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深入学习文献的策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精读和略读的好处分别是什么 高效深入学习文献的策略

高效深入学习文献的策略

2024-07-14 19: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进入大学的时候,我就慢慢开始接触专业的文献,最开始课程老师要求一个学期做一次文献汇报,一个学期下来也就读那么几篇,并且效率极低。课程的老师会大概跟我们讲文献怎么读,但是这种大致的策略只是给了我一个方向。当我遇到具体文献的时候,我还会不知道如何开展,与之前不同的就是阅读的顺序,结果最后都是读完就忘。

之后的时间里,我要读的文献就越来越多,可能要因为一些会议以及课程、为了持续关注领域的最新进展、或是为了了解一个新领域等等。

我的学习三步骤

按照之前的阅读方法,我的效率极低,因此我就在互联网上学习一些本科生、研究生、phd以及一些学术大牛的阅读方法,最终形成了我的阅读三步骤。

首先我们要先读,在这一步我把它分为三个步骤。我会先有一个粗略的阅读来看看这个文献值不值得我读,其次我在粗略扫读一下,最后就是精读。

其次就是记录,对于记录也是我学习论文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毕竟我们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这个部分我觉得让给我最疑惑的是怎么记、记什么等问题。我觉得最终笔记的质量如何可以参照以下一些标准:

主题明确、了解研究问题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研究的贡献、重要性对摘抄引用来源进行引用对于每个摘抄自己的理解与想法以及一些学习到的关键知识(概念、理论、模型.....)拆解论文结构

要知道怎么读论文,哪些地方值得读,哪些地方需要读,我们要先知道论文的结构,知道每个结构的内容,才能有目的性地获取我们想要的信息。

第一部分是文章标题、摘要以及关键词

这个部分对于我们了解研究主题非常有帮助,我们可以从文章标题了解文献中最最最关键的信息。

然后摘要部分主要是对整个研究的概括和总结,比如说研究主要做了什么、用了什么方法、得出了什么样的结果、有什么意义......

之后看关键词,关键词的作用不仅可以表明文章主题、帮助判断文章是否是自己所需要的,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后期建立文章索引、方便我们后期进行文献搜索。

第二部分是主体部分

主体的第一部分是引言,这里主要交代了研究背景,可能会介绍当前研究主题的进展,本次的研究主要想解决什么问题,哪些解决了以及这个研究的意义。

之后是理论与假设部分,这里是在回应引言的问题,聚焦于当前研究来详细阐述研究中涉及的变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已知的理论来提出假设。

提出假设之后就是要提出研究方法,这一个在文献中一般都占有很大的篇幅。这个部分会对假设进行检验,比如说如样本来源于哪里,如何收取实验数据......

之后就是结果部分,在这里展示对数据的分析,并且根据分析结果来验证研究假设。

在讨论部分,是对前面实验研究结果、研究贡献的总结。在这里会对实验结果进行升华,指出当前实验对实践有什么作用、指出研究局限之后提出对研究未来的展望。

之后就是研究的引用文献了,展示了文章一些背景的来源、文献中理论以及先前研究的来源。

具体过程判断

这一步的目的是让我们对文献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决定它是否值得我们精读。

这一步骤我们先扫读一遍:

标题、摘要、关键词图片以及一些表格每个部分的标题(不要细看内容)结论引用文献(看看有没有你熟悉或者看过的)

这一部分可以让我们心中对本文献的评价有个大概的轮廓,了解到这篇文献是否是我们需要的,内容是否值得进一步深入学习。

略读

如果我们已经决定要读了,那我们就可以进入略读部分了,这一部分我们要忽略细节,试着去弄懂我们的主要关键点,对这个文章做一个初步的评价并且做一个对于文献的略读笔记。

我认为,在读的三个部分中,除了判断这一个部分,略读以及精读要和记录一起进行,形成边读边记边思考同步进行(尽管在小时间段内来看是先读再记后思考,但是在整个时间段这三个部分是一起的)。

这个部分我们要以“引言——假设——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的顺序进行阅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了解作者提出的问题以及具体想解决什么。

然后我们看一下假设部分,看看作者有没有提出什么模型假设(如果有图可以看一下作者的图来帮助更好理解,如果没有看看自己能不能试着画一下)。

试着在方法部分简单看看作者是怎么获得测量的样本以及测量的方法是什么(有没有什么不懂的研究方法的专业名词等),这一步之后我们可以初步判断他的方法部分是否有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最后去结果的部分,整合一下假设、测量以及结果,在心中有一个大概的研究轮廓,而且结合结果看模型图更好理解(或者是验证我们画的模型图)。

此外,还有个小小的建议是,我们在有了大概的印象之后,试着去标记一下一些相关没有读过的引用文献。当然这些文献我们不一定需要深入学习,但我们粗略地读一读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献的背景有一个了解。

我们在完成这个步骤之后,如何判断我们已经完成的很好?

