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以来“红卫兵”研究述评 (一)第2页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红卫兵是什么年代的 1992年以来“红卫兵”研究述评 (一)第2页

1992年以来“红卫兵”研究述评 (一)第2页

2022-05-27 08: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二、"红卫兵运动"产生原因解析      徐友渔对"红卫兵运动"的研究成果相当多。他在"文革"中有亲身经历,为了研究"红卫兵运动"访问过不少当年的"红卫兵",大量系统地阅读了"文革"期间的官方文件和"红卫兵"小报。他在一篇文章中追溯了"文革"前的教育和社会文化环境,那时学校里的教育与社会风气都是"革命至上"的革命理想教育,"争当革命事业接班人"成为青少年的价值观。当时全国流行"学雷锋"运动,他认为,正是"学雷锋运动"所倡导的"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甘当革命螺丝钉"和"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对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等观念,导致了青年学生在"文革"中的一系列以"革命"的名义所从事的暴力行动。而当时党和政府发动的"活学活用毛主席着作"运动,则产生了对毛泽东的高度个人崇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活学活用毛主席着作"运动把一个人是否革命的标准,从以往强调的忠于事业、忠于人民乃至忠于党,最终变成了忠于最高领袖个人。徐友渔还分析了当时中国的自我封闭的社会氛围,认为那时人们生活在一种政治神话中,以为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在受苦受难,而中国不但是个生活幸福的国家,而且也是世界革命的中心,世界上"三分之二受苦受难的人民"在等待着"革命"的中国去"解放",由此青年一代产生了狂妄自大、反理智和反文化的心理,藐视人类文明与人性。整个社会受毛泽东的"斗争哲学"影响,形成一种"不斗则退、不斗则垮、不斗则修"的社会氛围。再加上当时盛行的"阶级路线"的影响,直接导致了"文革"初期"血统论"的盛行。

     徐友渔认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红卫兵""造反"的动机虽不排除个人利益,但总体来说比较单纯,其中青春期激情占了很大的比重。他引用依斯瑞尔"从历史角度看红卫兵:中国青年运动的连续性和变化"中的语句:"想当红卫兵的诱惑有多种因素,因人而异:参与建设共产主义的乌托邦的愿望,在受教育和就业的无情竞争中得到好处的前景,享受同志情谊,共同冒险和集团权利感,以及串联历险的机会"。其次,徐友渔认为,阶级斗争教育是诱发红卫兵运动的一大原因。在"文革"以前学生中就产生了潜在的分裂。再次,他认为人们起来"造反"的主要原因还不是家庭出身,而是因为毛泽东的号召。其四,"文革"发动者使用了策略手段。其五,基于当时体制下的社会矛盾和政治矛盾。

     范明强在"‘红卫兵‘政治思潮的成因及其特点"中分析了"红卫兵"思潮形成的原因。他认为,"红卫兵"思潮之形成有其历史条件、思想条件、组织条件。历史条件是指政治社会化;思想条件是指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如"反修防修"、"大民主"与"治乱观"等,同时还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封闭性;组织条件是指"红卫兵"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组织。高皋和严家其认为:"对毛泽东的个人神化,成了在‘文化大革命‘中起特殊作用的红卫兵组织诞生的政治前提。"徐友渔在自己的一本书中曾列举了大量西方学者的观点。唐少杰还归纳出"红卫兵"的8大情结:"造反"情结、准救世主情结、革命实用情结、泛敌意识、迷信领袖、暴力崇尚、血统出身、英雄主义情结。

     笔者从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三个角度分析,认为"红卫兵运动"是在60年代中国社会高度政治化、对毛泽东个人崇拜和封闭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青年学生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与社会交互作用的必然产物。

     1. 封闭的社会文化环境──"红卫兵"诞生的历史大环境     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只是生活在一个小小的区域内,那他就不可能知道在他这个小世界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大世界,在他的观念中只存在关于这个小小世界的认识。1949年以后中国政府在对外关系方面选择了对苏联"一边倒"的政策,与西方国家关系恶化,除了与苏联东欧集团国家的交往外,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没有外交往来,陷于孤立状态。同时在国内大搞针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要求肃清"亲美、恐美、崇美"思想,树立"仇视、蔑视、鄙视美帝国主义"思想。从此,民众、特别是青年学生除了官方意识形态灌输以外,接触不到外部世界的信息,也基本上不了解国际社会的真实变化。从1962年开始,中苏关系逐步恶化,中国又切断了与苏联东欧国家的文化交流,原来的马列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改成单一的毛泽东思想教条的灌输。人性、母爱、温情等被说成是腐蚀革命的毒药,人道主义被批判为反革命修正主义。到了1966年,毛泽东语录铺天盖地般出现在人们的视听中,全国各大中小报纸、广播电台言必称"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毛泽东语录被印成"红宝书",上至副统帅林彪、总理周恩来,下至小学生,都"手不离语录"、"口不离语录",对待毛泽东语录的态度被看成检验人们是否忠于革命、忠于领袖的试金石。

