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甜味剂阿巴斯甜或不止致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粪肠球菌多少钱一公斤 人工甜味剂阿巴斯甜或不止致癌...

人工甜味剂阿巴斯甜或不止致癌...

2024-07-08 13: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阿巴斯甜是一种常见的人工甜味剂,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和饮料中,以替代传统的糖分。

7月14日,阿斯巴甜被世界卫生组织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宣布为B2「可能致癌」。在他们审查美国和欧洲进行的三项大型研究项目后发现,阿斯巴甜与肝细胞癌之间可能存在联系。此外,IARC重申了安全摄入量为每1公斤体重每天摄入量为40毫克,在不超过建议的每日摄入量的情况下食用阿斯巴甜是安全的。

阿巴斯甜(Acesulfame potassium,简称Ace-K)是一种高强度人工甜味剂,在低热量和零糖分的食品中被广泛使用。

尽管其甜味强度高,但其对健康的长期影响备受争议。

2022年,一项来自法国的研究显示,较高的人工甜味剂摄入量(男性>17.44mg/天,女性>19.00mg/天)会让人的总癌症风险和肥胖相关癌症风险升高13%。其中,阿斯巴甜和安赛蜜均与总癌症风险升高相关;而阿斯巴甜还与乳腺癌和肥胖相关癌症风险升高相关。具体来说,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22%,患胃癌、肝癌、结肠癌和直肠癌等“肥胖相关”癌症风险增加15%。

75751694302238953

阿斯巴甜的风险还远不止癌症

2022年底,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了一篇重磅论文表明,人造甜味剂阿斯巴甜增加焦虑风险,甚至会遗传给后代。

研究人员给小鼠饮用含有阿斯巴甜的饮用水或普通水,通过等效剂量转换,把小鼠饮用的阿斯巴甜溶液最大浓度设定为0.03%,剂量相当于FDA规定的人类每日最大安全摄入量的15%。实验也证实,阿斯巴甜在0.03%的浓度范围内,既不会影响小鼠的代谢,也不会影响小鼠的食欲。这个剂量相当于人类每天约6-8瓶235ml的无糖汽水。

在持续12周的研究中,通过迷宫测试,研究发现,饮用阿斯巴甜饮用水的小鼠表现出强烈的焦虑样行为。

进一步分析发现,雄性小鼠在0.03%阿斯巴甜处理后,杏仁核的谷氨酸能和GABA能突触通路发生变化,使得杏仁核从兴奋-抑制平衡(谷氨酸-GABA能信号)转向兴奋(谷氨酸能信号),从而诱导焦虑。研究发现,接触过阿斯巴甜的小鼠后代和后代的后代也表现出类似焦虑的行为,这表明甜味剂的作用可以遗传给后代至少两代。

47081694302239207

你看看,研究人员仅仅通过简单的动物实验,就证明阿斯巴甜这一存在于5000多种食品中的代糖,即使远低于合法添加的最大剂量也能引起焦虑,而且通过父系遗传持续影响数代,子孙也可能受损! 

阿巴斯甜的摄入与肠道菌群

近年来,研究发现阿巴斯甜与肠道菌群之间存在着多维关系,这为我们深入了解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文将介绍阿巴斯甜的基本信息,探讨其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并总结当前的研究进展。

最近的研究表明,阿巴斯甜的摄入与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密切相关。肠道菌群是人体内共生的微生物群落,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阿巴斯甜的摄入被发现可能导致肠道菌群的失衡,进而影响人体的代谢过程和免疫功能。研究发现,阿巴斯甜摄入能改变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功能。

一项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上的研究也显示,一些广泛使用的人造甜味剂(糖精、三氯蔗糖和阿斯巴甜)会通过改变大肠杆菌和粪肠杆菌的菌群生态,进而改变肠道微生物群(在小鼠和健康人体中诱导生态失调和葡萄糖耐受不良),导致人体患病。

主要是:

1、人造甜味剂显著破坏了肠道细菌(大肠杆菌和粪肠球菌)与肠上皮细胞之间的作用机制;

2、 人造甜味剂通过味觉感知机制影响肠道细菌(大肠杆菌和粪肠球菌)。

这项研究实锤了,甜味剂通过影响菌群生态导致疾病。人造甜味剂通过味觉依赖性途径改变肠道微生物群,使原本无害的大肠杆菌、粪肠球菌对人体产生一定的致病性。

阿巴斯甜与肠道菌群的健康效应

阿巴斯甜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进而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表明,阿巴斯甜摄入与代谢性疾病(如肥胖症、糖尿病)和免疫相关疾病(如炎症性肠病)之间存在联系。

81681694302239306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NNS是“惰性”的糖替代品,对人体没有影响;然而,动物研究表明,NNS可能影响肠道菌群和下游的血糖反应。

来自以色列的研究发现,120名健康人评估4种非营养性甜味剂(NNS,即糖精、三氯蔗糖、阿斯巴甜和甜菊糖)对人体代谢健康和菌群的影响;结果发现,4种NNS都改变了受试者的粪便和口腔菌群(组成和/或功能)以及血液代谢组,糖精和三氯蔗糖可损害葡萄糖耐受,且菌群特征与NNS对血糖反应的影响相关。

65421694302239543

代糖,代替了糖给予人以甜味,却无形中也埋下了焦虑的隐患。肠道菌群的破坏可能会给人体造成系统性损失,其损伤部位不一定在肠道,全身各器官都有可能受损。

在食品工业强大的宣传洗脑下,我们以健康为理由选择代糖,却不曾料想到,它不仅不会促进健康,反而会伤害我们,甚至祸及子孙。

你还会选择代糖食品吗?

人工甜味剂的小知识:

1879年,Constantin Fahlberg在实验室手上撒了试剂,晚上吃饭发现面包竟然特别甜,因为做完实验还没有洗手,然后发现了——糖精。

1937年,在伊利诺伊大学有个博士学生在研究一种新药的合成,边抽着烟边做着实验,当手指扫过了嘴唇,甜!然后发现了——甜蜜素。 1965年,James Schlatter在研究合成氨基酸作为抑制溃疡药物过程中,为了捡起一片纸,下意识地舔了自己的手指,然后发现了——阿斯巴甜。 1967年,Karl clauss为了捡起另一片纸,又舔了自己的手指,然后发现了——安赛蜜。 1976年,英国皇家学院一个研究糖的氯化物的实验室,尝了尝试验产物,然后发现了——三氯蔗糖。

参考文献:

人工甜味剂通过改变肠道菌群引起葡萄糖耐受不良

10.1038/nature13793

人工甜味剂和癌症风险:来自NutriNet-Santé人群队列研究的结果

10.1371/journal.pmed.1003950

Jones SK, McCarthy DM, Vied C, Stanwood GD, Schatschneider C, Bhide PG. Trans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aspartame-induced anxiety and changes in glutamate-GABA signaling and gene expression in the amygdala.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22;119(49):e2213120119. doi:10.1073/pnas.2213120119

非营养性甜味剂对人体葡萄糖耐受的个体化微生物组驱动效应

10.1016/j.cell.2022.07.016

来源: 肠菌与健康 2023-07-14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