你可以试着回答这几个问题:

这篇文献的类型是什么?这篇文献的一些关键的相关文献有哪些?这篇文献在分析问题的时候用到了哪些理论?它的假设成立吗?这篇文献的贡献有哪些?

或许,我们在略读的时候已经感觉的很困惑,感觉读不懂了,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你可能在这几种情况中:

这个主题对于你来说是新的这个研究的技巧以及方法你完全不懂这篇文章的语言有些平淡,结构逻辑、语句之间不协调文章没有证据支持,而且有许多对于先前文章引用,导致你对于背景不熟悉。也有可能,你只是很困很累了

如果你真的在读到某一部分的时候有这种想法,我认为有三种解决办法:

直接弃读,你最好祈祷你永远也用不到这篇文献的材料先把它放在一边再读,或许休息一下你在休息的时候忽然就明白了,或者把它放在一边去读它的背景材料直接跳过这一部分去读下一个部分精读

略读只是对研究的大概有一个了解为我们的深入学习做一个铺垫,而精读还会对研究方法和过程以及论文的写作、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揣摩以及思考。

一定要记住,在读的时候要一边记录然后有自己的思考,这一个步骤中的记录以及思考尤为重要,因为精读才是整个文献研究中最核心的部分。

在这之前,如果你有条件的话,可以自己做一个小型的实验来验证假设,虽然说这一步是有些耗时间,但你如果有时间有能力,绝对值得,特别是当这篇文献很有学习价值的时候。如果没有条件,你可以自己思考一下实验的思路以及过程。通过比较这个自己构建的实验思路与实际论文,你不仅可以轻松识别论文的创新,还可以发现其隐藏的缺陷和假设。

这一部分我们要具体看看研究方法、内容部分的研究对象,看看研究者们是如何对实验进行设计、进行、以及对变量的定义......看看文献是如何处理是研究过程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指标。这一部分,我们再去看看图表,不过这一次我们看比之前看会多一些对于实验的理解,这样我们会对图表有更深入的理解。此外在结论与展望部分总结主要结论、意义、创新点、目前研究的局限与未来发展方向。当然了,通过略读的印象,我们也能找到有哪些我们需要去深入学习。

我们可以找出实验的不足,思考如果我们遇到了这种不足可以怎么解决,并且实验中的局限以及未来发展方向都是我们可以想一下然后去研究的方向。

复盘

对于前面的一切,我们都是输入知识,我们想要掌握这些知识,就需要去输出,因为输出意味着你慢慢地内化知识、理解知识。

我们可以重建论文的整个结构——从记忆中识别出强点和弱点,指出隐含假设、缺少对相关工作的引用以及实验或分析技术的潜在问题。

然后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进行复盘,首先我们可以写出一个思维导图的框架,构建骨架,自由标题部分,然后再去根据标题回想每一个部分的内容,填充血肉。

自己在脑子里把文献的来龙去脉过一遍,之后再根据我们的笔记以及文献来检查一下有没有疏漏的地方,这样进行一下复盘,我们基本就对整篇文献的思路有一定的认识以及掌握。这样当我们过一段时间再看这篇文献的时候也不会感觉到陌生。

补充部分

可能有时候我们去阅读文献并不是被安排了什么任务,而是要去想要主动探索学习。那这样就有一个问题,我该怎么找到高质量的文献?

搜索我们首先要使用一个文献搜索引擎去搜索文献找到我们想要研究领域的一些关键词搜索这些关键词去找文献

传统的搜索引擎比如谷歌学术我们都清楚,最近AI的兴起又诞生了很多AI赋能的搜索引擎,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去搜索一下。

筛选可以选择一些高引用文献,这类的文献是比较基础或者比较经典的选择近期的一些文献进行阅读,这样可以了解领域内的最新消息对我们搜索到的文献进行查找,有没有频繁出现的引用文献以及总是出现的研究者。去阅读这些频繁出现的引用文献,一般来说它们可能是比较关键的,然后还有这些总是出现的研究者,说明他们影响因素很高,可以看看他们的研究看看一些顶级学术会议最近的进展,然后阅读一下会议上的文献

在频繁出现的引用文献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工具。现在互联网上有很多工具可以为我们展现一个文献的知识地图,就是说我们输入一个文献他可以显示这个文献和哪些文献相关,有些还能显示哪些是高引用文献,诸如此类的功能大家有兴趣也可以去探索一下。

总结

都说差生文具多,工具再多不去阅读学习文献也是无用,我们不要陷入效率工具的漩涡,我以前就会这样,找到一堆用来辅助阅读文献、查找文献的工具,但是我却很少使用它们,甚至一段时间内我找到的工具比我那一段时间看的文献还要多。

还有一点我需要提一下,本篇文章仅仅根据我自己的习惯以及我在互联网上学习到的阅读顺序整理而成,但并不是说所有人都要按照这种方式来进行阅读。我想做的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每个人都需要根据自己的领域特性来形成自己的习惯,毕竟每个领域有每个领域需要关注的东西。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