     1966年"文革"高潮时期,书店里只剩下毛主席着作、林副主席着作和鲁迅的书。在民众自发的互相监视下,很少有人敢交换传看被称为"封资修"的国内外经典作品。从该年秋天开始,正常出版的只有中央、省级和一些地区级的党委机关报,与此同时,各种"群众组织"自行编印发行的小报却满天飞。广播电台只播送政治宣传材料和"革命歌曲"。在这种高度封闭的文化环境里,报刊广播以结构单一、内容单调的政治符号高频率地反复冲击着人们的头脑,同时充斥着"阶级斗争"的社会控制系统又阻止了信息在民间的自由传播,人们只能接受被灌输的信息,结果导致中国人、特别是正处在社会化过程中的青年一代的蒙昧无知。那时的青少年绝大多数没有自己的思考和主体人格,人云亦云,缺乏对社会的独立看法,对官方灌输的一切说教又深信不疑,即便极少数人有探索精神,也苦于找不到多少可以启蒙的资料,何况当时的社会环境也不允许人们保留独立于当局的想法。在接受了大量的毛泽东思想和革命理想、革命传统教育之后,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激情必然会引诱他们把心中的所想变为现实,这是"红卫兵"产生的主要原因。

     2. 畸型的政治氛围──"红卫兵"诞生的政治前提      当时中国在封闭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实行了近20年的政治高压,这导致整个社会形成了一种畸型的政治氛围。"文革"前多次搞政治运动,从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到1963年开始的农村"四清"运动,几乎接连不断。其中单是1957年的"反右"运动就把55万人打成"右派",占当时知识分子总数的11%。纷至沓来的政治运动不但打击了所有敢于独立思考、敢于直言的知识分子,而且毒化了整个社会,完全颠倒了是非标准。如果说封闭的社会文化环境使下层民众变得蒙昧无知的话,那么毛时代的政治高压则使知识分子噤若寒蝉,再也不敢发表不同于官方声音的言论。公共生活的"泛政治化"进一步导致个人行为的"泛政治化"和犬儒主义盛行。许多人变得在政治上对"领导"无条件地盲从,争相向"领导"显示自己"表现积极";与此同时,以"靠拢组织"的名义打击同事、同学,向"组织上"告密出卖同事、同学乃至亲属以换取"组织上"的信任,也成为一种受到"领导"鼓励的"正当"行为。     在这种政治氛围中,对"组织上"的信任又进一步演变成对毛泽东狂热的个人崇拜和效忠。毛泽东利用从40年代以来积累的权威,在中国推动了"现代造神"运动,形成了中外历史上罕见的极度个人崇拜。中国长期的封建文化传统是这种"现代造神"运动的"根",这场"造神"运动只不过多了一层现代"泛政治化"的色彩。当时"誓死扞卫毛主席,海枯石烂不变心"之类的口号流行全国,人们不以为怪,反而认为这就是人类最进步的观念。正是在"忠于毛主席"、"紧跟毛主席"的名义下,"红卫兵"把种种"打砸抢"行动都"正义"化了。青少年处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极易形成"政治化人格",人们的行为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化倾向,其言行举止都带有鲜明的政治性,这在当时的青少年中尤其明显。

     3.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异化──"红卫兵"一代的社会化过程      在青少年成长期的社会化过程中,他们主要受3方面的影响,即社会、学校和家庭。上文分析了社会政治环境对"红卫兵"一代的影响,接下来分析当时学校和家庭对他们的影响。1962年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阶级斗争"观念成为全国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学校政治思想工作的中心任务也转入"革命传统"和"阶级斗争"教育,尤其是通过设置政治课向学生灌输意识形态,"端正"他们的政治态度和政治情感,从而强化他们对现存政治体系的认同、信任、忠诚与支持,使之成为绝对服从党的驯服工具。学校在发展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的过程中也努力培养"政治积极分子",鼓励青少年学习"革命先辈"的"大无畏的造反精神"和"英雄主义"行为。青少年本来就非常看重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在学校的支持保护下,学生"积极分子"行为的"泛政治化"无疑对其他同学起了"示范"作用,也构成了同伴压力。青少年原本就激进,而当时学校内的"泛政治化"气氛又进一步加速了青少年中激进倾向的蔓延。毛泽东在"文革"开始时选择"红卫兵"作先锋,可能就是因为当时的学校教育影响下的青少年具有容易冲动与无条件盲从的特质。

     在60年代前半期紧张的社会政治气氛中,不少家庭的内部关系也出现了"泛政治化"倾向。"阶级感情"被放到了维系正常家庭伦理关系的血缘亲情之上,一些政治上"表现积极"的人在家庭内部也用"阶级路线"划分家庭关系,导致夫妻、父子等亲情被异化。很多青少年为了表示自己"要求进步"、"表现积极",不再接受父母的家庭教育,甚至要与有"历史问题"的父母"划清界限"。这样的家庭气氛无法缓冲社会和学校教育"泛政治化"的影响,相反还强化了青少年的激进情绪,为后来的"红卫兵"造反埋下了种子。

     青春期是一个特殊的阶段,随着生理上的发育,青少年的自我意识趋于成熟,希望独立地探索人生和社会,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渴望,也充满了理想和激情。他们一旦形成了某种想法和意念,就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可是他们单纯,社会经验少,需要而且崇拜偶像,却未必能对社会现实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太容易被人利用而茫然不知。可惜,当时的学校教育所施加的影响恰恰把他们推往政治上激进冒险的方向,而家庭教育又被"泛政治化"的社会气氛压缩得无法起到必要的矫正作用。

上一页  1 2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