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文本解读:第一回第一部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红楼梦第一集石头上的字 红楼梦文本解读:第一回第一部分

红楼梦文本解读:第一回第一部分

2024-07-11 00: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方面的话说多了有些离题,我们继续说《红楼梦》中关于补天神话的事情。有些研究者没考虑作家引用补天神话的用意,牵强附会地用这个神话的内涵来解释石头是作家自指。我注意到前几年香港某大学有个女老师引经据典说什么补天神话表达的是有所作为,石头反映的是天然、本真等等。好像网易上有这个老师的授课视频,后来大陆有些学者这么演绎这个神话。我们不对这些意见本身进行议论,我们只想说明一点:补天神话中的文化内涵是否贯注到了人物和小说的主题之中,其实最主要的要看这究竟是一块什么样的石头、这块石头下凡到了哪儿和到底经历了哪些事情。脱离小说的具体内容,而单纯去演绎神话内涵就是隔靴搔痒。再重复一遍,对神话内涵的演绎不能脱离小说的具体内容,不然,你的学问再大,无法落实到具体的小说内容中,就是毫无用处的垃圾学问。

而在小说的具体内容中,石头下凡经历了哪些事情,需要对小说的全部情节有所了解之后才会明白,而其他两个内容在第一回中是有透露的,这两个内容就是:第一,这究竟是一块什么样的石头;第二,它究竟下凡到了哪儿。

这两个内容就是我们今天解读的核心。

我们首先来看它是一块什么样的石头。请看原文:

此石听了,不觉打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但自恨粗蠢,不得已,便口吐人言,向那僧道说道:“大师,弟子蠢物,不能见礼了。适闻二位谈那人世间荣耀繁华,心切慕之。弟子质虽粗蠢,性却稍通,况见二师仙形道体,定非凡品,必有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二仙师听毕,齐憨笑道:“善哉,善哉!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这石凡心已炽,那里听得进这话去,乃复苦求再四。二仙知不可强制,乃叹道:“此亦静极思动,无中生有之数也。既如此,我们便携你去受享受享,只是到不得意时,切莫后悔。”石道:“自然,自然。”那僧又道:“若说你性灵,却又如此质蠢,并更无奇贵之处,如此也只好踮脚而已。

在这段文字中,作家在强调的是石头是个蠢物,质蠢,粗蠢、只好垫脚而已,你不觉得很难想象这是作家自指吗?你觉得作家自己会一再提示读者自己是个蠢物、粗蠢吗?很显然,后世读者把宝玉就是作家跟石头是不是宝玉搞混了。这样一块粗蠢的石头到底是不是读者心目中的宝玉呢?其实这个问题很复杂,我们只有细读小说才可以搞明白,不过在这儿可以举两个简单的例子提醒读者宝玉到底是不是作家自指,比如小说二十三回写宝玉搬进大观园后写了四首即事诗,当年周汝昌先生敏锐地发现其中的异常,异常在哪儿呢?四首诗全是写夜间的事。当然周先生由于时代的局限没想到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什么呢?我们只看其中第二首,里面第二联诗“窗明麝月开宫镜,室霭檀云品御香”,宝玉无非还是个十四五的孩子,他在大观园里怎么会开宫镜、品御香。还有三十七回贾云送了一盆海棠花给宝玉时附了一封信,信里面说“自蒙天恩”,天恩这个词是用在皇帝身上的,所以作家的用意透露的起码在这些场景中的宝玉身份是十分异常的,但是绝对不是作家自指。这方面的例子其实非常非常多,只是由于我们今天只讲第一回这个限制无法过多透露。总之把这块石头视为作家自指很明显是个莫大的错误。

其实与第一个问题相关的是,这块补天剩下的石头到底下凡到了哪儿了呢?

朋友们请看这一句:

“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甲戌侧批:伏长安大都。]诗礼簪缨之族,[甲戌侧批:伏荣国府。]花柳繁华地,[甲戌侧批:伏大观园。]温柔富贵乡[甲戌侧批:伏紫芸轩。]去安身乐业。”

我们把小说原文和脂批内容放在了一起,意在提醒读者注意以下事实:小说原文对下凡去处的介绍是十分抽象、十分含混的,但是脂批这儿却在每一个抽象之词的后面添加了一个具体的处所,而且范围是从大到小的。我们逐一介绍。

第一个处所:小说叫昌明隆盛之邦,批语说是长安大都。长安大都在哪儿呢?我们一开始在凡例部分就提到了,凡例提醒过我们:文中凡写长安,在文人笔墨之间则从古之称。古代文人墨客笔下的长安是什么意思呢?是天子之地,朝廷所在,李白就有过诗歌叫:总为浮云能避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可见脂批启发我们的是:这块补天剩下的粗蠢的石头下凡到了天子之地、朝廷所在。

第二、三个内容分别是诗礼簪缨之族,[甲戌侧批:伏荣国府。]花柳繁华地,[甲戌侧批:伏大观园。]

大观园建在荣宁两府中间,十七回有交代是拆了宁府会芳园院墙接入荣府东大园,一共三里半大。荣府宁府又在哪呢?第二回贾雨村虽说在石头城,但是说那是老宅;第三回贾雨村偕同黛玉入都进了荣府,可见荣府也在京都。要详细说明荣府和大观园的情况需要运用第三回林黛玉进荣府、十七回大观园题对额、四十回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等等章回,时间关系,这儿就不啰嗦了。大家可以自己回去阅读有关部分,留意一下作家的文字到底暗示的是哪儿。在这儿不妨稍微透露一下:霍国玲为代表的众多草根红学家已经发现《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暗写的就是圆明园,可惜学院派教授学者对此不理不睬,这颇有自欺欺人的味道。事实上,红学史上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曾经有园林学家指出过,说大观园内的好多景观具有皇家园林的特征。可惜当时红楼梦由于毛泽东有过意见,大致上说是红楼梦反映的是社会政治制度的问题,那个时代哪个学者敢跟领袖作对?谁敢往圆明园去想?红楼梦研究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过去了几十年。这儿插一个小插曲,我2012年要发表关于红楼梦秦可卿的论文时,主编大人还要征询一下副主编的意见:红楼梦现在是不是个敏感话题?副主编说不是了,主编大人这才敢放行。

石头下凡的第四处所是温柔富贵乡[甲戌侧批:伏紫芸轩。]。

小说中并无紫芸轩一词,倒是有个绛云轩是宝玉的房间。表面上的批语所说的紫芸轩好像与怡红院无关,但批者的深意恰恰并非单指绛芸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小说中的绛芸轩暗示的是雍正房间,而雍正实际死于隔壁女人的房间,所以此处的紫芸轩既有指向绛芸轩的成分,又不完全指绛芸轩。这应该就是脂批为什么含混其词说了一个既像绛芸轩又不是绛芸轩的紫芸轩的原因。

我们明白了石头下凡的最终去处之后,再来看看下凡的石头到底是什么式样吧。不过这是下一次节目的内容。谢谢大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