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深原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简述景深及景深产生的原因有哪些方面 景深原理

景深原理

2023-08-01 19: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转自http://gordon125.blog.163.com/blog/static/95255632007510113156714/

首先,我们现在物体的准焦距离是≈0.75m ,如果光圈值定在f /22时,最近有效拍摄距离的物体清晰距离为0.4m,而最远的有效拍摄距离的物体清晰距离为无穷远(红色标记);如果光圈值定在f/8时,最近有效拍摄距离的物体清晰距离为≈0.56m,而最远的有效拍摄距离的物体清晰距离≈1.2m(绿色标记)。如此运用,我们就可以在对物体准焦之后,定下了要拍摄的曝光光圈值,我们就可以通过景深标尺来知道我们将要拍摄的照片其清晰范围大概会在哪里了。

    这个一定要通过多实践拍摄来理解,因为这对如何合理运用景深来拍摄到一幅物象清晰合理的照片有好处。

2、什么叫做景深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叫做景深?景深就是被拍摄物体准焦平面处的景物,在胶片上会形成清晰影像,在焦平面的前方某处到其后方某处有一个范围,其内的景物都能形成清晰影像,这一范围称为景深。(是不是感觉很难理解啊?呵呵呵……那就看看就算了,做饭不需要知道米怎样种出来)

    再往下看下面内容的时候,请大家先看看以下这幅“景深原理简图”(这幅图片只是让大家知道景深形成的大致原理,图片的精度是存在缺陷的,所以大家只需要理解就可以了。有兴趣的学员,我们可以在以后进一步探讨。)

 

请大家了解图中的几个术语“前景深”“后景深”“物距”“弥散圆”“视角”“前焦深”“后焦深”知需要在心中大概有点印象就可以了!

    如果对上图有所了解后,请再看网友笨刚转贴色影无忌网站“关于光圈值变化时景深是如何产生的”图片(个人认为这个对于初学者不重要,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景深原理 - =决定性瞬间。。。 - =『决定性瞬间』.....

    不知道大家在以往拍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在光圈不变时,当物体靠近镜头和远离镜头,那段在物像(被拍摄的物体叫做物像)平面前方和后方的清晰范围都不一样?这就是影响景深的一个因素——物像距离(简称:物距);当物像不变时,光圈变化,物像平面前方和后方的清晰范围也不一样,这也是影响景深的另一个因素——光圈值;物距不变,光圈值不变,但所使用的镜头焦距改变,物像平面前方和后方的清晰范围都不一样,这个就是第三个影响景深的因素——焦距。

   

    还有一个影响景深的因素——弥散圆直径,在成像焦点前后,光线开始聚集和扩散,点的影象变成模糊的,形成一个扩大的圆,这个圆就叫做弥散圆。不同面积的胶卷所用的相机镜头就会有不同的弥散圆直径。弥散圆对于使用者来说不是一个很重要的理解因素,所以在基础教学中就暂时不作解说。只要大家知道影响景深的那三大因素(物距、关圈值、焦距)就可以了。

  

 

 

1、焦点 (focus)

平行光线射入凸透镜时,理想镜头将所有的光线聚集在一点,这个点,就叫做焦点,焦点和镜片光学中心的距离叫做焦距。过焦点后光线继续以锥状发散开来。

景深原理 - =决定性瞬间。。。 - =『决定性瞬间』.....

2、弥散圆 (Circle of Cnfusion)

又译为:弥散圈、模糊圈等等

在焦点前后,光线从聚集到扩散,点的影象从圆到点(焦点),继而有扩散到圆,这个焦点前面和后面的圆就叫做弥散圆。

景深原理 - =决定性瞬间。。。 - =『决定性瞬间』.....

如果此圆形足够小,肉眼依然可被视为点的成像。这个可以被接受的最大直径被称为容许弥散圆直径δ (Permissible circle of confusion)。

观赏拍摄的影象是以某种方式来观察的,人的肉眼所感受到的影象与观看距离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弥散圆的直径小于人眼的鉴别能力,人眼将感觉是清晰的。这时的弥散圆的大小就称为容许弥散圆。

人眼在明视距离(眼睛正前方30厘米)能够分辨的最小的物体的尺寸大约为0.125mm。蔡斯公司制定的标准时,选用了常用尺寸7吋照片(175×125mm)为依据计算,要求弥散圆只能在0.125mm以内,按此计算得到是图像对角线长度的1/1730左右。所以蔡斯公司制定的标准就是弥散圆直径 δ=1/1730 底片对角线长度。

不同的厂家、不同的底片面积都有不同的容许弥散圆直径的要求。各厂家对于35mm照相镜头的容许弥散圆的取值并不统一(前提是画面放大为5×7吋的大小,观察距离为25~30cm)一般取值范围是底片对角线长度的1/1000~1/1500左右。在这里可以看出:景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和弥散圆直径 δ的取值大小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我们也可看出:弥散圆直径 δ 的取值的大小和镜头生产厂商的技术能力有关。

一般常用的数值是:

画   幅

24mm×36mm

6cm×9cm

4"×5"

容许弥散圆直径 δ

0.035mm

0.0817mm

0.146mm

3、景深 (Depth of field)在对焦时,通过镜头将在焦平面上清晰成像,而对焦点的前景和后景也在焦平面成像,只要它们成像的弥散圆等于或小于容许弥散圆直径,我们将认为是清晰的,这样影像就有一个的清晰的区间,这就是景深(下图)。景深原理 - =决定性瞬间。。。 - =『决定性瞬间』.....

从以上可知道,在焦点前后各有一个容许弥散圆,这两个弥散圆之间的距离我们称呼它叫焦深,它和景深是相对应的。所谓景深即:在被摄主体(对焦点)前后,其影像具有的一段清晰范围,这范围内的景物在焦平面上成像,都在容许弥散圆的限定范围内。

景深是随镜头的焦距、光圈值、对焦距离的不同而变化。一般来说:

1、焦距短,景深大,

2、对焦点离远,景深大,

3、光圈小,景深大。

景深原理 - =决定性瞬间。。。 - =『决定性瞬间』.....

以拍摄者为基准,从对焦点到近点的清晰范围叫前景深,从对焦点到远点的清晰范围叫后景深。

4、景深的计算

景深原理 - =决定性瞬间。。。 - =『决定性瞬间』.....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后景深 > 前景深。

由景深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景深与镜头使用光圈、镜头焦距、拍摄距离以及对像质的要求(表现为对容许弥散圆的大小)有关。这些因素对景深的影响如下:

(1)、镜头光圈: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镜头焦距: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3)、拍摄距离:距离越远,景深越大;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END        

Copyright © 2002 - 2010『休止符攝影Studio』

http://blog.163.com/gordon125

http://362845610.qzone.q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