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机刷 LineageOS 系统操作指南 – MIUI历史版本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红米note9操作界面 小米手机刷 LineageOS 系统操作指南 – MIUI历史版本

小米手机刷 LineageOS 系统操作指南 – MIUI历史版本

2024-06-13 13: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之前曾写过 LineageOS 刷机教程,最近用其它手机试了一下,发现步骤有了变化。现在可以不用 TWRP 了,LineageOS 官方直接提供 Recovery 操作。这里记录下 LineageOS 最新刷机方法,以方便大家参考。

提示:不同机型刷机步骤可能存在差异,加之刷机方法潜在的时效问题。建议最好参考自身机型的 LineageOS 官方文档,这是最权威可靠的。下面操作机型是红米K40,其中一些刷机步骤可能对部分机型不适用,请勿直接照搬操作。先查阅一遍官方安装文档,以避免出现意外问题!

1. 将系统升级到最新稳定版(避免在旧版本或开发版下操作)。假如 LineageOS 是 Android12,则 MIUI 也必须是 Android12 版本。

2. 手机已外置备份数据(如果有数据需要备份),以及完成 BL 解锁。

3. 手机开启 USB 调试并与电脑连接一次,确认设备可以正常识别,并且测试 adb 和 fastboot 命令可用。

4. 将手机关机,长按手机音量下键 + 电源键 进入 FASTBOOT 模式。

电脑新建一个文件夹(后面下载的刷机文件都放到这个文件夹下),打开该文件夹,按住键盘上的 Shift 键,同时鼠标右键点击文件夹空白处,右键菜单点击“在此处打开 Powershell 窗口”(后面的刷机命令都在这个窗口中输入)。

5. 下载 vendor_boot.img 文件(按手机代号查找,选择要刷的 LineageOS 版本),用下面命令刷写供应商引导分区(替换实际文件名,下同)。

fastboot flash vendor_boot vendor_boot.img

6. 下载 Recovery image 文件(也是按手机代号查找),用下面命令刷写 Recovery 分区。

fastboot flash boot lineage-xxxx-xxxxxxxx-recovery-alioth.img

然后用下面命令重启到 Recovery 界面。

fastboot reboot-recovery

7. 下载 copy-partitions.zip 文件,该脚本作用是将手机活动槽内容复制到非活动槽,以避免潜在问题。

手机上用音量键和电源键操作,选择 Apply update -> Apply from ADB,然后电脑运行下面命令刷写。

adb sideload copy-partitions-20210323_1922.zip

由于签名问题,刷之前手机上需要确认刷写。然后返回主界面,选择 Advanced -> Reboot to recovery。

8. 下载 LineageOS 安装包和 GMS 套件包(可选,选择 arm64 版本)。

手机上选择 Factory Reset -> Format data / factory reset,确认删除内部储存文件和格式化缓存分区。

返回主界面,选择 Apply update -> Apply from ADB,然后电脑运行下面命令刷写。

adb sideload lineage-xxxx-xxxxxxxx-nightly-alioth-signed.zip

之后如果要刷 GMS 套件包,先返回主界面,选择 Advanced -> Reboot to recovery,然后选择 Apply update -> Apply from ADB 再刷写。

adb sideload MindTheGapps-xxxxxx-arm64-xxxxxxxx_xxxxxx.zip

由于签名问题,刷之前手机上需要确认刷写。刷完后回到主界面,选择 Reboot system now 并确认,之后系统会初始化启动,通常不超过 15 分钟。

至此,LineageOS 就刷完了。这是一些截图预览:设置向导、系统桌面、应用抽屉、系统通知栏、手机设置。

如果刷完后连接 WiFi 提示网络受限,请参考这个解决方法。

简单总结:如果只为更漂亮 UI,建议就不用刷 LineageOS 了。试用一圈第三方 ROM,你会发现以颜值和实用性来说,MIUI 是最好的。LineageOS 特点是系统纯净,注重隐私保护,没广告没多余预装软件,甚至可以用简陋来形容它,操作风格是原生 Android 体验。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