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柔内刚 索尼FE 85mm F1.4GM评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索尼fe定焦镜头排名 外柔内刚 索尼FE 85mm F1.4GM评测

外柔内刚 索尼FE 85mm F1.4GM评测

2024-07-15 04: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今年2月初索尼发布了三款G-Master系列镜头,本文主角FE 85mm F1.4 GM正是该系列首款定焦镜头。在国内“G-Master”镜头译为“大师级G”镜头,大师级G镜头是G系列镜头的顶级系列,该系列为应对未来更高的像素采用了更多特定的新技术,画质在G系列镜头之上。FE 85mm F1.4 GM是索尼为高品质人像摄影而研发的具备F1.4大光圈的远摄镜头。该镜头采用1枚XA非球面镜镜片、3枚ED低色散镜片、11枚圆形光圈叶片、纳米抗反射涂层以及环形超声波马达等配置。此外,该镜头还设计了光圈环锁定按钮和对焦锁定按钮,镜身具有防尘防滴能力。

 

 

  随着索尼全画幅无反发展到第二代,用户对高端镜头的需求呼声越来越高,去年的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就是个起点,今年大师级G镜头则是这种势头的延续。细数定焦常用焦段,无非是24mm、35mm、50mm、85mm,光圈做到F1.4/F1.2才算高端。而这当中35mm已经有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50mm虽无F1.4主将,但Sonnar T* FE 55mm F1.8 ZA的口碑不错;剩下只有24mm和85mm,而这两个焦段显然人像头的85mm更为急迫。FE 85mm F1.4 GM推出前,索尼用户要么转接A口的Planar T* 85mm F1.4 ZA(或其他品牌单反头),要么用类似焦段的FE 90mm F2.8G OSS微距 顶着,直到去年“副厂”推出Batis 1.8/85才暂时缓解了该需求。如今终于有了原厂F1.4人像头,那么它和其他高端85mm相比有什么亮点?下面我们看一下它们规格对比: 

 

规格对比(点击放大)

镜头结构图

  从规格对比表格上我们不难看出,索尼FE 85mm F1.4 GM块头还是非常威猛的,长度仅次于蔡司Otus。光学设计上,索尼这次也是下了血本,1枚XA非球面镜镜片加3枚ED低色散,豪华程度直逼“堆料王”Otus,像尼康G和索尼ZA这种没什么特殊镜片的设计,显得“寒酸”不少。大师级G镜头是为满足未来高像素机身而设计,除了高分辨率还注重虚化效果,为此索尼给这款镜头配备了11枚圆形光圈叶片,这是业界罕见的。与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情况类似,堆料虽然满足了高素质,但也牺牲了体积。

 

MTF曲线

 

 

 

外观及细节

 

 FE 85mm F1.4GM

  外观方面FE 85mm F1.4GM与同期发布的FE 24-70mm F2.8GM相近,镜头尺寸达到约Φ89.5×107.5mm,这样的块头比EF 85mm f/1.2L II USM还要高大,重量超过FE 90mm F2.8G OSS微距,装在A7系列机身上,必然会“头重脚轻”,小编强烈建议搭配外置手柄使用。整个镜头前粗后细的两节设计,镜身以黑色为主色调,镜筒采用金属制成,表面涂层与A7RII、A99等高端机身类似。此外,这款大师级G镜头与蔡司ZA头一样,卡口处使用了橡胶密封圈,同时在活动组件处也使用了密封结构,这些使其具备防尘防滴能力。  

纳米抗反射镀膜与 11叶片光圈

  这款镜头的镜片采用纳米抗反射涂层,能够减少炫光和鬼影。这种镀膜此前在A卡口的70-400mm F4-5.6 G SSM II、300mm F2.8 G SSM II上已有应用。  

 对焦环

 G标识

  镜头前端设计有宽大的对焦环,呈条棱状,转动起来比较顺滑,有一定阻尼。镜头两侧分别有G和SONY的LOGO标识。值得一提的是这个G标识,G系列是黑底银字,而大师级G镜头是橙底银字。

 

 

