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公考154.6分上岸的老油条的课程测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粉笔李梦园老师是哪里的人 来自公考154.6分上岸的老油条的课程测评

来自公考154.6分上岸的老油条的课程测评

2024-06-27 19: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还记的查成绩的那天晚上,我自己都没想过自己能过。

本人今年6月份毕业,在大四同寝的人都在忙着实习的时候,只有我在寝室里一边写论文一边学行测,还没毕业就开始参加各种考试,省考县市的考试去了个遍,对于未来的迷茫、不安,以及家里的催促,都越来越让我坚定考编的心。

但是

3月份事业编联考,笔试总分72.4,排岗位第13,失利。4月末市直事业编,差2分进面,失利。

两次失利让我放弃了事业编,转头全身心准备省考。

终于,5月中旬省考,行测82.1,申论72.5,笔试总成绩154.6,招考比300多:1,岗位第三名上岸。

回顾我的考公经历,从一开始完全什么都不懂的大四毕业生,到考完几次编制之后的从容,到最后150+高分上岸,期间走过不少弯路,中间也看过不少大神的经验贴,想趁着国考省考还没开始,和大家介绍下考试的坑,下面会从选岗、备考、资料选择、面试等等各个方面介绍,对哪方面有需要,直接跳转就好,希望能帮到大家。

一、小白如何选岗

这部分虽然每一个考公的人心里都有把秤,但是我还是想说一下,公务员分为行政编和参公编,参公编也有参公的事业编,而参公事业编之后是不能继续考公的。而且,行政编在公务员队伍里,是属于有执法权的那类,组织部纪委市场监管局等等都是行政编,社保局政务中心等等大多都是参公,所以建议大家报的时候选行政编的岗位,后续参加遴选还有晋升的时候,岗位有赋值。另外,劝大家如果不是本地人,千万别去报乡镇。为什么?你想想,乡镇做的都是基层的工作,压力大不说,接触的都是谁?晋升空间特别特别小,不怕苦不怕累就要去,那你再想想5年的服务期限,5年之后怎么说也老大不小了,到时候再去参加遴选或者晋升,一大堆事情堆过来,确定有这个精力去考吗?有些岗位不是靠着一腔热血就能做的,去了也是煎熬,还不如认真备考,去考一个好点的岗位,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城市,人还是现实点好。

 

二、备考计划

因为我备考的时间比较长,事业单位和公务员我是一起准备的,期间学过综应行测申论公基,既然最后省考上岸了,就只和大家讲讲我行测申论是怎么备考提分,以及突破瓶颈的吧。

花30-45天:打好地基。打基础的时候就是以看书为主,了解题型,建议是用粉笔的书去学,质量好,和中公华图不一样,粉笔的书就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线下班引流,所以质量上来说会相对好一些。在看书的时候千万不要抱着那种,看完这本书我就是国考第一,这样的心态是不可取的,当然也有那种说考了两三周、就看了书、随便学学就考上的,但是这种人不是我,也不是你,那是人家底子厚或者有门路,像我这种一般人,面对300:1的报考比,只有勤学苦练才行,所以看书的时候真的别浮躁,耐心看进去,不懂也不怕。

花1个月时间,沉淀。这部分最好是以看视频为主,不用买课也不用报班,现在网络这么发达,随便搜搜就能有挺多考公大神的视频课程。当然,如果确实有钱,可以去报一些基础班,不要报冲刺班,把看书吸收的东西沉淀下来。这个阶段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前面看书已经把该掌握的东西都了解了一点,题型什么的也都学了,所以只要沉淀的好,后面基本不用复盘。

 

花10天时间,做卷子。这几天时间里面,听我的,只刷卷子就可以了,别去想什么模块题什么专项突破题,就做卷子,能找到的任何真题卷子都反复去做。虽然每年国考的省考的卷子都不相同,但是每年出题人的思维角度都是基本差不多的,真题卷子做的足够多的情况下,自然就能掌握出题人的想法以及出题思路,这样的题,很有可能在今年的考试中也能遇到,所以这十天里,千万不要做其他的题来打乱思路。每天保证3套行测卷子,5道申论真题,做完之后不用急着复盘,把三套卷子错的地方都整理起来,看看行测都是错在哪个模块,是不是全都错在这个题型上了,把同题型的错题总结在一起,我是有一个错题本,按照日期来整理的,比如今天11月13号,行测,言语错题,下面就开始列。这样整理的好处就是能看到自己究竟是什么题型会做错,这样后面突击效果会超级好,提分会非常快而且明显。因为这个特别重要,所以写了多了一点,切记。

