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toreOS 软路由硬盘无损安装教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篮网vs黄蜂录像回放 IStoreOS 软路由硬盘无损安装教程

IStoreOS 软路由硬盘无损安装教程

2024-04-13 20: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话说当初,刚接触openwrt是两三年前的事情了,刚开始用时,是直接用Rufus将openwrt的镜像写入u盘,用u盘来作为系统盘,刚开始可能没有什么,用久了就觉得不美观,很费事,占了一个usb口不说,还很容易将u盘和usb一起折坏掉,于是想到为什么opewrt为什么不能像windows那样直接安装到硬盘里呢?

    事实证明是可以的,而且有较多优势,/overlay空间很大,随便安装软件包不用担心爆满,导致系统卡顿,docker也不用迁移了,直接下直接保存在/overlay上,系统安装在硬盘上,运行相对说更快也更稳定了,升级扩容的/overlay空间不用变,用起很适心。 

                     (这一节可跳过,总结就是机器支持UEIF的,先efi镜像)

        进入正题,X86的64位软路由,可以使用传统启动或UEFI启动,这里又跟磁盘分区表格式有些关系,磁盘分区表格式有两种:MBR与GPT,MBR格式最多4个主分区,不支持容量大于2.2TB的分区;GPT格式在windows下最多可以有128个主分区,GPT支持容量大于2.2TB的分区,一般有两种组合:LegacyBIOS+MBR和UEFI BIOS+GPT,对应的openwrt也有两种镜像,分别对应着不同启动方式,以IStoreos为例:

istoreos-22.03.5-2023120811-x86-64-squashfs-combined.img

istoreos-22.03.5-2023120811-x86-64-squashfs-combined-efi.img

镜像名称中带有efi的,对应UEFI启动方式,没有efi的,对应的是传统启动方式,如果你的主机支持UEFI启动,那就下efi的最新镜像来刷写,UEFI启动更为快速。

    在windows装机时,一般新电脑会采用UEFI启动,硬盘会格式为GPT,老电脑不支持UEFI快速启动,硬盘会格式为MBR,在openwrt刷写镜像中,会根据你选择的镜像自动格式硬盘分区表格格式,当你刷入istoreos-22.03.5-2023120811-x86-64-squashfs-combined.img时,硬盘分区表格格式会变为MBR,当你刷入istoreos-22.03.5-2023120811-x86-64-squashfs-combined-efi.img时,硬盘分区表格格式会变为GPT,采用的启动方式也不一样,这里更推荐UEFI启动镜像,但安装方式也要麻烦一点,如果想了解更多请看。

UEFI+GPT、Legacy+MBR引导模式介绍 & 引导修复 - amessage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480117720

    此种方法适用于传统启动与UEFI启动,先讲一下实现恩路,首先安装这个怕写错盘,小主机安装好了,不想每次装系统都要拆机,这时就要用pe环境,可以避免上面两个点。在pe环境下,用physdiskwrite写盘工具,写入openwrt镜像与其它教程没有什么不同的,重点是扩容/overlay部分,参考是一位大佬的教程,用的方法二:

OpenWrt完美扩容Overlay 硬核新方法,真扩容,零空间浪费,专治强迫症!

这个方式是通用的,legacy固件和efi固件都可。如果是legacy固件,即openwrt-x86-64-generic-squashfs-combined固件,可用DiskGenius简单完成扩容操作,efi固件不行,请参考:

openwrt的全盘安装教程:https://blog.csdn.net/zhangzejin3883/article/details/108904399

下载所需资源:

IStoreos固件:https://fw.koolcenter.com/iStoreOS/

优启通:https://www.uqitong.com/

GParted镜像:https://gparted.org/download.php

physdiskwrite写盘工具:https://m0n0.ch/wall/physdiskwrite.php

Ventoy:https://www.ventoy.net/cn/

准备工作:在小主机安装好后,制作一个pe盘,这里推荐优启通,制造好pe盘后,将physdiskwrite写盘工具和下好IStoreos镜像一起放入pe盘中备用:

pe盘

    然后另一个U盘制作GParted-live启动盘,先下载好gparted-live-1.5.0-6-amd64.iso,用Rufus写入这个U盘,以ISO镜像去制作GParted-live启动盘:

