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岁国医大师路志正:每天三颗枣,跟着吃你也能长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红枣三蒸三晒的原理图 97岁国医大师路志正:每天三颗枣,跟着吃你也能长寿

97岁国医大师路志正:每天三颗枣,跟着吃你也能长寿

2024-06-29 00: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最右侧为蒸三次的大枣

选枣:肉厚、质实、沉重、色泽鲜艳的干枣。

洗枣:洗净去杂质、不要浸泡。

蒸枣:三蒸,中强火蒸20分钟;置阴凉处3~4小时,再蒸20分钟;水沸后,宜小火,再蒸一次。

吃法:每天吃三颗,小枣子吃两颗。每次吃时再蒸熟,剥去硬皮、内核。

4种红枣吃法,花式养生

1红枣泡茶,补气护嗓

红枣炒黑后泡茶喝,可治疗胃寒、胃痛。再放入桂圆,就是补血补气茶了,适合教师、营业员等使用嗓子频率较高的人。

2红枣熬汤,止咳润肺

唐代盂诜所著《必效方》中记载了将红枣、银耳和冰糖一起煮汤,可止咳润肺。

3红枣煮蛋,补血养颜

用红枣加桂圆煲红糖水,到枣烂桂圆绵时,打只鸡蛋;继续用小火焐熟鸡蛋。红枣、桂圆和红糖都有补血的功效,煮出的鸡蛋很滋补。

4红枣熬粥,安神助眠

中医上讲,女性有躁郁不安、心神不宁等症状,可用适量百合、莲子搭配红枣调理。若与小米同煮,可更好地发挥红枣安神的效用。

四步选出好红枣

首先看手感,捏的干燥不黏手、有紧实感的比较好;

其次,看形状,优质红枣的果形短壮圆整,颗粒大小均匀,皮薄,皱纹少而浅;

再次,掰开枣肉,肉色淡黄的为佳;

最后,尝尝味道,食之味甜、肉质细、枣核小的堪称上品。

另外,新鲜的干枣,枣柄比较紧实。而储存时间长、水分过多损失的干枣,枣柄容易脱落。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大枣

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博士生导师祝之友认为,《神农本草经》载大枣“和百药”,是指其可和解百药毒,功似甘草解百药毒,通行全身十二经。大枣则能助十二经,与甘草有相同之功用也。张仲景用甘草为补气和中(重在“和”字);大枣,为补脾益气(重在补脾),两药均能解药毒。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收载:大枣,为鼠李科植物枣Ziziphus jujuba 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

大枣性温,味甘,归脾、胃、心经,功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实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

鉴别要点:本品呈椭圆形或球形,长2~3.5cm,直径1.5~2.5cm。表面暗红色,略带光泽,有不规则皱纹。基部凹陷,有短果梗。外果皮薄,中果皮棕黄色或淡褐色,肉质,柔软,富糖性而油润。果核纺锤形,两端锐尖,质坚硬。气微果香,味甜。

拓展阅读:仲景使用大枣共计65方

补中益气

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等和解之剂;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旋覆代赭汤等和解中焦之剂,方中皆用大枣。薯蓣丸用大枣一百枚,亦取大黄补中益气之能。

养血安神

如《金匮要略》之甘草小麦大枣汤(又名:甘麦大枣汤)治疗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

调和药性

功同甘草,“和百药”,如《十枣汤》(《伤寒论》方),葶苈大枣汤(又名:葶苈大枣泻肺汤)、皂荚丸(《金匮要略》方)等。

仲景使用大枣特殊用法

张仲景用大枣与有毒药物,或药性猛烈药物,以其缓解他药毒性、烈性及不良反应。益阴和营,仲景常用大枣与生津同用于含麻黄方剂中。

仲景使用大枣用量

仲景用大枣最大剂量为30枚,如炙甘草汤,当归四逆汤用25枚,小剂量为4枚,最常用量为12枚,如大柴胡汤、小柴胡汤。

仲景使用大枣炮制方法

仲景用大枣方均注明“擘”,使其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医籍选论

《素问》言枣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谓治病和药,枣为脾经血分药也。若无故频食,则生虫损齿,贻害多矣。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大枣气味甘平,脾之果也。……《经》云: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旁。主治心腹邪气,安中者,谓大枣安中,凡邪气上干于心,下干于腹,皆可治也。养脾气,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者,谓大枣养脾则胃气自平,从脾胃而行于上下,则通九窍。从脾胃而行于内外,则助十二经。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者,谓大枣补身中之不足,故补少气而助无形,补少津液而资有形。

大惊、四肢重、和百药者,谓大枣味甘多脂,调和百药,故大惊而心主之神气虚于内,四肢重而心主之神气虚于外,皆可治也。四肢者,两手两足,皆机关之室,神气之所畅达者也。久服则五脏调和,血气充足,故轻身延年。 ——清·张志聪《本草崇原》

心腹者,太阴经行之地也,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阴阳形气不足者,宜调以甘药,大枣味甘,可以调不足,故主心腹邪气。外为阳,内为阴,阴阳和则中安;甘平益阴,所以安中。

脾者,阴气之原也,胃者,阳气之原也。甘平益阴,故养脾气。阴和则阳平,故平胃气。中气不足,则九窍不通。甘能满中,中气足,九窍通也。

十二经者,三阴三阳也。脾胃者,阴阳之原也。大枣养脾气,平胃气,则十二经无不助矣。肺主气而生津液,气平益肺,所以主少气少津液也。肺主一身之气,脾统一身之血。甘平益脾肺,身中气血和,自无不足之症矣。血气足则神安,所以定大惊。

脾主四肢,味甘益脾,脾气充,四肢自轻。甘平解毒,故和百药。肺气充,脾血足,所以轻身延年也。 ——清·叶天士《本草经解》

大枣气平入肺,味甘入脾。肺主一身之气,脾主一身之血,气血调和,故有以上诸效。——清·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

大枣,味甘、微苦、微辛、微酸、微咸,气香。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补太阴己土之精,化阳明戊土之气。生津润肺而除燥,养血滋阴而息风,疗脾胃衰损,调经脉虚芤。——清·黄元御《长沙药解》■

【来源:生命时报、人卫中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