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考研政治徐涛强化班笔记要点,持续更新中……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和实质 2021考研政治徐涛强化班笔记要点,持续更新中……

2021考研政治徐涛强化班笔记要点,持续更新中……

2023-10-29 22: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考点54 剩余价值的循环

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阶段,与此相联系的是资本依次执行三种不同职能:

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

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

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产业资本运动的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

二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

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资本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循环,就叫资本的周转。

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有很多,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资本周转时间,二是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经济危机的发生,实际上是资本主义条件下以强制的方式解决社会再生产的实现问题的途径。这种强制性地恢复平衡,是以社会经济生活的严重混乱以及社会资源和财富的极大浪费为代价的。

考点55 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在利润平均化规律作用下,产业资本家获得产业利润,商业资本获得商业利润,银行资本家获得银行利润,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

考点56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

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经济危机的可能是由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引起的。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经济危机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考点57 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包括对内对外两个基本方面,即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民主制度:“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分权制衡”、“社会契约”、“自由、平等、博爱”。

法制:宪法是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制度的核心,它所依据的基本原则有:私有制原则,“主权在民”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利人权原则。

国家政权:分权制衡的组织形式,即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三个权力主体独立行使。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

其一,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

其二,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其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其多党制则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考点58 资本主义从竞争到垄断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垄断取代自由竞争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占据统治地位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包括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种形式。

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资本集中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所支配。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巨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与控制。

垄断形成的原因:

1获得高额利润

2避免两败俱伤

3形成竞争限制

尽管垄断组织的形式多样,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即通过联合来操纵并控制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存在竞争的主要原因:

一是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二是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三是不存在由一个垄断组织囊括一切部门、一切社会生产的绝对垄断。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相比,具有一些新特点:

1竞争的主要目的是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巩固、扩大已有的垄断地位;

2不仅采取经济手段还采取非经济手段,使竞争更加复杂;

3竞争的规模扩大,范围遍及各个领域和部门,并由国内扩展到国外。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种垄断资本。

金融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包括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

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经济上:“参与制”来实现的。

政治上:“个人联合”。

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掌握新闻科教文化等来左右和影响内政外交与社会生活。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垄断利润的来源: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

1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

2通过控制市场占有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3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国外利润;

4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垄断利润的实现: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

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垄断利润。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垄断价格的产生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它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表现。

考点59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原因:

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其次,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最后,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也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主要形式有五种:

一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二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三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国家向私人垄断企业订货、提供补贴等;

四是宏观调节;

五是微观规制。

宏观调控的目标: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微观规制的目标: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②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微观规制主要有三种类型:其一是反托拉斯法;其二是公共事业规制;其三是社会经济规制。

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评价: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是金融垄断资本得以形成和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垄断资本主义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

第一,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幅上升,金融资本在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和利润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第二,随着实体经济的资本利润率下降,面对激烈竞争,实体经济部门不得不把利润的一部分投向金融领域,导致金融资本的急剧膨胀;

第三,造业就业人数严重减少,以金融为核心的服务业就业人数逐步增加;

第四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

金融莹断资本的发展,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经济过度虚拟化,导致金融危机频繁发生,不仅给资本主义经济,也给全球经济带来灾难。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经济动因:

一是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

二是将部分非要害技术转移到国外;

三是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四是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基本形式有三种:

一是借贷资本输出;二是生产资本输出;三是商品资本输出。

从输出资本来源看,主要有两类:

一是私人资本的输出,二是国家资本的输出。经济社会后果:对资本输出国来说是有利的,对资本出入国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是通过垄断组织间的协议实现的,而协议的订立、瓜分的结果又以经济实力为后盾和基础。早期的国际垄断同盟主要是国际卡特尔。

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以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为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是由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出面缔结协定所组成的国际经济集团,如西方七国集团、欧盟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事国际经济协调、维护国际经济秩序的国际性协调组织主要有三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

垄断资本国际化条件下各种形式的国际垄断组织、国际垄断同盟和国际经济协调机构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但它们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为他们攫取高额垄断利润服务的。

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进而发展到帝国主义,具有五个基本特征:

(1)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2)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3)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5)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考点60 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包括:

一是国际分工进一步分化;

二是贸易的全球化;

三是金融的全球化;

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一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二是跨国公司的发展;

三是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又是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

一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二是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三是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全球化的冲击;

四是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竟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考点61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1.个体资本所有制

2.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

3.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

4.法人资本所有制。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

社会阶层的变化:

一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拥有所有权的资本家一般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而是靠拥有的企业股票等有价证券的利息收入为生;

二是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政治制度的变化:

首先,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其次,法制建设得到重视和加强,以协调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利益;

最后,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经济危机呈现出新的特点:

去工业化和产业空心化日趋严重,产业竞争力下降;经济高度金融化,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

财政严重债务化,债务危机频繁爆发;

两极分化和社会对立加剧;

经济增长乏力,发展活力不足,周期性危机与结构性危机交织在一起;

金融危机频发,全球经济屡受打击。

考点62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新变化的原因主要有:

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深刻的,其意义也是深远的,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论断的科学性。

考点63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在这场危机的影响下,西方国家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民生等各方面都出现了各种问题。

第一,经济发展“失调”,

第二,政治体制“失灵”,

第三,社会融合机制“失效”。

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根源,归根结底还在于资本主制度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考点64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局限性

从16世纪初期兴起的社会主义思潮算起,社会主义到现在已经有五百年的历史,其间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想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也经历了从苏东剧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兴起的过程。

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1)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2)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3)他们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考点65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

考点66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导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阐述了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相互关系的重要原则。

一是坚持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

二是坚持各国党的独立自主和完全平等。

考点67-68 无产阶级革命与俄国的探索

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首先,它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开启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其次,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运动;

再次,它激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民主革命,掀起了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新高潮;

最后,它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推进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列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台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也是他留给后人的最宝贵的思想遗产。

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

1.从经济方面来看,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两部分组成。在发展战略方面,主要是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与这种发展战略相适应,在经济体制方面,主要是在所有制结构上形成了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在经济运行中排斥市场机制,完全采用行政手段,形成了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

2.从政治方面来看,主要表现为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等。

考点69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第—,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第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考点70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1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2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3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不断深化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

4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考点71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