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素描》教学大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素描的教学内容有哪些 《设计素描》教学大纲

《设计素描》教学大纲

2024-06-06 12: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设计素描》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810100203

课程名称:设计素描

学时/学分:48/3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开课教研室:视觉传达设计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基础课,是所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2.课程任务: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理论和造型的基本方法和规律,较全面把握目前素描各种风格样式,了解素描的各种观念、方法和技巧,并在实践中借鉴、认识素描的表现风格,再发挥个人的创造能力。作为基础学科,通过对形态,构成,明暗,肌理,线条等多方位的感悟与探索,为各个设计研究方向的艺术表现形式增添丰富的内涵,是以后设计课程的基础,蕴含着设计的艺术性,体现着设计的创造性。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能够掌握设计素描的基本理论知识 、能够主动尝试并使用各种材料进行绘画表现、能主动的调控画面气氛、能构成完整的、富于创意的画面。理论方面了解和熟知设计素描的基本理论 、结构设计素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象设计素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装饰设计素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绘画材料与工具的实验与创新。培养学生敏锐的视觉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

成绩考核形式:期终成绩(开卷考试)(70%)+平时成绩(平时测验、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30%)。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结构设计素描

1.教学要求

了解三维构体的基本空间关系,理解点线面与结构、空间、比例之间的关系。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设计素描的概念;了解结构设计的特点;掌握结构设计的观察方法及表现方式。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掌握结构设计的观察方法及表现方式。教学难点是结构设计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对客观物体内部结构及外部形态变化的理性分析和研究。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结构设计的特点

一、形体在空间中的有机结合                        

二、逻辑分析及选择性表现

第二节    结构设计素描的表现方式

一、重线条弃光影的表现手段

二、重构造弃色调

三、全方位的透视效果表现

 

第二章    具象设计素描

1.教学要求

 根据物品形式特征,结合审美、功能等进行综合表现和创造。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掌握具象设计素描的视觉造型要素、 具象设计素描的造型与表现方式。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客观准确地抓住物象所呈现的形式特征。教学难点:精密表现与创意、审美功能的和谐统一。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具象设计素描的视觉造型要素

一、视觉因素

二、结构因素

三、表面因素

第二节    具象设计素描的造型与表现方式

一、构成形式与表层刻画

二、理性描摹与感性创造

 

第三章    装饰设计素描

1.教学要求

使学生学会打破传统的三维空间构成,采用变换物象位置,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及多点透视法对物象进行重叠、穿插、透叠以及运用平展法表现自然物象的艺术手法。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装饰设计素描的概念,以及以自然物象的客观形象为基础进行装饰性变化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淡化远近关系、空间关系等,使造型更加完整,画面特征更加突出,使整体画面更加鲜明、单纯,以创造出具有形式美感和精神意蕴的视觉图像。教学难点是对称、均衡、节奏、韵律、调和等形式美感规律的运用。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装饰设计素描的概念

一、起源

二、实践运用

三、发展趋势

第二节    装饰设计素描的特征

一、二维平面的构成与形式美感表现的结合

二、以自然物象的客观形象为基础进行装饰性变化

第三节    装饰设计素描的形式法则

一、简化

二、增加

三、减弱与夸张

 

第四章    表现设计素描

1.教学要求

通过对客观物象的典型选择、集中与概括,使表现的客体引起人们的情绪共鸣,完成鲜明、生动的视觉传达意图,将视觉形象转化到真实的可感性上。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表现设  计素描的表现手段以及设计素描中常用手段的三种表现形式。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表达必须符合人们深层审美的需要,并提供可以依赖的形象依据,按照表现设计的视觉造型需要作形象的扭曲和夸张变形处理,从而达到表现的随意性、独立性和特定的情绪性。教学难点是表现的随意胜、独立性和特定的情绪性,视觉形象的生动性和视觉传达的可感性。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表现设计素描的表现手段

一、包容手段                       

二、拓展手段

三、静态手段

四、动态手段

第二节    常用手段的三种表现形式

一、局部推移

二、点位布局

三、线性流动

 

第五章    抽象设计素描

1.教学要求

从自然形象中抽离出来,创造符合人们心理感受、有规律的抽象图像,为将来的抽象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抽象设计素描的构成原理以及抽象设计素描的表现法则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掌握构成规律,提高画面整体的表现能力和抽象设计能力。教学难点是点、线、面符号的运用、几何构成关系的使用、抽象形式语言的探索。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抽象设计素描的构成原理

一、平衡原理

二、节奏原理

三、明暗原理

四、对比原理

五、空间原理

第二节    抽象设计素描的表现法则

一、简化与抽离的结构程序

二、离开自然形的非具象图形重组手段

三、形式构成特性的集中再现

四、形的绝对再创造

 

四、学时分配表

章序

内容

课时

备注

结构设计素描

8

 

具象设计素描

8

 

装饰设计素描

8

 

表现设计素描

12

 

           抽象设计素描

12

 

合计

 

48

 

 

五、教材及参考书

(一)教材:

《设计素描》主编:肖虎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

(二)参考书:

《基础素描》主编:陈凤远   出版社:西冷印社   出版时间:2011年。

《基础素描》主编:白育明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

《设计素描》主编:周小儒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

 

执笔:李富莉

审定:黎红波  苏本庆  耿聪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