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丰厚 四川红色旅游 迎来发展新机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红色景点分布图手绘 资源丰厚 四川红色旅游 迎来发展新机遇

资源丰厚 四川红色旅游 迎来发展新机遇

2023-07-20 00: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敏

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2021年被确定为四川“红色旅游年”。4月9日,以“重走长征路·奋进新征程”为主题,我省正式拉开了“红色旅游年”系列活动序幕,全年全省将联动开展17项红色主题活动,串联起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彝海结盟、过雪山草地、伟人事迹、三线建设、大美乡村等经典故事和场景的11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4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首次发布并亮相。

安顺场美丽新村化身旅游景区。罗敏  摄

四川作为川陕革命根据地中心区域,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地区,又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家乡,红色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如今,伴随着建党百年的重要时机,我省红色旅游又将迎来怎样的发展机遇和提升蜕变?记者就此展开探访了解。

机遇下释放 红色旅游持续升温

据同程旅行《2021清明及“五一”假期红色旅游报告》指出,最近一个月内,全国主要红色旅游目的地网络关注度持续上升。

经过整体风貌塑造、民居改造重建,曾经的安顺场穷乡换新颜。罗敏 摄

在四川,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覆盖全省五大片区,囊括了安顺场景区、泸定桥旅游景区、两河口会议纪念地、王坪旅游景区、邓小平故里、朱德故里、陈毅故里、两弹城、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建川博物馆、汶川特别旅游区等重点旅游目的地,呈现出红军长征、伟人和将帅故里、三线建设、抗震救灾、脱贫攻坚等不同主题。

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已经让部分景区提前“感受”到红色旅游的热度。据南充文广旅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清明假期,南充各地红色旅游景区纷纷推出“缅怀先烈继承遗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系列纪念活动,朱德故里景区、张澜故里景区、德园景区、罗瑞卿纪念馆、阆中红军烈士纪念园等红色文化旅游景区景点、红色旅游线路等产品受到追捧,人气不断集聚。以朱德故居纪念馆、张思德纪念馆为例,清明假期日接待游客均达到一万多人。

小学生参观团在朱德纪念馆听讲解员解说红军往事。

在邓稼先塑像前高唱国歌、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清明过后,位于绵阳梓潼县的两弹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陆续迎来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的参观学习。据绵阳市文广旅局资源开发科科长李晓军介绍,全市今年主要推出长征精神、三线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三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在全党部署开展党史教育下,红色旅游成必要的“课外活动”,拉动了红色旅游的明显升温,团建党建、亲子研学等成为红色旅游主要参与者。

此外,雅安、广安、南充、绵阳、泸州、宜宾等地推出的配套活动、优惠政策,也将进一步刺激旅游出行。在雅安,所有红色文化A级景区全年免费,碧峰峡、蒙顶山、龙苍沟等收费景区均制定了相应优惠政策;在广安,华蓥山景区“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当天景区实行免门票政策,前后三天景区门票五折……除了优惠政策,各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可口的佳肴美食,也是吸引游人前来体验的要素。游客不仅深入重温红色历史、传承奋斗精神,走进大国重器、感受中国力量,还可体验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不少业内人士预判,“五一”长假有望迎来今年第一个红色旅游客流高峰,而7月1日前后,将从氛围、人数上迎来空前高潮。

游客在朱德故里景区追思先烈事迹、缅怀崇高精神。景区供图

市场倒逼转型  红色旅游解锁多样“打开方式”

为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打造当地的红色名片,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红色旅游景点正走出“参观-讲解”传统走马观花式形态,开始结合当地情况解锁更多的“打开方式”。

4月9日,穿过会理古城,扛着红旗、穿着红军服的队伍正在体验当年红军的艰辛与不易……会理县“重走长征路”活动体验者邓元福说:“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的感受特别深。我们才走了10多公里就感觉浑身酸痛,深刻体会到当年革命先辈们走完25000里长征路是多么的不容易。同时,深深感受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为学生,应当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光,好好学习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游人参观梓潼县两弹城。彭彬 摄

