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观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管理学的艺术性案例 教授观点

教授观点

2024-05-10 10: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我家在东北,那里有摆酒席的习惯。孩子考上大学要摆桌请客,盖房子要摆桌请客,生孩子要摆桌请客,摆桌请客的理由名目繁多,总能找到。请客就得随礼,今天你请明天我请,礼尚往来,乐此不疲。实际上没有谁觉得是好事,内心都很烦,但又照旧。难道就是传统文化的原因吗?城市为什么就简单的多?如果金融系统发达了,农村还愿意这么干吗?我看不见得。我总觉得老家的摆桌请客实际是变相的民间金融。

其实,人的行为基本上可以由经济和社会两方面解释,经济角度是收益成本比较,社会角度是从众、效仿等群体行为的机制。这也许能够解释工商管理学科有两门基础课程——微观经济学和组织行为学,管理学概论都不见得是工商管理学科的基础课程。

结合以前我和美国教授交流的具体经历,我认为人性基本上相同,具体的行为是因为环境(特别是制度环境)的差异造成的。1990年代,美国一位教授连续几年来南开大学给MBA授课,我在负责MBA教育管理工作,接待的任务归我,我和这位教授交流多了,也就建立了友谊。记得他第2次还是第3次来中国的时候,我请他到家里吃饭,他没有拒绝,如约到我家里做客。事后他问我,“为什么你要把我请到你家里吃饭?”我说“你是朋友,这是我们中国的一个习惯,把朋友会请到家里有亲人的感觉。”他没有说什么。后来我去美国他所在的学校访问,他就很自然地请我到他家里吃饭,甚至让我住在他家里,比我更热情地招待我。这些经历和认识对我理解创业很有帮助。管理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有人认为管理不能教。和管理相比,领导更具有艺术性,开始大家研究领导者特质,潜台词是领导是天生的,后来研究领导方式、领导理论等,领导力逐渐被大家觉得可以训练。我特别喜欢有关领导的一个定义:领导是下属主动服从和追随。认真揣摩这个定义,看身边的例子,你不觉得有一定的规律吗?!和领导相比,创业又更加具有艺术性,成功是小概率失败是大概率、摸着石头过河、不确定性而不是简单的风险,等等,这不更加不具有科学性吗?反过来想,这正是创业研究的魅力,说明创新的空间比较大。

讨论这个看似特别简单的话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近来,社会上有一种很强的声音:论文无用!实证研究无用!我不赞同这样的观点。不少研究不接地气,自娱自乐,需要改进的地方不少,但不要走极端,从一端走向另一端。

学科研究甚至是发展范式的转变问题及工商管理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发展,不是要彻底抛弃实证研究范式,而是要追求适合工商管理研究的科学方法创新。例如,学术界已经开始尝试如何提高工商管理领域研究发现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问题,《中国工业经济》杂志要求和鼓励论文作者公布数据。继强调数据质量后又进一步强调内生性、稳健性检验,并不断地探索一些新的研究方法等。不仅是研究,商科教育也在探索转型,一些国外的著作被翻译引进中国,如《造福世界的管理教育——商学院变革的愿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年)、《MBA 教育再思考——十字路口的工商管理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年)。前些年,世界范围内的一些管理学院负责人筹划发起一个声明,2017 年11 月推出了立场宣言——“负责任的商业与管理研究: 愿景2030”。核心观点是让管理成为负责任的科学,科学服务社会。宣言呼吁大家积极行动起来,改革目前的商业与管理研究,以实现人类创造更美好世界的最高理想,使得全球商学院将因其对社会福祉的卓越贡献而广受尊重。我们坚信中国未来的工商管理学科一定会越来越好,服务中国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世界工商管理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贡献中国学者的智慧。

要正视管理的艺术性。行为的原因是由于文化还不是文化,如何判断?这当然是难以回答的一个问题。我觉得如果行为要是能和利益联系在一起,就没必要把它归到文化的因素当中。假设一个外国人在马路上行走,看到我们的国人随地吐痰,他予以制止。我觉得这个背后可以说是文化或者他的生活环境所养成的一种习惯,因为他和这件事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上课,班上经常会有留学生在场,我会开玩笑的问他们来中国多长时间、是否去买正版的软件,得到的结论回答也是高度一致。他们会微笑的说不买,软件可以免费的拷贝,我认为这就不是文化的原因。简单的来说,如果某种行为不和利益、成本这些因素联系在一起,我觉得可以简单地归纳到文化上面。我不能够用这个尺子去衡量所有的行为。我只是想说我们应该针对行为的原因,冷静的、理性的进行分析,这样才可能谋求进步。学术研究应该也是此理。

————————————————

信息来源:NET2019

编辑:严莉

审核:周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