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经济学消费者选择理论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

2024-05-24 20: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18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结构很清晰。1-6章就是初级微观的内容,介绍约束和偏好(用效用表示),解出选择,推导出需求曲线。

7章和14章分别从选择和消费者剩余反过来推导效用和偏好。

8章分解了价格的变动对需求产生的分歧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9章引入了初始禀赋,扩展了消费者行为理论。

10章引入了跨期选择,扩展了消费者行为理论。

11-13章引入了不确定性,扩展了消费者行为理论。

15-16章将个人选择加在一起扩展到市场选择。

17章介绍了现实中如何得到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各种函数(用计量经济学)。

18章介绍了拍卖这种市场机制。

1.市场

本章给出了标准的分析实例,如研究住房价格的决定问题。

首先,简化问题,确定外生与内生变量,并建立住房市场模型。

其次,确定分析框架,常用的框架一般建立在最优化与均衡原理上。

然后,在竞争市场分析的话,分别确定其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短期),联立求出市场均衡,并进行比较静态分析(2个“静态”均衡作比较)。

当然,除了完全竞争市场,还有其他的配置资源方法。运用帕累托效率比较这些方法。

最后,考虑长期均衡的情况。

2.预算约束

给出了预算约束线,其斜率代表的经济含义是消费商品1的机会成本,注意预算约束线的变动(收入或价格的变化,税收、补贴或配给)。

3.偏好

给出了偏好的表示方式,偏好的假设,以及无差异曲线,其斜率(边际替代率)代表的经济含义是消费者愿意用一种商品替代另一种商品的比例。

4.效用

效用是偏好的描述方法。

本章首先介绍并评价了序数效用(推崇,利用无差异曲线作为分析工具,用边际替代率取代边际效用,认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的价格比率)和基数效用(非必需,以边际效用作为分析的基点,认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商品边际效用和价格的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然后给出了效用函数,其斜率(边际效用)有量纲,更常使用的指标是边际替代率(两种方式推导:微分推导,令du=0或;隐函数推导,把无差异曲线看做x2(x1),对一条无差异曲线效用等式两边的x1求微分),代表的经济含义是在保持同等效用水平的条件下,消费者为得到一单位商品1而放弃的商品2的数量。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