 

花1个月时间,飞速提分。这部分的学习既要刷冲刺提分网课,也要去针对之前总结的错题做集中突破。只要是考过一次省考的同学就会知道,行测的题量究竟有多大、规定时间里做完的难度有多高。所以这时候再去刷题,就不只是做对这么简单。就拿数量来说吧,题很难,而且耗时也长,好多人都想放弃或者是蒙,但是考公可是大事。蒙的了题,蒙的了自己吗?

数量关系上,我个人用的方法基本都是从冲刺提分课上老师讲的内容,基本学完做题速度会提高很多。另外提醒一句,数量不建议蒙,是因为跟着课程是能学会的,常识,我非常非常推荐大家去蒙题,会就选,不会就蒙一个,BC的概率最高,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数资。

 

18年分值

 

19年分值

三、资料选择

书的话上面推荐过了,下面就推荐一些网课和老师,很多小伙伴如果纠结线下课的话,我只能说:如果有钱,就去花;如果没钱,老老实实听课也不差。有纠结的时间,又做一套行测卷子了。不多说废话了,下面都是我花了下班后的一个晚上时间锁定的老师,没思路的跟着听就行了。

判断推理:聂佳/龙飞

一个粉笔名师,一个四海名师,但是聂佳现在讲的课不多,只有19年的课还能看下。龙飞的话是自己上岸之后又出来做老师,经验很足。

言语理解:赵晓曦/欣说/顾斐

赵老师是前辈了,粉笔骨灰级人物,基础分析很到位,这两年主要讲冲刺和押题,提分一绝。欣说老师是腰果出来的,思路很明朗,建议没思路的听听看。

数资:齐麟/朱公子/灰兔

齐麟就不用多做介绍了吧,高分计划很有名,灰兔和朱公子的话,我个人还是比较倾向朱公子,都是讲的秒杀技巧课,实战效果都很强。

常识判断:蒙我上面也说了,常识这部分我都是蒙的,这部分确实不太推荐大家浪费时间去学,东西太多,效率低。如果确实想要拿这部分的分,李梦娇老师可听。

申论:李梦圆/站长/朱公子

要不说粉笔厉害呢,全是名师,李梦圆老师的课层次很不错,推荐;站长吧,主要突出一个逻辑,写东西不至于前不对后;朱公子的申论主要是一个思路的总结和突破,申论这部分主要就是看一个思路+材料,有思路再加上会抄材料,70+基本到手,后面再用自己积累的东西润色润色,还能再提高点。

我当初之所以能上岸,全靠数资,看完我上面写的东西还有分数表也知道,数资和言语,是两个分数大头,还是我刚才总结的那段话,常识可以蒙,但是数资千万别蒙,能学!往往很多人都想要放弃数量,以为这么难,大家都不学,其实大错特错。

另外,我当时数资也看过花生大神,但是没学懂哈哈。后面基本都是跟的朱公子上岸,老师都是有考公经验的讲师,算是学数资的宝藏技巧了。学技巧,既然要学,肯定要学新的技巧,绝大多数行测的题,是没办法用固定模板去套的,所以我当时选朱公子最大的一个理由也是技巧有在更新,还是免费的,挺良心。

比如说数资里面的一道题,15年国考的。

甲、乙两名运动员在 400 米的环形跑道上练习跑步,甲出发 1 分钟后乙同向出发,乙出发 2 分钟后第一次追上甲,又过了 8 分钟,乙第二次追上甲,此时乙比甲多跑了 250 米,问两人出发地相隔多少米?

这道题就是比较创新的一个题,要是还按之前那种固有思维,,先入为主地认为行程问题肯定是匀速运动的,但具体分析一下,这个题目并没有说甲乙是匀速运动啊,如果按照不匀速运动的前提去解,是不是就简单多了?

