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经济行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经济现象有哪些举例说明问题 农民经济行为

农民经济行为

2024-07-05 09: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农民经济行为 用手机看条目

扫一扫,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1 什么是农民经济行为 2 农民经济行为的特点[2] 3 农民经济行为的影响因素[2] 4 参考文献 [编辑] 什么是农民经济行为

  农民经济行为就是农民在以土地为生产资料而生产劳动产品,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在获利欲望驱使下(生存与更好的生活),进行的理性(或非理性)的选择性活动。[1]

[编辑] 农民经济行为的特点[2]

  1.趋同性。农民的经济行为具有很强的趋同性,这是由农民的居住方式和文化水平决定的。由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他们一般是随地而住,居住比较分散,从而造成人际交往的不便。他们获得信息的途径有限,除政府引导外,主要依靠周围人们的示范、交流。因此,他们不愿意冒大的风险,以免影响家庭生活。而照搬别入的成功经验,无疑风险是最小的。于是,在农村就出现了专业村、专业乡等。农民的经济行为的趋同性,还由于农民文化水平的有限性,创造性差。一项农业技术在农村广泛传播,但很少有人能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加以改进,往往是随着传播范围的扩展,技术要素丢失越来越多。

  2.随意性。农民的经济行为的随意性,根源于经济信息的不全面和小农意识。虽然在利益动机驱使下,农民都想追求利润最大化,但由于小农意识的存在,难以做到根据边际效益大于边际成本的原则来安排生产,往往是求稳,以风险最小作为经营准则。因此,在项目选择上,不是根据本地本户的具体条件,而是看别村邻户某个项目获利大,就选择某个项目。这种行为缺乏科学性和预见性,往往大量重复生产,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

  3.短期性。农民的经济行为的短期性,与农民自身素质和经营环境有关。从自身素质来看,农民大多数是“万能”型公民。缺乏真正的专业技能,往往什么都能干,什么都不行。于是,他们今天看这个挣钱就干这个,明天看那个挣钱就干那个,赶潮流,跟风走,没有真正的经营方向。从经营环境来看,由于农民经济行为具有很强的趋同性,易导致农产品很快饱和,如果不改变经营项目就难以生存。如陕西关中地区一些农民种辣椒、苹果的经历,就是很好的证明。因此,在农民自身素质和经营环境的双重作用下,农民经济行为必然带有短期性。

  4.个体性。农民的经济行为主体,一般是个体或家庭。这是由历史和现实原因决定的,自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从政策上强化了农民经营的个体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个体经营的弊端暴露无遗,但出于历史的原因和自身素质的限制,大多数农民还是不愿意与他人合作经营,害怕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遂坚持个体或家庭经营。

[编辑] 农民经济行为的影响因素[2]

  影响农民经济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与农民经济行为的关系密切程度来看,可以分为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

  (一)直接因素

  1.利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是自主经营的经济活动主体。提高经济效益,追求最大利润是其基本目的。农民与干部、工人、教师不同,仅仅靠努力工作是不够的。他们经济收入的增加。不仅需要认真努力的工作,而且需要善于经营。他们经营的好坏,直接影响其经济收入,影响一家人的生活状况。因此,农民是一个标准意义上的“经济人”。为了全家人的生存,追求最大利润是其当然的选择。经济利益是农民经济活动的根本动力。

  2.风险。任何经济活动在获得利润的同时,也会有一定的风险。一般来说,利润愈大,风险也愈大,利润与风险成正比。因此,农民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时。也会充分考虑风险的存在,农民经过长期的自主经营锻炼,风险意识及承担风险的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不愿意冒险经营。但在特殊情况下,如经济困难或利润极大时,也会“铤而走险”,从事经营活动。风险对农民的经济活动行为有重要的制约作用。

  3.资金。资金是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物质基础。没有足够的资金,就无法从事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资金短缺是农民在自主经营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农民自有资金短缺,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严重的问题是,农民利用社会资金的渠道不畅,无法自救,也很难找到他救的途径,从而使农民陷入资金严重缺乏的泥潭。因此,资金成为制约农民经济活动行为的重要因素。

  4.技术。技术是农民进行经济活动的关键。如果说农民没有资金还能借贷的话,没有技术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许多地方的农民就是苦于有资金而没有技术,有钱没处投资,根据对农村劳动力状况的调查,农村劳动力中的年轻人、文化水平较高者大多外出发展,留在农村的劳动力一般是年龄大的、文化水平低的人。他们没有技术,也没有接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许多好项目无法经营。一些技术要求低的项目,产品竞争激烈,利润也比较低。因此,技术也是影响农民经济行为的重要因素。

  (二)间接因素

  1.信息。农村大多处在半封闭状态,特别是西部农村,信息不畅是制约农民增收的原因之一。信息不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民所需要的技术、购销信息传人不畅;二是农民要销售的产品、待开发的资源信息传出不畅。信息不畅不仅影响了农民致富能力的提高,而且影响了外来资金、技术的引进。因此,信息成为影响农民经济行为的重要因素。

  2.竞争。农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由于农民经济行为的趋同性,使农产品的竞争十分激烈,如苹果、辣椒等。要使农产品的竞争有所缓和,就需要提高农民的创新能力。这在短时间内是难以达到的。在未来很长的一个时间内,农产品销售的激烈竞争局面都无法改变。因此,农产品销售的激烈竞争局面,无疑对农民的经济行为会构成重要影响。

  3.政策。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对经济的指导是长期的、深远的。因此,体现国家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各种政策对人们经济生活、经济行为的影响也是长期的、深远的。农民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国家的扶植、指导。国家政策的任何调整、变化,都会影响到农民的既得利益。因此,国家政策是影响农民经济行为的重要因素。

  4.环境。“三农”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社会成为“三农”发展的环境因素,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任何变化,都会深深地影响农民的经济行为。如“通货膨胀”、“金融危机” 、 “加人世贸组织”等。健康、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会使农民收入增加;反之,会减少农民收入。根据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适时地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是农民必然的、正确的选择。

[编辑] 参考文献 ↑ 周振.农民经济行为与文化解释(A).学术探索.2013,10:114 ↑ 2.0 2.1 林海.农民经济行为的特点及决策机制分析(A).理论导刊.2003,4:28~30 来自"https://wiki.mbalib.com/wiki/%E5%86%9C%E6%B0%91%E7%BB%8F%E6%B5%8E%E8%A1%8C%E4%B8%BA" 打开MBA智库App, 阅读完整内容 打开App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6 赏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温馨提示

复制该内容请前往MBA智库App

立即前往App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相关文档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外部经济行为分析 4页 农民参加社保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8页 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民兼职行为的经济分析 4页 农民微观经济行为对农村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以湖南为例 5页 农民合作经济行为选择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 6页 进城农民工行为失范的经济学解释 5页 农民经营行为探究 4页 政府行为与农民增收 10页 政府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行为定位与制度创新 5页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行为创新研究 2页 更多相关文档 本条目相关课程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Tracy.

页面分类: 经济术语

评论(共0条)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农民经济行为"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