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家具风格:简约雅致,凸显学而优则仕的理念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简约床靠背图片 宋朝家具风格:简约雅致,凸显学而优则仕的理念

宋朝家具风格:简约雅致,凸显学而优则仕的理念

2024-04-20 16: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人们通常认为:宋代是中国传统家具发展中承上启下的阶段。在宋朝,家具品类已经基本完善。在设计风格上,宋代家具设计与隋唐的华丽风格截然不同。

由于统治者推崇儒家的“学而优则仕”思想、强调伦理道德,故而,宋代家具的设计更偏向于简约雅致、高度的秩序感,设计简洁雅素,没有多余的曲线。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在管理国家过程中,为社会经济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的时候,无意间也推动了家具设计风格的转型。

元代的家具设计虽然缺少了宋代清秀淡雅的文人气息,但是,尽显游牧民族的豪放自由精神和热情奔放。

宋代和元代丰富了中国传统家具设计语言、家具制作工艺、家具制作风格,装饰艺术风格也日渐成熟,为后来中国传统家具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便利。本篇文章重点叙述一下两宋的家具风格。

宋代床榻类家具

在宋代,垂足而坐的日常生活方式,已经得到社会认可,成为时代主流。庄裕在《鸡肋编》中,叙述当时坐卧方式时说:

“古人坐席,故以伸足为箕倨。今世坐榻,乃以垂足为礼,盖相反矣。盖在唐朝,犹未若此。”

宋代床榻陈设布局的演变尤其凸显人们起居方式的改变,榻和罗汉床是宋代较为典型的两种坐卧家具的基本形制。

榻使用范围之广在宋代画作中,可见一斑,比如《槐荫消夏图》中描绘了一个人躺在榻上乘凉的情景。画中,壶门带托泥式的小榻被用来供人坐卧休憩,榻前还设有屏风,榻的侧面还设有摆放香炉、笔架的案。

《荷亭对弈图》描绘了南宋上层市民的悠闲生活。这幅画中的榻造型简洁大方,榻的腿部和底部的连接处设有角牙。

《草堂客话图》和《薇亭小憩图》中的榻形质十分相似——榻腿脚都是内翻马蹄足。而内翻马蹄足也正是宋代工匠们处理家具腿部造型最典型的手法之一,这样也能使得榻的结构造型简约、大方、美观。在宋代,还有一种多用于日常待客和起居生活之用,形制较大的榻。

比如南宋《女孝经图》卷中有一个壶门带托泥式的、面积很大的榻,从整个画面中就可以看出这种榻的使用功能已经不仅局限于临时休息了。还有刘松年的《补纳图》,画中两个老者盘腿坐于大榻上议事。

罗汉床

罗汉床最先是以休息睡觉为主要功能的,随着时代发展,明清以后,罗汉床就变成了一个待客工具。最初的罗汉床基本形制为三面围子,一面冲着前面开敞。

罗汉床并不是宋代才出现的——五代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所描绘的罗汉床是三面围子,一面没有围子,向前敞开的,床前还设置了案,两人坐于床内观看歌舞表演。从图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出罗汉床的样式与装饰,造型简洁,三面围子上被画上了山水画作装饰。

宋代的罗汉床在工匠们的手下变得更加细致精美了。宋人的《维摩图》就描绘了一个整体端庄古朴、结构装饰都极为细致精美的罗汉床:罗汉床的三面围子是用攒框装板做的。围子的边框素混面起双阳线。

边框内的子框起脊纹和边框的一条阳线交圈。边框的转角处使用尾角,降低伤害度。子框和边框用大格肩榫相交。罗汉床前还设有脚踏。

床榻与屏风结合 床榻与屏风结合,能够更好的分割室内空间。人们通常在房间正中间摆放床或榻,在床顶设置一个屏风,桌和椅都围绕屏风摆放。

主人休息时,用来摆放香炉、笔架、烛台的几案类家具可放于床前。主人要待客时,可以在床或榻的周围安放凳椅类家具,用餐时还可以直接在床或榻上放置食具。

除此之外,床榻还常常会和其他家具一起配合放在户外使用。从这一点也可以说明在宋代家具的使用和搭配已经较为自由灵活了,且家具已不像以前那样沉重,易于挪动。

椅凳类家具

坐具中的椅凳类家具,作为人们日常起居生活方式转变的代表,可以更好的说明高型家具是如何被广泛运用于宋人生活、并最终取代了从春秋战国以来的矮型家具。

椅子,靠背椅 虽然说是靠背椅,但这种椅子坐面很大,按照正常的方式坐,人们是根本靠不到靠背的。要想靠到靠背,就必须要把整个腿盘上去,盘到坐面上去才行。其实看起来就像是和尚坐禅。所以也有一些资料上把靠背椅称之为禅椅。

