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主要表现为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2024-07-16 03: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文本摘录】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文本解读】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对社会结构作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阐述,将社会分为基础和上层建筑,其中基础指社会经济结构,上层建筑则包括由政治、法律组成的政治机构和政治制度,以及意识形态,由此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结构分析作为理解社会的钥匙,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当作解释历史的基本概念工具。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这一表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及其基本原理的规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中,经济基础就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形式等三个方面,这些构成了一个特定社会的经济结构、经济制度。所谓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各种制度、设施和意识形态的总和。上层建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关系基础之上建立的一定的政治、法律制度,建立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它体现的是人们的政治关系;二是观念的上层建筑,指的是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观点、思想体系,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宗教等。它表现的是人们的思想关系。这两个方面是有机地联系的,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的制度和设施,是以该社会统治阶级的社会观点、思想体系为指导建立起来的;而统治阶级的社会观点、思想体系,不仅作为观念力量发挥作用,而且又总是要求建立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作为现实的政治力量发挥作用。而政治、法律制度一经形成,就为思想观念的传播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和工具,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作为社会结构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辩证的有机整体。一方面,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并且从总的历史发展趋势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存在发展变化上的同步性,上层建筑一般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人们直观社会现象、分析社会结构时,不能仅从它们自身来寻找根本原因,也不能以人们的思想观念作为解释的来源,而应当从人们的社会生产活动中,从人们在这些活动中所建构起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中来寻找原因。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国家为例说明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他指出,经济和国家权力这种交互作用是两种不相等的力量,一方面是经济运动,它的作用要强得多,"总的说来,经济运动会为自己开辟道路,但是它也必定要经受它自己所确立的并且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政治运动的反作用,即国家权力的以及和它同时产生的反对派的运动的反用"。① 1890年,恩格斯在致康·施米特的信中,具体阐述了国家权力对于经济发展可能出现的三种反作用情况:1."它可以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促进经济的发展;2."它可以沿着相反的方向起作用",阻碍经济的发展;3.在某种程度上暂时扭转经济的发展方向,或者把经济推向前进,或者把经济拉向后退。第三种情况归根到底还是归结为前两种情况中的变异。从历史情况来考查,"国家权力"对经济的直接的反作用,还表现在侵占和粗暴毁灭经济资源的情况。法的相对独立性和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也有类似的情况。恩格斯指出,法律观点,各种法律制度,一旦生效,就对经济基础发生反作用。由于经济基础是整个上层建筑的现实基础,因此这种反作用的程度和规模也是由经济基础来决定的。正像马克思所说的,从本质上来讲,"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②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提出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论,从一开始就是针对唯心主义的"认识决定论"、形而上学的"割裂论"和"机械决定论"的,但是,由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论战性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受到了片面的强调,引起了一系列误解。对于这些错误理论的批判,以及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进一步阐发,是由恩格斯后来承担的。在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一方面肩负着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繁重任务,一方面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特别是作为唯物史观重要内容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在肯定经济因素是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的同时,承认在复杂的历史过程中,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思想的以及习惯、传统等等因素都起作用,历史是一切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在一定经济状况的基础上,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也对历史发展的进程发生影响。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在承认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的同时,也承认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他们既反对否认经济基础的唯心主义观点,也反对否认上层建筑的反作用的机械决定论。 【文献链接】      ◎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 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是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                 恩格斯:《致约·布洛赫》(1890年9月21-22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5-696页。       ◎ 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由法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                                              恩格斯:《反杜林论》(1876-1878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5页。       ◎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883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页。   ①恩格斯:《致康·施米特(1890年10月27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01页。     ②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