 对焦锁定按钮、MF/AF切换开关

  与索尼普通FE/E镜头不同,这款高端镜头具备MF/AF切换开关,用户无需进入操控界面进行选择。镜头侧面除了AF/MF切换钮,FE 85mm F1.4GM与FE 24-70mm F2.8GM一样,还有远摄镜头上常见的对焦锁定按钮。该按钮可以自定义,用户在拍摄人像时可将其设为眼控对焦(机身和镜头的该按钮同时设定为一种功能)。该镜头使用环形SSM(超声波马达),可快速移动较重的对焦镜组,同时采用两块传感器来支持镜头较重镜组的对焦控制。 

 

 光圈环

 光圈环锁定装置

  FE 85mm F1.4GM具备光圈环设计,该设计在索尼E卡口镜头上实属罕见,此前仅有FE PZ 28-135mm F4 G OSS、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具备。光圈环上有A(Auto)档,用户除了转动光圈环选择F值,还可转到A档交给机身来操控。此外,索尼还有光圈环锁定装置可以据需要打开或关闭。该设计最早在RX10的镜头上出现过。当用户开启(ON)此功能,调节光圈时会有“咯噔”的档位感。如果关闭(OFF),我们只能看到光圈值变化,不会产生杂音。这点在录制视频时非常重要。 

 

遮光罩 

  这款镜头底部有诸如SEL85F14GM等型号信息,其原产地为泰国。索尼为FE 85mm F1.4GM配有筒形的遮光罩ALC-SH142。该遮光罩内部有植绒,可避免不必要的反射。遮光罩的前端配有橡胶圈,可在磕碰时起到缓冲作用。

 

 

镜头测试

 

  下面我们看一下FE 85mm F1.4GM的实拍效果。编辑测试使用索尼全画幅微单A7RII作为机身。拍摄使用RAW、AWB、ISO 100。为减少机内优化对镜头光学素质的影响,我们将机身镜头补偿(阴影、色差、失真)全部关闭。

一,镜头锐度

 

  索尼称大师级G镜头在分辨率方面采用了空间频率为50lp/mm的MTF作为设计基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索尼需要在设计阶段消除了多种光学像差,例如色差和彗形像差。至于实拍锐度如何,我们参看以下测试:  

 中心和边缘锐度测试截取位置

F1.4(点击放大)

F2.0(点击放大)

F2.8(点击放大)

F4.0(点击放大)

F5.6(点击放大)

F8.0(点击放大)

F11(点击放大)

F16(点击放大)

 

  从实拍我们不难看出,在F1.4时FE 85mm F1.4GM的中心锐度不错,但边缘比较差;光圈收到F2.0中心锐度进一步提升高,非常锐利;当光圈收到F2.8时中心继续保持高锐度,边缘虽然由于收缩光圈有所改善,但依然肉;光圈到F4.0-F8时,中心锐度较好,而边缘锐度逐步赶上,F8时达到最佳;光圈收到F11时,这款镜头的中心和边缘锐度都出现轻微下滑;最小光圈F16时,我们可以看到这款镜头的画面有些发肉,不过还能接受。总的来说,这款85mm人像头大光圈下中心有出色的锐度,但边缘明显要比中心差,考虑到该镜头主要用于人像拍摄边缘更重要的是虚化,画面黄金分割线部分的锐度还是令人满意的。

 

 

二.畸变及暗角

 

1.畸变

 

  畸变是五种基本像差之一,不影响镜头成像精细度。在摄影中,一般广角镜头容易产生桶形畸变。长焦镜头容易产生枕形畸变。畸变与物像点离光轴的垂直高度的立方成正比,因此,物像四角的畸变比物像的四边的畸变程度大。我们本次测试的镜头焦距均为85mm,这种中长焦易有枕形畸变发生。

 

畸变控制测试(点击放大)

  从实拍来看FE 85mm F1.4GM存在轻微枕形畸变,仔细观察才能看出。这样的畸变控制,小编认为还是比较好的。

 

2.暗角

 

  暗角是俗称,应叫“失光”,指对着亮度均匀景物,画面四角有变暗的现象,暗角对于任何镜头都不可避免。一般来说前组镜采用了大口径镜片,确保充足进光量,可以起到减轻作用。

F1.4暗角控制(点击放大)

F2.0暗角控制(点击放大)

F2.8暗角控制(点击放大)

  从暗角测试来看,FE 85mm F1.4GM的77mm大口径起到了一定作用,在F1.4全开光圈下存在较轻的暗角,当光圈收到F2.0后有所改善,而到F2.8时暗角已经可以忽略。这样的表现对于一款大光圈定焦来说是非常出色的。

 

 

 

三.紫边表现

前文谈到FE 85mm F1.4GM采用了三枚ED(低色散)镜片,对轴向色像差进行控制。那么实际效果如何呢?