Rufus制作GParted启动盘

    当然也可以用Ventoy来制作,不用两个U盘,直接制作Ventoy盘后,将pe的ISO镜像、gparted-live-1.5.0-6-amd64.iso、physdiskwrite写盘工具、IStoreos镜像一起放入Ventoy中,但Ventoy比较挑U盘,一些老或杂的U盘不识别启不了,up主就是杂牌U盘多,制作好的Ventoy盘压根不能用。

开始实操:

准备工作做好后,现在有两个U盘,在pe环境下,先用DiskGenius删除所用分区,然后用physdiskwrite写盘工具,写入openwrt镜像,最后扩容/overlay空间。

legacy固件可用DiskGenius扩容/overlay空间;

efi固件可用GParted-live启动盘,扩容/overlay空间

小主机接好显示器、键盘,开机的时候不断按热键F2(不同机型不一样要百度查),进入Bois,在Bois选中Boot启动项,选择从U盘启动进入pe系统。

写入操作:

1、使用DiskGenius删除所有分区

右键选择删除所有分区保存更改

2、使用physdiskwrite工具写盘

先Win+E查看pe盘的盘符,为C:            再Win+R,输入cmd,打开命令窗口

查盘符和打开命令窗口

在窗口输入c:,切换到pe目录下,dir查看有什么文件,然后输入physdiskwrite写盘命令:

physdiskwrite.exe -u 固件名称 

以efi固件为例,即:

physdiskwrite.exe -u istoreos-22.03.5-2023120811-x86-64-squashfs-combined-efi.img

小技巧:有人会说固件名字那么长,physdiskwrite这个也不好输,打错了怎么为,不用改名,用万能的tab键,输入ph,然后敲tab键自动补全,还有就是固件名称,输入is再敲tab自动补全,在linux中及各种命令窗口很有用。

输入physdiskwrite写盘命令

当输入physdiskwrite写盘命令,按Enter键后,physdiskwrite写盘工具会让你选择,写入那个硬盘,这个选错,写错盘很危险,所写的盘资料全没,这也就是为什么让你们用pe系统原因,用pe系统写错了也不要紧,因为除了一个U盘就是没有写的空盘,当然up主是这样,很多小伙伴可能是有多个盘的,会选盘才是王道!

看下面这图,要打开DiskGenius这软件,在DiskGenius中有一个列表,列出当前机器所有的硬盘,up这就两个,一个320G的机械,一个32G的PE启动盘,按DiskGenius这软件排列,从上到下,320G机械就是序号0,32G的PE启动盘序号1,与physdiskwrite写盘工具一一对应,还可以看Model信息与DiskGenius也对的上,但physdiskwrite写盘工具如果硬盘多了,就不会显示Model信息,就像32G的PE启动盘那样。

physdiskwrite选盘

所以写入的是序号为0的320G机械,输入0,按下Enter回车写入,下面就是写入完成了。

写盘完毕

写盘完毕后,先关闭DiskGenius软件,然后再打开,可查看分区情况,也就是前面说的,

当刷入efi固件时,硬盘分区表格格式自动会变为GPT,启动方式为UEFI(更快)

当刷入legacy固件时,硬盘分区表格格式自动会变为MBR,启动方式为legacyBios

这里的扩容操作就要分开了,efi固件只可以用Gparted来扩容,legacy固件可以用Gparted扩容和DiskGenius扩容,这DiskGenius扩容更简单。

注意:efi固件的/overlay分区是序号3,而legacy固件的/overlay分区是序号2

所以用Gparted扩容操作时,命令要输对分区才行。

efi固件写入后分区情况legacy固件写入后分区情况

             (legacy固件建议跳到下一节,不用看Gparted legacy固件与efi固件扩容操作)

