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的发展历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简述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 计算的发展历程

计算的发展历程

#计算的发展历程|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云计算是一种“计算”模式,即首先是计算,然后才是云,云是用来描述这种新型的计算模式。回溯计算模式的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云计算的产生和发展。

  从计算机诞生到今天,计算模式经历了“大型机时代”、“PC机时代”、“云计算时代”三个主要阶段,伴随这三个阶段的是三个代表公司(IBM、微软、Google)和三个代表人物(沃森、盖茨、施密特),如下图:

  这样一个变迁的过程中,产生不少逸闻趣事,这些逸闻趣事也恰恰说明了计算发展的轨迹。

  1)当1940年代大型机发明后,IBM的创始人沃森说:全世界只需要5台计算机,因为这个机器太强大了,也太昂贵了,行业进入大型机的计算时代;

  2)时间进入1980年代,发明了PC机,微软创始人盖茨说:每个人的书桌上都需要一台电脑,行业进入了PC机计算时代;

  3)时间进入到2008年,宽带互联网的普及,Google的CEO施密特说:沃森说的没错,这个世界确实只需要5台计算机,但是这5台计算机不是传统的大型机,而是云计算,它们在天空里、在云里,这是云计算从Google的内部概念走向全行业的开始。行业螺旋式上升,进入了网络计算时代,即云计算时代。

  下面我们从“计算技术架构、网络范围、终端形态”等三个方面详细对比三种计算模式,如下图:

  1)大型机时代:计算能力是“集中”的模式,集中在服务端,服务端采用大型机设备,大型机采用封闭和专有的并行计算架构;终端主要功能就是输入和输出,没有计算能力,如早期的字符终端;终端和大型机之间的网络往往局限在很小的范围之内,一般是一栋楼之内,是专用的网络;80年代的大学生都会记得“计算中心、机房和上机”等概念,即:要向计算中心申请时间,才能去机房中上机,去调试程序。

  2)PC机时代:计算能力是“服务端和终端并重”的模式,服务端主要采用Unix小型机和X86服务器,每个小型机和服务器以单机计算为主,辅以容灾备份和负载均衡;终端是以X86的PC为主导,采用开放的架构;服务端和终端之间的网络从“机房”扩展到“局域网和园区网”,以太网成为主导技术。

  3)云计算:计算能力是“服务端为主,终端为辅”的模式,服务端主要采用X86服务器,采用分布式计算架构,构建海量信息的计算和存储能力;终端形态多样,包括PC、手机、机顶盒等多种形态;服务端和终端之间的网络从“园区/局域网”扩展到“广域网和互联网”,IP/Internet成为主导技术。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云计算不是万能的,适合海量、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在金融和科学计算等领域,大型机和小型机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云计算是在宽带网络推动下计算技术的自然演进,“分布式计算架构、网络范围扩大到广域网和互联网、终端形态的多样性”是云计算的主要特征,这是云计算和大型机计算、PC机计算的主要区别。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