 

 紫边控制测试截取位置

 F1.4/F2.0/F2.2/F2.8(点击放大)

  大光比逆光下,我们拍摄窗帘夹缝处的白色链珠。从图中可以看到FE 85mm F1.4GM在F1.4全开光圈时有明显的紫边,随着光圈收缩,到F2.8时紫边已经明显减轻,光圈收至F4之后紫边可以忽略。

 

四.焦外效果

 

  索尼大师级G镜头强调高分辨率和焦外成像,而FE 85mm F1.4 GM作为一款人像镜头,焦外成像更是重中之重,为此索尼应用了XA镜片和11叶片圆形光圈来实现。其中FE 85mm F1.4 GM和FE 70-200mm F2.8 GM OSS是α镜头中首次采用11叶圆形光圈的镜头。

 

 

 

  关于XA镜片,这里小编要重点提一下,相比传统非球面镜片来讲,XA镜片(Extreme Aspherical)的生产工艺要求更高,表面粗糙程度达到了0.01微米的水平。这会带来很多好处,由于镜片表面精度更高可更好的进行像差矫正,当然更重要的是对背景虚化、“洋葱圈”的抑制也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可以说XA镜片是大师级G镜头的核心技术,在开发该技术时,索尼通过自己研发来解决模具制造问题,从这样模具制造出的镜片表面仅有0.01毫米粗糙度,这比目前技术要好上2-3倍。这要归功于使用了先进的微型机床,同时镜头制作的成本也有所下降。据研发人员透露这支85mm镜头多次推迟发布,正是因为在完成设计前不得不等待新的非球面镜片制造技术。

 

  除此之外,索尼还建立了一种模型方法可以模拟不同的焦外效果,这就意味着我们不会制造出镜头来就可以现在电脑上模拟。该虚化效果模拟技术,可确保MTF性能提升不会对虚化效果造成不良影响。那么小编说了这么多实际散景效果如何呢?

 

F1.4焦外虚化效果(点击放大)

焦外局部(点击放大)

  小编用FE 85mm F1.4GM全开F1.4光圈下拍摄近距离的铁栏杆,虚化使得竹林杂乱缝隙形成圆形光斑,从图上可以看到这款镜头的虚化能力非常不错,光斑边缘柔和,没有明显二线性。此外光斑的形状也非常圆润。可见XA镜片和11叶圆形光圈在虚化上还是起到了不少作用。

 

F1.4光斑效果(点击放大)

F1.4时边缘橄榄装光斑(点击放大)

F2.8光斑(点击放大)

  如果采用失焦做法拍摄远处灯光,我们可以看到FE 85mm F1.4GM呈现比较圆(椭圆)的光斑。虽然这款镜头口径已经达到77mm,但仍无法避免边缘口径蚀的问题(边缘光斑呈橄榄状)。  

 光斑出现轻微洋葱圈(点击放大)

  另外,虽然前文谈到高精度研磨的XA镜片可以抑制光斑出现明显的牛顿环现象(光斑内有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俗称洋葱圈),但我们仔细观察FE 85mm F1.4GM的光斑,还是有轻微的“洋葱圈”,当然这分跟谁比,如果和没有非球面镜片的尼康85G比确实不是绝对干净(蔡司Otus 85与尼康85G光斑对比请点击),但如果和其他含非球面镜的85mm比,这个程度已经很轻了。要知道非球面镜的应用还是利大于弊。

 

 

五.彗差与星芒

 

1.彗差

 

