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文章,发现了特别的分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组成人体的氨基酸都是l型吗 饶毅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文章,发现了特别的分子

饶毅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文章,发现了特别的分子

2024-06-29 13: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关于果蝇睡眠的研究

 

对动物来说,睡眠的意义毋庸置疑。但是睡眠的机理一直不清楚,睡眠异常患者需要的药物的效果也一直不能令人满意。以前用于研究睡眠的主要动物是小鼠。二十年前,美国科学家率先用果蝇研究睡眠,利用其遗传学的便利,发现了一些参与调节果蝇睡眠的基因。

 

果蝇睡眠的另一重要基础研究是果蝇的生物钟研究。自1971年开创的果蝇生物钟研究,在经历二十多年的质疑后,于1990年代中后期被证明对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类也有意义,逐渐证明调节果蝇生物钟的基因绝大多数也是调节人类生物钟的基因。

 

2017年,生物钟的诺贝尔奖发给三位研究果蝇生物钟的美国科学家,而未给研究小鼠和人的生物钟的科学家,原因是果蝇的研究为先驱,小鼠和人的研究也很重要但落后于果蝇的研究。

 

在睡眠方面的研究,果蝇能否也能领先?目前还没得到证明。什么是睡眠?果蝇的静息是睡眠吗?就算是睡眠,果蝇的睡眠机理一定和高等动物类似吗?这些问题都还悬而未决。

 

睡眠是饶毅实验室研究的生物学问题之一,近年该实验室开始研究果蝇和小鼠的睡眠。2017年,饶毅的研究生钱永军在elife发表论文,证明果蝇的五羟色胺调节睡眠,而且在细胞层面可以发现两个细胞表达特定的五羟色胺受体而调节睡眠。2018年,其博士后张娴和研究生闫洪铭在《分子药理学》发表论文,证明小鼠的五羟色胺参与调节睡眠,纠正了近年国外科学家两篇论文中提出的“五羟色胺不直接调节睡眠”的错误,重新确定了多年来人们认为五羟色胺参与哺乳类睡眠的结论。饶毅实验室这两篇论文也确定了从昆虫到哺乳类,神经递质五羟色胺都调节睡眠。2019年3月6日,饶毅实验室邓博文等发表的“化学连接组(CCT)”论文,其中部分实验用睡眠做模型,发现了41个影响果蝇睡眠的基因。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