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超声治疗仪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经颅超声治疗仪的治疗效果 经颅超声治疗仪

经颅超声治疗仪

2024-06-04 14: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超声脑血管治疗仪的发展背景:

脑血管病是引起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程上升趋势。对脑血管病的防治是我国医疗科研攻关的重点项目。回顾当前对脑血管病的治疗现状,基本上是以药物治疗为主。但由于许多药物不能通过“血脑屏障”,治疗效果受到了影响。

脑卒中是成年人的主要死亡及致残的原因,在我国,每年新发病人250万,死亡约150万。其中85%为缺血性脑卒中,15%为出血性脑卒中,有2/3的患者因此残疾。临床上,无论是脑血栓形成后血管的及时再通,还是高血压脑出血的早期清除,都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脑卒中治疗方法和疗效一直未能取得明显进步,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包括脑卒中治疗的“时间窗”很短以及治疗措施能否在短时间内达到溶解血栓、再通血管(脑梗死)和清除血肿、解除脑受压(脑出血)。但是在临床上,大剂量溶栓药物的使用,会引起致死性脑和消化道等器官出血;而介入性脑血管灌注措施因其导致技术准备繁琐而耗时,这些治疗技术并非适应或惠及所有患者;微创血肿碎吸术,虽然创伤小、操作简单,但术中常常遇到血栓未溶解,使术者束手无策。

近年随着影像学、显微外科、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卒中的早期诊断、靶向给药、微创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外学者在超声溶栓这方面开展了许多研究。目前,根据超声波作用的特点,超声溶栓技术主要应用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已较成熟的导管介入超声溶栓,低频高能超声通过导管的能量传送直接在血管内消融血栓,主要用于冠状动脉栓塞;另一方面是体外治疗性超声(ETUS)辅助溶栓,将超声探头置于血栓形成处相对应的体表部位,探头不接触血栓。经皮发射超声,再经过水囊、机体组织或骨骼等媒介传递,聚焦于血管内血栓。同时联合溶栓酶和(或)微泡声学造影剂介导消融血栓。由于超声微导管技术的限制,目前用于脑卒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外治疗性超声(ETUS)辅助溶栓方面。

更多 经颅超声治疗仪 价格、说明、厂家,请关注3618医疗器械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