靠背椅没有扶手,搭脑两端可出头也可不出头(搭脑出头的叫灯挂椅,搭脑不出头的叫一统碑),造型简洁大方,比例合适,是宋代座椅的典型代表之一。

《韩熙载夜宴图》中,韩熙就曾盘腿坐在一把靠背椅上。按照画中人物和椅子的比例来看,这把靠背椅椅面较宽,用材厚重,造型简单大方,没有做过多的装饰。从形制上细分,这把靠背椅是一把灯挂椅。因为它的搭脑两端出头了,搭脑上翘非常明显。

河北省巨鹿县的北宋遗址就曾出土过一把来自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40年)的木质靠背椅。椅子制作工艺简单,造型朴素。椅子正面宽50cm,侧面宽54.6cm,通高是116.8cm。椅子坐面下与前腿结合处运用了角牙。搭脑造型略呈弓形,是一把灯挂椅。

靠背椅的形制具有普遍性,可以说,靠背椅为其他造型的椅子变化出现奠定了基础。

扶手椅

扶手椅与靠背椅最大的不同便在于:靠背椅只有靠背;扶手椅除了有靠背之外,还有扶手。靠背椅只有两种类型。而扶手椅分很多种类,要是具体辨认比较容易混淆,但因为其基本形式是统一的,所以我们一般统称为扶手椅。

扶手椅主要有官帽椅、御榻、玫瑰椅、太师椅四种。

官帽椅非常形象地描绘出了宋朝官员们头戴帽子的形象。宋朝官员们的帽子两边都出头,而且要翘起来,所以官帽椅的两头搭脑和扶手都出头。

但后来又逐渐演变成搭脑出头,扶手不出头的“两出头”;再到后来搭脑和扶手都不出头,变得圆润起来的这种形制的椅子又被细分为“南官帽椅”;反过来说,搭脑和扶手都出头的被称为“北官帽椅”,也称为“四出头官帽椅。”

御榻其实只是一种美称,它形制上还是属于扶手椅的范围,不过到后面明清时期被人称之为“龙椅”。看到御,大家就能想到这是皇帝的宝座。御榻属于扶手椅中的官帽椅,搭脑和扶手都出头,只不过它扶手的前端有类似龙头的装饰,是属于比较特殊的北官帽椅(特殊就在于那龙头装饰)。

宋代的玫瑰椅并不多见。宋代只是玫瑰椅的发展和形成阶段,玫瑰椅在明清时期才达到顶峰。没有太过具体的史料记载玫瑰椅名字的来源,有人猜测这可能是谐音的叫法,最后形成的。

最开始的玫瑰椅的靠背和扶手都是齐平的。南宋《围炉博古图》中就有一把形似扶手椅的玫瑰椅。画中一人背对画面,坐在玫瑰椅上。

从形式上可以看出,玫瑰椅的靠背和扶手是齐平的。靠背上似乎还有类似椅披之类的东西挂在上面,玫瑰椅的底部还带有脚踏。但是这把玫瑰椅的整体用材从画中看得太小了,不太符合现实生活中的椅子形式,有人推测可能是画家在刻画家具时,对此特殊处理过。

太师椅很特殊,从形式上来看,它既可以看作是交椅,也可以看作是圈椅,还可以看作是扶手椅。说到太师椅,就不得不提到臭名昭著的南宋宰相秦桧。

当时的一个官员名叫吴渊,有一次开会,宰相秦桧的头巾不小心掉了。吴渊为了溜须拍马 屁,便思索出荷叶型的托首,并找人定做了40把这种形制的椅子。

当时的人为称之为太师椅。后来,太师椅其实已经成为身份和尊贵的象征,虽然太师椅从形制上并没有完全摆脱交椅和圈椅的样式,但按照其最终发展形势,人们还是把它归为扶手椅的一类。

墩是一种没有靠背的坐具,形制上和凳子很像,但是样式结构上要稍微复杂一些。整体造型更为文雅。

墩的使用在宋代很普遍,使用环境也相对随意,多见于文人雅士生活起居中。

墩又有坐墩,古墩,绣墩几种形式。

南宋时期的话本小说《大宋宣和遗事》中记有:“徽宗遣殿官宣李师师入内,朝见毕,赐夫人冠帔,使师衣着,仍赐绣墩,次坐于御座之侧”。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绣墩在当时已经算是登堂入室的正式坐具了。

宋代的绣墩运用很广泛,许多宋画中都对绣墩有所描绘,比如,南宋《却坐图》、《十八学士图》、《女孝经图》中都描绘了装饰十分精美的绣墩。

在两宋时期,起居方式已基本从席地而坐转变为垂足而坐。椅凳类家具和床榻类家具,正是宋代高型家具广泛普及的典型例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