治性手术;

(2) 短程放疗(SCRT)联合即刻根治性手术(在放疗完成后1周手术)推荐用于MRI或超声内镜诊断的可手术切除的T3期直肠癌;

(3)短程放疗联合延迟根治性手术,且在等待期间加入新辅助化疗的模式,则推荐用于具有高危复发因素的Ⅱ~Ⅲ期直肠癌。

新辅助放疗主要推荐用于未行新辅助放疗,术后病理分期为Ⅱ~Ⅲ期且为高危局部复发的直肠癌病人。

诊疗规范特别指出:对于低位直肠癌有强烈保肛意愿的患者,建议先放化疗,如果肿瘤对放化疗敏感,达到临床完全缓解,可考虑等待观察的治疗策略;未达临床完全缓解,建议行根治性手术。

该版诊疗规范指出:SBRT是肝转移灶可选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之一,给予病灶高精度、高剂量照射,是一种无创、耐受性好且有效的治疗手段。

肝转移的SBRT指征:

(1)肝转移数目≤3枚,最大转移灶直径≤5 cm。

(2)原发病灶控制稳定,无肝外转移灶或肝外转移灶小。

(3)预期生存期≥3个月。

(4)肝脏未接受过放疗,且正常肝组织体积>700 mL。

(5)病人一般情况好,血清肝酶水平正常或低于正常值上限的200%,凝血功能正常,Child-Pugh分级A或B。

肺转移的SBRT放疗:

(1)肺转移灶数目1~3枚,小病灶最多不超过5枚;最大径≤5 cm。

(2)肺转移灶分布相对局限,同在一侧肺最优;周围型肺转移灶更适合SBRT。

(3)原发病灶控制稳定,无肺外转移灶或肺外转移灶已控制。

(4)病人一般情况好,肺功能正常。

(5)预期寿命≥6个月。

参考资料:

1.2020-12-16 e药环球《权威报告丨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1930万,肺癌不再是最常见癌症!》

2.2020-10-07 新华视点公众号《这种癌,八成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

3.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0年版)[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0,40(6):600-630.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