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学生年度人物·2022”答辩分享会举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答辩会的新闻稿 “北京大学学生年度人物·2022”答辩分享会举行

“北京大学学生年度人物·2022”答辩分享会举行

2023-12-06 13: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北京大学学生年度人物·2022”答辩分享会举行

2023/04/03 信息来源: 学生工作部

编辑:燕元 | 责编:山石、安宁

3月24日下午,“北京大学学生年度人物·2022”答辩分享会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举行。经过院系推荐、师生代表初评投票,15名来自不同院系的候选人入围终评答辩分享。答辩分享会邀请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大学生》杂志社资深编辑,校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学生工作部、教务部、研究生院、人事部、国际合作部、校团委、医学部学生工作部等职能部门老师,院系教师代表和往届北京大学“学生五·四奖章”获得者、北京大学学生年度人物获得者担任专家评委,同时由150名师生代表进行终评投票。答辩分享会由工学院2020级硕士生张赫宇、外国语学院2022级本科生汪栎宬主持。

答辩分享会现场

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北大学子生逢其时,重任在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北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勇于创新创造,潜心学术科研,投身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与文化传承,用个人的成长与奋斗彰显青春蓬勃朝气,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涌现出一批扎根中国大地、奋进时代征程的先进典型。

候选学生风采展示(林织星为视频展示)

立足学科专业,以科研报国贡献青年力量。物理学院2019级本科生林织星格物致知、博采众长,学业成绩优异,稳居年级第一,以“一作”和“共同一作”在SCI期刊和领域内知名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与团队成员合作获得国际理论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第二名,成为当年内地高校所获最高名次,并以所学知识服务他人。精神卫生研究所2018级直博生刘宁宁专注儿童多动症的研究,发表或被接受SCI期刊文章10篇,其中“一作”或“共同一作”6篇,累计影响因子56分,受邀在顶级学术会议汇报,她坚持医学科普,创建个人微信公众号和知乎账号,推动多动症(ADHD)及相关疾病知识分享,将专业知识与社会所需紧密结合,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第三临床医学院2015级八年制博士生韩耕愚求索科研创新,发表高质量中英文文章15篇,其中2021—2022年以“一作”发表SCI期刊文章10篇,团队聚焦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建立了中国人自己的肌肉诊疗流程,填补了椎旁肌领域的多个空白,临床中,他坚守岗位,接诊急诊患者超3000人次,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城市与环境学院2017级博士生冯禹昊潜心学术,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26篇,其中2022年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发表论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200分,参与编写专著2部,担任3本SCI期刊审稿人,他所做的碳中和系列工作为实现国家碳中和战略提供了有利的数据支撑,为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发出北大声音。第二临床医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张小帅共发表中英文论文10篇,其中第一作者SCI期刊文章6篇,他站上国际学术舞台,分享中国经验,在科研学习之余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学以致用,在医学科普与社会实践中惠及大众,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服务师生需求,以热忱奉献擦亮青春底色。软件与微电子学院2020级博士生李昌晋先后担任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党支部书记、社团团支部书记等职务,带领科研团队获得国家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颁授的最高荣誉“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申请国家专利2项,参与设计的产品被企业投入使用。燕京学堂2021级硕士生宋晓莉在疫情期间帮助一线医务工作者纾解压力,担任学生防疫委员、班长,组织多项线上线下活动,帮助落实疫情防控政策,促进国际学生的沟通交流,从北京冬奥会宣传拍摄到国内外媒体平台节目录制,她传播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精神,践行世界公民责任。中国语言文学系2019级本科生杜怡然先后担任京昆社社长、中文系团委副书记等职务,她辨章学术与古人对话的同时参与组织首届校园戏曲节,通过媒体宣传戏曲文化,展示传统文化魅力。法学院2017级本科生王炎庆在疫情期间服务社区的同时担任学院学生会主席,策划多场活动,切实回应同学需求,他积极参与实践,服役期间做好本职工作,主动承担文书职责,被选为沈阳联勤保障中心——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基层理论宣讲团唯一战士代表,荣获多项表彰。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2020级博士生郝晨晨扎根实践,积极参与学科学术共同体建设,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时长达570小时,在担任党支部书记期间,她团结带领支部开展活动,发挥向心辐射作用,推动党员教育走深走实,做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党务工作者。

回答时代之问,以服务社会担当青年使命。元培学院2019级本科生张令仪“五育”并举,策划组织“萤火计划”,疫情期间克服困难赴北大定点帮扶县开展宣讲,照亮乡村孩子的求学之路,她曾任元培“学生学术学会”主席,向多所高校分享建设经验,组织建设学院官网英文版,助力元培学院国际化。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级本科生张涵抒参与多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项目,砺身田野,联结乡土中国,她发起学术研读营活动,与同伴搭建“黄河照相馆”临时摄影棚,为百余村民拍摄“最美肖像照”,被《人民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哲学系2022级博士生屈文鑫在课内外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担任北京市哲学会党建小组负责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和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重要活动中担任骨干志愿者,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奉献精神。体育教研部2020级硕士生甘轲晗以体育为根基,以话筒为媒介主持校内多项文体活动,活跃于不同类型的媒体平台,解说北京冬奥会,做体育赛事的解读者、体育精神的传播者、体育中国的讲述者。经济学院2017级本科生董晨晖在“黑河好八连”服役期间于雪域边防累计执勤3000多小时,风雪戍边疆,参加多项紧急任务,将边疆实际情况与科技革新相结合,创制边防无人值守感知报警系统,提升边境执勤效率,荣获“四有”优秀士兵两次、嘉奖两次、“优秀新兵”一次,不忘迷彩绿,不负北大红。

评委点评

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大学生》杂志社资深编辑马春梅从候选人们身上感受到了同学们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投入到祖国建设和国际交流各项事业中的良好品质,看到了他们鲜明的个性、蓬勃向上的朝气和北大学子的精神共性,她鼓励同学们再接再厉、勇往直前。校党委统战部副部长董熠晶从能力、理想、心态三个角度进行点评,高度肯定了候选同学展现出的专业素养和不拘于专业领域的多元性、个人理想和家园情怀、潜心敬畏的人生态度和乐于分享的精神,认为候选同学在自己发光的同时也照亮了他人。护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张进瑜称赞候选同学文武双全、全面发展,勤奋刻苦、信念坚定,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社会、志在家国,她勉励同学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经过专家评委和师生代表的共同评议及结果公示,最终10名同学获得“北京大学学生年度人物·2022”,5名同学获得“北京大学学生年度人物·2022”提名奖。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站在全新的历史节点上,北大青年将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争做有理想、有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努力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在一代代青年的奋斗传承中变为现实,共同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北京大学学生年度人物·2022”获奖名单(以姓氏笔画为序)

姓名

院系

甘轲晗

体育教研部2020级硕士生

冯禹昊

城市与环境学院2017级博士生

刘宁宁

精神卫生研究所2018级直博生

杜怡然

中国语言文学系2019级本科生

张小帅

第二临床医学院2020级硕士生

张令仪

元培学院2019级本科生

张涵抒

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级本科生

林织星

物理学院2019级本科生

韩耕愚

第三临床医学院2015级八年制博士生

董晨晖

经济学院2017级本科生

“北京大学学生年度人物·2022”提名奖学生名单(以姓氏笔画为序)

姓名

院系

李昌晋

软件与微电子学院2020级博士生

宋晓莉

燕京学堂2021级硕士生

屈文鑫

哲学系2022级博士生

王炎庆

法学院2017级本科生

郝晨晨

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2020级博士生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