  光轴外的某一物点向镜头发出一束平行光线,经光学系统后,在象平面上会形成不对称的弥散光斑,这种弥散光斑的形状呈彗星形,即由中心到边缘拖着一个由粗到细的尾巴,其首端明亮、清晰,尾端宽大、暗淡、模糊。这种轴外光束引起的像差称为彗差。

 

  简单来说就是在拍摄点光源时(大光圈),产生的光斑,校正彗差出色的镜头可实现对点光源的高品质重现,使整个画面中的点光源拥有锐利边缘,不会出现彗尾、小燕子、箭头等扭曲光斑。下面我们用FE 85mm F1.4GM光圈设为F1.4、ISO100、AWB拍摄远处的路灯。

 

彗差测试截取位置

边缘截取部分(点击放大)

  从实拍来看,我们可以看到这款85mm镜头的表现中规中矩,FE 85mm F1.4GM并未将彗差修正作为重点,边缘路灯的光点出现变形。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出现了色散(紫边)。对于一款以拍摄大光圈人像为主的镜头,这样的表现只能说索尼并未将这种次要像差列为重点修正对象。

2.星芒

 

星芒测试截取位置

星芒局部(点击放大)

  星芒效果,属于光线绕射的特殊现象,一般导因于镜头光圈缩的太小,一般而言,就摄影的观念来看,我们通常会尽量避免光线绕射的情况发生。下面我们用F11的小光圈拍摄远处路灯,可以看到它们11叶片圆形光源都拍出不错的光芒效果。 

 

六.抗眩光表现

F1.4时抗眩光效果(点击放大) 

F8时抗眩光效果(点击放大) 

  FE 85mm F1.4GM的镜片采用纳米抗反射涂层,能够减少炫光和鬼影。为了验证实际效果,我们逆光下,近乎直接拍摄阳光,从实拍来看F1.4下稍有“雾化”,而光圈收至F8时出现出现一定眩光和鬼影,由此可见纳米抗反射涂层在抗眩光上表现中规中矩,建议用户带上遮光罩防止杂光影响画面。

 

 

实拍样片:

 

  那么这支FE 85mm F1.4 GM实拍效果又如何呢?点击下面组图可以进入“样张赏析”浏览实拍样张。机身为索尼全画幅微单A7RII。拍摄使用RAW、AWB设置、AUTO ISO,图片仅缩小至1200宽,保留EXIF信息。

 

 点击进入样张赏析浏览更多样张

 评测总结

 

 

  大师级G镜头是索尼对应未来标准,按照更高分辨率和柔美焦外的组合标准来制作的。可以说该系列镜头是索尼整个FE镜头群的旗舰。与佳能、尼康的顶尖镜头属于同一定位。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在FE镜头群中,大师级G镜头和蔡司ZA谁的等级更高?如果看索尼的官方答复,显然有些含糊,但只要是明眼人不难看出,大师级G镜头的规格更“高档”,包括F2.8变焦和F1.4定焦,而蔡司ZA则是F4变焦与F2.8/F1.8/F1.4定焦。作为旁观者,我们可以看到索尼在无反市场越来越自信,试图证明自己的实力,那么这个时候“小蓝标”的定位就显得越发暧昧。

 

  回到产品本身上,作为大师级G镜头中首款定焦,FE 85mm F1.4 GM的综合素质已经在AF 85mm中名列前茅。这款镜头拥有出色的中心锐度、暗角控制及散景能力,如果说阻碍大家购买的因素,除了定价偏高以外,第一是体积大、重量沉,尤其与目前A7系列机身配备尤为明显,这也是大师级G镜头的通病,追求极致光学性能的弊端就在于此,如果无法接受这样的块头,85mm这个焦段选择Batis 1.8/85可能更合适;第二就是对焦速度一般且声音偏大,单就对焦速度而言目前原厂85mm都不算快,副厂腾龙SP 85mm F/1.8 Di VC USD倒是比较迅捷。总的来说,对于追求大光圈的索尼高端无反用户,FE 85mm F1.4 GM基本是唯一选择。“块头”和“性能”现有技术很难平衡,如果想摆脱“头重脚轻”的现状,只能寄希望索尼推出“巨单”。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