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算企业为个人承担的个税税额?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累计离职率怎么计算工资 如何计算企业为个人承担的个税税额?

如何计算企业为个人承担的个税税额?

2023-07-11 05: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如何计算企业为个人承担的个税税额?

根据相关规定,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个人为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一些单位为了吸引人才,个税由单位负担,员工全额拿到约定好的工资数额,这种情况该怎么计算个税和做账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何计算企业为个人承担的个税税额?

由于到手工资是不含个税的,如果用不含税工资直接进行计算显然有问题。正确的方法是,将纳税人的不含税工资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再计算应纳个人所得税。

根据相关规定,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义务人负担个人所得税税款,应将纳税义务人取得的不含税收入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是: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1-税率),这里的税率是指不含税所得按不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按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公式)-速算扣除数。

根据相关规定,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计算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税额的预扣率、速算扣除数,按《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执行。

税后工资计算个人所得税的步骤

第一步:计算累计预扣预缴不含税应纳税所得额:累计预扣预缴不含税应纳税所得额=累计税后工资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第二步:确定不含税收入对应的预扣率和速算扣除数:根据步骤1计算出的累计预扣预缴不含税应纳税所得额,查找对应的预扣率和速算扣除数。由于含税和不含税应纳税所得额不一致,因此,需要适用不同的预扣率表。

第三步:计算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将步骤2查找出的预扣率和速算扣除数代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公式,计算出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第四步:计算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根据步骤3计算出的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通过《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查找对应的预扣率和速算扣除数。代入公式,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计算出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

企业承担员工年终奖个税,如何进行扣缴?

根据相关规定,雇主为雇员负担全年一次性奖金部分个人所得税款,属于雇员又额外增加了收入,应将雇主负担的这部分税款并入雇员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后,按照规定方法计征个人所得税。因此,企业承担员工的个人所得税属于职工工资、奖金的组成部分,按规定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即税前收入)后,扣缴申报个人所得税。

单位替员工承担了个人所得税,计入营业外支出需要纳税调整吗?

在实际中,好多公司会遇到替员工承担个税的情况,虽然法律并未禁止这种情形,但企业一定要注意有可能面临不得税前扣除的税务风险。

根据相关规定:“若雇主为雇员负担的个人所得税款,应属于个人工资薪金的一部分。如单独作为企业管理费列支的,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不得税前扣除。”该部分费用一定要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做纳税调增处理,避免带来税务风险。

因此,企业承担员工工资的个人所得税,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的,属于工资薪金的一部分,可以从税前扣除;未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单独计入管理费或营业外支出的不得从税前扣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