有时候听课不是比谁听的多,听一套有用的,比听十套没用的课都强。

另外课说完了,再给大家推荐下我当时用的其他资料,我自己买的,不带任何广告,觉得好就用,不好也别杠我就ok~

这六本书+朱公子讲义,是我考公用过的所有书了,选粉笔,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只有他们家在用心做书,虽然很贵,但是我用下来确实挺值。

很厚一大本,做书签笔记什么的也方便,买书还送粉笔会员,其他教材就不用买了,教材太多反而学不过来,基础会很杂乱,粉笔的app也要下载一个,模考还有会员都有用,很多题能做。

我买的粉笔的书

粉笔决战5000题我是后来买的,题主要是练速度和熟悉技巧以及题型,每天300道就行。

四、面试

既然写到面试了,就斗胆说说我面试的一些小心得,毕竟当初面试也84.8分岗位第一。

个人拙见,能进面试的,申论一定差不了,那种申论的模式已经很熟悉了,就差“说”出来了。能张开口说,就是面试成功的第一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本地找不同岗位备考的小伙伴,线下练,3-4个人就行,把各种面试题目打印出来,一个人说,其他三个人当考官,题就随机抽,同时录音计时,模拟考试的紧张感。每天练3个小时,基本上能轮4次,这样坚持一个月之后,像是组织计划、人际关系、措施等等题目,张嘴就能套出很多话,不过脑子就拿分。

再然后,就是把自己的思想扭正,既然都考公了,肯定是要为国家做事,要一心为国家,在一些措施的建议上,千万不能和政策有冲突。这部分,直接下一个学习强国+人民日报时评,每天刷最新的咨询,可以整理但是不用背,眼熟就行。

然后还可以把最近三年的《理论热点面对面》买来看,官方出的,各种热点问题一本书就解决了,也是和上面一样,只简单的过一遍,翻看,不用刻意记。但是千万要认真看,不能不带脑子的看。

这样看最新的实事儿,以及看书,我个人认为比较大的一个好处就是,能混时间且不重复。

想一下,如果在正式面试中,前十个考生都套了个模板说“一根筷子折不断,我们要团结”,你是第11个,还掰筷子,铁定凉凉。但是又没话说,怎么办呢?你也掰筷子,但是掰筷子的时候结合最近的新闻实时,去表达中心思想,这样起码考官会眼前一亮,而且不!可!能!重!复!

不重复意味着你和别人不一样意味着你有思路意味着你认真了意味着上岸。

所以很重要。

另外还有一点,千万、千万、千万不要只套模板,没有自己的思路。背答案完全不可取,练思维才是王道。上面说的都是日常积累,想要短时间的打破面试分数壁垒,作为普通人,很难。因为我们的思维惯式还是以个人角度出发,但是想要答出比较好的内容,就要从公务员的角度出发,扭转这个思维,才能上岸。

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几万的班直接报就行,线下的氛围是线上听课无法比拟的。但是如果家庭条件不太宽云,听网课也没问题,毕竟老师的资质和经验放在那里,也足够安心。作为贫苦家庭出来的孩子,我当时就是听的和我笔试一家的面试课。每个题目的解题思路以及思维都分析的明明白白,而且会代入具体例题具体分析,一节课听下来,对于这个题型掌握的就很好了。

五、一些忠告1.资料不要买度盘,一般都是老旧的内容,不全,学习体验也差,哪怕有几十个G的课程也没用。公考需要的是真正学精,跟不同的老师学确实对,但是也要跟对老师。

2.公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学习时请关闭手机,请别听歌。3.每天复盘必不可少,这不是浪费时间,这是自我审视,能做到这个,个人才会每天有进步。4.能早点开始准备就早点开始,不要再想大三能不能准备、大四能不能准备、不是应届生能不能准备、应届生该怎么准备,想考就全力以赴,外在因素都不是理由,从当下开始,从看完这篇文章开始。

上岸之前也看了很多经验贴,我太感谢分享自己经验的大神们了,做题做不下去的时候,就去看看刷了3万题的大佬;申论写不出来的时候,我也会去搜“申论高分经验”,一路上都是前辈带给我力量。现在我也想留下点什么,能帮助一些人就是好的!另外,以上均为个人拙见,不喜勿喷。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