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方法创建Win11备份和还原的详细图解!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系统做备份镜像的软件 3种方法创建Win11备份和还原的详细图解!

3种方法创建Win11备份和还原的详细图解!

2024-06-26 17: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引言

现在还有很多小伙伴没有意识到备份的意义以及重要性。在数字时代,电子数据的存储和备份非常重要。备份Windows 11系统是一种重要的数据管理和系统维护策略,具有以下重要性:

数据安全: 无论是由于硬件故障、恶意软件攻击、误删除还是其他原因,数据丢失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备份可以防范这些风险,在发生问题时可以轻松恢复。 系统灾难恢复: 操作系统包含用户设置、应用程序和系统文件。系统故障可能导致系统不能正常启动。通过备份整个系统,用户可以在发生系统灾难时进行快速而完整的恢复,减少因系统崩溃而导致的停机时间。 升级和迁移: 在进行系统升级或更换硬件时,备份是平滑过渡的关键。它允许用户在新系统上还原旧系统的状态,确保数据和设置的连续性。 防止文件丢失: 用户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删除文件或遭受硬盘故障。定期备份可以帮助用户防止因此类意外而导致的文件丢失,确保文件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保护个人设置和应用程序配置: 许多用户对其操作系统进行了个性化设置和定制,还配置了各种应用程序。备份不仅可以还原文件,还可以还原这些个性化设置,使系统的还原更加完整。

总的来说,Win11系统备份和还原是数据管理和系统维护中重要的一环,对于保障个人用户和组织的数据安全性、系统可靠性以及业务连续性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Windows 11作为Windows系列的新系统,很多用户还没有掌握Win11备份和还原的详细图解方法,不用担心,请继续往下看。

Win11备份和还原的详细图解

Windows 11系统中并没有专门的内置备份和还原工具,但它继承了之前Windows 7中的备份和还原功能。还提供了一些文件备份和同步的选项。因为需要备份的数据形式不同,所以就内置工具而言也可以有多种选择。

下面分别介绍了使用内置工具—文件历史记录备份文件数据以及使用创建系统映像工具备份系统的详细操作步骤。此外,还提供了一款专业的备份工具—傲梅轻松备份,既可以备份文件数据,也可以备份系统。

Windows 11中的文件历史记录同步备份

Windows 11中的“文件历史记录”功能允许你备份和还原个人文件。你可以在设置中找到它。

1. 点击菜单栏底部的搜索框,输入“文件历史记录”并在结果中打开它。

2. 点击“启动”,打开文件历史记录功能。

3. 点击左侧的“选择驱动器”“排除文件夹”以及“高级设置”设置同步备份的目标位置,需要备份或不备份的文件以及是否需要设置定时功能、备份保留的时间等。

4. 在需要的时候点击左侧的“还原个人文件”将同步的文件恢复到目标位置。

创建系统映像

Windows的创建系统映像功能允许用户创建系统的完整副本,包括操作系统、程序和文件。通过此功能,用户可以在系统出现问题时恢复到先前的状态。创建系统映像时,可以选择备份到外部硬盘、网络驱动器或DVD等介质。

1. 点击菜单栏底部的搜索框,输入“控制面板”并在结果中打开它。

2. 然后在“系统和安全”部分点击“备份和还原Windows 7”

3. 点击左侧的“创建系统映像”

4. 然后选择存储系统备份的目标位置。

5. 确认备份的信息,然后点击“开始备份”

6. 还原的时候需要进入恢复环境中,然后选择“系统映像恢复”

三方备份工具傲梅轻松备份创建Win11备份和还原的详细图解

傲梅轻松备份等专业备份工具通常提供更多选项,包括系统备份、磁盘备份、文件备份等。下面是使用它创建Win11备份和还原的详细图解,以创建系统备份为例,当然还可以使用其他功能。

1. 下载和安装: 访问傲梅的官方网站,转到下载中心获取并安装软件。

2. 打开软件: 启动傲梅轻松备份,点击“备份”并选择“系统备份”选项。

3. 选择备份目标: 选择备份的目标位置,可以是外部硬盘、网络共享或云存储。

4. 配置备份设置: 设置备份计划、密码、拆分备份文件等选项。

5. 开始备份: 点击“开始备份”启动系统备份过程。

总结

当我们使用电脑时,数据备份和还原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因为硬件故障、病毒感染还是意外删除,我们都可能丢失重要的文件和数据。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学会Win11备份还原的方法。注意,Windows 11更强调使用OneDrive进行文件备份,而系统镜像和系统备份的功能相对较少。如果您需要系统备份的功能,可能需要使用专业三方备份工具如傲梅轻松备份等。希望这次提供的Win11备份和还原的详细图解对您有帮助。

❈❈❈❈❈结❈❈❈❈❈束❈❈❈❈❈啦❈❈❈❈❈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