Gparted legacy固件与efi固件扩容操作:

注意:这时要关机PE系统,换另一个制作好的GParted-live启动盘(Ventoy不用换,选gparted-live-1.5.0-6-amd64镜像启动),不断的按热键进入Bois,并从U盘启动,现在还没有进入Gparted进行扩容操作,如果一不小心启动了openwrt,那前面的操作全部白费用了(只能再来一遍),因为openwrt第一次启动就确定好了/overlay的大小,启动后再改这种方式不适用了,启动后只能新建分区挂新分区,那就不是无损扩容了。

很重要,就是在pe下写完镜像后,在不启动openwrt情况,重启进入Gparted-live启动盘,这样进行下一步操作:

GParted界面

按Enter回车,选Dont't touch keymap

默认语言为33,按Enter回车

输入2,选命令模式,按Enter回车

现在可以输入命令了,先输入:

parted -l

查看磁盘信息,efi固件会提示有错误提示,输入fix修复,然后就查看到了磁盘信息;legacy固件写入后不会有错误;这里是efi,所以输入fix,得到/overlay分区序号为3(legacy固件/overlay分区序号为2,前面也有说到),要编辑的是320G的机械盘,盘为/dev/sda,按写入的磁盘而定,则为/dev/XXX,up主的是/dev/sda。

查看分区情况

编辑磁盘,输入命令:

parted /dev/sda

这个/dev/sda就是上面得来的,也就是写入IStoreos后的磁盘

修改磁盘分区大小,输入命令:

resizepart 3 80% 或 resizepart 3 128G

这个序号3就是上面得来的,也就是写入IStoreos后的磁盘的/overlay分区,可以不断的print,打印分区大小的信息,和不断resizepart 修改分区大小,直到感觉大小适合,这里我就resizepart 3 80%,留下一些空间给沙箱,IStoreos的沙箱很有用,建议不要resizepart 3 100%,留些空间给沙箱。

最后,确认好大小后,输入quit,结束编辑,输入reboot,按Enter键

扩容分区

重启拔U盘进入IStoreos,进入系统,软件包空间(overlay)就有了200多G了

efi固件扩容成功

        (legacy固件看这里DiskGenius legacy固件扩容操作,在pe环境下继续操作)

DiskGenius legacy固件扩容操作:

选中/overlay分区,按ctrl+f12

按照需求,调整分区大小

调整好后,pe系统关机重启,拔U盘,进入IStoreos系统

进入后,查看,扩容成功

legacy固件扩容成功

开启IStoreos沙箱模式(可选):

    现在IStore是无损扩容安装成功了,但是之前不是让大家留下一部分用于沙箱,这功能很好用的,开了沙箱后再不用担心软路由配置错了,可以一键回退,去首页查看磁盘情况》

可以看到,之前留下的空间,legacy固件直接按分区并格式化就行,但efi固件按了会出错。

所以出错了的话,还是用IStoreos里的,DiskMan工具来新建比较好

打开后,选中你要磁盘进入编辑

在下面,有新建,选中新建分区

新建好后,目前为ExT4,可以格式化其它,这里推荐ExT4或NFS的分区格式

这样就新建好并格式化分区了

去首页选沙箱,选分区,up主就选sda4,刚刚新建的

按开启沙箱,就会重新启动了

进入系统,就会发现,/overlay从238gb变为了59gb,不用慌,只要一退出沙箱,就会重新变回来,但是一但退出了沙箱,该分区数据会全没,所以原来的叫/overlay,进入沙箱后叫/ext-overlay,但原/overlay目录数据不会受影响,挂载的磁盘数据也不会受影响。

    开启沙箱后,当觉得合适了,就到沙箱那保存设置然后重启,不适合弄乱了就重置。这样IStoreos就安装好了,支持UEFI的机器,尽量选efi镜像,完结,撒花!!!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