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伦之吴祖太:峭壁上绽放的理想之花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红旗渠吴祖太的老师 邓伦之吴祖太:峭壁上绽放的理想之花

邓伦之吴祖太:峭壁上绽放的理想之花

2023-03-23 08: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文章转自@西岸之东

我以前对献礼片总存着些主观偏见。可能是幼时对学校里教的政治历史课,未免带着因死记硬背囫囵吞枣而产生的排斥感。看过的献礼剧形而上的居多,人性化的很少。那些历史长河里抛头颅洒热血的勇士们,对我是种遥不可及的伟大。我敬仰他们,却难以感同身受。直到看了今年的几部献礼剧,才从根本上颠覆了我对以往这类型剧的固有成见。

可能是年龄渐长,思想成熟了,对以前因为各种缘由而忽略的那些历史,有了重新了解和认知的渴望。我去看了《觉醒年代》,为这样一部充满了动人情怀和革命浪漫主义的作品拍手称颂。且不论剧里如电影画面般的质感,绝妙的中国美学式镜头,和那些掷地有声、充满了理想光辉和人生哲言的台词,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一个个历史人物,被塑造得生动鲜活,既洋溢着信仰的光芒,也充满了人间烟火气。围炉煮酒、对酒当歌,慷慨激昂、身先士卒,那是一个个时代洪流中的热血之躯。看到一句话,颇能代表我的体会:“政治书上你背烂了的理论,是有人为之奋斗一生甚至付出生命的信仰”。

之后还看过一部《绝密使命》,说的是当时红色交通线上那些在刀尖上行走,不惜一切护送物质和重要人物去红色根据地的交通员们。

这两部剧因为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充满人情味又有着热血沸腾的激情,让我深深理解了那个时代的英雄,甘愿牺牲生命也要捍卫的理想和信念。

接下去就是《理想照耀中国》。这是一部用单元剧形式,描绘了百年征程中,那些怀抱理想和信仰,为民族的自强、民众的生活不息奋斗的人们。每集篇幅短小精悍,要描述一个完整的人物和故事,无法做得面面俱到。所以基本上是截取角色的重要人生片段,来表现历史长河里的林林总总。这其中,有很多家喻户晓的故事,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人物。

当然,我最喜爱的还是《天河》。除了因为邓伦,也有对这个故事本身的感动和景仰。

太行山红旗渠的故事,于我是陌生的,然而问起长辈,却几乎无人不知,是那个年代家喻户晓的故事。三十万林县人,苦战十个春秋,,在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人类奇迹。这当中付出的牺牲和代价,让人扼腕又感天动地。

吴祖太,是红旗渠的设计师之一,也是为了这个渠付出生命代价的人。

最开始知道邓伦要出演这个角色,了解到他的英勇事迹,还有在爱人去世时也要坚守在修渠岗位,我甚至有点担心,这样的人物会不会有点不够人性化。好在我对邓伦刻画人物有着充分的信心,相信他一定会将角色演绎得符合人性和有人情味。而看了前面其他几个单元,对人物的刻画也非常写实和生活,不唱高调,让我对《天河》更充满了信心。

《天河》的具体情节在这里就不详细赘述了。谈几个让自己特别有感触的片段。

剧一开始,农村姑娘水儿挑着两担水蹒跚着脚步,在险峻的山路上艰难行走。镜头一转,年轻的吴祖太,站在山坡上专注测量着对面的山崖。旁边的同伴问他,这渠啥时候能修好,他目光坚定地回答:“快了!”。而听到修渠工地出事的消息,急忙奔下山赶到现场的祖太,遇见了挑着水上山的水儿,水儿问,这渠啥时候能修好啊,他回道,快了快了。

这短短几分钟的戏份,交代了当时水的稀缺和宝贵,当地人生活的艰难,吴祖太眼睛里闪耀的光芒,也表明了他把渠修好的决心和信心。

之后的水儿,因为两桶水打翻导致一家喝不上水,对这样的生活感到绝望而轻生,吴祖太目睹了这一切,更坚定了决心,不修好渠誓不下山。

吴祖太是河南人,从小生活艰难,因家乡灾荒,7岁随父母到郑州讨饭,靠卖水维持生活。所以他最知道,缺水对人意味着什么。他长大后考进了水利学院,毕业后分到河南省新乡水利局。因为工作接触,他看到当时林县县委书记盼水的焦虑,于是自愿放弃安逸的机关工作,来到最艰苦的林县,成为当地水利局的一员,并参与了红旗渠的主要建设工作,负责测量设计和工程技术指导。

他要修好红旗渠的信仰是无比坚定的,就算村民挖渠标线挖错了三米,他也没有绝望和放弃,而是想尽一切办法另辟蹊径,想到用修隧洞这个施工更快的方式来引水。

我看哭了的场景,是吴祖太听闻自己即将团聚的妻子,为了救孩子牺牲的那段。失去妻子的消息让他痛不欲生,抚摸着妻子留下的遗物,看着妻子写的日记,眼泪抑制不住奔涌而出,脸上是难以掩饰的肝肠寸断。而后看到有人走近,便转过头去,擦拭泪水,随后收拾遗物,合上箱子,不想以悲伤示人。

这一段隐忍的表演,更符合人物的性格,也更打动观众的心。导演曾在采访中提到,邓伦对于这场戏有着自己的理解。他根据吴祖太的人物性格,将原来的设定的外放式宣泄改变为内敛式隐忍。

有些人悲伤时喜欢尽情宣泄,有些人只是把悲伤深深埋在心里。谁又能说这种哀伤及不上声嘶力竭的发泄呢。可能这样的悲伤更深切,也更绵长。

经历丧妻之痛的吴祖太,发泄痛苦的方式,就是日以继夜地在工地凿石,直到精疲力竭体力不支地倒下。他和妻子,都是有共同理想和大爱的人,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中,唯有信念和梦想,能支撑着他,继续活下去,完成未尽的事业。

我还喜欢有一段,是之后祖太和同事为了测量,用绳子从悬崖上往下吊着操作。固定绳子一端的滑轮器被拉断,他猛然下坠,险些堕入深渊,幸好最后被同事救上拉回崖顶。他俩筋疲力尽地倒在地上,摊开四肢,平躺在山崖上,闭着眼笑了出来。这劫后余生的笑容里,充满了对生命的向往。

是啊,谁会不热爱生命,谁会不知道活着有多么美好,只是,有的人只爱自己的生命,而有的人爱的,是这世上万事万物的生命。这一种对所有生命的热爱,才是支撑他们不畏惧死亡的真正勇气。

感动于电影《革命者》里,李大钊先生的一段独白:我从黑暗中反叛而来,却不属于未来的光明之地。我的脚踏在黑暗和光明的交锋处上,或许有一天黑暗会把我吞噬。可是,为了你们能走向光明,拥抱光明,我愿意去直面黑暗。

无论是觉醒年代的志士,战争年代的勇士,和平年代的英雄,他们无惧牺牲,英勇献身,都是因为心中的信仰和大爱,为了千千万万人的美好生活而甘愿牺牲自己。所以,李大钊面无惧色走向刑场,交通员经历酷刑折磨致死也不愿说一个字,吴祖太义无反顾地走进可能吞噬他生命的隧洞。​

我们今天的生活,就是他们梦想中的光明之地,是他们用生命和信仰捍卫的理想之花。

——西岸之东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