在四川长征干部学院雅安夹金山分院石棉校区,学员们则正聚精会神地聆听船工后代讲述着当年的故事……这种现场互动式体验和感受的参观、培训模式,越来越多地运用到红色景区精品课程打造上。雅安夹金山分院石棉校区老师陈志喻告诉记者,该校区整合了安顺场、川矿记忆等红色资源,采用现场教学、体验教学、情景教学等多种形式,将党史学习教育课堂搬到事件发生地,以更鲜活的方式打造有体验感的精品课程。“学员不仅在徒步重走长征路,翻越马鞍山过程中切身体会不怕牺牲、矢志不渝的红军精神,还可通过户外素质拓展强体魄,团结协作、增进友谊。”

陈志喻介绍,安顺场新建的红色旅游区户外营地,占地达6000平方米,由于紧挨景区,设施齐全,可体验真人CS,受到不少团队的青睐。“增加了户外拓展训练,课程设置更注重体验感,今年4月份以来迎来第一波预定热。目前已接到十多批、上千人企事业单位团建预定,预计临近建党节,预定量还会大幅增长。”陈志喻说。

对于年轻人而言,“红色旅游”长期面临着缺乏吸引力的尴尬处境,如今借助信息化技术的沉浸式体验带来了一定转变。在朱德故里5A级红色旅游景区,针对不同受众特点,重新解读、编写解说词,以文本、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展现在游客面前,让年轻人愿意主动探索红色文化和革命历史。

此外,一些地方也在尝试“红色旅游+”演艺。“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伴着熟悉的旋律,4月8日晚,红色经典音乐剧《闪闪的红星》在雅安石棉县上演。演出中,传唱至今的经典音乐《红星照我去战斗》《映山红》《红星歌》等,引来观众和声歌唱。演出结束谢幕时,整个场馆党旗飘扬,如一片红色海洋,恋恋不舍的观众与演员一同合唱《红星歌》,现场气氛热烈沸腾。意犹未尽的观众对记者表示这场演出看了让人为之振奋,演员们的台词和演唱功底很强,让人沉浸其中,受到红色精神的深深洗礼。

旧址展新颜  红色旅游产业带动乡村蝶变

“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十里长征中的著名战役——“强渡大渡河”便在安顺场打响。大渡河滚滚而下,今日的安顺场,弹雨远去,青山如黛,果园环绕,山村如画。走在安顺场老街上,四周房屋采用富有川西特色的仿明清式建筑风格,古色古香、韵味十足,红色文化氛围营造无处不在,身临其中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

经过整体风貌塑造、民居改造重建,曾经的安顺场穷乡换新颜,美丽新村化身旅游景区。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此视频格式

“以前我们住的是土坯房,2013年后村上统一规划、新居安置,住进了占地150平米的两层楼新房里。门前院后,花木茂盛,干净整洁,跟住在公园里一样。”住在安顺场老街的罗庆丽,利用自家闲置的房间还开起了民宿旅安居,增加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场镇上还配置有文化站,书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红色书吧、红色文化创作室等布局合理,功能齐备。农闲时,在文化站、活动广场和红军遗址公园里人气旺盛,男女老少各有所乐。

安顺场景区将红色教育培训、乡村旅游、美丽乡村建设完美结合,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据了解,2020年,该景区共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其中纪念馆共接待游客10.4万人次。

不仅在安顺场,全面脱贫胜利后,红色老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红色旅游也将从原来简单的红色纪念地保护与展示向红色旅游产业提质升级。

邓小平故里旅游区所在的协兴园区协兴镇牌坊村,依靠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试点及紧邻景区的优势发展旅游产业,村民住上了“别墅”,参与旅游服务、出售农特产品、发展乡村旅游,吃上了“旅游饭”,进一步拓宽增收致富、就业创业途径。据悉,该旅游区一方面练好“内功”,打造精美大景区,一方面练好“外功”,丰富周边业态,推进全域旅游。如今,旅游区周边有住宿、餐饮、零售等商业店铺130多家,间接带动本地5000余名村民从事第三产业。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